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29976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的本质是什 么?世界是怎样存 在的?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 系和永恒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世 界联系和发展的根 本规律。辩证唯物主义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 厦的基石,唯物辩 证法思想是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根 本方法。世界及其规律what物质世界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基石,根本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二节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

2、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 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二、社会生 活本质上是 实践的(一)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1.世界观、哲学、方法论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朴素的、自发的、零散的、不系统(日常生活中的世界观)自觉的、系统化的、理论化 (哲学)区别联系哲学是世界观中的一部分哲学是世界观中的一部分(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方法论: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 说和理论体系。哲学不光是世界观

3、,还要把世界观转化为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方法。世 界 观方 法 论“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冯契哲 学哲 学世界观人生观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 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 “全部哲学,特别全部哲学,特别 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 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基本问题,是思维和 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的关系问题” ”。2.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思 维维 和和 存存 的的 关关 系系 问问 题题思维和存在的思维和存在的 同一性问题同一性问题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第一性的问题第一性的问题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可知论不可知论不可知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4、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主张社会 存在决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主张社会主张社会 意识决定意识决定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社会存在 和社会意和社会意 识的关系识的关系 问题问题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存在 和社会意和社会意 识的关系识的关系 问题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存在 和社会意和社会意 识的关系识的关系 问题问题辩证法辩证法形而上学形而上学 坚持联系发坚持联系发 展矛盾的观点展矛盾的观点坚持孤立的坚持孤立的 静止的观点静止的观点回答世界回答世界 是怎样存是怎样存 在的问题在的问题3.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

5、形而上学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 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 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 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 界 物 质 的 统 一 性多元论多元论主观精神主观精神唯物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客观精神客观精神精神精神唯心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物质物质精神精神二元论二元论物质物质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客观知识世界客观知识世界1.物质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教学案例探寻宇宙之砖探寻宇宙之砖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大体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大体上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上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各自都有哪些特征?从人段各自

6、都有哪些特征?从人类认识史的角度,谈一谈你类认识史的角度,谈一谈你对物质认识过程的理解?对物质认识过程的理解?思 考 题朴朴 素素 唯唯 物物 主主 义义 物物 质质 观观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物质物质 = = 具体的物质形态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牛顿牛顿物质物质 = = 原子原子“ “物、物质无非是物、物质无非是 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 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 抽象出来的。抽象出来的。” ”“ “物质是物质是 标志客观实在标志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这种客观实在 是人通过感觉是人通过感觉 感

7、知的,它不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依赖于我们的 感觉而存在,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为我们的感觉 所复写、摄影所复写、摄影 、反映。、反映。” ”马马 克克 思思 主主 义义 物物 质质 观观物质物质 = = 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列宁所定义的物质范畴的重大意义(1)它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把握物质。(2)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 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2.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低等生物 刺激感应性细胞膜葵花向日食人草高等动物感觉心理大脑警犬破案马做算术人意识人脑谈虎色变 苹果与万有引力物质形态物质形

8、态 反应形式反应形式反应器官反应器官举举 例例反应特性物质岩石风化 空谷回音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在意识产生中的决定性作用意识的概念: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 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 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3.马马马马克思主克思主义义义义物物质观质观质观质观 的意的意义义义义第一,坚持了物质客观实在性原第一,坚持了物质客观实在性原 则,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则,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 线。线。只有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

9、,只有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 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 畴的实质。畴的实质。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 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世界上只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世界上只 存在着尚未认识的东西,根本不存在存在着尚未认识的东西,根本不存在 不可认识的东西。不可认识的东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 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 共性,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共性,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 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物

10、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 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朴素唯物主义唯朴素唯物主义唯 物主义物质观物主义物质观近代形而上学唯近代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物质观物主义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的唯马克思主义的唯 物主义物质观物主义物质观物质物质= =具体的物质形态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物质= =原子原子物质物质= =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个性个性部分共性部分共性共性共性物质概念的立体审视物质概念的立体审视(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

11、万事万事 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 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 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 界 的 统 一 性 一 元 论二 元 论唯物主义 一元论唯心主义 一元论世界只有一个 本原:物质世界只有一个 本原:精神世界有两个互相平 行、各自独立的本 原: 物质和精神。笛 卡 尔世界有两个以上 的本原: 物理世 界知识世界和心 理世界。多 元 论波 普(三)世

12、界的物质统一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q 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 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1.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德德 谟谟 克克 利利 特特“ “一切一切 皆变,皆变, 无物常无物常 驻驻” ”。赫赫 拉拉 克克 利利 特特“ “人不能两人不能两 次踏入同次踏入同 一条河流一条河流”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 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 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 将导致形而上学。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 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 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 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 致唯心主义。致唯心主义。 物质和

14、运动是不可分割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把运动仅仅看作是精神 的运动,而否定物质是运 动的主体,这是一种典型 的离开客观物质谈运动的 唯心主义观点。2. 2.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 (王夫之王夫之) )静者动也,静者动也, 非不动也。非不动也。q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 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 间位置和根本属性暂时未变这间位置和根本属性暂时未变这 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q 物质运动是运动的绝对性物质运动是运动的绝对性 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对立统一。和静止的

15、相对性的对立统一。q 把握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意义把握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意义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 么样的错误?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 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 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上述两种 观点( ) .都是正确的 .都是错误的。 .前者是正确,它说明物质都是运动的; 后者错误,它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将会导致 不可知论。 .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不定项选择: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这一观点( ) .肯定了物质就是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说明物质离不开运动,运

16、动离不开物质。 .表明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 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强调了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BCD辩析:生命之树常青 (1)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它符合唯物辩证 法关于运动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处在这 样那样的运动中,它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运动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生命之树常青”是说生命的本质在于 运动。一切生命有机体正是依靠着生生不息的运动,才得以生存和繁衍。一旦生命有机体以新陈代谢为主的运动停止,生命也就终 结了。3.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古人对时间、空间的探索古人对时间、空间的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