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天津招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

上传人:h****u 文档编号:47800326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1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天津招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4年天津招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天津招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天津招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天津中公教育 欢迎关注天津中公教育微信 tjoffcn 2014 年天津招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 天津人事考试网 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我们中学时期语文老师就曾给我们讲解过,即使我们没有阅读过里面的内容, 我们也知道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所以今天中公招警考试网招警考试网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司马迁和他的作品史记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掌握,因为这个考点会经常出现在招警招警考试中。 一、司马迁简介一、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 145 年约公元前 87 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早年从董仲

2、舒学春秋,从孔安国学尚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渊博,曾“学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 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司马迁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 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 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元封三年(公元前 108 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

3、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 99 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公元前 96 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 55 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二、史记二、史记 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汉代的司马迁花了 13 年的时间所写成的。全书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字,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4、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 3000 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 122 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天津中公教育 欢迎关注天津中公教育微信 tjoffcn 史记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从此以后,从东汉班固的汉书到民国初期的清史稿,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正史,尽管在个别名目上有某些增改,但都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而成为传统。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请关注互动交流平台天津公务员考试人人主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