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燃烧的实验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57444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蜡烛燃烧的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蜡烛燃烧的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蜡烛燃烧的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蜡烛燃烧的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蜡烛燃烧的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蜡烛燃烧的实验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姓名:班级:第组合作者: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与现象结论与解释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棉线烛芯,石蜡外壳由石蜡制成点燃前1. 观察蜡烛的色、态、形、味乳白(红)色,圆柱状,固态,有特殊气味乳白(红)色,圆柱状,固态,有特殊气味,硬度较小(软)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2.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小刀切下,浮于水面,不溶解点燃时点燃蜡烛观察火焰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点燃时发光、冒黑烟、放热。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最亮,内层暗石蜡可燃,烛燃烧时发光、 冒黑烟、放热。火焰分三层,其外焰最亮,内层暗取一根火柴,迅速放在火焰上, 1s 后取出火柴接触外焰部

2、分变黑,中间发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当使用外焰取三个干冷烧杯, 标号 1、2、3。1 号浸润澄清石灰水后, 罩在火焰上方; 2 号直接罩在火焰上方; 3号放在一边观察1 号烧杯壁出现白膜有二氧化碳生生2 号烧杯壁出水珠有水生生3 号无现象熄灭后将蜡烛熄灭观察现象烛芯上冒出白烟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 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用火柴点刚熄灭的白烟白烟燃烧结论总结: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实验讨论: 1. 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2. 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3.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对蜡烛及其

3、燃烧的探究的实验报告姓名:高唱合作者:冯凌亢、古柏城、周全、杨松霖、邓皓班级:三(九)班日期:2007-8-26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 研究蜡烛在点燃前、 燃着时、熄灭后三个阶段中所表现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用品:蜡烛、玻璃杯、火柴、适量的水、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备注:因为没有烧杯,故用玻璃杯替代,实验效果不变。步骤和方法现象结论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气味;从蜡烛上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中, 观察它是否溶于水, 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还是大。1) 蜡烛呈白色,状态为固体,圆柱状,硬度较软,无气味。2) 放入水中水中的部分蜡烛漂

4、浮起来,且没有溶于。1 蜡烛(实验中)呈白色,状态为固体,圆柱状,硬度较软,无气味。 2 蜡烛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点燃时:点燃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 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取一根火柴梗, 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在火焰中, 约 1s 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焦的情况,说明火焰哪部分的温度最高,哪部分温度最低?分别在火焰上罩上一只干燥的小玻璃杯和一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小玻璃杯,仔细观察玻璃杯的内壁上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什么物质?1) 火焰分为三层,最外层最亮,最内层最暗。2) 平放入火焰中的火柴两端变黑, 中间无明显变化, 说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焰心温度最低。 3) 罩在火焰上的玻璃杯内壁有水雾生成。4) 火焰使得玻璃杯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产生了白色沉淀。1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最亮,焰心最暗。2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效果最好;焰心温度最低,不宜用于加热。3 蜡烛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熄灭后:(3)熄灭蜡烛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继续燃1) 蜡烛熄灭时,有白烟产生,用燃着的火柴迅速靠近白烟,可使蜡烛重新被点燃。1 蜡烛熄灭时会产生漂浮在空中的固态的石蜡小颗粒。 它们是由固态石蜡在燃烧时融化后,再汽化,然后液化并再次凝固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