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锡诗歌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30112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22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锡诗歌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田锡诗歌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田锡诗歌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田锡诗歌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田锡诗歌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田锡诗歌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锡诗歌研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田锡诗歌研究绪论1 田锡的文学思想1.1 文之变态说1.1.1 文章的两种形态1.1.2 艳歌不害正理1.2 文道并举1.2.1 君子之行与君子之文1.2.2 文道并举1.3 博采众长自然师古1.3.1 全面师古1.3.2 自然的文学观2 田锡诗歌的思想内容2.1 积极入仕的热情2.2 壮志难酬的苦闷2.2.1 客居他乡的愁苦2.2.2 壮志难酬的苦闷2.2.3 难归朝廷的抑郁2.3 对年华流逝的感叹2.4 与朋友之间的交流2.5 揭露黑暗现实3 田锡诗歌的艺术特色3.1 云意象的大量使用3.1.1 云意象的发展史3.1.2 田锡诗歌中的“云”意象3.2 清润悠远的意境3.2.1 融情于景,情

2、景交融3.2.2 景理结合3.2.3 富含理趣3.2.4 摹象佳句3.3 素淡清新的语言3.3.1 通晓的语言和浅近的用典3.3.2 炼字如玑3.3.4 长于描写3.3.5 巧妙化用古句3.3.6 精致工整的对仗绪论田锡,字表圣。生于五代时期, 是宋初历太宗、 真宗两朝的谏官, 历官拾遗、补胭、侍御史知杂事、 谏议大夫,是宋初谏官中的杰出人物。 他终官左谏议大夫、史馆修撰,后人忆起他时也以谏官、 直臣为称,正由于田锡作为谏官的名声之大,研究者对他文学方面的贡献一直注意得不够。只有到了清代,浦铣在历代赋话校正中云“田谏议锡 , 有宋一代謇愕之臣, 乃观其 、诸赋, 芋眠清丽 , 亦宋广平之赋梅花

3、也” 。李调元也在赋话中云“论宋人律赋当以表圣、宽夫为正则,元之、希文次之,永叔而降,皆横鹜别趋,而缅唐人之规矩者矣。 ”二人都是对其赋作进行高度评价。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是这样评论他的作品的: “诗文乃其余事,然亦具有典型,其气体光明磊落, 如其为人,固终非淟涊者所得仿佛焉。 ”评价田锡“文如其人” 。彭元瑞咸平集跋谓田锡奏议“伉直危切, 自魏郑公征、陆宣公外 , 千古所罕见一也”。专门对田锡的奏议进行评价。 这些都属于粗浅的概括与评价。其实不单单是辞赋, 田锡其他的文学成就也很卓著, 他的诗歌跟“宋初三体”都有某种联系。开辟了宋初诗坛改革的先声。近年来,随着宋史学界对士大夫研究的全面和

4、深入,再加上进步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推进,使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对田锡的诗文理论,祝尚书的宋人别集叙录和张毅的宋代文学研究等著作有较为全面的、深入的论述。深圳大学的李健在 试论田锡的文学思想 一文中指出田锡的古文运动理论比前代进了一步 , 在创作上、作家主体方面和文学批评上被赋予新的内容。他在另一篇文章 田锡与宋初的文学批评 中着重分析了田锡与柳开、 王禹偁对于古文运动的态度和文学批评的不同之处。他指出田锡与他人相比的创新之处在于他能深入挖掘“文”和“道”的关系。 “认为文章之经纬大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激扬教义 ,二是艳歌不害于正理 。 ”李健还有一篇文章田锡文学思想的接受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5、是从田锡文学思想不被积极接受文学地位不被合理评价的原因这个角度进行论证的。作者对“其兼容并包的辩证文学思想不愿为时人所正视;柳开、王禹偁对其影响的掩盖和西昆派对其的牵连”等原因的阐述很具有创新的特色。接触到了前人很少触及的领域,很有价值。但文中有的原因比较牵强,无从考证,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比如作者在论述田锡的自身原因造成其文学思想不被接受时说“田锡性格远远不如柳开、石介活泼,相反却表现了他的老实持重与谨小慎微”,这种观 清 浦铣 . 复小斋赋话 . 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2366. 清 李调元:赋话广聚,王冠辑,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2006:卷一。点一来无法准确求证、 二来对于

6、田锡不被给予合理文学地位来说,不能构成因果关系。关于田锡文坛地位不高的原因,任宪国在其田锡及其词赋研究一文也有论述,他说:“后人每提及田锡,即以正 直之臣称之,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反而被忽视了”,可谓有理有据,足够让人信服。另外“其文学理论缺乏明确的口号和目的, 其文道并重的文学思想带有很强的中庸色彩,对晚唐一来卑弱的文风缺乏旗帜鲜明的批判,所以没有引起当时文论家的桴鼓相应”与李健田锡文学思想的接受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一文的观点同出一辙。 作者还分析了另外一个原因,即辞赋研究是古代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而宋赋又是辞赋研究的薄弱环节,田锡的作品却恰恰以赋为主,这就造成了被冷落的局面。 这也是一个很有创新

7、的观点。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此外还就苏洵苏轼对田锡的继承关系进行了阐述。除此之外,程杰在其柳、田、张、王与北宋诗文革新意识的发生一文中评价田锡是“五代之风习染较深的文学之士对改革文风的自我觉悟的代表”。并紧紧围绕这个评价来阐述。 任宪国的略论田锡的文学思想 一文分析了田锡与宋初其他古文运动者思想的异同,主要与柳开、王禹偁进行比较。田锡的赋是他一生作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他赋的研究近年也拉开序幕。其中刘培的论田锡辞赋的新变对田锡之赋的研究比较深刻。本文主要论点是田锡以对赋的改造来贯彻其对北宋文风变革的决心。从而使他的赋具有追求雄豪壮美、 清丽深婉、理趣韵致的创新特色。 而更能体现创新的还

8、在于他对骈体文的改造方面。文中说: “传统的骄赋追求文词的华丽丰赡, 含蓄蕴藉 , 田锡的有些赋则语言朴质 , 流转自然 , 虽以骄偶为主 , 却能如风行水上 , 流畅明快;骄赋往往堆砌典实 , 甚至于搜罗冷僻的典故, 造成文气滞涩不通 , 缺乏流转悠扬的美感,田锡的赋用典浅显而疏落, 避免了文气的滞塞; 田锡还喜欢在赋中插人大段的散句 , 于整齐中见变化 , 从而增强文章的节奏感。 ”何玉兰的诤臣之赋却平易田锡赋刍议把田锡的赋分为咏史赋和咏物赋来分析,重点突出其咏史赋情感基调平和的特色。而任宪国的 田锡及其词赋研究一文则是从律赋和辞赋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的。他概括其律赋“缘情体物、语言工巧;起

9、承转合、首尾呼应;咏物阐理、议政规谏”,辞赋“具有雄伟、豪健、浪漫之美”。本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说田锡的文学思想和文学主张。因为一个人的文学思想直接影响着他文学作品的风格, 想要研究一个文人的作品, 首先就要对他的文学思想进行探究。第二部分是分析归纳田锡诗歌的思想内容。第三部分是分析归纳田锡辞赋的艺术风格。主要从他的句式、 语言、以及描写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以上这些研究工作需要查阅大量的历史典籍然后对其进行分类整合和归纳。田锡的文学思想内容很丰富, 并散落于很多作品之中, 被挖掘出来的只是集中在某几篇书信的一部分, 还不够完全详细深刻。 鉴于此,笔者决心对田锡的文学思想再进

10、行广泛挖掘,对他的诗歌再进行更系统的梳理。1 田锡的文学思想田锡是北宋初期著名的谏官,因敢于进谏而为时人和后人称道。宋史有他的本传 , 李焘 长编也详细记载了他的事迹, 死后范仲淹为他撰写 墓志铭, 苏东坡为他的奏议作序 , 而宋真宗评价他说 : “若此谏官 , 诚不易得。”都是对他作为谏官的贡献和刚直不阿的人品进行高度评价。而对田锡的文学成就,后人却少有提起。尽管纪晓岚在四库总目提要中说他的诗文“亦具典型”, “如其为人”,但仍认为诗文“乃其余事” 。唯有到了清代,文学评论家李调元在赋话中给了田锡的赋以较高的评价,他说:“宋朝律赋当以表圣田锡、 宽夫文彦博为正则 , 元之王禹偁、 希文范仲淹

11、次之 , 永叔而降皆横鹜别趋 , 而俪唐人之规矩者矣。 ”此外清代浦铣也这样评价田锡的赋:“田谏议锡 , 有宋一代謇愕之臣 , 乃观其春云、 晓莺诸赋 , 芊眠清丽 , 亦宋广平之赋梅花也”田锡也曾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文学观念和思想,他给“文”和“道”赋予了另外一种解释;将文分为“常态”和“变态”;他崇尚自然为文;主张全面师古;坚持做“君子之文”;认为“艳歌不害正理”,这些在当时都是很先进的文学主张。1.1文之变态说1.1.1文章的两种形态王冠辑 . 赋话广聚 . 北京:北京图书馆, 2006:卷一 . 清 浦铣 . 复小斋赋话 . 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2366. 田锡认为宇宙万物都有 “常态”

12、和“变态”之分,他在贻陈季和书 中说:“锡观乎天之常理,上炳万象,下覆群品,颢气旁魄,莫际其理,世亦靡骇其恢廓也。若卒然云出连山, 风来邃谷, 云与风会, 雷与雨交, 霹雳一飞,动植咸恐,此则天之变也。亦犹水之常性,澄则鉴物,流则有声,深则窟宅蛟龙,大则包纳河汉;若为惊潮,勃为高浪,其进如万蹄战马,其声若五月丰隆,驾于风,荡于空,突乎高岸,喷及大野,此则水之变也。”通过对“天之变”与“水之变” 的描写来说明 “非迅雷烈风, 不足传天之变;非惊潮高浪,不足形水之动” ,也就是说,田锡认为一切“变态”的存在都是合理的。 “美颂时政”、 “激扬教义” “颂美箴阕” “铭功赞图” 之文属于文的 “常态

13、” ,而“豪气抑扬 , 逸词飞动 , 声律不能拘其步骤 , 鬼神不能秘其幽深”的“狂歌”则属于文之变态。1.1.2 艳歌不害正理在贻宋小著书 中也有一段专门阐述文学形态的文字: “如天地生于道也 , 万物生于天地也。随其运用而得性 , 任其方圆而寓理 , 亦犹微风动水 , 了无定文;太虚浮云 , 莫有常态 , 则文章之有声气也 , 不亦宜哉?”这段话表明, 应该尊重自然界的一切规律,为文亦如此, 文章没有固定的模式,它跟“微风动水”和“太虚浮云”一样“莫有常态”。在贻陈季和书中他列举了李白的乐府诗、李贺的瑰异神幻的诗歌以及白居易的霓裳曲和长恨歌来说明文有变态和常态, 而诗歌更是变态之文的一种变

14、态。诗歌以其特殊性,是完全可以用来抒发个人情思的。因此他说“岂非艳歌不害于正理,而专变于斯文哉”。此外他还在一首吟情诗中写道: “风月心肠别有情,灵台珠玉气常清。微吟暗烛天机骇,雅道因随物象生。春是主人饶荡逸,酒为欢伯伴纵横。莫嫌宫体多淫艳,到底诗狂罪亦轻” 。说明了即使淫艳的“宫体诗”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更进一步地证实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的“变态” , 是不应该教条地拿 “道”的标准去衡量的。他的诗歌创作也的确是按照这个精神来进行的,诗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个体的得失情怀,尤其是他的律诗,大都以情为主,描写这种或那种的闲愁。这在他的具体诗句中也有体现:比如“春日闲销一局棋,春愁还得数篇诗”( 寄

15、蒲城宋白小著) ; “此恨谁能解消遣,因题红叶偶成诗” ( 离怀 ) ; “大抵为君言不 宋 田锡 . 咸平集 . 罗国威校点 . 成都:巴蜀书社 ,2008:32.贻宋小书 . 宋 田锡:咸平集,罗国威校点,成都:巴蜀书社,2008:33. 吟情 .宋 田锡:咸平集,罗国威校点,成都:巴蜀书社,2008:140. 尽,彩笺闲咏合欢诗” ( 多情 ) ;在以柳开、石介为首的一批道家文人正对五代十国颓废感伤淫艳的诗风和盛极一时的西昆体进行口诛笔伐的时期,田锡敢于为诗歌张目, 敢于维护诗歌的本来的“娱乐”作用和特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在自然不自然地从某种程度上支持了“西昆派”。1.2文道并举宋初,晚唐和五代的华靡文风仍主宰着文坛,这就引起了以柳开、石介、王禹偁等为首的古文家们的不满。他们一面对其猛烈抨击, 一面再次提出 “文以载道” 、 “文以明道”的口号。田锡也同样意识到文学教化功能的重要性,也反对那些无病呻吟的吟风弄月之作。他认为那些能使读者“警心于邪僻”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所以应象韩愈、柳宗元一样“萌一意、措一词,苟非美颂时政,则必激扬教义”,从而完成文学的教化功能。他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