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技专业《离散数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52385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5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科技专业《离散数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技专业《离散数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技专业《离散数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技专业《离散数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技专业《离散数学》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科技专业《离散数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科技专业《离散数学》教学大纲(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散数学教学大纲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二 OO六 年 六 月前言离散数学 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必不可少的数学工具。 本课程主要研究离散对象的结构及相互关系,对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数学训练,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并使学生掌握处理离散结构所必须的描述工具和方法,为其从事计算机的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及其证明方法,提

2、高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在后续专业课和实际工作中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打下基础。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本课程计划 144 学时,7 学分,分两学期完成,分别称为离散数学(上)和离散数学(下)。离散数学(上)计划72 学时,3.5 学分;离散数学(下)计划72 学时, 3.5 学分。选用教材:离散数学,方世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出版。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考核方法:考试。教学进程安排表:离散数学(上)周次学时数教 学 主 要 内 容教学方法备注1 4 命题、逻辑联结词及真值表、命题符号化命题公式的概念及命题公式的基本等值式讲授2 4 命题演算的规则和对偶原理析取

3、范式与合取范式的概念及计算讲授3 4 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的概念及计算联结词的扩充与归约讲授4 4 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命题逻辑的证明方法讲授5 4 个体、谓词和量词等概念、谓词符号化谓词公式和自由变元等基本概念讲授6 4 谓词演算的基本等值式谓词演算的推理规则及证明方法讲授7 4 第一章习题课集合的基本概念习题课讲授8 4 集合上的基本运算、文氏图集合的归纳定义及数学归纳法讲授9 4 序偶和集合的笛卡尔乘积第二章习题课讲授习题课10 4 二元关系的基本概念、关系矩阵和关系图二元关系的特性讲授11 4 关系的合成及合成关系的矩阵表达逆关系、关系的闭包运算讲授12 4 偏序关系及其哈斯图表示偏序

4、集中的特殊元素、拟序、良序和线序讲授13 4 等价关系的概念和性质、等价类划分的概念、划分的积与和讲授14 4 第三章习题课函数的基本概念及函数的合成习题课讲授15 4 函数的性质、特殊函数类逆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单侧逆函数讲授16 4 第四章习题课有限与无限集合、可数与不可数集合等概念习题课讲授17 4 可数与不可数集合的性质基数的比较、无限集合的特性讲授18 4 第五章习题课总复习习题课离散数学(下)周次学时数教 学 主 要 内 容教学方法备注1 4 代数的构成和分类、么元和零元概念及性质逆元的概念及性质、子代数讲授2 4 代数同态和同构的概念及性质同余关系的概念及判定讲授3 4 商代数和积

5、代数的概念及性质半群和独异点的概念及性质讲授4 4 群的定义及性质置换群和循环群的概念及性质讲授5 4 子群的定义及判定、群同态的概念陪集和拉格朗日定理讲授6 4 正规子群和商群环、整环和域的概念讲授7 4 子环和理想第六章习题课讲授习题课8 4 作为偏序集的格的定义及性质作为代数系统的格的定义及性质讲授9 4 子格、格同态、格的积代数分配格和有界格的定义、判定及性质讲授10 4 有补格和有补分配格的定义及性质布尔代数的定义及性质、子布尔代数讲授11 4 有限布尔代数的原子表示布尔表达式和布尔函数讲授12 4 第七章习题课图的基本概念、结点次数、图的同构和运算习题课讲授13 4 子图与补图、路

6、径和回路连通图的概念及性质、赋权图的最短路径讲授14 4 欧拉路径(回路) 、哈密尔顿路径(回路)图的矩阵表示讲授15 4 二部图的概念、判定及应用平面图和欧拉公式讲授16 4 对偶图和五色原理无向树的定义及性质讲授17 4 生成树及最小生成树有向树的定义及性质、搜索树和决策树讲授18 4 第八章习题课总复习习题课第一章数理逻辑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命题、联结词、命题公式、(主)析/合取范式、个体、谓词、量词、谓词公式、指派等概念;掌握公式真值表的构造及命题符号化方法、 常用的基本等值式及其应用、 常用的永真蕴涵式及其在逻辑推理中的应用、(主)析 /合取范式的计算、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

7、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第一章计划 26 学时。二、课程内容1.1 命题(一)命题的概念。(二)命题联结词及其真值表。(三)命题符号化。(四)命题变元和命题公式的概念。1.2 重言式(一)指派、重言式、逻辑恒等式、永真蕴含式等基本概念。(二)常见的逻辑恒等式和永真蕴含式。(三)逻辑恒等式和永真蕴含式的基本性质。(四)命题演算的基本规则:代入规则、替换规则。(五)命题演算中的对偶原理。1.3 范式(一)基本积与基本和的概念。(二)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的概念。(三)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的计算。(四)极小项与极大项的概念。(五)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的概念。(六)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的计算。(七)主析取

8、范式与主合取范式的个数。1.4 联结词的扩充与归约(一)与非、或非、异或 ( 排拆或 ) 、蕴含否定的定义。(二)与非、或非、异或 ( 排拆或 ) 、蕴含否定的基本性质。(三)联结词完备集的概念。(四)联结词完备集的判定。1.5 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一)推理的有效性的概念。(二)推理规则: T 规则(前提引入)、 P 规则(结论引入)等。(三)形式推理的表上作业。(四)证明方法:演绎法、归谬法等。1.6 谓词和量词(一)个体和谓词的概念。(二)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概念。(三)谓词符号化。(四)量化断言与命题的关系。(五)谓词公式的概念。(六)自由变元与约束变元的概念。(七)谓词公式中的改名规则

9、。1.7 谓词演算的永真公式(一)谓词公式的解释。(二)谓词演算的基本永真公式。(三)谓词演算的几条规则:代入规则、替换规则和对偶原理。1.8 谓词演算的推理规则(一)术语“ A(x)对 y 是自由的”的意义。(二)全称指定规则( US )(全称量词消去规则)。(三)存在指定规则 (ES)(存在量词消去规则)。(四)存在推广规则 (EG)(存在量词引入规则)。(五)全称推广规则( UG )(全称量词引入规则)。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本章的重点是各个概念、公式演算和推理方法的教学。(二)本章的难点是谓词符号化和应用公式进行逻辑推理。四、思考与练习(一)简单命题与符合命题的区分。(二)

10、可兼或和排斥或的联系和区别。(三)含有 n 个命题变元的命题公式有多少不同的指派?(四)关于 n 个命题变元可以构造多少个真值表?(五)如何构造结论形式为PQR 或(PQ)R 的证明。(六)如何用存在量词和全称量词来表示存在唯一?第二章集合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自然数的归纳定义; 理解数学归纳法第一原理及第二原理;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的相关性质和文氏图表示、幂集的概念、有限集的计数方法、集合的归纳定义、n 元组和笛卡儿乘积等概念和性质。第二章计划 10 学时。二、课程内容2.1 集合论的基本概念(一)集合的基本概念。(二)集合的表示方法。(三)罗素悖论。(四)集合间的包含关

11、系。2.2 集合上的运算(一)集合上的交、并、差、补、环和与环积等运算的定义和性质。(二)集合上的交和并运算的扩展。(三)集合运算的文氏图表示。(四)幂集合的概念。(五)有限集的基数公式及应用。2.3 归纳法和自然数(一)集合的归纳定义法。(二)自然数的归纳定义和皮亚诺(Peano)公设。(三)数学归纳法第一原理和第二原理。2.5 集合的笛卡儿乘积(一)序偶和 n 重组的概念。(二)集合的笛卡儿乘积的概念。(三)集合的笛卡儿乘积的性质。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 本章的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集合的归纳定义和笛卡儿乘积。(二)本章的难点是集合的交和并运算的推广、自然数的归纳定义。

12、四、思考与练习(一)集合论中的包含和属于关系的区别。(二)数学归纳法第一原理和第二原理的联系和区别。第三章二元关系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关系的合成及逆关系的概念、 等价关系和划分的联系;掌握关系的基本概念、 二元关系的关系矩阵和关系图表示、关系的特性、 关系的闭包运算、 偏序关系及其哈斯图表示、 等价关系和等价类的概念和性质、划分的概念。第三章计划18 学时。二、课程内容3.1 基本概念(一)关系的概念。(二)空关系、全域关系、恒等关系等一些特殊的关系。(三)二元关系的表示:集合表示法、关系图、关系矩阵。(四)二元关系的特性: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3.2 关系的

13、合成(一)关系的合成运算的概念。(二)关系的合成运算的性质。(三)关系的幂的概念。(四)关系的幂运算的性质。(五)合成关系的矩阵表达。3.3 关系的闭包运算(一)逆关系的概念。(二)逆关系的性质。(三)关系的闭包运算的概念。(四)构造关系的闭包的方法。(五)关系的闭包运算的性质。3.4 次序关系(一)偏序关系和偏序集合的概念。(二)偏序集合的哈斯图表示。(三)偏序集中的特殊元素。(四)拟序集合、线序集合、良序集合的概念。(五)偏序、拟序、线序、良序的性质。3.5 等价关系(一)等价关系和等价类的概念。(二)等价关系的性质。(三)划分的概念。(四)等价关系与划分的联系:等价关系与化分可相互诱导且

14、保持一致性。(五)划分的积与和的概念。(六)划分的积与和的性质。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本章的重点是各种关系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联系;关系的闭包运算。(二)本章的难点是关系的特性的判定、闭包运算、等价关系与划分的联系。四、思考与练习(一)空关系具有哪些特性?(二)关系的合成运算保持哪些关系的特性?(三)在交、并、差、补等运算下,关系的哪些特性仍保持?(四)偏序集合中最小元素与极小元素的联系和区别。(五) n 元集合上可定义多少个不同的二元关系、偏序关系、等价关系?第四章函数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一些特殊的函数;理解映射、单射、满射、双射等概念;掌握单射、满射、双射的判别方法

15、, 函数的合成运算、 逆函数的概念及性质。第四章计划 8 学时。二、课程内容4.1 函数的基本概念(一)函数和映象等基本概念。(二)函数的合成。(三)函数的归纳定义。(四)偏函数的概念。(五)函数前域的扩大与缩小。4.2 特殊函数类(一)单射、满射、双射的概念。(二)单射、满射、双射的性质。(三)一些特殊的函数。(四)特征函数的概念及性质。4.3 逆函数(一)逆函数的概念。(二)逆函数的性质。(三)逆像和规范映射(自然映射)的概念。(四)单侧逆函数的概念。(五)单侧逆函数的性质。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本章的重点是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二)本章的难点是逆函数与单侧逆函数的定义和

16、性质。四、思考与练习(一)函数与关系的联系和区别。(二)逆函数与逆关系的联系和区别。第五章无限集合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可数与不可数集合的概念, 理解集合基数的概念及比较,掌握一些常见的无限集合所属类别的判定方法。第五章计划10 学时。二、课程内容5.1 可数和不可数集合(一)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的概念(二)可数集合的概念。(三)可数集合的性质。(四)基数 c 的概念。5.2 基数的比较(一)集合的等势和优势的概念。(二)集合等势的性质。(三)无限集合的特性。(四)基数的无限性和连续统假设。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本章的重点是对无限集合的理解和区分。(二)本章的难点是可数无限集合与不可数集合的区别和判定。四、思考与练习(一)自然数集合、整数集合、有理数集合、实数集合等基数的大小关系。(二)集合 A、A 的幂集合和 0,1A这三个集合的基数的关系。第六章代数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商代数和积代数的构造; 掌握代数系统的概念和有关性质、代数的同态和同构概念、 代数系统的同余关系、 一些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