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文学史及部分现代汉语知识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94511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5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今中外文学史及部分现代汉语知识 (2)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古今中外文学史及部分现代汉语知识 (2)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古今中外文学史及部分现代汉语知识 (2)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古今中外文学史及部分现代汉语知识 (2)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古今中外文学史及部分现代汉语知识 (2)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今中外文学史及部分现代汉语知识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中外文学史及部分现代汉语知识 (2)(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今中外文学简史及现代汉语中国当代文学史(80-90) 伤痕文学 经历了,人们的身体和心灵大多备受创痛,班 主任拉开了回顾历史伤痕的序幕,并使作家刘心武一举 成名。至于这种对文革苦难的揭露真正成为一种潮流,则 是以1978年8月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发表在文汇 报上为标志的。当这种愤懑大量地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 来的时候,便形成了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 思潮。“伤痕文学“代表作的作品,虽然并无拓荒价值,但 艺术上却显然更为成熟,如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宗璞的弦上的梦、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从 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郑义的枫等。 “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说,因为表现同

2、一题材,长篇一般需要有较多的时间准备。一般认为,最 早问世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长篇小说是莫应丰出版于1979 年的将军吟。另外周克芹描写农村的许茂和他的女 儿们(发表于1979年)、古华描写小镇岁月的芙蓉镇 (1981年发表)、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我们这 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也都是此类主 题的代表作。这些作品都先后被搬上银幕或改编成电视剧 ,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 寻根小说流派 “寻根小说”的实验,对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革新与推进,具有不 寻常的实践意义。这一点,或早或迟都会得到印证。“寻根小说”的创 作实验,并不仅仅局限于那几位写过类似“寻根宣言”的作家一一譬如 写过文学的“根”

3、的韩少功,写过文化制约人类的阿城,写过 理一理我们的“根”与文化的尴尬的李杭育,写过我的根 的郑万隆等等。当然,这些作家在小说主张方面的鲜明态度,足以使 他们成为“寻根小说”思潮的代表人物(或一家之言),但在与“寻根” 、与文化意识相牵连的小说创作的现象方面,譬如说,一些并没有公 开主张“寻根”的作家,如王蒙、陆文夫、林斤澜、冯骥才、张贤亮、 高晓声等,他们分别以自己的新作品显示了审美思索与社会文化意识 及批判精神的联系。王蒙的活动变人形、高原的风,陆文夫 的井,林斤澜的矮凳桥传奇,冯骥才的三寸金莲,张贤 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高晓声的觅这些 作品都以新的角度与新的姿态同“寻根小说”的

4、艺术主张产生着某种呼 应的效果。 不言而喻,那些“寻根”意识比较鲜明的作家,也在他们的 具体主张提出之后或之前,创造了一批很有代表意义的作 品,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与他的小说集诱惑,阿城 的棋王、树王,李杭育的小说集最后一个渔佬 儿,郑万隆的异乡异闻录系列当然,还有相当 数量的中青年作家也写出了一大批富有明显的“寻根”意识 或涉及到传统文化中的人的过程的作品,如莫言的红高 粱家族、红蝗、筑路、枯河、秋千架 ,李锐的厚土、吕梁山风情,王安亿的小鲍庄 ,铁凝的麦秸垛,贾平凹的浮躁,张伟的古 船,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乌热尔图的七叉犄角 的公鹿,艾克拜尔?米吉提的瘸腿野马,江浩的 盐柱,等等。 高晓声(1

5、9281999年),江苏武进人。50年 代开始创作,已出版李顺大造屋、七九小 说集、高晓声八一小说集、陈奂生、 觅、新娘没有来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 青天在上、收田财、走上新路、解 约、不幸、陈奂生上城、79小说集 、高晓声1980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 1981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2年短篇小说 集、高晓声1983年小说集、高晓声1984 年小说集、青天在上、陈奂生上城出国 记、钱包。 梁晓声,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 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 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文章慈母情 深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9册。现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中国作 家协会会员。 先锋派 当代的“先锋

6、派”虽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流 派,但最低限度的意义是指马原以后出现 的那些具有明确创新意识,并且初步形成 自己的叙事风格的年轻作者。他们主要有 :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 余华、格非、叶兆言、孙甘露、北村、叶 曙明等人,此外还有一些正在崭露头角且 颇有潜力的新秀。 苏童妻妾成群等小说 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马原发表了一系列以西藏为故事背景并且 在叙事方式上极具先锋性的小说它们主要 是冈底斯的诱惑、大师、虚构 叶兆言:夜泊秦淮 、枣树的故事 等 “七月”派 “七月”派诗人曾卓、牛汉、绿原等人这一 时期的创作,则强化了生命意识,在其名 诗悬崖边的树、半棵树、重读 圣经等

7、作品中,他们超越了自己40年代 的作品中 的强烈的社会功利意识,而思考 在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 曾卓的悬崖边的树与牛汉的半棵树 显示出处于逆境中 的生命的不屈的意志 。 朦胧诗派 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 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 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 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 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 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 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 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

8、社会阴暗 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 等人。 90年代的乡村小说流派 在90年代“躲避崇高、消解神圣、拆解深度”的后现代景观中 ,乡村小说以其对世俗文化的疏离和80年代文学精神的高扬 而独树一帜。从描写对象上来说,它们至少可以分为两个类 型,一以关注现实为主,如刘醒龙的分享艰难,谭文峰 的走过乡村,何申的年前年后,关仁山的九月还 乡等一批被称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作家作品,这类作品 往往能深入到农民生活的深处,真实而艺术地反映出变革时 代,尤其9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矛盾冲突和发展走向,以及 各式各样的农民在商品经济浪

9、潮冲击下的困惑、不适和痛苦 的转变。另外,还有刘玉堂、赵德发、孙宇以及许多并不纯 粹写乡土的作家,如阎连科、迟子建、李贯通、铁凝,他们 也写90年代乡村的变化,但更多地是将目光投向许多仍处于 封闭状态下的农村,它们一般地处偏远,现代文明之风还没 能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状态,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仍牢 固地主宰着人们的生活,另一类则以回顾和反思历史为主, 如陈忠实的白鹿原、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韩少 功的马桥词典、张炜的九月寓言、莫言的丰乳肥 臂、余华的活着以及阎连科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大 多是轰动一时的佳作。它们以中国乡村和农民的“过去”为描 写对象,对我们民族,尤其农民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变迁史

10、 、心灵史,进行了深入的描绘与反思。现代汉语部分知识 词是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它是由语素构成的, 语素有单音节的,有双音节的,有多音节的。由一个语素 (包括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构成的是单纯词,如 1 单音节单纯词:人、鸟、山、高、绿、走、飞 2 双音节单纯词分为:联绵词、音译词、象声词、叠音词 联绵词: 是指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解释的 词。习惯上又叫连绵词或联绵字,连绵字。 特点:1.不可分性 2.一词多形 犹豫 犹预 由豫 优与 a 双声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音节之间存在声母相同 的关系。 仿佛 忐忑 玲珑 恍惚 参差 蜘蛛 忸怩 澎湃 b 叠韵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

11、个音节之间韵母有相重叠 的关系。 从容 萧条 龌龊 腼腆 蜻蜓 徘徊 哆嗦 迤俪 C 双声兼叠韵:构成联绵词的两个音节之间具有声母并且 韵也相同的关系。 缱绻 间关 辗转 缤纷 燕婉 音译词:从兄弟民族语言和外国语言中间译过来的 葡萄 沙发 咖啡 马达 罗汉 喇嘛 逻辑 吉他 琵琶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是合成词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是有 (1)并列式(朋友、矛盾) (2)偏正式(火车、前途) (3)支配式(革命、动员) (4)补充式(提高、说明) (5)陈述式(冬至、心急) (6)附加式(老虎、桌子) (7)重叠式(星星、纷纷) (8)名量式(布匹、花朵) 形声字 汉字是形、音、义的

12、结合体。从形体看,汉字可以分为两 大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 独体字就是只有一个组成部分的字,像“人、手、口 、目、日、月、山、水”等。合体字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部分组合而成的,像“江、打、花、晨、闻、圆。梦 、辫”等。大部分合体字都属于形声字。据统计,现代汉 字中有90都属于形声字。 组成形声字的两个部分,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形 旁(也叫义符);另一个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也 叫音符)。 真题 2下列词语中构词方式不同的一组是( ) A源泉 B春风 C光线 D葡萄 6、 形声字在现代汉语里占百分之八十左右,试指出“在” 字的声符是:_,“疆”字的义符是 _。 7、 词是由语

13、素构成的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试指出“姥 姥”是_词,“姐姐”是_词。 8、 “微风吹过,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 歌声似的。”(荷塘月色)此句运用了_ 的修辞手法。 9、 “子时”是指_。 2、“她突然看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这句话的宾语是 A 路中央 B 大蛇 C 盘着一条大蛇 D 路中央盘着 一条大蛇 11、汉字多为形声字。“愁”的义符是“心”,“贼”的声符是 。 3、构词结构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指桑骂槐 B、正本清源 C、结党营私 D、枕戈待旦 2、下列各句中的“颜色”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 的是 A 她的“圣女升天图”挂在神坛后面,那朱红与亮 蓝两种颜色鲜明极了。全幅

14、气韵流动,如风行水 上。 B 他不能忍受这样的欺骗,决定给她点颜色看看 。 C 教堂的地是用大理石铺成的,颜色花样种种不 同。 D 她的头发同黄牛毛一样颜色。 1、“桃红和青白色的杂花在眼前还明亮,到远处 就成为斑斓的烟霭了”一句运用了_的修辞 手法。 2、古时记述一个月的某一天,用“_”表示 农历初一,“望”表示农历十五。 12、应用文章具有实用价值,文学作品具有 价值。 13、“五音”指古代音乐的五级音阶,即宫、商、 角、 、羽。 14、科举考试应试未中的叫落第,应试中选的称 。 4、指出下列是单句的一项是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天下雨我也要去。 C、一见困难他就害怕。 D、不认真观察和研究客观事物,就发现不了他们内在的 活动规律。 5、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黑暗统治区的人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我不想故作潇洒,只想活得真实,就像无拘无束的风 ,在时光里轻盈地走。 C、分色荷花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D、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地歌。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 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例:这 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