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巨野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696574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巨野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巨野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巨野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巨野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巨野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巨野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巨野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二(下)开学考试学年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历史满分:满分:100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一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424 小题,共小题,共 4848 分)分)1.孔子主张“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朱熹主张“居敬察醒” ,二者的共通之处是( )A强调法治 B强调德性修养 C重视教育 D人性本善2. 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 “父子至亲” ,儿

2、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3.南北朝时,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将宅地改建为佛寺。一些大寺院往往以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 “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反映出( )A佛教盛行 B三教合一 C佛寺集中化 D佛教世俗化4.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 ” 据此可知,顾炎武( )A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 B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

3、C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 D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5.古希腊的学者没有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以下观点属于“一致”的是( )A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 B全体公民参与城邦管理C平民政治是最好的政体 D以个人判断为标准6.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构建民权政府 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 D主张平等自由- 2 -7.有学者研究发现,自 18 世纪初开始,法国出

4、版的神学书籍下降,科学奇事、世俗文化和艺术书籍比重日增,各种传统形式的文学书籍维持不变。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封建君主专制逐步松动 B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C受到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D社会思想正发生深刻变化8.据史书记载,明代“毗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巧便,而布置间,讹谬尤易” ,清代亦用“用铜、铅为活字” 。这说明( )A活字开始大多为金属材质 B铜、铅活字印刷已比较流行C铜、铅活字比较适宜印刷 D中国印刷术继续领先于世界9.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这说明( )A宋词只

5、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C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10.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 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11. 1543 年天体运行论出版,针对“日心说” ,路德讥讽哥白尼是“自命不凡的占星术士” “愚蠢到公然与圣经相违背” ,加尔文也回应道“有谁胆敢将哥白尼的依据置于圣灵之上呢?”这表明( )A自然科学仍待突破神学的束缚 B宗教改革阻碍科学革命的推进C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

6、背道而驰 D新教与旧教教义主张基本一致12.“上帝创世的奇迹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宗教内部也由此分化为保守的基要派和开明的现代派。 ”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 B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C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D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13.1880 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90 年代末,美国已有 2700 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 248 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 45 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材料说明美国( )A基本实现了电气化 B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 3 -C成为工业革命中心 D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14.海国图志问世 16 年后,

7、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咸丰皇帝,要求“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学习海国图志 ,但这个建议如石沉大海,波澜不惊。这主要是由于( )A 海国图志并非官方编修 B满汉贵族的极力反对C 海国图志宣传学习西方 D清政府固守锁国政策15.陈独秀认为“东西洋民族不同,而根本思想亦各成一系,若南北之不相并,水火之不相容也” “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 。他的观点( )A深受社会各界认同 B颠覆了儒学正统地位C具有选择的策略性 D不利于西方文明传播16.1924 年 3、4 月间,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就民权主义发表了一系列演讲。他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 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其解释的本质目的在于( )

8、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17.有学者说,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产物,科学地揭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 。这次“结合”的主要特点是( )A学习国外经验 B坚持独立自主 C突出制度变革 D侧重理论探索18.1987 年,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时说:“我们过去墨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导致的结果不好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 ”上述言论表明( )A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经济

9、的唯一出路B改革开放的实施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C邓小平注重利用国际交流发展本同经济D民生问题是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出发点19.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20.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 4 -“几乎场场满座” 。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

10、绌。这一反差表明( )A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B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C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21.1977 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 11 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国家统一高考制度的恢复( )A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保障了国家对人才的需要C推动了教育大革命的实施 D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22.英国画家兼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 年)曾写道:“不要杀死飞蛾或蝴蝶,因为最后的审判即将来临。将你的悲与喜交织在一起,披一件给纯净心灵的衣裳。在每一份伤痛与悲哀中,必然亦有喜悦的存在” 。这属于( )A古典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 C现实主义流派

11、 D现代主义流派23.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风景画是给那些无力画人物的人准备的。”而风景画却是 19 世纪印象派画家的重要题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印象派画家追求创新,努力颠覆传统的风格B风景画易于描绘光与影,符合印象派的追求C印象派画家摆脱宗教的束缚,描绘田园风光D印象派画家追求内心的表达,题材相对次要24.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爵士乐在美国诞生后,迅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这说明( )A爵上乐的流行提高了黑人在美国的社

12、会地位B通俗易懂的现代主义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C美国文化具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D以反种族歧视为主题的作品顺应了时代潮流二二.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3 3 题,总计题,总计 5252 分)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材料一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中国德育思想发轫时期,周公把德育和政治结合起来,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后经孔子创立,荀子、孟子发展完善,强调仁、- 5 -礼,以教化为方式,逐渐形成一套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德育思想体系。战国至西汉,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家

13、、平天下。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对儒家的人性论、义利观、修缮论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身取义;另一方面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到此,儒家德育思想成为约束人们道德行为的理论工具。 摘编自郭齐家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材料二材料二 古希腊德育主要着眼于寻求个人应有的德行,揭示个人应具备的品质特征和追求的生活目的。文艺复兴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道德学说,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基本原则。否定神性,肯定人性;否定信仰,推崇理性。20 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实用主义哲学,构建了“培养良好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美国 20 世纪初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摘编自高雅珍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德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