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要点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772899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9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9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9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9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要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9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要点 第1章 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社会 本章在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分类、特点、用途和发展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分析了信息化社会的特征、Internet 对信息化社会的影响以及信息化社会对人才 的需求和培养方案。 考核要求: 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掌握)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软件的含义;软件的分类;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IPOS 循环;计算机的特点;应用领域;冯诺依曼结构; 1.2 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了解)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了解) 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信息社会的特征;Internet 的诞生及其特点;我国的互联网

2、络,金字工程,三网合一 考核要点: 1. 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能够完成的基本操作有哪些? 2. 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的概念。 3. 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 4. 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 5. 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2章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 本章介绍了有关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数制与码制、数的 定点与浮点表示、信息的编码;命题逻辑与逻辑代数;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 原理;程序设计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程序设计风格;以及算法与数据结构的 基础知识。 考核要求: 2 / 9 2.1 计算机的运算基础(掌握)计算机的运算基础(掌握) 数制;位权

3、表示法;数制转换;码制;浮点表示法计算;ASCII 码; 2.2 命题逻辑与逻辑代数基础(掌握)命题逻辑与逻辑代数基础(掌握) 逻辑代数化简; 2.3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 五大部件的功能及其关系; 计算机指令系统工作原理; RISC、 高速缓存技术、虚拟存储技术等。 2.4 程序设计基础(理解)程序设计基础(理解)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 2.5 算法基础(理解)算法基础(理解) 算法的定义、意义; 2.6 数据结构基础(理解)数据结构基础(理解) 数据结构的定义、典型数据结构的定义和结构 考核要点: 1. 什么是数制?

4、采用位权表示法的数制具有哪三个特点? 2.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3. 什么是原码、补码、反码? 4. 根据给定的数值(无符号或有符号的整数或小数)写出其原码、补码及反码。 5. 如何利用补码进行减法运算? 6. 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表示形式。 7. 定点小数表示法和浮点小数表示法。 8. 命题公式的等价证明及化简;逻辑代数的等价证明及化简。 9. 程序设计语言。 10.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 11.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12. 指令中的操作码的功能是什么?简述指令的执行过程。 3 / 9 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是由谁首先

5、提出来的? 14. 计算机系统中的位、字节、字和字长各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15. 精简指令集技术,高速缓冲存储技术,虚拟存储技术,指令流水线和并行处理技术。 16. 什么是线性表?线性表有哪些运算?线性表怎样存储? 17. 什么是堆栈?堆栈有哪些运算?堆栈怎样存储? 18. 什么是队列?队列有哪些运算?队列怎样存储? 第3章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有两个大的趋势:一是向超高速、大容量、实时和智能化 方向发展;另一个是向微型化、低功耗、低价格方向发展。本章以微型计算机为 主线,介绍了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以及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等基本部件。 考核要求: 3.1 计算机硬件

6、系统的体系结构(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体系结构(掌握)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系统总线; 3.2 系统单元(理解)系统单元(理解) 主频,外频;微处理器及其芯片类型; 3.3 输入输出系统(了解)输入输出系统(了解) 评价总线的性能;常用端口; 3.4 输入设备(了解)输入设备(了解) 3.5 输出设备(了解)输出设备(了解) 显示器分辨率、像素、刷新频率; 3.6 辅助存储设备(理解)辅助存储设备(理解) 硬盘的定义、结构、类型、改进性能的方法;光盘;磁带的作用。 考核要点: 4 / 9 1. 简述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特点。 2. 计算机系统的“主机”的组成。 3.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 4.

7、 主存储器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5.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作用。 6. 存储器的作用,存储器的最小存储单位,计算机可寻址的最小信息单位。 7. 什么是总线?PC 系统的总线分为哪几层? 8. CPU、CACHE、RAM、ROM、硬盘、光盘的运行速度比较。 第4章 计算机软件系统 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和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两种类型。 本章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系统作了简单的介绍, 通过学习应该了解一般高级程 序设计语言被翻译成可执行的机器指令的大致过程。 本章还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作了介绍,列举了当今流行的操作系统。 考核要求: 4.1 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翻

8、译系统(理解) 汇编程序、编译程序、翻译程序的功能、原理及其区别; 4.2 操作系统(掌握)操作系统(掌握) 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Windows、unix、linux 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 考核要点: 1. 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包括哪几种类型?请分别叙述各种类型的简单工作过程。 2. 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 4. 简述 Windows 操作系统的 4 个基本特点。 5. Unix 操作系统有哪些主要特色? 6. Linux 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 / 9 第5章 软件开发技术 软件工程和软件生存周期的概念是每个信息技术从业人员都应该掌

9、握的。 软 件的开发方法和软件项目的工程化管理是学生今后学习和职业生涯中所会遇到 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除了对软件开发所采用的几个主要开发模型介绍外,对软 件开发的各种方法也作了介绍。 另外本章对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 5 个级别等内 容作了简要介绍。 考核要求: 5.1 软件工程的概念(掌握)软件工程的概念(掌握) 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生命周期; 5.2 软件开发模型(掌握)软件开发模型(掌握) 软件开发模型的定义、典型模型的内容及应用; 5.3 软件开发方法(掌握)软件开发方法(掌握) 模块化方法(分解模块);结构化开发方法(分层次、功能分解、结构合理 性);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对象、类、消息机

10、制、继承、多态性);复用和构件 的定义、意义、作用。 考核要点: 1. 软件工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什么是软件工程,请叙述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 3. 为什么要提出软件开发模型的概念?请叙述每一种软件开发模型。 4. 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的意义是什么? 5. 软件复用的意义何在?请简述基于构件技术的特点。 6. 简述软件过程包含的 3 个含义。 第6章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一种新的知识媒体, 人们不仅可以从网上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资源, 而且还可以在网上办公、 发布文件、 发送 e-mail 以及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等。6 / 9 本章初步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其应用

11、。 特别介绍了与 Internet 的有关技术 和各种应用及其相关工具软件。 考核要求: 6.1 数据通信与连通性(掌握)数据通信与连通性(掌握) 通信信道、连通性;MODEM 的作用;通信信道的类型(双绞线、同轴电缆、 光纤、微波等)及其特点;数据传输带宽与速率; 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掌握) 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层次型等)及其特点;网络协议 6.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使用方法(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使用方法(理解) 终端、Peer to Peer、C/S、B/S 6.4 Internet 与与 TCP/IP 协议(掌握)协议(掌握) Inte

12、rnet 的协议、IP 地址的表示、域名; 6.6 Internet 的服务功能(理解)的服务功能(理解) EMAIL、FTP、Telnet 的原理、作用、涉及的协议类型; 6.7 WWW 和浏览器(理解)和浏览器(理解) 浏览器;网页;统一资源定位器;搜索引擎的功能、分类; 考核要点: 1. Internet 和 Extranet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说明终端、对等网络和客户/服务器系统的区别。 3. 说明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的区别。 4. 讨论 4 种基本的网络拓扑逻辑。 5. 讨论 3 个常用的网络策略。 第7章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7 / 9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迅速发展的新兴技

13、术,许多概念还在扩充、深入和更新。 本章从基础内容出发,介绍了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基本应用环境、基本技术和视 频会议,同时描述了多媒体的主要应用、超文本和超链接以及虚拟现实技术。 考核要求: 7.1 多媒体(掌握)多媒体(掌握) 媒体的定义;多媒体系统的主要特征(多样性、集成性、处理过程交互性、 信息共享性); 7.2 超文本与超媒体(理解)超文本与超媒体(理解) 超文本与超媒体定义、结构(链、结点); 7.3 多媒体技术(掌握)多媒体技术(掌握) 音频信号的数模转换技术、文件格式;数字图形图像的表示、存储和文件格 式;数字视频和动画的技术和格式;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考核要点: 1. 什么是多媒

14、体?它有哪些主要用途? 2. 为什么说压缩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 3. 请举出几个计算机中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并做简要说明。 第8章 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 本章在阐述数据库系统的定义、 发展、 分类、 体系结构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较详细地讨论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语言,并介绍了一些新型的数据库系 统。此外,还介绍了数据库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考核要求: 8.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 数据库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DB、DBMS、DBA、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内、外模式和概念模式及其之间的映象); 8.2 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数据库

15、管理系统(掌握) 8 / 9 DBMS 的主要功能(数据库定义功能、操作功能、事务管理功能、维护功能 等); 8.3 数据库语言(掌握)数据库语言(掌握) 数据定义语言 DDL、操纵语言 DML(结构化查询语言)的功能 8.4 几种新型的数据库系统(理解)几种新型的数据库系统(理解) 8.5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理解) 考核要点: 1. 数据库系统由哪几大部分组成? 2. 试阐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3. 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 什么是外模式、内模式和概念模式?如何实现模式间的转换? 5

16、. 试阐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类型。 6. 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 有哪些特点? 第9章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本章初步介绍了涉及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各种现象以及相关技术, 重点描述了 各种保密技术、防御技术和病毒防治技术。 考核要求: 9.1 信息安全概述(理解)信息安全概述(理解) 信息安全的内容、信息安全的需求(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 主动攻击手段(重现、修改、破坏、伪装)和被动攻击手段(窃听、监视); 9.2 保密技术(理解)保密技术(理解) 对称密码体制的原理(密钥相同,需要保密);非对称密码体制的原理(密 钥不同,加密算法和密钥公开,解密算法和密钥保密);两种算法的优缺点;消息认证和数字签名的原理。 9.3 防御技术(理解)防御技术(理解) 9 / 9 防火墙的功能及其结构 (包过滤、 双宿主机、 主机过滤和子网过滤防火墙) ; 9.6 计算机病毒(掌握)计算机病毒(掌握) 病毒的定义、特征、分类、传播途径、常用预防措施; 考核要点: 1. 计算机犯罪有哪几种类型? 2. 说明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主要区别? 3. 简述防火墙的基本工作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