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地籍控制测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07126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测量(地籍控制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地籍测量(地籍控制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地籍测量(地籍控制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地籍测量(地籍控制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地籍测量(地籍控制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测量(地籍控制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测量(地籍控制测量)(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籍控制测量第六章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6.1 概述6.2 地籍控制测量6.3 地籍控制网坐标系6.4 地籍控制测量的方法本章内容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学习要求n了解国家控制网、城市控制网的布设;理 解地籍控制测量的布设方案及主要技术要 求;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6.1 概述 一、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1、目的与作用:在测区内先建立测量控制网,用来控制全局,然后根据控制网测定点周围的地形或进行施工测量。为测区建立统一的基准控制全局,限制误差的积累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提供起算数据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2、控制测量分类按内容分:平面控制测量: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Y。高程控制测量:测定

2、各高程控制点的高程H。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图根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网、三边网、导线网、水准网)、卫星定位测量按区域分:国家控制测量、城市控制测量、小区域控制测量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二、国家控制网 n平面:国家平面控制网由一、二、三、四等三角网(triangulation network)组成。国家一、二等网合称为天文大地网,我国天文大地网于1951年开始布设,1961年基本完成,1975年修补测工作 全部结束,全网约有5万个大地点。n高程: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由一、二、三、四等水准网(leveling network)组成。 国家控制网的特点:高级点逐级

3、控制低级点。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一等三角锁布设方案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二等三角网布设方案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三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国家三角锁、网的布设规格及其精度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三角网的布设方案及技术要求三、 城市测量控制网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边角组合网的布设方案及技术要求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导线网的布设方案及技术要求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导线网的布设方案及技术要求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导线网的布设方案及技术要求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GPS网的布设方案及技术要求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初始地籍测量是指在初始土地权属调

4、 查的基础上,利用测绘仪器,采用科学方 法,在调查区域内,建立地籍控制网,测 量每一宗地的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绘制 地籍图及宗地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6.2 地籍控制测量n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 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 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 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 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的测量工作。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建立地籍控制网,为地籍测量提供定位基准。地籍控制测量的布设在精度上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精度要求,在密度和埋设上满足碎部测量和

5、日常地籍管理的要求。6.2 地籍控制测量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以是以界址点的精度界址点的精度和和 地籍图的精度地籍图的精度为依据而制定的。为依据而制定的。界址点坐标精度界址点坐标精度通常以通常以实地具体的数值实地具体的数值来来 标定,而与地籍图的比例尺精度无关。一般情标定,而与地籍图的比例尺精度无关。一般情 况下,况下,界址点坐标精度要等于或高于其地籍图界址点坐标精度要等于或高于其地籍图 的比例尺精度,的比例尺精度,如果地籍图根控制点的精度能如果地籍图根控制点的精度能 满足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则也能满足测绘满足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则也能满足测绘 地籍图的

6、精度要求。地籍图的精度要求。6.2 地籍控制测量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不同于地形控制测量:1)精度要求高。2)地籍控制点的密度与比例尺无直接关系。3)地籍控制点的精度与比例尺无直接关系。6.2 地籍控制测量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一、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原则n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 布网的原则。地籍 平面 控制 测量地籍基本 控制测量地籍图根 控制测量一、二、三、四等和 一、二级一级、二级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各等级三边网的主要技术规定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各等级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规定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各等级GPS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规定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各等级GP

7、S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规定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三、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布设n城镇地区:一般为每隔100200m布设一点;n郊区或建筑物稀疏地区:一般为200400m布设一点;n农村地区:每隔400500m布设一点。地籍测量控制点均应埋设固定标志,并应绘制地籍控制点的点之记。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三、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布设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三、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布设控 制 网 略 图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四、 地籍控制测量的特点1城镇地籍测量由于城区内街巷纵横交错,房屋密集 ,视野不开阔,应选用导线测量建立平面控制图。 2、在城镇地区,为满足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必须 布设大量的一、二级导线和图根导

8、线点。 3、地籍控制点的精度与测图比例尺无关。 4、现代地籍的一个主要用途,就是其资料能用于城市 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各类工程设计。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四、 地籍控制测量的特点5地籍元素间相对误差限制较严,如相邻界址点间 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间距的误差不超过图上 0.3mm。 6为了保证宗地勘丈的要求,基本控制和图根控制 必须有足够的密度,才能满足测量要求。 7规程规定界址点中误差为5cm,所以有时应考 虑高斯投影长度变形的影响。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6.3 地籍平面控制网采用的坐标系一、 国家坐标系n1954年北京坐标系n1980年西安坐标系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二、 城市坐标系 建立独立

9、坐标系的方法n用国家控制网中的某一点坐标作为原点坐标,某 边的坐标方位角作为起始方位角。n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用图解方法量取国家控 制网中一点的坐标或一明显地物点的坐标作为原 点坐标,量取某边的坐标方位角作为起始方位角 。n假设原点的坐标和一边的坐标方位角作为起始方 位角。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二、 城市坐标系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三、 坐标换带转换n坐标换带转换包括6带与6带之间、3带与3带之 间、3带与6带之间以及3(6)带与任意投影带 之间的坐标转换。n坐标转换计算(即换带计算)是利用高斯投影的 正、反算公式(即高斯投影函数式)进行。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6.4 地籍控制测量的方法利用G

10、PS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1、根据城镇地籍测量区域的大小,可选择三、四等GPS控制网作为城镇地籍测量的首级控制网,一、二级导线作为加密控制网。2、三、四等GPS控制网采用GPS静态定位的方法观测。3、建立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控制网时,应与已有的控制点进行联测,联测的控制点不能少于2个。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6.4 地籍控制测量的方法利用已有城镇基本控制网 1、凡符合1985年发布的城市测绘规范要求的二、三、四等城市控 制网点和一、二级城市控制网点都可利用。 2、对已布设二、三、四等城市控制网而未布设一、二级控制网的地区 ,可以以其为基础,加密一级或二级地籍控制网。 3、对已布设有一级城

11、市控制网的地区,可以以其为基础,加密二级地 籍控制网。 4、在利用已有控制成果时,应对所利用的成果有目的地进行分析和检 查。在检查与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过大误差时,则应进行分析, 对有问题的点(存在粗差、点位移动等),可避而不用。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6.4 地籍控制测量的方法一、 GPS相对定位测量uGPS测量的工作程序南方南方96009600型型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GPS技术设计三角网 星形网 环形网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无定向导线的计算其计算分为两步:第一步通过试算方法确定起始边坐标方位角;第二步按照附合导线的方法 计算各导线点坐标。二、 导线测量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无定向导线的计算

12、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无定向导线的计算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作业过程对比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测量工程招标领取任务技术设计与准备控制测量房地产现状面积堪丈量算碎部测量地形图编辑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地籍测量工程招标立项地籍调查准备权属指界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宗地图编辑地籍图、簿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测量工作流程权属调查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绘制各种地籍图面积量算与统计成果整理与归档地籍成果应用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一)基本控制总结: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 利用已有城镇基本控制网的办法 一、二级导线地籍控制网的布设 目前各大中城市所建立的质量良好的

13、城市控制网 ,基本能满足建立地籍控制网的需要。可直接在城 市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一、二级地籍控制测量. 以导线(网)为主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城镇地籍测绘中控制网的城镇地籍测绘中控制网的布设,重点是保证界址点坐 标的精度,地籍图的精度自然也就得到了保证。可在二级 导线以下,可根据实际需要布设适合的图根导线进行加密 。图根导线的测量方法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无定向 附合导线、支导线等。在首级控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 采用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但如果控制点遭到破坏,不能 满足要求,可考虑无定向附合导线、支导线。做好地籍控制点之记和控制网略图(地籍测量和日常地做好地籍控制点之记和控制网略图(地籍测量和日常地 籍)籍)二)二)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n控制测量流程技术设计布设控制网外业观测成果检核数据处理与地形相同与地形相同多种形式、因地制宜、直伸为主。多种形式、因地制宜、直伸为主。城镇,沿主要街道布设,快慢道之间布设。城镇,沿主要街道布设,快慢道之间布设。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之处,便于观测和下级发展。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之处,便于观测和下级发展。导线长短边不宜相差太大。导线长短边不宜相差太大。导线控制网布设原则导线控制网布设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