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4162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43941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4162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4162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4162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4162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4162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4162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精神分析引论的读书笔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5.6 1939.9.23 ),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 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弗洛伊德 与马克思、爱因斯坦一起被称为近100 年的历史上,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个人,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同时也是上世纪世界名人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著作横跨半个世纪,对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如果以影响的范围作为衡量伟大的标准,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主要著有性学三论、

2、梦的释义、 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在历史的秤杆上,弗洛伊德与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这些历史性的巨人并列殿堂。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除了 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之外, 流传最广的一部著作,曾被译成17 国文字。 以 1915 年 1917年于维也纳大学的课程讲稿付印成书,由于是讲授的形式,故而对刚学习精神分析理论或从未接触过的入门者,得以循序渐进且深入浅出的一窥精神分析理论的堂奥。精神分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产生于19 世纪末,现已扩展到各种不同的

3、社会科学领域,如文学、历史和哲学等等。本书几乎涵盖了精神分析理论所关切与探讨的各项层面,特别是精神分析的三大基本理论:潜意识论、梦论,以及性欲论。全书分成三个部份:第一编过失心理学,针对一般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失误动作,来分析表面行为下的深层含义,视作是某种预兆或讯号。第二编梦,阐述作者对梦的假说以及释梦的技术,试图用释梦的技术去探索梦的显意和隐意,并推演出梦的作用。第三编神经病通论,阐述神经病心理治疗的原理。结合前两篇对失误动作与梦的分析,以确证支配神经症患者的症状与其经历相关,并探索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前两篇的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

4、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至于神经病通论 则是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它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分析,深入的阐述了精神分析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过失心理学的内容中,弗洛伊德认为过失常被当作微不足道的心理现象,它的起因是由于机体的或心理的原因而引起的注意的扰乱。其实,过失如舌误、 笔误等是有意义的,在它的背后隐藏着某种“意向”或“倾向”。过失是由两种倾向同时引起的的结果。一种是干涉的倾向, 另一种是被干涉的倾向。如在把“开会”说成“散会”这个舌误中,“要开会”是被干涉的倾向, “散会”是干涉的倾向。干涉的倾向是由于某种原因被藏在心底不愿说出的,不易被认出的倾向。弗洛伊德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珀霞

5、因受她父亲愿望的束缚,选择丈夫必须纯靠机会。她靠着好运气逃脱了所有那些她不喜欢的求婚者。巴萨尼奥是她所倾心的,他也来求婚了,她怕他也选错了箱子。她想告诉他纵使他选错了,仍可博得她的爱情,但因对父亲的誓约而不能说。莎士比亚使她在这个内心的冲突里,对巴萨尼奥作下面的谈话:“我请你稍等待一下!等过了一天或两天,再行冒险吧!因为选错了,我便失去了你的友伴; 所以我请你等一下吧!我觉得似乎不愿失去你但这可不是爱情。, 我或许可以告诉你如何选择才对,但是我受誓约的束缚而不能这样,因此你或许会选不到我。但是一想到你或许会选错,我便想打破誓约。别注视着我吧,你的眼睛征服了我了,将我分为两半;一半是你的, 另一

6、半也是你的但是我应该说是我自己的,既是我的,那当然便是你的,所以一切都属于你了。”这样的举例不免使我产生了联想,难道我们不曾在某时因一句不经意的口误而使我们真实的心思明了吗? 内心里真实的想法即使是刻意地被压抑被遗忘的,难道不是仍存于我们意识的某个角落吗?当我们偶然触及那想法自然就重新出现了,这样的口误便借由一时的不假思索将其表达出来了。过失其实并不以舌误或笔误一类为限,遗忘也可归为此类,且我们也可做出相应的分析来阐述其意义。例如一个人忘记了一个熟悉的专名,就如人名一类, 即使非常努力也不能将它保留于记忆中。我们便可揣想此人对其必无好感,所以不愿回忆。 再如关于“决心”的遗忘大概是由于一种相反

7、的情感,阻止了“决心”的施行。这样看来平日里不经意间的微小过失,在心理层面上也是有其意义存在的。梦的内容中, 弗洛伊德认为梦跟过失一样也是健康人所具有的正常而被忽略的心理现象。 梦也存在其本身独特的意义,梦的研究不但是研究神经病的最好的准备,而且,梦本身就作为一种神经病的症候出现。梦有显义和隐义两种。可以记得的、 可以说出来的梦是梦的显义,被伪装了的、由释梦的工作所揭示出来的是梦的隐义。记得的梦并不是真的,只是一个化了装的代替物,我们顺着这个代替物所引起的观念,就可以知道梦者原来的思想,将隐藏在梦内的潜意识内容带入意识中。梦的隐义常常是被压抑的,他通过种种伪装才能在梦中表现出来。儿童的梦未经化

8、装,其显义和隐义一致。由此看来,梦是遭压抑的潜意识欲望的变相满足。释梦的工作便是激发梦者的“ 自由联想 ” 、由梦的 “ 显意 ” 推知其 “ 隐意 ” 的过程。相反,梦的隐意转变为显意的过程叫做“ 梦的工作 ” ,它有四个成就:“ 压缩 ” 作用、 “ 移置 ” 作用、将思想转变为视像、“ 润饰 ” 作用。此外,梦还能回溯到童年时期的景物和欲望,成为这些景物和欲望的象征。弗洛伊德梦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梦的心理分析的假说,分析了梦的象征性及其活动方式,指出了梦对了解神经症病因的意义,虽不是完美的,但却是有见地的。这一点,可以与巴甫洛夫对梦的生理机制的分析相媲美。然而, 他的战争心理学、反

9、马克思主义和妇女心理学却是有违社会主义观念的,遭到了无数人的批判,以下列举一二。一是批判弗洛伊德的战争心理学弗洛伊德认为“谁有较强大的武力,谁就得到统治权-利用兽性暴力,或暴力与科学结合来统治”“暴力是可能用团结攻破的”是不值得肯定的。他的战争心理学是以公理对暴力而不以暴力对暴力。可他不知道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战争并不是全盘否定的,有正义的战争,有非正义的战争,要拥护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 弗洛伊德自称为和平主义者,似乎是反对一切战争,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反动派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弗洛伊德以杀死的本能解释战争而以一般的人类的爱消灭战争,是为帝国主义开脱罪责的唯心史观的战争论。二是

10、批判弗洛伊德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只从一方面而言就可以看出其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错误性。弗洛伊德说过 “马克思主义学说有几个命题在我看来, 似觉费解, 例如社会形势的进化是一种自然史的历程或社会阶层依照一种辩证法的历程而彼此转变。这些话有什么意义,我不敢说能了解,听起来不像唯物主义,而类似于晦涩难懂的黑格尔哲学,因为马克思曾有一个时期受过这种哲学的影响。”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污蔑。其实,弗洛伊德所不了解的马克思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三是批判弗洛伊德的妇女心理学关于弗洛伊德的妇女心理学可以说是一无是处。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男子不因他自认在生理上的优势就凌驾于女子之上。但这对弗洛伊德来说,是不可思

11、议的。他认为人类有一半在生物学、解剖学、心理学上比不过另一半。男性自大的偏见束缚了他,是他的著作中带有对妇女的根深蒂固的歧视。神经病通论中弗洛伊德指出,神经病的症候背后都有意向,症候是有意义的,与病人的内心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弗公认为神经病症候也是两种相反的心理倾向相冲突的结果:其中一方是被压抑的性本能的潜意识欲望,另一方是压抑它的自我本能的理性规范。一旦这种受压抑的性本能欲望被导入意识层面,神经病症候即可消除。是全书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以前两编为基础,作者阐述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首先,潜意识问题。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有异于前意识的无意识。前意识可能重新进入意识, 但是潜意识则是不准侵入意

12、识的。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唯一的光线,照亮了我们通向心理生活奥秘的道路我们在心理学内的科学研究,就是要将潜意识历程译成意识历程, 从而填补了意识知觉的空白”由此可以看出,弗公认为意识只有一个功能,就是用以发见潜意识奥秘的唯一探照灯,而潜意识心理学的研究则反过来给意识知觉填补空白。弗公过于重视潜意识,贬低了意识的作用。其次,泛性论问题。弗洛伊德反对唯物主义历史观,抹煞了社会文化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性。 他采取生物学的观点,将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生物学的事实的基础上,认为生物有自存和存种两种目的,将本能分为两大类,相当于人类两大需要饥和爱,他尤其重视爱和性。这种论点,将人类贬为一般动物,抹煞了人的本

13、质特性。再次,弗洛伊德在对人性的观点上,受制于生物学和过去经验,充满自然决定论的悲观看法。最后,在研究方法上,弗洛伊德提出的很多理论是无法用实验证实的,对于很多现象所做的幻想式诠释,常常臆想出许多未经证实的假定之后,再以这些假说去证实其它假定,并且深信不已, 这样的方式使得他的理论蒙上了一股神秘主义的色彩,降低了其理论的科学性,这又与弗洛伊德本人所倡导坚持的自然科学典范相矛盾。全书较为完整地反应了精神分析的实质和内涵,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本书一发表,就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巨大反响。有人认为精神分析只是一个空洞的名词,也有不少人对这种理论提出批评,认为运用观察精

14、神病人得出的结论推及所有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更有许多人对泛性论和本能论感到不愉快和厌恶。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受到许多批评,但正如波林所指出的,“动力心理学的重要来源当然是弗洛伊德”。他的学说对传统的实验心理学起了补偏救弊的作用,他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关于人类动机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史专家舒尔茨在其所著的现代心理学史1981年新版中, 强调了弗洛伊德的某些概念已被纳入现代心理学的主流,指出: “弗洛伊德对一般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他访问克拉克大学以后,他的体系的冲击力立即为人所感受到了”。巴元说过:“ 1910年后,美国报刊载满了弗洛伊德的论文,1920 年后,美国出版了两百部以上的书籍,论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可见,精神分析引论的影响之大,我们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分析评述。我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不是完全的科学真理,但也绝非胡说八道,我们既不能完全迷恋信仰, 也不能一味排斥, 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稍加否定, 选择性的吸收、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