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二)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696812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二)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二)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二)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二)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二)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二)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二)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8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二)历史试题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二)历史试题(时间(时间 6060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 100100 分)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 14 页,第卷 5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所有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内,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第第 I I 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5050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2525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

2、分,共 50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项是符合题意的。1.据记载,周公东征以后,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一举措A.分封亲戚建立诸侯国,开始了贵族特权世袭B.分封宗族姻亲,建立邦国,拱卫周王室C.以亲戚关系实行分封,建立封建国家D.实现周王室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加强君主专制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孔子的观点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A.仁政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有教无类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驰道。当时的东方道,从河南起,经郑州、

3、曲阜、济南,然后到达寿光、昌乐、潍城、寒亭、昌邑,经烟台到达荣成的成山角。东方道的修建,有利于古代“潍坊”地区A.纳入统一的秦帝国版图 B.实现与“丝绸之路”的对接C.实现同外部交流,促进文化发展 D.使用统一的货币、度量衡和文字4.永嘉衣冠南渡诗:“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 ”诗中提到了西晋永嘉 5 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人南迁主要是因为A.北方战乱频繁 B.北方少数民族内迁C.经济重心南移 D.北方自然条件恶劣5.清朝光绪年间,潍县(今山东潍坊市潍城区)西南关新巷子,在短短的 26 年间竟考中了两名状元,2被人们称为“状元胡同” 。这一现象得

4、益于A. 郡县制 B.科举制 C. 行省制 D.世袭制6.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下列诗句中,描述他一生壮举的是A.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B.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C.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D.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C.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列强开始对华进行资本输出8.朱博康、施正康所著中国经济史中写道:“与近代经济思

5、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 上工业化的道路。 ”材料表明A.洋务派官员施政思想的落后性 B.洋务派官员政治工作的主观随意性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 D.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偶然性9.1919 年 6 月以后,潍坊的反日浪潮风起云涌,山东学生联合会代表王尽美、王统照等回到诸城,广泛宣传,为潍坊地区的反帝爱国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的活力”是指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C. 发展了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 D.马克思主义思想10.潍坊市某中学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准备在暑期组织“红色记忆”游学活动,分赴延安、上海、井冈山、遵义等地。

6、其中,与遵义之旅设计的主题最相符的是A.长征会师,伟大胜利 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C.革命圣地,战略后方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 。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 。这里“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的含义是A.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 中国开始局部抗战12.抗战中的图与歌中收录了一首歌:“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 。歌曲中提到的“大战”A.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中国革命转危为安3C.

7、是马保三率领山东纵队第一旅取得的重大胜利 D.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13.郭化若将军的诗词不仅有较高的文学鉴赏价值,而且是一部颇为完整的现代中国战争史。他曾作词“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狮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 ”这首词描绘的是A.平津战役 B.潍县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14.“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是毛泽东 1949 年 9 月 21 日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的著名讲话,同时也是党史上的 80 句口号之一。这句口号是指中国实现了A.社会主义 B.国家富强 C.民族独立 D.全国统一15.1955 年,毛泽

8、东在某次讲话中说, “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 ”这里“生产的深度与广度”是指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C.公私合营 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6. 下图是 2017 年(1-6 月份)台湾和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前五名的的统计表,据此,你能获取的主要历史信息是台湾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 台湾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额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密切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D.“两岸一家亲”17.下图是近几年“习大大”参与或发起的重要活动,这主要体现了20 国集

9、团领导人杭州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我国主导的亚投行成立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世界贸易自由化4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18.伯利克里连续 15 年当选雅典将军,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伯利克里时代” 。这一时期,古代雅典创造的最宝贵的文明成果是A.阿拉伯数字 B.奴隶主民主政治 C.马可波罗行纪 D.木马计故事19.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这反映了文艺复兴A.推动了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B.宣传人文主义,倡导民主革命思想C.打破了教会的束缚,是新航

10、路开辟的思想基础D.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20.权利法案 、 独立宣言 、 人权宣言的颁布是世界近代 “法治取代人治”历史的重要里程碑。他们体现的共同主张是A.限制王权,主张三权分立 B.反对压迫、专制,要求自由民主C.反对殖民统治,主张民族独立、平等 D.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建立资本主义法治社会21.“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到十九世纪前期,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D.电力的广泛使用22.19 世纪中后期,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到 1890 年,日本已从棉

11、纺进口国变为棉纺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A.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B.美国的经济援助 C.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第三次科技革命23.“它团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于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了起了决定性作用。 ”这里的 “它”是指A.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B.珍珠港战役胜利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D.成功开辟“ 第二战场”24. 2018 年 3 月 14 日,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 76 岁。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5积定理。 “广义相对论”理论的提出者是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25. 2016 年 6 月

12、23 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不再属于欧盟成员国。英国将加快脱离欧盟的进程。这说明A.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挫折 B.地区霸权主义仍然存在,世界并不太平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受到挑战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018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二)历史试题历史试题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5050 分)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26 题 18 分,27 题 16 分,28 题 16 分,共 50 分)26.(18 分)古代中国多元文化碰撞交流,沟通中外,推动了社会进

13、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如荀子,虽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也特别隆法与推崇孔子,以致有人将其当作法家,还有人将其当儒家。选自孙景坛百家争鸣新论(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争鸣”的主要认识。 (4 分)材料二 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选自赵翼廿二史札记(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所评述的历史事件及其观点,并据此谈谈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6 分) 。材料三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

14、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6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 13 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羊皮纸和小牛皮纸。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 ”(3)据材料三,请概括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4 分)材料四 明朝初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明成祖遂派郑和下西洋,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 63 艘,最大的长 44 丈 4 尺,宽 18 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一艘船可容纳千人。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 。郑和及其团队,开辟了蓝色海洋的“郑和时代” ,对世界影响深远。(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4 分)27. (16 分)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人将先进中国人展开的场场“救治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