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个人总结【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45854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6.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政治个人总结【默】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中国古代政治个人总结【默】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中国古代政治个人总结【默】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中国古代政治个人总结【默】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中国古代政治个人总结【默】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政治个人总结【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政治个人总结【默】(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政治朝代特点皇权加强地方权利削弱 秦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巩固开创加强高度 强化完善中朝外朝推恩令 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 二府 三司 参事文臣通判财政中书一省行省制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废相分六部立阁康设南书房 雍设军机处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什么从夏开始,不再是原始社会了?因为夏朝开始,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夏朝约约前 2070- 1600年安 邑山西 夏县华夏 族禹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是这样描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 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 纪。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是谓小康。”根据材料,指出禹以后,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公天下家天下商王崇信鬼神,凡事皆占卜。不 论战争、祭祀、渔猎、农事,都先向 鬼神问卜,所得结果写在甲骨上。想一想:商王每事向鬼神问卜, 说明了什么?君权 神授奉天 承运王位世袭制(家天下)王权与神权结合西周 约约前1046 -770年镐 京陕西 西安华夏 族周文王姬 发部族林立的夏商周时期张岂之:“商代是一个方国林立的时代,国 家外部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这些方国多是由古代的部族独立发展演变

3、而来的,与商王缺 乏内在的联系,因而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诸方 国与商王的关系错综复杂。可见,商朝并不是大一统的国家而是一个以商王为主体的松散 联盟;商王与诸方国并非中央王朝与地方政权 的关系,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荀子儒效:“周公兼 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 居五十三人”“封建亲戚, 以蕃屏周”分封对象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同姓王族(主体,如鲁、燕、卫、晋) 、异姓功臣(姜尙,齐)、 古代帝王后代(微子,宋)进行有效统治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世袭领有封土 在封土内再分封 有高度自主的行政权力:设置官员,建立 武装、征派赋税等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扩大统

4、治区域; 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享有 相当大的独立性, 后期诸侯叛乱嫡长子余嫡子及庶子大宗小宗 大宗小宗小宗大宗 (宗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 分封制,二者互为表里。家国同构,族统与君统 合一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 区别亲疏的制度。(父系血缘)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 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嫡长子继承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东东 周春秋前770- 476年洛邑河南 洛阳华夏族周平王姬 宜臼 战战国前475- 2

5、21年华夏族秦朝前221- 207年咸 阳陕西 咸阳华 夏 族始皇帝 嬴政1、春秋:争霸;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2、战国 诸侯称王 商鞅变法伏羲、神农、黄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秦王嬴政把“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说明了什么?显示他的权势和地位是无人能比的,不仅仅满足于 作人间最高统治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 环。1、君主专制 (1)皇帝制:皇位世袭袭,皇权权至上 “朕”、“制”或“诏诏”、“玺玺”(2)三公九卿制丞相: 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 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 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九卿与列卿名义上归丞相管辖,实际在

6、多数情景下独立行使职权。奉常(汉称太常):管祭祀,乐、祝、史、卜、医诸官均属之郎中令(汉称光禄勋):皇帝侍卫的首领卫尉:皇宫卫戍司令太仆:掌皇帝的舆服车马廷尉:掌刑狱,为国家最高司法官典客(汉称大鸿胪):掌宾客朝觐之事宗正:管理王族事务治粟内史(汉称大司农):掌赋税征收与管理少府:掌山泽租税,主要是供应皇家度用秦朝的郡初设郡 后置郡36个郡+闽中、南海、桂林、象郡皇帝三公九卿郡守县县令或县长县长 乡 、里基层行政机构 乡里(里正)三老-教化,有秩-司法,啬 夫-赋税征收,游徼-治安皇帝直接任命中央政府中央政府郡郡郡守郡守县县县令县令 或县长或县长皇帝皇帝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1.受命中央2.督责

7、属县 (考查)治理民众 管理财政 司法狱讼 兵役徭役分封制分封制郡县制郡县制权力 获得 权力 大小影响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血缘皇帝任免授土授民授土授民 很大独立性很大独立性无封地,只给俸禄无封地,只给俸禄 听命中央听命中央易形成割据直接有效管理, 巩固中央集权相同点:两者都是地方行政制度,在不同时时期都曾在加强 中央对对地方的统统治发挥过发挥过 重要作用3、巩固统一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秦小篆) 修筑一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陆上交通: 驰道、直道(运输战争物资);修灵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特点一方面是指专制主义,其特点一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二是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另一个

8、方面是指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特点一是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二是中央为控制地方,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所以,它的基本运行机制是:地方无条件服从中 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1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2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 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 3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 积极: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 历史发展因素。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萌芽发展。消极:汉汉西汉汉前206-公 元

9、8年长安陕西 西安汉族汉高祖刘 邦 新朝9-23年汉族王莽 东汉东汉25-220 年洛阳河南 洛阳汉族汉光武帝 刘秀汉武帝尚书令、侍中中朝三公九卿外朝中外朝制度外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所构 成的官僚机构。“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侍从、秘书等)的近臣构成。重要政事,“ 中朝”在宫廷内先自作出决策。 “惩戒秦孤 立之败”(1)汉代的王国问题三国曹魏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 阳汉族魏文帝曹丕蜀汉汉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 都汉族汉昭烈帝刘 备 孙孙吴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 京汉族吴大帝孙权晋西晋265-316洛阳 河南洛 阳汉族晋武帝司马 炎 东东晋317

10、-420建康 江苏南 京汉族晋元帝司马 睿秦帝国汉帝国三国时期西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北周北 方南 方魏 蜀 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 东 汉隋朝北魏是如何统一黄河流域?东魏北齐宋梁齐陈南朝北朝西魏隋朝581-618大 兴陕西西 安汉族隋文帝杨坚唐朝618-907长 安陕西西 安汉族唐高祖李渊吏吏户户礼礼兵兵刑刑工工皇帝皇帝中中 书书尚尚 书书门门 下下掌官吏 筛选掌税 收财政掌文 仪外事掌兵 籍军令掌司 法刑狱掌营 造工程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割据岭 南 五 府 经 略剑 南 节 度 使陇 右 节 度 使平 卢 节 度 使范 阳 节 度 使河 东 节 度 使朔 方 节 度 使河 西 节 度

11、 使北 庭 节 度 使安 西 节 度 使广 东四 川青 海辽 宁北 京山 西宁 夏甘 肃新 疆新 疆边镇兵 48万中央军 9万:他们成为“既有其土 地,又有其人民, 又有其甲兵,又有 其财赋”的地方割据 势力。宋北宋960-1127 开封 河南 开封汉族宋太祖赵 匡胤 南宋1127- 1279临安浙江 临安汉族宋高宗赵 构上京(今内蒙)兴庆(今银川)东京(今开封)中书门下皇 帝(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权)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 (行政权)(军权)(财权)(相权一分为三)(总揽大权)3、北宋:度支、盐铁、户部措施措施措施措施增设官 僚机构扩充军队养兵养官 战争赔款分散军权冗官冗兵冗费军队战斗力

12、弱 战辽西夏多败积贫 局面积弱 局面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什么措施导致什么现象形成什么局面?辽国907-1125皇都辽宁契丹族 辽国耶律阿保 机 大理937-1254太和城云南大 理白族太祖段思平西夏1032-1227兴庆府 宁夏银 川党项族景帝李元昊金1115-1234会宁阿城(黑) 女真族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北京 开封河南开 封 元朝1206-1368大都北京蒙古族 元世祖忽必烈元朝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行省制 下设路府和州县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御史台:最高监察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 西藏地区明朝1368-1644北 京北京汉族明太祖朱元 璋 共277年,历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

13、,成祖移至北京。 1、太祖元璋 洪武 3l年 2、惠帝允炆 建文 4年 3、成祖 棣 永乐乐 22年 4、仁宗高炽 洪熙 1年 5、宣宗瞻基 宣德 l0年 6、英宗祁镇 正统 14年 7、景帝祁钰 景泰 7年 英宗祁镇 天顺 8年 (复辟) 8、宪宗见深 成化 23年 9、孝宗佑樘 弘治 18年 10、武宗厚照 正德 l6年 11、世宗厚熜 嘉清 l6年 12、穆宗载垕 隆庆 6年 13、神宗翊钧钧 万历历 47年 14、光宗常洛 泰昌 l年 15、熹宗由校 天启 7年 16、思宗由检检 崇祯祯 17年 (1)明太祖:置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2)明成祖:置文渊阁大学士 参与机务(3)明宣宗:置

14、内阁大学士 授予阁臣票拟权(4)明神宗:置内阁首辅(张居正) 侵夺六部职权1、原因:2、形成的过程:3、职权:4、机构性质: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侍从顾问,不能制约皇权非法定的内侍机构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奠定基础正式确立发展 全盛票拟: 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 批红: 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2、内阁的出现不同点宰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职 责任 免对皇权影响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 制约作用。宰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一级决策者非法定侍从咨询要经皇帝及大臣 商议直接由皇帝 意愿决定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不能制约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相同点: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

15、政务共268年,历历十帝 (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年号天聪聪不 计计在内)。满满族,爱爱新觉罗觉罗 氏。建都:北京。 1、世祖福临 顺治 l8年 2、圣祖玄烨 康熙 61年 3、世宗胤禛 雍正 13年 4、高宗弘历 乾隆 6O年 5、仁宗颙琰 嘉庆 25年 6、宣宗旻宁 道光 30年 7、文宗奕詝 咸丰 1l年 8、穆宗载淳 同治 l3年 9、德宗载湉 光绪 34年 10、溥 仪 宣统 3年清朝1616-1911北 京北京满族皇太极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皇权受限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南书房 互相制约 集权于帝 皇权扩大设军机处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君主专制 顶峰皇太极康熙雍正皇权受限皇权扩大皇权顶峰军机处的设立过程简图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演变夏商周 世袭制西汉 察举制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隋唐到明清科举制血缘 等级品德门第才学2、趋势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 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