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类似物替代预混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观察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798924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4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岛素类似物替代预混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胰岛素类似物替代预混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胰岛素类似物替代预混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胰岛素类似物替代预混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岛素类似物替代预混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观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 医学 2 0 1 0年第 4 O卷 i nS Ul i n g e n e b y g l u c o s e a nd f a t t y a c i d s J Nu t r, 2 0 0 6, 1 3 6: 8 7 3 8 7 6 5 陈名道 胰岛 B细胞的“ 糖毒性 ” “ 脂毒性” 与“ 糖 脂毒性” 中华 内分泌代谢杂志, 2 0 0 9 , 2 5 : 58 6 张玄娥 , 余叶蓉 , 柯柳 , 等 高游离脂肪酸血症通过 氧化应激导致胰 岛 B细胞功能受损 中华 内分泌 代谢杂志 , 2 0 0 9 , 2 5: 1 31 6 7 沈晓霞 , 李宏亮 , 洪靖 , 等 糖毒

2、性对 T C 1 6细胞胰 6 7 升糖素分泌 的影 响 中华 内分泌代 谢杂 志 , 2 0 0 9 , 25: 9 1 2 8 戎健 , 于长青 , 杨沛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 岛素 受体顺式调控元件和反式作用 因子相互作用 的影 响 中华 内分泌代谢杂忐 , 2 0 0 9 , 2 5 : 1 7 2 1 9 陈颖 , 苗志敏 , 阎胜利 , 等 各种脂质对肾小管上皮 细胞人尿酸盐转运子基冈表达的影响 中华 内分泌 代谢杂志 , 2 0 0 9 , 2 5 : 2 2 2 4 胰 岛素类似物替代 预混 人胰 岛素治疗血糖控制 不佳 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观察 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 医院内分

3、泌科( 8 3 0 0 4 9 ) 马 瑞艾隽 杜琳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 , 随着胰岛 B细胞 功能的逐渐减退 , 患者最终都需要胰 岛素治疗 以控制 血糖 , 但即使在使用胰岛素治疗 中仍然有部分患者有 相 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 , 因此近年来调整 2型糖尿病胰 岛素治疗策略 已成为重要趋势。为此, 我们观察了将预混人胰岛素替换 为预 混赖脯胰岛素 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 2型糖 尿病患者 的疗效及安全 性 , 并收集疗效指标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学分析 。此项为开放性 、 随机、 自身对照为期 l 2周的 回顾性观察研究 。 对象与方法 一 、观察对象 : 我 院 2

4、0 0 9年 3月 2 0 0 9年 l O月 收治的 4 3例既往接受预混人胰 岛素单独或联合 口服 降糖药物治疗 的血糖控制不佳 , 且经临床医生判断改 用赖脯胰岛素 5 0为主治疗的 2型糖尿病患者。人选 标准 : 根据 1 9 9 9年世界卫生组织 ( WH O ) 标准确诊 的 2型糖尿病患者 , 其平均年龄 5 7 2岁 , 平均体重指数 ( B M1 ) 2 2 5 k g n 1 , 平 均糖 尿病病程 7 8年 的, 且人 选前 3个月 内坚持使 用预混人胰 岛素单独或联合 口 服降糖药物治疗 , 预混人胰岛素全 日用量 5 0 u仍不 能 良好控制血糖 , 空腹血糖 ( F

5、 B G) 值 在 9 0 71 1 1 m mo l , 餐后血糖 ( P B C) 值在 1 4 1 1 2 1 4 5 6 mm 0 L l , 糖化血红蛋 白( Hb A I C) 值在 9 5 31 4 7 m mo l 。 排除标准 : 急性 、 亚急性脑 出血期 , 36个月内发生 过心肌梗塞 , 脑梗塞 , 下肢感染未控制或急性感染期 。 二 、 方法 : 4 3例患者人院当 日均检测 糖化血红蛋 白、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监测早、 午、 晚三餐后 2 h血 糖 , 取平均值 ) , 并 了解在近 3个 月 内曾发生轻 度低 血糖事件有 2例 , 1次 患者 ( 4 6 5

6、 ) 。之后 均给予 了4 9天的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 , 消除其高血糖 的毒性作用 , 待血糖平稳后 , 临床 医生根据患者 的具 体情况判断启用了胰 岛素类似物治疗 , 并选择治疗方 案, 治疗方案分为赖脯胰岛素 5 05 0 2 5治疗组( A 组, 2 5例) ; 赖脯胰岛素 5 0 5 05 0联合睡前二 甲双 胍 0 5 g 治疗组( B组 , 1 8例) , 病情平稳后 出院继续 随访治疗共 1 2周 , 期 间每周随诊一 天 , 监测 空腹血 糖 、 早午晚三餐后 2 h血糖 , 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 类似物用量 , 了解低血糖发生情况。观察结束时 , 留 取 Hb A I

7、C标本及测定空腹 +三餐后 2 h血糖 。比较 治疗前后空腹 十三餐后 2 h血糖 ( 平均值 ) 和糖 化血 红蛋 白( H b A I C) 水平 , 比较治疗结束时每天胰岛素类 似物用量及低血糖发生 的次数。以上 4 3例患者均完 成了为期 l 2周的观察研究 。 糖化 血红 蛋 白 ( U b A I C) 采 用 德 国拜 耳公 司 生 化 分析仪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 血糖的测定均采用手 指末梢血糖 ( 美 国强生血糖仪) 。 结 果 所有数据输入 E x c e l 表 , 应用 E P MS 1 0软件进 6 8 行分析 , 变量 以( X 4 - s ) 表示 , 均数 的

8、比较用 t 检验 , 分类指标 的描述用各类 的例数及百分数 , 采用 x 检 验 比较两组不 良事件发生率。以 P O 0 5 , 见表 2 ) 。A组对 F B G控制优于 B组, 但无显 著差异 , 对 P B G、 H b A I C的控制组间差异不显著。 表 2 各亚组治疗前后主要疗效指标的比较 ( X s ) 新疆医学 2 0 1 0年第 4 0卷 三、 安全性评价 : 观察期间, 轻度低血糖事件有 2 例 , 3 , 4 3例 ( 6 9 8 ) 患者发 生, 未 出现重度低血 糖事件, 与调整治疗前 3个月内发生轻度低血糖事件 ( 4 6 5 ) 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 P=

9、0 0 5 8 ) 。A、 B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 比较差异不显著 , A组 1例 , 1次 2 5例轻度低血糖事件( 4 ) , B组 1 例 , 2 0 : 1 8例轻 度低血糖事 件 ( 5 5 6 ) , 差 别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0 5 4 ) 。 观察结束后 , 胰岛素类似物替代预混人胰岛素有 1 1 例患者采用了相 同剂量转换 , 有 6例采用较 既往 更少的胰岛素剂量 , 有 2 6例增加 了胰 岛素剂量。 讨 论 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证实长期不 变的治疗方案 无法始终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 为满足不同的治疗需 要 , 不同类型胰 岛素研发不断推 陈出新 , 胰岛素类似

10、物是近年研制成功的能更好 的模拟胰岛素分泌模式, 相对安全且有效的胰岛素类制剂, 赖脯胰岛素 5 O或 和2 5 可同时满足基础和餐时胰岛素的双重要求, 其 组分 中5 0 或和 7 5 的精蛋 白赖脯胰 岛素可满足基 础胰 岛素要求 , 有效控制空腹血糖 , 5 0 或和 2 5 的 赖脯胰岛素可满足餐时胰岛素要求 , 更好 的控制餐后 血糖 , 众多临床试验显示 , 当 H b A I C7 3 时, 餐后 血糖对其影响 占主要地位, 也就是说 当 U b A I C值接 近正常时 , 我们可能首先需要增加餐时胰岛素的剂量 来控制血糖 , 这也是我们在本次研究中选择 以赖脯胰 岛素 5 0

11、为主的治疗方案的原因。 经预混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 2型糖尿 病患者 , 由临床医生根据其个体情况转换为赖脯胰岛 素 5 0为主治疗 , 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 , 同时降低低血 糖事件发生率 , 并且赖脯胰岛素 5 05 02 5方案( A 组) 与赖脯胰岛素 5 O一 5 O一 5 O联合睡前二甲双胍 0 5 g 方案 ( B组) 在 2型糖尿病治疗 中均具有有效性 和安全性及良好的耐受性 , A组方案较 B组方案能更 好地降低空腹血糖 , 而 B组方案相对简单易行 , 均是 胰岛素强化降糖的理想选择。 总之 , 预混赖脯胰岛素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 素分泌, 与预混人胰 岛素相 比有效

12、降低餐后血糖 , 且 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 而且可在餐前 即刻注射 , 使用灵 活方便 , 成为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 的理想胰岛素 制剂。 新疆 医学 2 0 1 0年第 4 0卷 6 9 参考丈献 2 嚣 姗应 1 明洁 , 摘译 姬秋和审校 胰 岛素类似物治疗糖尿病3 鲜彤章 , 郭立 新 2 0 0 8年糖 尿病领 域研究 热 点 回 的有 效性及 安 全性 : 荟萃 分析 , 中华 糖 尿病杂 志 顾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 0 0 9 , 2第 2 9卷第 2期 1 8 8 2 0 0 9, 4第 1 卷第 2期 1 5 1 一1 8 9 硫 酸吗啡缓释 片与盐 酸吗啡缓释片对控制

13、 中、 重度癌性疼痛效果评价 新 疆 医科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宁养 院( 8 3 0 0 1 1 ) 王霞茹鲜 吾斯曼 新 疆 医科 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感染 办( 8 3 0 0 1 1 ) 雷君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窥镜室( 8 3 0 0 1 1 ) 王器 口服 吗啡在治疗 中、 重度癌性疼痛 中已被广泛使 用 , 由于对其熟悉 , 方便获得 , 价格便宜 , 目前仍然是 多数 临床 医生 的首选 。世界 卫 生组 织 的数据 显 示 , 许多国家包括 中国在 内, 吗啡 的使用量一直在增 加 2 】 。硫酸吗啡控释片与盐酸 吗啡控释片两种剂型 吗啡类药物是 临床上最常用的吗啡

14、 口服止痛药 , 其药 物分子结构及代谢 动力学存在差异 , 但是 , 目前并 没 有相关资料 比较其止痛疗效差异 ,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肿瘤医院宁养 院 2 0 0 8年 11 2月随机观察 了 7 2例 癌症患者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 ( 美施康定 ) 和盐酸吗 啡控释片 ( 美菲康) 两种剂型吗啡类药物的止痛效果 及副作用 , 现报道如下 。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 7 2例病 例 , 均经病 理诊 断为癌症 患者 , 且伴有明显的疼痛症状 ; 其 中男性 4 2例 , 女行 3 O例 ; 年龄最小 2 6岁 , 最大 8 3岁 , 中位年龄 5 4 5 岁。治疗前患者均有疼痛主诉

15、 , 且均接受“ 三 阶梯止 痛方案” 中一 、 二级止痛药 物治疗 , 但止痛 效果 不明 显。7 2例患者 中, 肺癌 1 8例 , 肝癌 l 6例 , 大肠癌 8 例 , 鼻 咽癌 , 乳腺癌和非霍奇金 淋巴瘤各 4例 , 食管 癌、 胃癌 、 肾癌、 骨肉瘤各 2例 , 皮肤癌 3例 , 神经纤维 肉瘤 、 恶性纤维细胞瘤 、 多发性 骨髓瘤 、 前列腺癌 、 左 颊癌、 胰腺癌、 膀胱癌 各 1例 。疼痛程度 : 重度疼 痛 3 2例 ( 4 4 4 ),中度疼痛 4 0例 ( 5 5 6 )。 二 、 治疗方法 : 根 据 WH O编制 的 癌痛 治疗 手 册, 采用 01 0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将疼痛分 为 5 级 : 0为无 疼痛 ; 13轻 度疼 痛 , 可忍 受 , 能正 常生 活, 不影响睡眠;46中度疼痛 , 持 续性疼痛 , 睡眠 受干扰 , 需加用镇痛药 ; 79重度疼痛 , 强烈持 续性 疼痛 , 睡眠受严重干扰 , 需加用镇 痛药; 1 0为极 重度 疼痛 , 须用鸦片类镇痛药。两种药物分别是硫酸吗啡 控释片( 美施康 定 , 北京萌蒂制 药有限公 司生产 ), 盐酸吗啡控释片 ( 美菲康 , 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 产), 随机分组分别接受上述两种药物治疗的患者, 每组各 3 6例 。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