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导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697641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52 大小:79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导学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和实现能量相互转化的重要途径,初步形成物质变化观、微粒观等一些基本观念,提高化学变化知识的应用和分析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应用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化学变化现象的方法。3体验物质构成价值和意义。重难点:掌握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 先通读教材第27 页,进行知识梳理; 描述化学变化的定义,知道判断一个现象是否是化学变化,认识物质构成、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2. 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 我的疑惑 ” 处。3. 利用 15 分钟高效完成。 预习自学 一、知识准

2、备写出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和伴随的现象二、教材助读1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能实现与的转化。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举个化学制品的例子。依靠化学,人类才能更好地解决诸如、等重大问题。2神奇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3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上分别用符号、和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和水分子。物质是由组成的,如水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或 构成的,如:水是由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 究物质的、及其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三、预习自测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A.

3、 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D. 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2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第 2 页A.食物腐败B.开水沸腾C.天然气燃烧D.菜刀生锈 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是否需要条件B是否有明显的现象 C是否生成新物质D质量是否变化 4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它主要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取一块食盐可以从 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主要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食盐是由什么组成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 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 5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变为新物质

4、的实质是() A只是组成发生变化B只是结构发生变化 C组成或结构发生了变化D状态发生变化课内探究案探究点: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实 验 方 案点燃镁条向试管中加入 少量氢氧化钠 溶液,再滴加 几滴酚酞试液将几滴锌粒放 入试管中,再 加入 34mL 稀 盐酸取 34mL 硫酸铜溶液于一试 管内,再用滴管滴加45 滴 氢 氧 化 钠 溶液。记录 现象当堂检测1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条件有很大的改善。下列与化学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人们吃上了不含农药的绿色蔬菜B使用味精等人造调味品 C住上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D出行时汽车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2农业生产中提高粮食产量的下列措施与化学无直接关系的是()

5、A合理使用化肥B合理使用农药C使用地膜覆盖技术D适时灌溉我的疑惑:第 3 页3下列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A. 用蜡烛照明B.用液化气灶做饭C.用电饭煲煲汤D. 用炸药开山造路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A、钢铁生锈 B、食物腐烂 C、电灯通电发光 D、水加热变为水蒸气 E、木材燃烧 F、玻璃破碎 G、咬啐食物 H、消化食物 I、车胎爆炸J、火药爆炸 K、加热蔗糖变黑 L、用铁铸成铁锅 M 、蜡烛燃烧 N、湿衣服晾干 O、用高粱酿酒P、剩饭变馊 Q、工业制氧气 R、实验室制氧气 S、粮食酿成酒 T、镁带燃烧 U、汽油挥发V、冰雪熔化 W、水结冰 X、酒精挥发

6、 Y、牛奶变酸 Z、光合作用5下列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间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膜法淡化海水水资源 B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环境保护 C纳米玻璃研制新材料 D导电塑料开发新能源知识总结1、 总结课本四个化学变化的现象。2、 举例说明物质的构成。 (3 种) 。教学反思:体验化学探究导学案【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能力目标: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 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

7、到化学学习 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学习重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并能够明确地表示探究后所得的结论。 学习难点: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课堂导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果都是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的,科学探究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那么, 怎样开展化学科学探究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蜡烛燃烧的探究提出问题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什么进行猜想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可能是石蜡蒸汽或水蒸汽 设计实验实验现象结论第 4 页(三)成果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 (四)教师点拨: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通过

8、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2、 蜡烛燃烧的探究感受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3、科学探究 (1)一般要素: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结论与解释、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科学探究的方法:解题时先明确实验目的,再根据提供的信息和已有知识设计实验,通过 实验、现象记录、分析总结现象,得出结论。 (五)巩固提升:1. 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A阅读B调查C实验D计算 2. 小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

9、一瓶无色气体,木条复燃,该气体可能是:A 空气B 氧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 3. 对蜡烛燃烧实验,下列属于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吹灭蜡烛,火焰上方有白烟出现 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点燃蜡烛时,石蜡先熔化后燃烧 D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课堂检测】填写实验报告教学反思: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导学案教学目标 1、 知道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2、 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树立实验安全意识;3、 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 一个干而冷

10、的小烧杯,迅 速翻转,倒入澄清石灰水。 熄灭后,马上点燃白烟。烧杯内壁有 _出现,澄清石 灰水变 _。现象 _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_ 和_。 白烟的主要成分是_蒸 汽,故能够点燃。实验现象结论把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酒精灯上,观察到烧林 内壁出现水雾说 明 酒 精 燃 烧 时 生 成 了 _ 用 手 触 摸 上 一 步 骤 中 的 烧 杯 底 部 , 感 觉 _ 说明酒精燃烧时有热量放出用塑料软管向一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吹 气,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 明 呼 出 的 气 体 中 含 有 _ 第 5 页重点难点 1、 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2、 练习药品的取用; 3. 掌

11、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实验室里有很多药品是易、易、有性或有性的。 为了保证安全, 同学们一定要听从老师指导, 遵守实验室的规则,规范操作 .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 不能用,不要, 不得。2 注意。应该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 量, 一般应该按液体。固体即 可。3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也不要, 更不要, 要放入。4 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眼睛里溅进了药液( 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 , 要 (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一、药品的取用1. 固体药品取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中,取用一般用(或用) ,块状 药品可用夹取。用过的钥匙或镊子

12、要立刻 ,以备下次再用 . 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放入玻璃容器时, 应该先把容器 ,把块状药品放入以后,再把容器,使块状药品容器的底部,以 免。2、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中。1 细口瓶的塞子为何要倒放在桌上? 2 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 拿细口瓶倒液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为何要朝向手心处? 【提问 】少量液体如何取用?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取用少量液体可用。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不要, 防 止。 不 要 把 滴 管 放 在。 用 过 的 滴 管 要,注意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 注意:用滴管向某容器滴加液体的时候,要逐滴加入,滴管要垂

13、直悬空放在容器的上方, 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部,不能接触容器的内壁。 二、物质的加热 1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绝对禁止向。 说明:因为此时“明火”的周围存在酒精和酒精蒸气。绝对禁止用。 说明:侧倾的酒精灯会溢出酒精,引起大面积的失火。 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不可。说明:用嘴吹气不仅不易吹灭,还很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 酒精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后,应立刻用。酒精灯火焰分为、三个部分。 部分的温度最高,部分的温度最低。加热时应该用部分加热。 酒精灯里的酒精最多不超过灯容积。 说明:酒精过满容易引起酒精蒸发而在灯颈处起火。 2、给物质加热 4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或自己?为什

14、么?第 6 页5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 ? 6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刻用冷水冲洗?为什么 ? 7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小结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 试管中的液体的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外的要擦干。 用夹持,夹在距试管口处,手握试管夹的柄。 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要先,再对液体的中下部加热。 试管与桌面约成,并用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时移动试管。 热的试管不能立刻。目标检测 1. 在坩埚烧杯烧瓶蒸发皿量筒试管集气瓶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 能 直 接 放 在 火 焰 上 加 热 的 是_, 要 放 在 石 棉 网 上 加 热 的 是_。2. 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 3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E F A熄灭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取用粉末状药品 D给液体物质加热 4、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加 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 ; 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 之相关的是() 。 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