宁波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10623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6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考试说明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宁波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考试说明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宁波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考试说明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宁波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考试说明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宁波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考试说明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考试说明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考试说明解读(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 学业考试语文考试说明解读张霞儿2010/3/12宁波市2009年语文考试简单情况宁波全大市70068名考生参加这次考试,平 均分90.09分,难度系数0.74,最高分118 分,最低分0分,及格率(72分以上) 86.80%,优秀率(102分以上)18.50%。 其中118110分,768人;109100分, 18141人;9990分,24566人;8980分 ,13330人;7970分,6838人;6960 分,3449人;5950分,1620人;49分以 下,1356人。考点及难度大题小题测试要点赋 分 平均得分难度系数一1-5字词、标点 符号119.690.8

2、86古诗文默写64.930.827-8修改病句、 名著阅读53.520.719综合性学习64.950.83考点及难度大题小题测试要点赋 分平均得分 难度系 数 二10-12提取信息、说明 文语言、甄别内 容65.280.8813-14说明方法及其作 用、获取信息分 析63.750.6315-16筛选 提取、品析 语句85.660.7117-18写作思路、理解 文意63.230.54大题小题测试要点赋 分平均 得分难度 系数 二19-22实词解释、选 择义项 、句子 翻译、内涵解 读86.090.7623-25词义理解、句 义理解、理解文 意、把握人物85.010.63三26写作5037.930

3、.76全卷12090.090.74考点及难度2010年学业考试说明解读 2010年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命题,总体 上和过去一样,将依据语文课程标准, 遵循语文学科规律,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基 本原则是: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稳定中求变 化。力求把知识、能力与素养,识记、理解 与运用,口语、阅读与写作,语言、思维与 情感熔铸在一份试卷中。难度系数将会继续 控制在0.75左右。关于考试说明 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说明,是依据语文课 程标准,依据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本,依据 语文学科特点,依据宁波市的教学实际编制的。 它规定了语文学业考试的范围、要求、内容、形 式、结构等,是命题的依据,也是备考的依据

4、。 2010年学业考试试卷结构为:一、书写,二、积 累运用,三、阅读理解,四、写作。 各块的占分比例:书写4分,积累运用26分,阅读 理解40分(其中现代文阅读2篇24分,文言文阅读 2段16分),写作50分。关于考试范围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至九年级义务教 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基本范围 。背诵默写主要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的七年级至九 年级古诗文50篇。现代文阅读材料主要选 取课外材料。文言文阅读材料兼顾课内课 外。 学业考试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知 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着重考查语文积累情况、语言运用能 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主要包括

5、是识 记、理解、应用、初步鉴赏评价四个能力 级别。关于考试内容一、积累运用 积累运用这一板块,涵盖字词句基础, 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古诗文背诵, 课外阅读,语言表达,口语交际,综合 性学习等。內涵丰富,体现语文学养; 外延宽广,涉及知识面广。关于考试内容 书写正确、端正,卷面整洁。 书写,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书写水平的提高 ,靠日积月累。 书写应达到什么标准?按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书写应正确、端正、整洁,在使用硬笔熟练 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 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我以为,考试答卷书写,宜正不宜草,宜大不 宜小,宜粗不宜细,宜浓不宜淡。根据整卷 评分,分4分、3分、2分三个

6、档次。2. 熟练使用字典、词典,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掌握字义。 这是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课标规定“能熟 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 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 3000个左右会写。”课标还指出, 汉语拼音能 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 ,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 的情况。 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 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 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 、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关于考试内容关于考试内容3. 积累一定数量的词语、成语和格言警句 。 这条检测语言的积累情况,考查在具体语 言环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

7、。关于考试内容4. 借助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和语感,辨识、 修改病句(成分残缺、语序颠倒、搭配不 当、重复累赘、表意不明等)。 这条的关键词是辨识、修改病句。常见的题 型有选择题,改错题。只要求改正,不要 求指出病因。为帮助学生识别,要求借助 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和语感,并了解常见 病句的类型。语法修辞仍然需要教学。教 学的目的,不在于记住名词术语,而在于 借助语法修辞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于考试内容5.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检测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有别于高考。 重点是句号、分号、问号、感叹号、冒 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等。题型有 选择题、改错题、添加题等。关于考试内容6. 默写考试说明规定的50

8、篇古诗文中的名 言佳句(见附录) 去掉原考纲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游山 西村。加上了木兰诗、滁州西涧 。 所谓名言佳句,主要指篇章中的精彩语句、神 来之笔、精华所在,或富于哲理,或出于机 智,或长于传神,或见于风采,为后人品味 传诵之句。关于考试内容7. 掌握课内的文学常识,了解课外与课 文相关的主要作家、作品。 课外与课文相关的主要作家、作品。“与 课文相关”的意思是在课文、提示、注 释、研讨与练习中出现过的作家、代表 作及主要作品等。关于考试内容8. 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和教科书推 介的课外读物,了解其主要内容 (见附 录)。课外读物主要内容,包括作品的人物、情 节、环境、主题,及表现手法、

9、艺术特 色等。关于考试内容9. 变换句式(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 被动句,长句与短句,单句与复句)。 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句 式。根据表达需要变换句式,是一种很 重要的语文能力。范围限于四类。关于考试内容10. 仿写句子(比喻句、对偶句、排比句 等)。 仿写句子,既有语言形式问题,更有思维 方式问题。关于考试内容11. 衔接句子。 衔接句子,既检测思维的逻辑性、清晰 度,又检测表达的条理性、连贯性。题 型有选择题、排列题等。12. 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是一种提取精要的能力。犹如一棵 茂盛的大树,有粗壮的主干,较大的树枝 ,较小的树枝,婆娑的叶子。压缩语段, 就是砍去树枝和叶子。保

10、留哪些树枝,要 看压缩幅度(字数)。关于考试内容关于考试内容13. 口语交际(例如根据预设的情景写话 ,做到简明、连贯、得体)。口语交际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交际情景 中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以及参与意 识和情意态度。会尽可能地创设接近真 实的交际情境。14.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指把学科知识综合到实际中去; 有时是将听说读写能力综合运用起来。需要 调查、访问、搜集,参与、体验、感受,思 考、策划、想象。它重视过程与方法,思路 与措施,探索与创造。特别要注意语文综合 性学习应该姓“语” ,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语 文综合实践能力”上。关于考试内容关于

11、考试内容积累运用这一块,内容庞杂,题 型灵活新颖,因而也充满变数 。一是指检测内容具有选择性 。这块内容考点很多,考试一 般采用简单枚举法,可以选择 其中某些知识能力点测试,有 些点则轮空。二是题型富于可 变性。可以更多地借鉴和创造 新题型。关于考试内容语文是一门积淀性学科。语文素养的 提高,有赖于日积月累。在强调人 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工具性。识 字、写字、朗读、背诵,仍然是语 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不能放松语文 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基本技能的 训练。关于考试内容 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的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 章和一般的文学作品。 阅读材料主要选自课外。选文注意经典性 、时代性、思想性、教育

12、性、艺术性。 考虑不同文体组合,兼顾文体、风格的 多样性。命题会注重整体感知,內容理 解。当然也不排除对重要词语、句子、 段落的理解。题目会紧密围绕文本,防 止过多的旁逸斜出。诸如不着边际的开 放题、仿写题,都有悖于阅读的本义。主要检测:理清思路、诠释词句、 修辞方法、筛选信息、鉴赏人物形 象、领悟思想感情、品味语言、了 解表达方式、推断想象、质疑探究 等。关于考试内容关于考试内容1. 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理清思路。文章的各个部分,都有内在的 联系,或并列,或承接,或递进,或转折 ,或因果,或总分等等,这就是行文思路 。思路有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思路制约 着结构层次,结构层次体现着思路。

13、理清 思路,分析层次,要注意文体特点。记叙 文要抓线索(人、事、物、情),说明文 要抓顺序(时间、空间、逻辑),议论文 要抓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另外,还要注意承接性语言、过渡 句过渡段。理清思路,是整体感知的条件 。关于考试内容2. 体味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 诠释词句。“词句”指重要词语,指涉及 文意的关键性词语,而且要理解的是在 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注意区别本义 、引申义、比喻义、特指义等。关于考试内容3.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中 的表达效果。 体味辞格。常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 、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 问、反问。能体味出它们在文中的表达 作

14、用。关于考试内容4. 筛选和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 。筛选信息。首先需要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 、比较、鉴别,分清有效信息和无效信 息,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信息的表达 ,有时是直接引用文中语句,有时是节 选或改造文中语句,有时是整合散见于 文中的语句。要求准确、简明。关于考试内容5. 初步鉴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一般可从两 个层面着眼,即外在的神情面貌和内在 的性格特征。形象的具体、生动、感人 ,主要来自后者。所以鉴赏人物形象, 重在把握性格特征。要引导学生感受、 分析、归纳。6. 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篇好的文章,都倾注着作者的丰富的思 想感情,文学作品更是如此。思想感情 有直接抒

15、发的,也有间接隐含的。阅读 文章,就是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 解,感受、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用 准确的语言,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关于考试内容7. 品味文章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不同的文体一般具有不同的语言特色。记叙文的 语言具体、生动、形象;说明文的语言准确、 简明、平实;议论文的语言准确、严密;文学 作品的语言具体、生动、形象。此类题,一般 的解题思路是:先锁定目标句,点明语言特点 ,如修辞、句式等;然后具体分析其作用,如 表达出什么内容,抒发出怎样感情。形象的能 够体味,抽象的能作解说,含蓄的能作阐释, 简洁的能适当生发,复杂的能扼要概括;再抓 住关键词语,揭示其深刻含义及用词精妙

16、所在 。关于考试内容8. 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表达方式。 了解表达方式,一是能够区分叙述、描写 、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二是 能够说出具体的作用。关于考试内容9. 根据文意合理推断和想象。这里有几个意思:一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 和理解补充、扩展或挖掘文意。二是能 根据上下文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之与文 意相吻合。关于考试内容10. 针对文本提出疑问,进行探究。 能对文本提出自已的意见和看法。总之,现代文阅读不仅要有一定的速度, 更要有对文本理解的准确度、精细度、 深刻度。如观点把握、情感体验、艺术 鉴赏、形象分析、隐含信息发掘、现实 意义探究等。整体阅读和局部品味相结 合。关于考试内容关于考试内容文言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选材课内课外结 合。检测既会注重词语积累、理解,句 子翻译等基础,又会涉及文本理解、人 物评析、质疑探究。不单独考古诗词赏析。课内文言文阅读语段,可以选自七年级 至九年级各册所有古文。关于考试内容1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浅易文言文 的基本内容。 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