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妇女教育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7734353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农村妇女教育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发展农村妇女教育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发展农村妇女教育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农村妇女教育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农村妇女教育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 0 0 6 年第 6 期地 址:1 0 0 0 2 6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 0号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E - m a i l : c h i n a x i a o k a n g 1 2 6 . c o m本刊医疗广告总代理为南昌中辉广告实业有限公司地 址: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南大道2 8 4号邮 编:3 3 0 0 2 9电 话:0 7 9 1 - 8 1 8 1 2 9 42 9 3 6 0 5 3手 机:1 3 8 7 0 6 7 0 6 9 3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从社会主义现代

2、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 体, 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 国, 在某些地区,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大批男青壮 年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的参与主体呈现出较为明显 的性别分化, 农村妇女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 其素 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因 此, 大力发展农村妇女教育, 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的整体 素质, 在新时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妇女教育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1 . 1提高农村妇女素质, 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

3、农业和农村现代 化, 必须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为推进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增加农民收 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 最核心的内容, 也是最迫切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 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享有同男性平等接 受教育的权利, 妇女接受各级教育的比例不断扩大, 妇 女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但是, 目前农村妇女教育仍 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在我国的农村地区, 由于受社会、 经济发展的制约以及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农村妇女 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明显少于男性,大部分没有受过 系统的、 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 主要依靠长 辈们言传身教来获得

4、技术,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 力和掌握能力比较差,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不适应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提高农村妇女的整体素 质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提高农村妇女素质的重要载 体和有效途径。通过教育, 可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思 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发展经济的能力, 增强她们的计划生育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需要的有文化、 懂技术、 会经营、 善管理、 能致 富、 肯创新的新型农民。1 . 2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 民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 宿。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金钥匙, 是形成人力资本的 一种主要

5、方式, 是提高劳动生产力质量, 将潜在的人力 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黄金手段。通过教育对农村 妇女进行多门类、 多技能的教育培训, 可以使她们掌握 多方面的科学技术,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可以改变农村妇女的小生产者观念和心理,使她们树 立起时间、 效率、 风险等市场观念, 提高她们的市场竞 争力; 可以培养农村妇女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提高她们 的从业素质, 有利于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各种研究普遍认为,农村妇女教育提高了农村女性潜 在的劳动生产率, 培育了她们的敬业精神, 形成女性自 身的人力资本增值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 要实 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就必

6、须大力发展 农村妇女教育,促进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 展。1 . 3促进农村的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在推进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妇女以其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和关键作用, 成为家庭美德的主要传承者, 成为农村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在农村社会 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中有着特殊作用。加强农村妇女 教育, 不仅可以向广大农村妇女传授科技文化知识、 发 展农村经济,同时农村妇女教育是也是农村精神文明 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宣传科学真理、 传播先 进文化、 塑造美好心灵、 弘扬社会正气、 繁荣文化

7、生活、作者简介: 李忠香, 女, 1 9 6 8 年出生, 汉族, 山东寿光人, 馆员。T e l : 0 5 3 1 8 7 0 8 9 7 0 0 , E - m a i l : z h o n g x i a n g s d d x . g o v . c n 。发展农村妇女教育 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李忠香(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 山东济南 2 5 0 0 2 1 )摘 要: 农村妇女素质的高低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新时期, 我 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妇女教育, 加大经济投入, 建立教育长效机制, 改革办学形式, 丰富教育内容, 努力提高 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

8、。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农村妇女教育; 新农村建设; 新型农民5-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 0 0 6 年第 6 期E - m a i l :c h i n a x i a o k a n g 1 2 6 . c o m地 址:1 0 0 0 2 6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 0号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新农村建设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 . 4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 观, 保证农村的健康持续发展。资源相对短缺、 生态环 境恶化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农村 妇女不仅在家庭消费、家务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 角色,她们还直接承

9、担着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 源, 改善生产条件, 保护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 工作。开展农村妇女教育,尤其是环境保护方面的教 育, 能够提高农村妇女的环境保护意识, 使她们积极地 投身到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去。同时, 农村妇女 的家庭日常行为、环保意识又直接影响着儿童甚至男 性农民, 因此, 对农村妇女开展生态环保教育, 可以起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到由人类引起的环境和资源 问题, 同时也涉及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村妇 女教育在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方面有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我国人口规模大、 增长速度快, 农村尤其 严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农村社会

10、的可持续发 展, 必须控制农村人口增长的速度。妇女承担着人类繁 衍发展的重要责任, 农村妇女的智力、 体力、 文化水平 都影响着农村人口的素质。加强农村妇女教育, 提高她 们的文化素质,使她们了解计划生育意义及优生优育 相关知识, 不仅有利于我国总体人力资源的开发, 而且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战略选择。2加强新时期的农村妇女教育工作 新时期,在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提高女童入学 率、 减少女童辍学率、 保证不出现新的文盲的前提下, 必须认真做好当前的农村妇女教育工作。 2 . 1加大教育投入, 建立教育长效机制 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关系到小康社会的成败和新农 村的建设进程,我们必须把农村妇女教育提

11、到社会发 展与进步全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把农村妇女教育纳 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建设小康社 会的指标体系,使农村妇女教育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 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 情况加快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以法律法规保障农村 妇女教育的战略地位。其次要建立健全农村妇女教育 组织机构, 由妇联和农科教部门联合, 共同成立农村妇 女教育中心、 农村妇女教育组委会, 配备管理人员和专 兼职老师, 加强农村妇女教育的组织和领导, 健全农村 妇女教育网络体系,建立农村妇女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 其次要加大对农村妇女教育的经济投入。 地方政府 和教育部门应有农村妇女教育经费投入的

12、正常渠道和 计划, 投入要到位。同时积极拓宽农村妇女教育的投资 渠道,政府和妇联可以联系和呼吁社会各界给予经济 支援, 也可通过财政补助、 贴息、 奖励等手段, 积极鼓励 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以多种形 式投资农村妇女教育。2 . 2改革办学形式, 提高教育水平 农村妇女教育是融学历教育、 技能教育、 素质教育 于一体的综合式教育, 还要适应农村、 农时、 农事、 行业 需要和受教育对象的特殊要求, 因此, 农村妇女教育的 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创新,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 合。 一是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 既要鼓励农村妇 女参加学历教育, 通过较长时间的系统学习, 提高

13、她们 的文化层次, 又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 定期进行短 期培训或专题讲座。二是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手 段相结合。除了运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外, 还要根据当地 的实际教学条件,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渠道,如卫星电 视、 广播、 报刊、 农业技术推广站、 远程网络等进行教 学。 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要传授科技文化等理论 知识, 又要采用实际演练、 建立示范基地和技术咨询服 务站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较好 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四是请进来和走出去相 结合。可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挂钩, 组织专家和农业 技术人员到农村传授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技知识,同时 可以组织妇女代表到先进地

14、区参观,学习其他地区的 先进发展经验、 先进科技技术, 开阔视野、 转变观念, 提 高她们适应、 发展和驾驭市场的能力。2 . 3丰富教育内容, 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 农村妇女教育要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 标要求, 贴近农业和农民的实际需要, 立足当地农业生 产的现状和农民文化科技现实水平,不断丰富其教学 内容, 从经济、 政治、 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 为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建设服务。首先要加大扫盲工作的力度, 采 取特殊政策和措施, 完善扫盲管理和教学网络, 建立扫 盲工作档案, 根据农村妇女的实际情况, 探索多种形式 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积极开展扫盲教育。其次要大力开 展培训教育。积极

15、开展科技培训, 对农村妇女系统地传 授农业科技和农村现代化所需的各种知识,与农村产 业结构、 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 培养她们的知识创新能 力;同时对农村妇女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如家 政、 餐饮、 酒店、 保健等专业的从业技能, 把课堂教学、(下转第 7 页)6-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 0 0 6 年第 6 期地 址:1 0 0 0 2 6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 0号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E - m a i l : c h i n a x i a o k a n g 1 2 6 . c o m本刊医疗广告总代理为南昌中辉广告实业有限公司地 址: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南大道2 8 4号邮 编:3

16、3 0 0 2 9电 话:0 7 9 1 - 8 1 8 1 2 9 42 9 3 6 0 5 3手 机:1 3 8 7 0 6 7 0 6 9 3新农村建设实际操作和远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适应性就业 技能培训与战略性创业能力培训结合起来,提高农村 妇女从业能力。另外, 要积极开展社会文化生活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法律法规教育、 党的方针政策教育、 生 态环境教育、 计划生育教育以及娱乐休闲教育等等, 提 高农村妇女各方面的素质,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要求。参考文献1彭永胜, 吴芳云. 成人教育与西部妇女人力资源开发 J . 继续教育研究,2 0 0 5 , ( 4 ) : 4 9 5 02邓爱秀, 成剑英. 农村妇女教育与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 J .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 0 0 4 , ( 3 ) : 7 4 7 53余新. 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农村妇女教育 J . 中国科学教育, 2 0 0 4 , ( 1 2 ) :1 4 1 5党的 “十六大” 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时期的 新目标、 新使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