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提升社区生活品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98424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提升社区生活品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提升社区生活品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提升社区生活品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提升社区生活品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提升社区生活品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提升社区生活品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提升社区生活品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提升社区生活品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洛江区万安街道针对随之产生的农转非居民整体文化素质低,城乡结合部环境差,流动人口快速增长、 成份复杂等问题, 从健全组织网络 , 创新为民服务内容,构建五个体系,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完善为民服务评估方法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机制。一、 健全组织网络,创新为民服务主体。以全面推进“ 168”机制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社区管理组织模式,不断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建设, 切实领导和指导好社区各项管理

2、服务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配齐配强社区党组织“领头雁”,把政治坚定、能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群众公认的优秀人员推选到社区班子中,确保选出好班子、形成好风气, 为推动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依托社区党组织, 在生活情境中与群众发生直接联系,协调利益关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 二是着力打造管理服务 “三支队伍”。 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产生后,及时推选计生、综治中心户长、人民调解员、老人协会成员,按照100-200 人的标准划分“责任片区” ,按 20-50 户的标准划分单元居民自治小组, 每个“责任片区”由 1 名专职工作者、 1-2 名中心户长负

3、责联系;努力形成社区居委会、责任片区、中心户长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的管理服务网络 , 切实把为民服务项目延伸至楼道、覆盖到户。 一是强化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把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社区专职工作者纳入社区2 专职工作者队伍 , 除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专职成员经选举产生外,社区工作者、计生协管员一律按照“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原则进行招聘,逐步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公平、高效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准入、培训、管理、考核、退出机制。二是 加强中心户长队伍建设。本着“就近、连片、方便、自愿”的原则,经过推荐、考核等方式选出居民小组长,充分发挥小组长了解居民、熟悉情况等优势,按照划定一定区域,积极开展小

4、区、小组居民自治。三是 培育打造社区志愿者队伍。依托共青团组织, 注重培养社会组织负责人队伍, 大力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积极引导各种社会组织和各类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开展互助服务,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社区管理服务主体。二、履行服务职责,创新为民服务内容。一是推行“创先争优党员公开承诺制度”,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街道党工委与7 个党支部签订公开承诺书,541 名党员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向群众作了公开承诺,并将各党(总)支部的组织承诺及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的承诺上墙公示。通过承诺,让每个党员干部工作更具体、职责更明确、推进更有力。 二是落实“三必访、六必到”服务。社区专职工

5、作者对“责任片区”居民家庭“三必访”: 普通家庭每年必须走访2 次, 对困难群众、残疾家庭、暂住人口、失业人员及其他重点帮扶人员每月必访, 对独居老人等特殊人员每周必访。做到“六必到”: 居民家庭变故必到、居民突发生活困难必到、社区突发事件必到、邻里纠纷必到、群体利益冲突必到、社会治安案件发生必到。三是落实“五大员、六必报”服务。 中心户长主要是本小组、小区楼道的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报告员、邻里关系协调员、安全卫生维护员、社区服务监督员。3 做到“六必报” : 公共设施损坏必报、外来人员流入必报、新增孕妇必报、居民房屋出租必报、有不安全隐患必报、有不稳定因素必报。四是落实“三类十项”专项服务。

6、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工作职能主要包括三大类十项服务, 即: “传统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党员先锋、扶残助残、民政事务、社会养老、环境美化、人口计生、科教文卫、劳动保障、平安建设、社会组织10 个为民服务项目, 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内容体系。三、构建五个体系,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以关注民生、注重民意、为民谋利、维护群众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创新性的管理模式,通过构建“五大体系”,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一是构建平安防控体系。每年的综治专项经费投入在50 万元以上,而且逐年加大投入,仅2011 年就投入综治经费100 多万元,同比前年同期多投入40 多万元,

7、以“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年”为契机,成立街道综治协会分会、综治信访维稳中心、7 个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不断加强综治协管员、平安中心户长和基层维稳“三支队伍”建设,发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目前,街道共有综治协管员7 名、维稳群众工作队51 人、维稳信息员51 人。在 119 个支全球眼基础, 今年将投入 120 多万元增设40 支高清公共网络视频探头,目前已经建设 39 支,主要集中在街道辖区金融、学校、企业、政府所在地等重要路段 (口) ,形成封闭式的技防监控网络,并在外来人口密集、案件多发的百旺超市对面和科技园路口,建设2 个治安岗,新增8 名警力,实行 24 小时值守。积极开展“电话联防”

8、活动,拓展群防群治网络。去年渗透率54.25%,目前已经提高至91.68%。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防范网络,协调派出所、特巡三大队和学校所在社区联防队,4 调整学校周边的巡逻时间段及巡逻频率,大力整治学校及周边区域治安秩序。二是构建民生保障体系。严格落实优抚政策,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共发放保障金49 万元,计生困难补助1.4 万元,重残疾补助 6.5 万元,优抚对象补助金及退休金37 万元。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农合参合率达99.9%,新农保参保率达 95% 。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劳动调解机制,组织企业负责人学习新劳动合同法,促进企业自觉与员

9、工签订劳动合同,去年以来妥善处理了4 起劳资纠纷,为216 名员工讨回工资 350 多万元,帮助1 名工伤员工追回8000 元的赔偿。三是构建社区文化繁荣体系。采取街道社区自筹、辖区单位赞助等方式,着力实施先进文化引领、公共文化惠民、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人才支撑、文化创新推动等“五大社区文化工程”。加强社区文体设施建设,建设社区体育设施“两场一房一点”、文化设施“一所四室一课堂”,即一个标准灯光篮球场、一个老年人气排球场或是门球场,一间体育活动房或健身房,一处室外体育健身点;一个图书室、一间音琴室、 一个棋牌室、 一个科普室, 一个党校培训课堂。 深化“六进社区”建设、“身边好人”评选等活动。加

10、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成立南音、老年人气排球、篮球等民间团体协会,开展文艺巡演进社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社区文化,全面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四是构建便民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 加大教育投入, 投入 600多万元建设万安中心幼儿园,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秋季交付使用;完成 5 个自然避灾点、 2 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杏宅社区服务中心建5 设,2012 年将建设 200m2以上的桥南社区服务站,建设桥南、万福、杏宅社区 3 个市级居家养老服务站,琯头、院前、后埭社区3 个省级居家养老服务站;新建桥南、杏宅、塘西等3 家社区书屋,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的硬件设施。通过在各社区设办事大厅,将劳动就业

11、、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服务窗口整合一起,实现居民“一站式”服务,有效提高社区工作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在街道办公大厅设立“导询督办台”,每天安排街道领导干部接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登记,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给予说明,并协调督促相关部门给予答复,实现社区群众“小事找社区、大事找街道”的工作新模式。五是构建环境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把关注和保障民生作为重要任务,把有限的财力向居民生活环境改善等民生保障领域倾斜,极大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每年投入专项经费200 多万元,及时增加保洁人员、增配垃圾转运设备,社区保洁10 小时以上,垃圾日产日清。同时根据中心

12、城市保洁标准的要求,中心城区(万福社区)应配备保洁人员64 人,实配备77 人,多配 20% ;其他社区原配备保洁人员 24 人,实配备 38 人,多配 58% 。投入 150 万元,在 琯头、桥南、塘西、杏宅等社区新建改建一类、二类公厕10 座,全面提升辖区公厕卫生和管理水平。投入400 多万元加大北渠(洛江段)水源保护整治及塘西排污渠清淤、 管道疏通和修建, 清理渠底淤泥发杂物近7000m3, 对两岸杂草进行清除,完成8 个排污口整治工作。结合城市建设进行绿化工程建设, 投入 100 多万元完成 300 亩红树林补种植及20 亩学校绿化,加强滨江大道等城区主干道绿化工程建设。通过开展一系列

13、综合整治,社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整洁有序,人居环境质量有6 了很大提升,四、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创新为民服务评估方法。建立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和绩效追踪考核机制, 促进社区工作提速提效, 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 逐步实现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常态长效。一是建立信息台账制度。 信息台帐涉及居民信息、事务办理、民情走访、回访追踪、统计报表、综合查询等内容。同时与相关部门数据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 形成连接区、 街道、社区三级的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 二是建立绩效追踪机制。按照“前台受理、全程服务”的原则,以来访、电话、网络、交办、走访、报告等为主要渠道受理社区服务各项具体工作。社区专职工作者按工作职责承担专项服务的受理、分类、落实、反馈任务 , 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建立以“后台追踪、全员考评”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追踪机制, 通过组建以社区居民为骨干的专兼职绩效监督队伍, 对社区为民服务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实时回访、动态监督, 促进社区更好为居民群众服务。三是建立综合考评制度。 建立年度目标绩效考评管理制度,建立与创建文明社区评选对接机制。 同时, 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社区专职工作者、中心户长续聘、解聘、奖惩和调整岗位的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