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的发展过程的再认识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742404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9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的发展过程的再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的发展过程的再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的发展过程的再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的发展过程的再认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信息2011 年第 9 期SCIENCE beginn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optics. It is the intension in this paper to ponder over the scientific hard work and feel the spirit of scientistsscholarly work by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of light step-by-step. 【Key words】Nature of light;Corpuscular theory of l

2、ight;Wave theory of light;Wave particle duality高校讲坛509科技信息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1 年第 9 期(上接第509页)物理学家们大量运用了类比的方法。自然事物的相似 性是运用类比方法进行逻辑推理的客观依据,自然界是简洁和谐相互 联系的信念引导物理学家们不断地逼近真理。10。【参考文献】 1赵凯华,等.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55-158. 2关洪.对光的本性的新认识.1988,17:149-150. 3甘永超.用反康普顿效应演示光的波粒二象性.荆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1

3、4(2):41-43.4周文元,等.高等物理精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7-79. 5游璞,等.光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5-82. 6易明.光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3-42. 7牛顿.光学.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157:189-225. 8张怿慈.量子力学简明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10-138. 9姚启钧.光学教程.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5-145. 10许良英,等.爱因斯坦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1-52.责任编辑:曹明明科上述这些情况无疑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稍有不慎就会使 管理环节上出现漏洞,给违法犯罪行为

4、提供可乘之机。 13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知识获取和品德陶冶的第一课堂。调查结果显 示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影响深远,但仍有少数父母对子女 没有产生影响,甚或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说明父母作为子女人生的第 一导师仍需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 引导子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据犯罪心理学者研究发现:成长在父母分居、离异、一方或双方死 亡或者互相怨恨等问题存在的家庭中的人,因自幼缺乏健全的爱和亲 密,心理易产生丧失感、不安感和自卑感,易形成孤僻、冷漠、愤世嫉俗 等个性上的缺陷。 而成长在充满暴力强制或溺爱等家庭中的人,易形 成怯懦、冷

5、酷、自私、懒惰、骄狂等个性缺陷。 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对 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影响深远。2不健全的心理机制大学生犯罪的内部因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内因则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部环境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固然重要,而其中内因却起到了决定 性作用。 在研究和分析了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外部因素之后,再让我们 来深入的探究一下他们的内心世界: 21不良的心理因素 同一外界刺激作用于不同心理因素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大学 生心理发育还不完全成熟,生理因素决定了其心理起伏较大、易冲动,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加上人生经验浅薄,若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走 上歧途,诱发犯罪。 211认识问题角度偏激 案例:

6、2009年10月20日,曾经轰动一时的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杀害老师程春明一案由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宣判,被告 人付成励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付成励在中政大就读期间因女友与自己分手,怀疑这与该校教授程春 明有关,就产生了报复心理,在教室里当众用菜刀将其杀死。 付成励沉迷于自己封闭的心理认知体系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 存在片面性。 片面的是非观必然对行为产生错误的指导,使其最终走 上犯罪道路。 212缺乏自我调控力,容易冲动 案例:小常是武汉某重点大学应届法学硕士毕业生,家庭条件好, 经济上一直比较宽余。某日在下楼梯时,发现某宿舍房门大开,室内无 人,而且

7、桌面上放着两台笔记本电脑。小常走进该寝室,将笔记本电脑 盗走。 大学生犯罪的案件中,蓄谋犯罪的比重很小,多是冲动型犯罪,即 临时起意。犯盗窃罪的大学生大多存在侥幸心理,顺手牵羊;犯故意伤 害罪的大学生多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之后悔恨不已。 213病态心理的恶变 案例:2007年,四川某高校女教师王晓,无意中发现了躲藏在教学楼女厕所里进行偷窥的学生贾某,贾某慌张之余用随身携带的匕首 将女老师刺死。 据了解,贾某是大三学生,成绩优秀,准备考研。 过度的偷窥欲是心理疾病, 侵害他人隐私的偷窥是不道德的行 为。 贾某在自己的病态心理和不道德行被人发现后,恐惧自己状态的 改变,比如学校的处分,周围人们的

8、评论等等,从而产生杀人的动机。 病态心理是长期的压抑和不加调控所形成的, 这种心理带有隐秘性, 很难发现和预防。如果不能及时地开导,必然导致其不断恶化,最终造 成严重的犯罪后果。 22法制观念淡薄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来看, 整体重心仍然侧重于学历教育,而 非素质教育。虽然近年来“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 没有达到理想状况。 一个关于“黑客行为”的调查问卷中,竟然有40.8%的大学生表示 了认同。 其中17.2%的学生认为黑客侵入他人电脑的行为很了不起, 并有23.6%学生选择了“有机会也想试试”,仅有25.8%的人认为该行 为触犯了法律。 (见图3)而在现实案例中,有很多犯罪大

9、学生在实施 犯罪行为时,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 同时很大一部分犯罪 大学生认为,若自己了解法律知识则绝不会实施当初的犯罪行为。 调 查表明,当代大学生法律知识普遍欠缺,很多学生没有用法律规范评 价社会行为的意识,有的甚至就是法盲。图3制造计算机病毒或当黑客入侵他人电脑的行为23自身防范意识不强 案例:彭XX,女,黑龙江某大学建筑系高材生,校学生会副主席, 优秀党员,多次获得奖学金及设计大赛优胜。就是这样一个品学兼优, 前程远大的好苗子,却多次以找工作为名,引诱自己同学出校,协助犯 罪团活实施强奸,并胁迫其卖淫。 探究原因,正是因为彭XX就是第一个受害者,受害后不懂得自 我保护的方法,也

10、羞于向公安机关、校方或亲友求助,被犯罪分子胁 迫,一步步完成了由受害者向犯罪分子的转化过程,走入犯罪的深渊。 与法律意识淡薄相对应的,大学生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 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任人摆布,同时也不知道采取 适当措施防范侵犯,这样等于助长了违法分子的威风,使大学生中的 违法犯罪行为滋生。 研究发现大学生犯罪的成因是由于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大学生 自身带来的多方面的不良影响造成,只有将家庭的基础性作用,学校 的主导性作用和社会的辅导性作用结合起来,构筑一个三位一体的预 防体制,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处理问题,克服困难,抵制诱惑等多方面 的素质,使他们更好的去适应社会,尽最大的可能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参考文献】1康树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法制教育全书西苑出版社,1999年2梅传强犯罪心理学法律出版社,2010年7月3王新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优先于养老金空账问题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5 月4张明走向歧途的心灵:犯罪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5张理义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9年5月6吴殿朝中国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原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3 月作者简介:王芳,女,汉族,初级职称,工作于首都师范大学保卫处。责任编辑:王静科高校讲坛5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