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铜鼓纹饰的意义_潘世雄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706466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0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铜鼓纹饰的意义_潘世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西铜鼓纹饰的意义_潘世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西铜鼓纹饰的意义_潘世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西铜鼓纹饰的意义_潘世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西铜鼓纹饰的意义_潘世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铜鼓纹饰的意义_潘世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铜鼓纹饰的意义_潘世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铜鼓纹饰的意义潘世雄广西各类 型铜鼓造型精巧,纹饰多样,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广西古 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弄清各种纹饰的来源和含义,不仅有助于对铜鼓作用的理解,也有助于对广西古代社会历史的了解。故对各种纹饰进行探索是必要的。广西铜鼓纹饰虽多,含义亦各不相同,但有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镇雷求雨祈丰收和镇雷止雨消灾,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今就其比较重要的纹饰推释如下:、鼓面纹饰杨 慎在丹铅录中说:“古人制器尚象”,铜鼓亦然。综观广西铜鼓,整个鼓面 纹饰极似天体,是天体 景象影。以属于骆越类早期中段的西林一号鼓为例,从鼓面中心往外看,中心处有隆起的太阳纹,纹外有光环(弦纹),环间(晕)有云彩(勾连

2、云纹)和星星(同心圆纹),并有飞鸟(飞鹤纹)。这都是天空中常有的景 象,与丹铅录“上圆象天”、幼学 故事琼林“上浮者为天”之说相一致 。至于中期铜鼓鼓 面边沿出现的蟾蜍等饰物,那是后来添加上去的,并非原有。俚僚类铜鼓天体的景象虽不那么明显,但天体的基本特征 还是有的,如云雷纹铜鼓鼓面中心有太阳纹,纹外有光环(弦纹),环间(晕)遍饰云雷纹。、鼓身纹饰整个鼓身纹饰极似大地,是大地景象的缩 影。以上述的西林一号鼓为例,自鼓 胴而下,胴间有船纹和 鱼纹,就是水域的景象。鼓腰及鼓胴间有人物(羽人纹)和鸟兽(鹿纹和鹤纹。云南铜鼓有牛纹和鶴哥纹,这是陆地常有的景象。这种有山有水、有人物和飞禽走兽的情景,正是

3、大 地景物的反映 ,与幼学故事琼林“下凝者为地”之说相 符。、太阳纹铜鼓上的太阳纹除 要成全天体的景象外,与农业生产也有关系。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不只是现代人的话,古人也有这个体会。鼓上饰太阳纹似反映、了古人在农业 生产中对阳光雨露的需求。此外还应有装 饰上和实用上的意义。鼓心有了隆起的太阳纹,不仅有美感,且便于打击和定音,有助于鼓声的扩散,并对鼓心受击处起到支撑防陷的作用。顺便说一下,云南江川出土的铜鼓 有所谓“磨鞦”纹者,有人以为是一种玩具 。我认为该纹中心的大圆物是太阳,周围 四羽人手持的小圆物体是小日(或小星),整个场面是羽人持 小日(星)围日而舞(祭天祈丰收)。太阳纹的芒数早期

4、骆越鼓尚无定数。至中晚期已定为十二芒,与一年的十二个月可能有关。因为农业生产与年月节令和气候的变更有密切的关系。俚僚类铜鼓 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钱纹铜鼓上的十芒,可能 代表 十天干,云雷纹铜鼓上的六、八芒与中原地区的雷鼓的面数可能有关。铜鼓不便铸多面,只好以芒数代 之。、船纹主要是成全大地的景象和表现水(海上生产情景。与赛神祈年虽然也有所联系,但不是主要的,因而该纹饰在中期铜鼓中已趋简化,至晚期已完全消失。、鹤纹以前,人们多以为是鹭,我以为这是个误会。它不是鹭,而是鹤类的一种,晚期小鼓常 有企立状的鹤纹就是个证明。这种鹤可能就是文献上提到的水鹤或菌鹤。由于水鹤“状类白鹭”,故前人误以为鹭。之所

5、以以鹤饰鼓,乃因岭南地区“陆事寡而水事众”,“广为水国,人多以舟楫为食”,在没有天气预告的古代,人们要掌握天气变化,指导 水(海)上生产,只好“观天看物识天气” 。由于水鹤具有“性通风雨,有风雨则鸣而上山,否则鸣而下海”的特性,人们常以它 作为观测天气变化的依据,又用它作方物上献给周天子。古代因无天气预报,人们常以鹤作为探测天气变 化的依据。经调査,今广西各地特别是钦州沿海地区,鹤仍很多,可知铜鼓上的纹应与风云冚雨有 关。、羽人 纹此纹饰的来源和意 义是什么?淮 南子坠形 训有“羽民”之说。“韩非子十过:“晋平公请听清徵之调,师旷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十八,集于郎门之桅 ;再奏之而列;三奏之

6、延颈而鸣,”广西白鹤岩诗云:“有日丹成 能羽化,定须振翼作长鸣。”可知此羽即鹤羽羽人即人的鹤化。、牛纹始见于云南省博物馆铜鼓图录甲式鼓一和鼓四,广西晚期小鼓每有此纹饰。广西壮族地区岁时毎有击铜鼓椎 牛祭谷之俗。桂西的凌乐县和桂北的融水县一带每年春社更有行迎春 牛礼和迎土牛礼之举。泰国每年春耕前也有以耕牛作春耕礼者。而在其他地区,如湖北旧荆 江大堤上有铁牛,云南漾濞桥东和北京昆明湖畔有铜牛,广西左江地区除花山崖壁画外,民间并有“洪水与白牛”之说,都是以牛镇水消灾的。说明牛 纹与风雨有关。、鹿纹始见于古铜鼓图录铜鼓第十一,西林一号鼓也有 。广东新语鹿条说:“鹿以清明前后三日生子,子生三日始开眼 ,

7、遇雨乃起而跑。邵子云:雨化物之走,风化物之飞,鹿鹿以雨而始跑,所谓雨化物之走也。”这段话把鹿和风雨联系起来了。、蟾蜍饰盛行于骆越类中期铜鼓。蟾数为四,头皆左向(即反时针走向一下同),也有中间向者。俚僚类铜鼓也有蟾饰,钱纹鼓 有六蟾,头多左向。云雷纹鼓有四、六、八蟾,头多右向(即顺时针走向一下同),也有左右相对向者。我国古代以农立国,与风雨有密切的关系。至迟至春秋时期,中原地区 已有用蟾蜍、蜥蜴等生物 求雨止雨者。到了西汉,董仲舒系统地提出“求雨止雨法”,认为用蟾蜍等生物并通过田嗇夫的斋戒祈祷,可以求 雨止雨这种求雨止雨 法,对南 方骆越人应有所影响。因为蟾蜍具有预报风雨的特性,骆越人不了解其究

8、竟,以为蟾蜍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灵物,对蟾蜍产生某种推崇。迨董仲舒的“求雨止雨法”流传到南方地区后,骆越人对蟾蜍更 加推崇了,于是将蟾蜍的形象塑造 于铜 鼓上。提到蟾饰,必然会涉及到蟾头的方向问题。右向。在我国,历代皇宫座北朝南,民 间每有“左东右西”之说。另外,在中纬 度地区,大范围的云雨区一般是自西向东移动的我国领土多属中纬鹿范畴,云雨常自西方来,民间常以为西方是雷雨之方。蟾头右向,实为西向,即迎向雷雨之方。左向。逸周书王会篇说:南人致众皆北向。”当南方人面向北方的时候,左边必然在西方,右边在东方,所以韩非子云:“三苗之不服者左洞庭之波 ,右彭蠡之水” 。可见在南方人看来左向也是西向,也是迎

9、向雷雨之方的。左 右相对向。既然左、右向都是西向,左右相对向当然也不会例外。中间向。如图版叁,所示,蟾头昂起迎向鼓面中心太阳纹,这正是望天求雨止雨的体现。蟾数。广西壮族地区有关雷公的故事 传说很多,一说天上有四个雷公 。雷公和蟾蜍是互相对抗的,雷 公怕蟾蟾蜍能压制雷公。因此,铜鼓上的 四蟾可能与天上的四雷公有关,就是四蟾分管四雷。钱纹鼓和云雷纹鼓是 在受汉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它的六、八蟾与中原地区雷鼓的面数可能有关。中原的雷鼓有六面鼓与八面鼓之分,铜鼓不便铸多面,只好以蟾数代之。、蜥蜴纹始见于古铜鼓图录铜鼓第十一,董仲舒的“求雨止雨法”曾提到蜥蜴。可知铜鼓上的蜥蜴纹也与求雨止雨 有关。、龙纹始见

10、于古铜鼓图录铜鼓第十一,骆越晚期小鼓也有,董仲舒求雨止雨法也提到苍龙。唐诗有“铜鼓赛江神”句,江神就是水龙王。民间常谓龙与风雨有关,可知 铜鼓上的龙纹也是与风雨有关的。、龟鳖饰(图版壹,气象科学告诉我们:龟与鳖都能预报风雨,南越笔记毛龟条说:红龟可以祷雨。董仲舒求 雨止雨法也提到鳖。民间常认为龟鳖和雷公相对杭以龟鳖饰鼓意在以龟鳖制雷,以达风调雨顺的目的。、蛇 纹、鱼纹、狗纹、猪纹气象科学告诉我们:此四者对风雨都有预应的特性。董仲舒也有以蛇、鱼、猪作求雨止雨者,说明此四者与风雨有 关。、荷锄老农纹我看就是董仲舒所一再提到 的那个田啬夫。按照董仲舒的说 法,以蜍、蜥蜴等生物并通过田啬夫的斋戒祈祷,

11、可以求雨止雨。、马饰、骑乘饰常见于俚僚类前段铜鼓。以马饰鼓为两广铜鼓所独有,多发现于粤西南和桂东南 地区。此种纹饰与岭 南兄弟民族的生活习俗似无联系,而与马伏波将军的威武精神和爱马生活则有关。马援是河西茂陵人,东汉名将,家有牛马数千头,谷数万斛,平生酷爱马,并有一套相 马法 。“山留铜柱水铜船,新息威 灵在瘴天”,为体现新息候的威灵,当年的马援在“得骆越铜鼓”后,除铸铜柱铜船外,并铸有马式的铜鼓。今两广地特有之马饰铜鼓,应系其遗迹。这是后汉书马援传“乃铸为马式”的实物例证。、钱纹有五铢钱纹和四出五铢钱纹之分,常见于俚僚类中段铜鼓中。以钱饰鼓也为两广铜鼓所独有,多发现于粤西南和与粤西南相邻的桂东

12、南地区。此种纹饰应有其在时代上和族属上的意义。五铢钱创自汉武帝,盛行于汉代,有浓厚的时代特征,是汉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当年的马援在“得骆越铜鼓”之后,在“乃铸为马式”铜鼓的基础上进而将具有汉代的和汉文化特征的五铢钱纹样反映在所铸的铜鼓上,也是有可能的。从这方面来说,钱纹铜鼓可说是“乃铸为马式”的又一实物例证 。、云雷纹常见于俚僚类后段铜鼓中,多 发现于粤西雷州地区及与此相邻的桂东南地区。它 与雷州地区(包括桂东南地区在内)多雷电 的问题有关。由于地多雷电,为了生产和安全,人们多造雷庙、雷鼓、雷楔、雷车以享雷神。广东新语铜鼓 条说:铜鼓“雷人辄击之以享雷神,亦号之为雷鼓云。雷,天鼓也以鼓象其声,

13、以金发其气,故以铜鼓为雷鼓也。”古往今来,雷州地区 出土的铜鼓多为云雷纹铜鼓。可知雷人所造之雷鼓即为云雷纹铜鼓。“雷取其奋豫,云取其濡泽”,说明雷鼓上的云雷纹与风云雷雨相关。、斿旛纹即过 去所 谓游 旗纹。这是由前期之羽人纹发展而来的,说明斿旛纹与风雨有关。、双龙朝阳纹骆越晚期小鼓于两龙纹间的圆形物体有填以团寿纹的,因 团寿而延及珠宝,遂有所谓“双龙献寿纹”和“双龙献宝纹”之说。其实这不是团寿,也不是珠宝,而是天空太阳的形象,即所 谓“双凤朝阳” 。两龙纹间的 圆形物体也是太阳纹。我国民间舞龙素有求雨祈年之意。双龙朝阳为民间舞龙之一,也有求雨祈年之意。、双鱼朝阳 纹如前所说,鱼儿能预报风雨,董

14、仲舒也有提到鱼的。说明双鱼朝阳纹也如双龙朝阳纹一样与风雨有关 。、同心圆纹、乳钉纹其所要表示的是星 星,以成全天体的景象,除此而外,中期骆越鼓鼓胴和鼓脚内壁相对两边每有一对或两对小耳,俚僚类的钱纹鼓和云雷纹鼓面底壁中心常有四个呈扇形两相对称的锤压角。这不是一般的纹饰,而是属于鼓乐方面的设施。不在纹饰讨论之列,另文再论。198 0年月、我在广西铜鼓考(未刊稿)中,将广 西 铜 鼓分为骆越与俚僚两个类型将骆越铜 鼓分为 早、中、晚三个时期,每个时 期又分为前、中、后三阶段。俚僚铜 鼓因系从骆越类的中期析出,往 后 又无发展,只有相当于骆越 类中期的前、中、后三阶段参看考古学报年第期,图一二云南省博

15、物馆铜鼓图录甲式 鼓一牛背上和地上有小鸟 多只,这小鸟即 系 鹩 哥入冬,昆 虫已潜伏,鹩 哥无吃食,常飞集牛背啄吃牛虱新辞海谓 鹩哥为云南、广 西、广东特产善效鸣其声多 变,人多 养之试论中国古代铜鼓,考 古学报年第期广西古代铜鼓研究,考古学报年第期同图二一 ,南越笔记、粤 东笔记丹歌条广东新语鹤条逸周 书,王会篇。同淮南子原道训广东新语舟楫为食条同对这鹤鸟,广西壮语叫诺奏(因 鸣声局局(读眘),故又叫诺局。民间说它 能预报风雨,有朝局风,夜局雨,局三局四落大雨”之说 ,炎徼纪闻卷四:“ 岁时 亲戚挝铜鼓,斗牛于野,刦其负者,祭而食之”又柳 州县 志卷十铜鼓 歌:椎牛 酌酒欢 相噱,春秋赛社

16、击铜鼓。”年全国人大民委广 酉凌乐县社会历史调査官仪篇迎春礼条,知府手执彩 鞭打春牛,边打边唱: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百民乐业,四打五谷丰登,五打牛头落地。”民年版融县志卷一,节季篇 :“迎土牛于东 郊民宑土牛以耕 ,长吏执鞭三策一曰风调雨顺,二曰物阜民安,三曰天下太平”泰国春耕礼广 西日报年月日):活 动由国王主持,农业大臣作象征性犁田,并将谷物种子撒于田中,群众拣回种子与自家的种 子 相混种植,祈祷丰收驯水记广西日报年月日光绪版云南通志卷铜牛条广西左江沿岸的 花山崖壁画为古代铜鼓赛江神”的遗迹,是古骆越人赛江神求雨止雨的符法该故事说,白牛是河伯水神的,谁 宰 杀白牛河伯水神就兴水灾淹没他详见民年版思 乐县志杂志篇同。广 西恭城县秧家大队出土的春秋铜 尊(一号),器腹上有相斗状的 蟾蜍纹和蜥蜴 纹见考古对年第期又 湖 南衡山也出土有类似纹饰的春秋铜尊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