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模语文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697450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一模语文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深圳一模语文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深圳一模语文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深圳一模语文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深圳一模语文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一模语文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一模语文答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深圳一模语文答案 1 B A栖息/奚落q/x 窒息/桎梏zh 处所/惩 处ch/ch; B卓越/笨拙zhu/zhu 洁癖/偏僻p/p 模具/模范m/m; C衔接/船舷xin 磐石/罄尽pn/qn 弹丸之地/弹冠相庆dn/tn; D馥郁/赋闲f 舟楫/编辑j 不着边际/ 着手成春 zhu。 着手成春 即“妙手回春”。形容医术高明,一 出手就能使病人康复 2 词语运用 B B项不合语境。 A昭示:明白地表达或宣布; B“挖空心思”的意思是“形容费尽心思,想 尽一切办法”,含贬义。; C不只:不但,不仅,后面一般接“而且”, 表示递进关系; D翘楚:比喻杰出的人才。 3语病判析A B有歧义,

2、“部分”限定的内容(对象) 不明,且“媒体”和“网络”两个概念不能 并列; C语序不当,“复制、查询”应为“查询 、复制”;另外“限定在”应为“限定为”; D成分残缺,“寻求”缺宾语。 4 语言连贯 C 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命 题。所谓“知”是指科学知识,所谓“行”是指人的 实践。在王守仁看来,“知”与“行”的合一是强调 既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知行合一也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 命题,这一命题主要涉及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 。中国古

3、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 而且要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 ,才能称得上“善”。本段的核心词是“知行合一”。 以王守仁提出这一观点作为起始句,然后对这一观 点进行具体解释,最后将这一观点上升到中国古代 哲学这个层面进行论述。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王守仁十五岁时, 曾到居庸关、山海关访问客人,放眼观览山川 壮美。二十岁乡试考中,学业大有长进。只是 更加喜欢谈论军事,并且擅长射箭。弘治十二 年考中进士。不久授官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 天,刘瑾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上奏章营救,刘瑾发怒,把他杖打四十 六棍,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一带群山连绵

4、 ,苗族、僚族人杂居。守仁根据他们的风俗加 以教化、领导,这些少数民族人民很高兴,大 家一起砍伐树木建造房子给守仁居住。刘瑾伏 诛后,王守仁调任庐陵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一向以为守仁是个奇才。十一年八月 (因为他的推荐)守仁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 南赣。正当此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而起。守仁亲 自率领精锐部队驻扎在上杭,又佯装撤兵,出其不 意直捣敌人营寨,俘虏、杀伤七千多敌人。 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朱宸濠造反。王守仁于是召 集众人商议说:“朱宸濠假如出兵沿长江顺流东下, 那么南都就无法防守。我想用计阻挠他们。”于是他 派出很多间谍,用檄文传命府县说:“都督许泰、郤 永率领边疆部队,都督刘晖、桂勇

5、率领京城部队, 各四万人,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 广杨旦各率领自己的部队合计十六万人,直接攻打 南昌。”又写了封在蜡丸中的密信送交朱宸濠的丞相 李士实、刘养正,内中说到他们归国的诚心,然后 让间谍泄漏信的内容,朱宸濠果然心中怀疑。十多 天后侦察得知朝廷和地方部队并没来到,才明白是 王守仁欺骗了他。 七月初一日,(朱宸濠)留宜春王据守本营,胁迫 他的部下六万人,袭击攻下九江、南康,然后兵出 长江,逼近安庆。有人请出兵援助安庆,王守仁说 :“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被敌军占有,我们 越过南昌和敌人在江面上相持,九江、南康两郡兵 力断我后路,这样将会腹背两面受敌。不如直接攻 打南昌,敌

6、人守备空虚,我军进攻必胜。朱宸濠听 到南昌被攻下,一定会解围自救。我们在湖中迎击 他们,没有不能取胜的。”大家说“好”。宸濠果然从 安庆撤兵而回,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阵。官军用 小船载着柴草,乘着风势放火。朱宸濠的船搁浅, 仓卒间换船逃跑,被(王守仁部下的士兵)追上活 捉。总共三十五天朱宸濠的叛乱就被平定了。 守仁(后来)病得很厉害,上书请求告老回乡,推 荐勋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 了。走到南安就病死了,终年五十七岁。 王守仁天资异常聪敏。十七岁时拜访上饶人娄谅, 和他讨论朱子推究事理的主要意思。回家后,每日 端坐,研读五经。他在阳明洞中建造住室,广 泛阅读程、朱两家的学说,

7、几年下来没有什么收获 。贬官于龙场,荒僻之地,无书可读,天天思索旧 有知识。(一天),忽然悟到要推究事物原理获得 知识,应当自求于己心,而不应当求之于外物,( 他)慨然感叹说:“道就在这里呀。”从此深信不疑 。当世学者聚集在一起跟从他,所以社会上有“阳明 学”的称法。 5文言实词D D“指”通“旨”,“旨”意为“主旨”。 6文言虚词A 根据语境,此处应为代词,做宾语,故选“ 之”恰当; “守” 是“掌管,占领”之意,填入“为”表被 动才符合语境; 由“相持”可知,此处写敌我双方的对峙,应 填入“与”,且后面省略虚词“之”。 7文言断句D “直捣南昌”不能断开,故A项错;“闻南昌破” 的主语是“

8、贼”,“贼闻南昌破”的“贼”不能与后 文断开,故BC项错;“逆击之湖中”一句,“湖 中”是“逆击之”的后置状语,不能断开,也表 明BC项错。 8 内容归纳 C 错误一:“王守仁调兵遣将,准备直捣南昌”, 这是王守仁派间谍用檄文传命府县的内容,其 本意并非准备“直捣南昌”,而是虚张声势,阻 挠叛军顺江直下。 错误二:“不料消息泄露”。这是王守仁的反间 计,消息泄露是有意为之。 9(10分) (1)【文言翻译】(7分) (他)推荐(或“举荐”、“推举”)勋阳巡抚 林富代替自己(宾语前置),不等朝廷的批复 就回去了。【“举”“自代”“俟”三个词译对各给 1分;共3分。】 (他)慨然感叹(或“长叹一口

9、气”)说:“ 道就在这里呀。”从此深信不疑。当世学者聚 集在一起跟从他,社会上于是就有“阳明学”的 称法(说法)。【“喟然”、“是”、“从之”译对 各给1分;“大意” 1分;共4分。】 (2)【信息筛选与概括】(3分) “虚心求教”(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 格物大指);此点原为“天资聪颖”,后改为“ 虚心求教”,其他两点不变。 阅读广泛; 静处体悟(勤于思考)。 【3分。答对一条1分,意思对即可。】 10.【古诗鉴赏】(7分) (1)(3分) 鲜嫩清新(“仙山灵雨行云湿”); 天生丽质(“洗遍香肌粉未匀”); 清香可人(“清风吹破武林春”); 本质高雅(“要知冰雪心肠好”); 朴实无华(“

10、不是膏油首面新”)。 【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三种得3分。】 (2)(4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如答想象、 拟人?、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也可得分。】 以佳茗喻佳人,将的鲜嫩清新与佳人的天生 丽质、蕙质兰心联系一起,比喻贴切、生动, 给人丰富的想象和美妙的感受。【3分。结合 诗句内容分析。】 说明:学生没有提及“比喻”等术语,但能围绕 “以佳人之美写佳茗之美”进行赏析且言之成理 ,可得2分。 11.【名句名篇】(6分) (1)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楼船夜雪瓜洲渡,镜中衰鬓已先斑 。 【6分,答对一空给1分,

11、有错别字或漏 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 给分。】 12筛选整合A B A项,混淆充分、必要条件。原文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 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而选项 将“只有才”(必要条件)转换成“只要就”(充 要条件)。 B以偏概全。原文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 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 化的运动”,选项少了“正确”“唯物而且辩证地”。 C项原文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语言转换 后语意没有发生变化,故正确。 D项原文为“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 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

12、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 能成功的”,语言转换后语意没有发生变化,故正确。 E项原文为“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 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 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 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语言转换后语意无变化。 13 观点理解 B B项原文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 ,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 句话”,强调了“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 和“在技术发达的现代”,故错。 14【句意理解】(4分) 就知识的总体说来,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直接 经验。 知识里手否认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 现实的实践,不是

13、唯物论者。 或者: 认识问题的途径的可笑,只有参加实践,才 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真理,而“知识里手” 只是道听途说,获得一知半解,便以为掌握了 真理;认识态度的可笑,面对科学问题,态 度虚伪和骄傲,缺少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每 个要点2分。】 15【观点把握】(4分) 凭借文字和技术的传达,可以学习别人在实 践中间取得的“知”。或者“从书本上可以得到 的他人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东西”。 要更直接、更深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 ,还应该亲身参加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 。 【学生答“实践出真知”之类的意思也可得分。 每个要点2分。】 16【语句品味】(4分) “本钱”一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形

14、象地表达了“我”作为三毛母亲的自豪感和支持 三毛的成就感、满足感。(1分) “背影”运用了借代的修辞,(1分)三毛只 执着自己的写作,很少正面关注母亲的感受, 表达了作者对三毛忘却亲情、不顾生死、忘情 写作的嗔怪、担心。(1分) 【学生答“背影”时如能想到朱自清的背影 ,那就是很语文味的思考和答案。】 17【写法赏析】(5分) 从内容上看,以怨写爱,更好地表达了母亲 对三毛的责怪、担忧和深爱;母女关系本身比 较特殊,三毛执着写作,对母亲的感受关注很 少。责之切,源于爱之深。(2分) 从形式上看,以怨写爱,一反常理,给读者 新鲜感,心理冲击力更强。(2分) 如“给女儿送牢饭”,“受不了儿女问自己

15、很多 问题”,抱怨女儿写作时痴迷甚至“生死不明” 的投入,传达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心与的写作对 女儿的的影响,因爱而生怨,而怨又恰好表明 深爱之情。(1分) 18. 【内涵发掘】(6分) 对于自己的事业追求:执著、专注、忘我、痴迷 、勤奋(任写一点,1分),如“她写作起来等于生 死不明”,(1分)这份专著与执著是一个人在业界 产生影响的必要条件(1分)。 对于世俗寻常生活:不懂世俗生活乐趣,(1分) 如“她过生日,居然不去参加自己的生日酒席”(1分 ),没有生活乐趣,却能在写作上有自己的快乐和 幸福,做出一番影响的人必然有所失才有所得。(1 分) 对于家庭亲情:忽视亲情温暖,(1分)如“纸人 不讲话,纸人不睡觉,纸人食不知味,纸人文章里 什么都看到,就是看不见她的妈妈”(1分),因专 注而忽视亲情之爱,会让家人痛苦,却也因成就而 得到家人的理解(1分)。事业和亲情很难两全。 个人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充满矛盾,(1分)如“ 她没有时间跟我讲话。可是碰到街坊邻居,她偏偏 讲个不停”,(1分)正是思想和行为的矛盾,才见 出三毛文学的才华,才能在文学界有自己杰出的成 就。(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