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供用电配电线路无功优化实际应用的模式与效果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706456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4供用电配电线路无功优化实际应用的模式与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4供用电配电线路无功优化实际应用的模式与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4供用电配电线路无功优化实际应用的模式与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4供用电配电线路无功优化实际应用的模式与效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4供用电配电线路无功优化实际应用的模式与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供用电配电线路无功优化实际应用的模式与效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卷第#期! $ $ %年“ !月供!用!电配电线路无功优化实际应用的模式与效果广州供电分公司中区配电营业部!李达坚摘!要!该文介绍无功优化的经典模式! 三分二法则“ 实用于无功补偿的# 富矿$ % % %低压公用配电线路中“ 实现最优配置和最优控制“ 达到大幅度降低整个配电系统有功损耗的目的 7(! $ $ %)$ # $ $ ! “ $ :!广州西区供电局于! $ $ “年进行了两次配电 网线损理论计算的结果表明“ 公用低压配电线路的总供电量虽然只有中压线路的“*!“ 而低压线路有功损耗电量却是中压线路线损及配变变损总和的:倍“ 即在相同供电量的基础上“ 低压线损电量是中压网损的#倍

2、I“ 功率 因数可提高到$C = ;! 功率因数为$C 7换算#3J 3!无分叉主线的优化配置 $“% 无功补偿装置最佳配置容量取E-A!“ 5J 5!方案四 当线路中有较大的集中负荷! 就应在该负荷点装设无功补偿装置! 配置的无功出力E-(最大无功负荷EZ! 投切判据为E-“!EhZ! 式中EhZ为 实际的无功负荷“F!各种降损措施效益比较FJ 1!算例一 一个典型的农网低压台区! 配变N D % $ $! 供!路低压架空线! 长度!F; $ $ R! 导线规格为铜芯“ ! $ RR! 负荷分布在线路后半段! 高峰负荷! % $ E W$! F “ ! $ E W% ! 低谷负荷“ ! $

3、E W$!F# $ E W% ! 功率因 数为$ C 7! 配变最大负载率D ; C 7 I! 每路低压线最大负荷电流! # $ H“见图;“图;!典型低压台区接线图每回低压线路按 RR!功率因数$C 7$C = :I“表2!补偿前后配电变压器降损效益比较补偿前- 1 3$C 7补偿容量!FD $ E T * /电容 - 1 3$C = :“C # :“C “ !年节约电量 $ 万EW%$C 7 !“C ! :年节约支出 $ 万元%$C % : !$C 7 : D!高峰负荷时配变电压降补偿前为:C ;I! 补偿后为!C ;I“+含义同表“FJ 2!比较结果 从上述比较可见! 低压线路无功补偿的

4、效益非常显著! 不但低压线路能降损! 而且整条中压馈线都能降损; $I! 几个月就收回投资! 以后每年收益 也 很 大! 此 外% $ 6GH主 变 亦 无 须 配 置“ ! 6 T * /电容器! 功率因数能达$C = ;以上! 线路电 压也得到改善“但换大低压线路线径! 投资大( 效益小( 中压线路和配变以及主变都不能降损收益!线路电压得不到改善“因此! 应把无功补偿的重点从高( 中压配电系统和变压器侧转到低压配电线路中“K!结语$“% 低压线路无功优化补偿大有可为! 产生的 效果非常明显! 线路越长! 负荷越重! 功率因数越低! 产生的效益越大“$!% 低压线路无功优化补偿易于实现! 优

5、化方 式方法也不难掌握! 不一定求助于电脑和复杂的应用程序“$:% 低压线路无功优化补偿应重视无功补偿 装置的性能优化! 主要是提高户外环境运行可靠性“自动投切控制器除了以功率因数作判据! 还要增加以无功负荷和运行电压作判据“控制策略应既能适用于负荷集中点的补偿! 也能适用于负荷分散系统和混合系统的补偿“参考文献)“* 靳龙章编C电网无功补偿实用技术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 #年C收稿日期#! $ $ %年D月D日李达坚!广州供电分公司中区配电营业部广州市广园中路= =号!; “ $ % $ $:!配电线路无功优化实际应用的模式与效果配电线路无功优化实际应用的模式与效果作者:李达坚 作

6、者单位:广州供电分公司中区配电营业部 刊名:供用电 英文刊名:DISTRIBUTION 针对目前工程通用的三种补偿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具体配置原则;并对 补偿的不同目标(电压、功率因素)进行基于Visual Foxpro的软件编程.用于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此软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获得较好的效果.2)结合 多年工作经验和一些经典控制理论对几种典型负荷网络的补偿容量、补偿位置进行优化,寻求比较实用、可行的结论,并对其进行基于MATLAB的仿真 ,证明其正确性、可行性,使其具有更广的应用性.3)考虑到中、低压线路的复杂性特点,通过电阻率、电流密度换算成均匀线路与电流的关系,用等 面积法则进行无功补偿优化;并进行基于C语言的软件编程.用于工程实践中,反馈结果比较理想.4)考虑到电容器容量、补偿位置的离散性及投资的 影响,引进离散控制理论中的动态规划法进行探讨.本文链接:http:/ 授权使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hzdzkj),授权号:1dde2022-dfcb-4362-9dee-9dc30131bccc 下载时间:2010年7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