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东省广州二模试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23440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7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广东省广州二模试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3届广东省广州二模试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3届广东省广州二模试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3届广东省广州二模试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3届广东省广州二模试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广东省广州二模试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广东省广州二模试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含答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 综合测试 (二) 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高中历史 2013年5月 主讲:纪铠煜 38.(28分)历史观是历史认识的方法,是一种历史思 维,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 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德国哥丁根学派最早提出西欧中 心理论。这种历史观大肆 宣扬西欧白色人种的优越,认 为西欧的历史是整个人类普遍的历史,始终是人类历史 矛 盾运动的中心,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应以西欧的历史来 认识和剪裁,欧美以外诸地区、国

2、 家和民族的历史没有 独立存在的价值。在19世纪的世界历史的研究与世界史 的编纂实 践中,充满着“西欧中心论”或可称之为“西欧中 心史观”。据全球化和全球史等 38.(28分)历史观是历史认识的方法,是一种 历史思维,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三: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1955年最先明确 提出“全球史观”问题。他认 为今天历史学著作的本 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全球性,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任 务之一是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 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这样才能抛弃西欧 中心论的偏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 一切民族的建树。据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等请回答 :

3、l(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研究历史的基本思 想。简述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 (6分) l(1)思想:“通古今之变”的“变通”思想和“成一 家之言”的创作宗旨是其研究历史的基本思想。 (2分,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正确摘录材料 也可给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l 背景:国家统一;思想上实现“大一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中外联系密切。l(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可 酌情给分)(2)据材料二,概述“西欧中心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在19世纪世界历史的研究中充满“西欧 中心论”的原因。(10分)l(2)内容:宣扬白色人种的优越;强调 西欧历史的价值。(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 ,

4、可酌情给分)l原因:工业革命在西欧逐渐完成并取得巨大 的经济效益;西欧殖民扩张“高歌猛进”,对 东方的殖民侵略变成最后的征服;以西欧为 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欧洲 霸权地位确立;欧洲思想文化发展。(6分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达,可酌情 给分)(3)阅读材料三,与“西欧中心论”相比,“ 全球史观”有哪些突破?简述“全球史观” 产生的社会条件。(8分)l(3)突破: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 理解世界历史;l公正评价各时代和世界一切民族的 建树。l(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 给分)(3)阅读材料三,与“西欧中心论”相比,“全球史观 ”有哪些突破?简述“全球史观”产生的社会

5、条件。 (8分)l条件: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 快是全球史观产生的物资基础;世界格局 的变化为全球史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 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全 球性问题对人类的威胁,是全球史观产生的 一个最要原因;历史上的整体观思想,提 供了丰富的素材;史学家面对全球化的史 学反省推动个球史观的形成。(4分,每点2 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达,可酌情给分)(4) 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历史观对历 史研究的影响。(4分)l(4)影响:影响研究历史的视角和 方法;l决定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l(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 表述,言之成理,

6、均可酌情给分。)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 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 分。39.(24分)“宪政”即宪法政治,它的前提是宪 法,核心是民主政治。就是通过限制政府 的权 力,来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6与17世纪,反对无限君权的“权 限说”崛起后,宪法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它被认为是一部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权利 的法律文件。据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 材料二:由于中西方在历史传统、文明基础 、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 晚清 时期的国人对于源自西方的现代法治文明隔 阂极深,加之当时启动变法的直接目的是为 了尽快地在法治方

7、面与西方列强接轨,这些 决定了当时中国的法治变革是从借鉴和移植 起步的。据侯欣一近代中国法治变革回顾 请回答:l(1)阅读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限 制政府权力的思想主张?简要分析“权限说” 对近代英国和美国宪政的影响。(10分) l(1)主张: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直,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等(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 表述,可酌情给分)l影响:英国经过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在议会通过一系列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其中以 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l美国独立后,于1787年制定了宪法,在国家权 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避免权力过于集 中。(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8、(2)阅读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法治变革的 特点,并用民国初年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8分) l(2)特点:与西方接轨,借鉴和移植西方 成果。(2分,其他表达,可酌情给分)l说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确 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 阁制度。(6分。临时约法2分,“三权 分立”2分,“责任内阁制”2分。其他表述,可 酌情给分)(3) 简述建国初期我国宪政建设的主 要成就。(6分)l(3)成就: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 制定共同纲领;l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l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l(6分,每点2分,其他表达,可酌情给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9、,满分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l1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 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 是这一 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lA.商品经济的发展lB.井田制的瓦解lC.冶铁技术的进步l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l13.右图是一幅用甲骨文字体创 作的书法作品。关于该作品的说 法正确的是lA. 字体是甲骨文,因此它是商 朝的作品lB. 东汉出现造纸术,因此它是 东汉的作品lC. 唐朝书法家辈出,因此它是 唐朝的作品lD. 甲骨文是清末发现的,因此 它是清末或以后的作品l14.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既无官署,又无专 官,更不许设书吏和办事人

10、员。其成员都由 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 ,均为兼职。该机构是lA.军机处 B.内阁l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南书房l15.“(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 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 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 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 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 是lA.经世致用 B. “中体西用”lC.维新思想 D. “兼容并包” “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体”,即 根本的意思。“用”,即具体的措施。“中体西用”是洋务 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 思想。而“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第

11、一次自觉引进外国先 进技术的运动。l16.1906年2月,清政府拟定了一项决议:凡 派去日本留学的,只限于那些擅长中文并精 通儒家经典的学生。对该决议的理解,正确 的是lA. 甲午战争失败,积极学习日本先进的政治 制度lB. 尊孔复古思想盛行,加强儒家思想在日本 的宣传lC. “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限制留日学生 人数lD. 针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的活动,加强 对留日学生的控制l17.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 理论界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 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围绕“亚细亚生产方 式”、中国历史上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中国 封建社会的性质及特征等问题进行。这一论 战

12、表明l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lB.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lC. “双百”方针得到贯彻l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l18.据统计,自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全 国职工减少了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了 2600万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了2800万人。 这一时期国家精简城镇人口的主要目的是lA. 应对严重的经济困难 lB. 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l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lD. 贯彻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精神1958年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19591961年l19.“撇开了以氏族和胞族为基础的四个旧部 落,代替它们的是一种全新的组织,这种组 织是以

13、曾经用诺克拉里试验过的只依居住地 区来划分公民的办法为基础的。”材料描述的 现象发生在lA.梭伦改革时期l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l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lD.查士丁尼在位时期l20.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 现了 “妇女回到家庭去” “妇女的天职在 教养子女” 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lA. 西方国家重视教育lB. 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lC. 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lD. 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l21.“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 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 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1980 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 发挥力量。” “新的政治浪

14、潮”主要包括l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l推行私有化l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l增加政府的公共开支lA. B. lC. D. l22.有一则笑话讲道: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 ,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为了使火车继 续 前进,四位领导人分别下达命令l“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l“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l“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 统枪毙!”l“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 路,直通共产主义!” l该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 和改革的措施。其中,调侃戈尔巴乔夫改革 措施的是lA.B. C. D.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斯大林列宁l23. 在1

15、9世纪的最后一天,物理学家W. 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说, 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它美丽的天空 却被两朵乌云笼罩,其中一朵是同热辐 射有关的问题。驱散这朵“乌云”的是lA.万有引力定律 B.电磁感应理论 lC.量子论 D.相对论一、选择题题 号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答 案CDABDBABBABC高考阅卷老师对解答非选择题的四点建议l1.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合理安排答题 空间,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l2.答案要点要全面,“广度第一、深度第二” ;尽可能把“得分点”(关键词)写在最前面 。l3.按分作答,分多多答,分少少答。(一般

16、每个要点2分)l4.写在卷面上的答案不要轻易画掉,因为阅 卷老师会在“错误里面找正确”。 摘自试题调研2012历史高考要点全解38.(28分)历史观是历史认识的方法,是一 种历史思维,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阅读材 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 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 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38.(28分)历史观是历史认识的方法,是一种历史思 维,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材料二: 18世纪中期,德国哥丁根学派最早提出西 欧中心理论。这种历史观大肆宣扬西欧白色人种的优 越,认为西欧的历史是整个人类普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