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徐芸陈怡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05638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5.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的继承(徐芸陈怡敏)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徐芸陈怡敏)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徐芸陈怡敏)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徐芸陈怡敏)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徐芸陈怡敏)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的继承(徐芸陈怡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的继承(徐芸陈怡敏)(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与行政学院05级思想政治教育系徐芸陈怡敏进入学习目标知识讲堂巩固天地拓展资料课件导航使用帮助进入班级讨论 http:/ 化的继承性。理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 民族性的特点,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分析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培养学生辩 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逐步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传统文 化的继承,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教学重点:1.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2.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教学难点:1.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2.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树立正确的继承传统文化态度。

2、1.含义: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 对稳定性的文化 。2.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 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 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思考:文化的继承性表 现在哪些方面?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传统习俗是指在一 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 、世代相传的风尚、礼 节和习惯。传统习俗对 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 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之一。节日简介视频观赏

3、舞狮节日颂清明节传统习俗的继承点击图片进入视频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点击图片进入节日简介传统习俗的继承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 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 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 一个传统节日。节日的热烈气 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 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 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 ,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 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 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 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 ,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元霄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 我国民间传统的元霄节, 又称上元节、灯节。正 月十五闹元宵, 将从除夕 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 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 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

4、 们赏灯、猜灯谜、吃元 宵,成为时代相沿的习俗 。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 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 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为寒食 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 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 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 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堆. 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焚火、 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 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 风筝、拔河、斗鸡、戴柳、 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 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 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 ,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五 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 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 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举行南方 各地龙舟大

5、赛,斗鱼悼念屈原有 关。同时端五节也是自古相传 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饮雄 黄扫庭院,挂艾枝,洒雄黄水,饮 雄黄酒,夜激清除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反传统反映了我们 民族的优良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 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 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 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点击图片进入建筑简介围龙屋四合院一颗印 窑洞文学艺术文学艺术,被,被 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 炬。中国传统文艺炬。中国传统文艺 ,以古代文学、传,以古代文学、传 统戏曲、传统绘画统戏曲、传统绘画 等为代表,具有悠等为代表,具有悠 久的历史,蕴

6、藏丰久的历史,蕴藏丰 富的文化内涵,是富的文化内涵,是 中和民族灿烂文化中和民族灿烂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艺知多少?点击图片见分明中国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戏曲v特点:是融合音乐、舞蹈和武 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 艺术v类别京剧、评剧、豫剧、昆 剧、越剧等。v京剧是国粹!v在广东,最出名的是粤剧 和潮剧、客家山歌潮剧京剧京剧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 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 、光绪两朝,最为盛行。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 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 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

7、为生、 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 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脸谱京剧视频京剧简介京剧脸谱京剧视频京剧简介京剧脸谱京剧简介京剧视频京剧京剧龙凤呈祥龙凤呈祥潮剧简介潮剧简介v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是用潮州方言 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分布 于粤东、闽南、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v 潮剧传统剧目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南戏 传奇和杂剧,如琵琶记。另一类取材当地 民间传说故事或实事编撰的地方剧目,如荔 镜记。 v 潮剧音乐唱腔是曲牌联缀为主的联曲体和 板腔体综合体制,至今保留一唱众和,二、三 人以上同唱一曲和合唱曲尾的帮腔形式。知识拾掇知识拾掇诗经简介三字经视频

8、诗经简介诗经简介三字经电子书传统绘画传统绘画与诗赋、散文、楹联、书 法以及篆刻相互影响、交融,形成了诗 书画一体的艺术传统,成为东方艺术的 代表形式之一。点击放大图片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沉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沉 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 道德观念。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道德观念。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 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 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 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 的发展道理,具有深刻影响。的发展道理,具有深刻影响。在我国古代,人们曾

9、把理想的社会 称为“大同”。有关“大同”理想的描述, 最早见于礼记中的礼运篇。在 我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大同”世界和“ 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产生了极其深远 的影响。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 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 产。”这句话表明毛泽东 十分重视对传统思 想的继承,提倡要 对中国优秀传统思 想进行吸收、消化 、总结,做中国优 秀传统思想的继承 者和发展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传统文化的特点A.相对稳定性B.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的作用A.积极的意义B.消极的意义A.A.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同时,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Eg:“贵和”思想

10、浩然正气传统和谐讲正气今天B.B.鲜明的民族性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的精神纽带“每逢佳节倍思亲” 传统节日激起了无限亲情 为什么台湾海峡会引起两为什么台湾海峡会引起两 岸同胞最大的岸同胞最大的“ “乡愁乡愁” ”?因为我们传统文化的 血液中,始终涌动着 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 同感小提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v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的 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v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一成不变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防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 用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2.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

11、度正确对待的意义正确对待的意义vv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看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 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 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 才能发展进步。vv从个人角度看:从个人角度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 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 活。正确的态度v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v原则:符号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保持和发扬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腐朽的 改造或剔除正方:传统 文化是财富反方:传统 文化是包袱Vs进入班级讨论:http:/ 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 ,维持

12、着我们的社会秩序 ,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 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 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 文化,我们的文化将失去 精神家园。比如:“忠”是 我国古代伦理道德的最高 原则,左传中的“临患 不忘国,忠也”,要人们尽 自己最大努力,为维护国 家利益而献身,是积极的 ,对现实生活来说是财 富,应该提倡。反方:传统文化是包袱, 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 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 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 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 价值取向。但是所谓的“ 忠”,在宋代却演变成“君 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 封建忠君思想,这对现实 生活来说是包袱,应该抛 弃。Vs素材共 享区班级评论区留言区传

13、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传统习俗的继承积极作用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消极作用传统文化在今天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作用易混易错知识点1、正确区分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文化观念的核心是世界观、价 值观、人生观。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 前进的精神动力,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文化形态的反映 ,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对经济和

14、社会起巨大 的促进作用。2、对待传统文化就是继承。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三点:继承(取其精华)、批判(去其糟 粕)、创新(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态度: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 3、对待外来文化就是排斥。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三点:吸收(取其精华)、批判(去其糟 粕)、创新(洋为中用)。对待外来文化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态度: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易混易错知识点拓展资料1.中国昆曲网: http:/2.中华书法网: http:/ http:/www.artcn.org/4.故宫博物馆: http:/ http:/6.中国文化传统: http:/resources.ed.gow.h

15、k/culture/7.中华人: http:/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和”的观念阐发他 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和以处 众” 、“正通人和” 、“和谐社会” 等都是这一 思想的延伸.这说明 ( )A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D传统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内核 C2、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和为贵”的思想 ,今天,我 党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 “勤俭节约”是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党提出要创建“节约型社会 ”。以上事实表明 (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4)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1)(2)(3)B.(1)(2)(4)C.(1)(3)(4)D.(2)(3)(4)B 3. 2006年3月2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 有的学者认为儒学危害中国 ,是落后的罪魁祸 首。在两千多年中,儒学对中国的盛世是否有过 贡献?现在如何公正地评价当时的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