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指导[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98133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7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指导[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成都市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指导[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成都市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指导[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成都市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指导[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成都市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指导[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指导[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指导[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考点梳理:1、法律的含义是什么?法律是掌握国家阶级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我国的法律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例题:1.“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在法律篇中的这一名言说明:()A有序社会需要特定的生活准则B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D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解题思路:在此题中主要抓住“强者的权利制定的。”这一重点,说明了“法 律是掌握国家

2、阶级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一主要思想。因此,选择D 选项。2.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一观点强调 A法律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公民的法律认同是法治力量之源 D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 解题思路:此题抓住“而是可在人民心里” 说明法律的实施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需要公民的认同,因为它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 行为规范。答案选择: C 2、法律的三个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的。(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例题: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底线伦理是:()A 政策法律 B 社会公德 C 规章制度 D 公平原则 答案: A,法律是最基本的,最起码的道德底线。3、法律的作用: P60-61 (1)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2)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3)法律规定人民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害他人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例题:1. 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不侵犯权利”是社会 法律的底线。这种权利,如霍姆斯所

4、言:就好比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 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启示我们: ()A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相辅相成的C 有序的社会需要特定的规则 D 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答案: D 2. “自由的政府不是以信赖,而是以猜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为,在权力问 题上,不是建立在对人性的信赖上,而是要用法律加以约束, 防止其行为不端。” 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托马斯杰斐逊的这一名言启示我们:() 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完善是防止权力腐败的根本措施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防止权力滥用,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法律之外的道德自律和道德修养对民主政治建设没有任何意义 推进法

5、治中国的建设必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建设A B C D 答案解析: 首先题干有明显错误, 所以用排除法去掉C,D选项。通过分析题干 勾勒部分可以看出,法治的建设需要通过法律和监督,所以选择A。4、我们为什么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我们既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的权利, 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因此,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要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又要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他律的含义及要求是什么?他律是指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者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他律表现为: “你必须怎样做”“不许你怎样做

6、”“你应该怎样做” “你不应该怎样做”, 违反了规则就应该受到相应的惩处。他律是必要的,但其作用是有限的。6 、自律的含义及要求是什么?自律是指个人的行为由自己的要求或内在的规则支配,主动,自觉约束自己。自律表现为“我应该怎样做”“我不应该怎样做”和“我愿意怎么样做”“我不愿意怎么样做”。7、为什么说遵守规则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规则与自由的关系)(1)纪律、法律等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2)只有内心甘愿接受规则的约束,我们的心灵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3)因此,只有内心甘愿接受规则的约束,使规则内化为自律要求,我们才能获

7、得真正的自由。8、怎么样才能做到自律?(1)应学会慎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慎独”,注意修养,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2)自觉遵守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他律规则很难起作用, 我们要自觉遵守国家有关网络管理的规定,把这些外在的规则变成自己内心的要求,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例题:1、 “君子慎其独”的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 格要求自己, 不做违背道德的事。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 按照“君子慎其独” 的要求,作为中学生的我们,

8、应该做到: ()A 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B 主动感受法律关爱, 被动接受 规则支配 来源C把外在规则内化并以此约束 自己的行为 D与国家有关部门一起制定网络管理规定答案: C 2、网上互动交流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微博和微信的出现,让普通网民能够按照 自己的意愿享受到畅所欲言的自由表达的快感。与此同时,大量违反社会公德和 法律的低俗内容也在网上传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公民应该()A 放松自我约束,维护言论自由 B 自由浏览信息,自由表达观点C 自觉遵守规则,权利义务统一 D 加强网络监督,惩治违法行为 答题解析: A,B 选项观点错误,抓住“公民”二字,那么本题答案选择C 9

9、、了解四个保护的基本内容(1) : 家庭保护,是父母货期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2) :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学校为我们的受教育权、人身权利等提供保护,对整个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 :社会保护,是国家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实现。同时社会各界和公民负有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创造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我国严厉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使用童工。尊重他人隐私,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侵犯通信自由罪)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

10、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4) :司法保护,司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监狱、少管所等劳动改造执行机关,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行的专门保护。 (提醒:司法保护更多的是倾向于青少年触犯法律后的一种保护。)例题:1. 我国于 2012 年 4 月 5 日起施行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校车享有三 项优先权。 交警应当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校车可在公交专用车道行驶;校车 停车上下学生时, 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 禁止超越。 这些特殊规定体现了对未 成年人的:() 答案: A A社会保护 B 家庭保护 C学校保护 D司法保护 2.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等

11、部门联合举行“全国亿万青少年学 生阳光体育运动”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权利的保护,该权利是:()A 生命健康权 B 人身自由权 C 受教育权 D 自由选举权 答案: A 10、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保障自己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是什么?(1)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远离危险环境,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面对侵害,不要害怕,保持冷静,勇敢地向侵害者说“不”。勇敢地,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2)学会求救和自救。(3)善用法律武器。11、我们应该怎样拒绝暴力,维护自己的权益?(P89页第二段)(1)我们要学法、知法、守法,不做侵害别人的事情(2)要学会运用法

12、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3)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善于同侵权行为做斗争12、提供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有哪些机构?(P85页)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13、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哪些?(P91页)法律服务、法律援助、非诉讼途径和诉讼途径。其中非诉讼途径主要指投诉、调解、裁决、仲裁、申诉等。诉讼 是我们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维权途径例题:如果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 和最终的维权途径是: ( C )A自救 B仲裁 C诉讼 D申诉 w#ww.&zzs%经典试题:( 2013 年,成都)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6 分 ) 经过改

13、革开放以来的法律建设,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 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 的重大成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根据法律初探一课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我国致力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理由。答案: (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3 分 )(2) 在我国,国家、政府、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2 分)(3)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 包括各种社会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国家、政府、社会都

14、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 分)八下知识点梳理第一部分: 1 3 单元共 8 课复习要点:1、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1)我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自然资源;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各种生物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2)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2、人类为什么要尊重大自然?(1)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自然环境包括:地质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和空气环境等。人类正是在在自然环境中生存, 并从中获取各种自然资源, 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2)在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食物链关系,并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的平

15、衡。(3)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紧密地连联系在一起。因此,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3、了解资源枯竭及环境破坏的表现:(1)资源在枯竭。主要表现为:物种在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等。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将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2)环境被破坏。水污染,后果会导致影响生物生长和人体健康;土壤污染,后果会导致不仅严重损害农作物的生长,也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空气污染,后果会导致不仅会严重影响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也严重损害了人类的健康。4、人类唯一的选择:做大自然的朋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1)可持续发展的

16、含义及要求。可持续发展是指: 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同时不损及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人类在选择生活方式时要充分尊重自然,不得超越自然的承受能力。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原则:机会选择的平等性;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3)青少年如何以实际行动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A:首先学会遵守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B:应该从现在做起,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亲近自然,感激自然,以实际行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例题:1. 频繁的雾霾天气使人们更加关注空气质量,并在讨论PMI、PM 2.5 、PM10 的中 文名称。但正如央视微博所评论的“其实叫什么不重要,我们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