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五种模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694947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5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的五种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课题研究的五种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课题研究的五种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课题研究的五种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课题研究的五种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的五种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的五种模式(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研究的五种模式(二)常见课题研究模式类型v问题解决模式:是一种以教育教 学实践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在 学校的真实教育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 研究模式。 v经验总结模式:研究者对其自身的教育活动 过程加以回顾、描述、反思,通过分析和概括, 将教育问题或现象、教育措施与行为和教育效果 之间的关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 理论化的高度,揭示教育规律,从而有效地指导 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课题研究模式。 v实践变革模式:是一种以教育教学实 践整体变革为诉求的研究模式。该模式也 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但研究的过程中需 要依据某种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对实践进 行

2、整体变革。 v文化建构模式:以构建学校文化、形成全体 师生共同的愿景、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为 目标的课题研究模式。研究者需要对学校潜在文 化进行全面地梳理、考察、分析和反思,进行否 定性消解或建设性评判。文化建构的过程是对学 校文化进行设计、沉淀、总结、提升和升华的过 程,也是弘扬学校的育人价值观念与追求、使其 得到全体成员认同并共同将之付诸实现的过程。 发展历程:假设验证模式繁荣衰退、改造重生20世纪 末期现阶段20世纪 80年代假设验证模式的特征1研究过程相对 严格、复杂, 数据的收集比 较复杂 。2验证的是对同 一对象(个体 或群体)在不 同外部环境条 件下的发展状 况。 3研究结论

3、简单 明了,信度和 效度较高,研 究成果便于推 广 。基本流程从矛盾冲突中提出多种试探性理论1形成初步假设2假设的具体化和结构化3实践操作4得出结论51.从矛盾冲突中提出多种试探性理论v发现矛盾冲突 v对矛盾进行多角度分 析,提出多种试探性理 论 v对多种试探性理论的 判断和选择高质量假设生成的实践土壤教育教学的疑难 :教师的设想、计划 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 距 ,教育教学中突发 事件和“两难”情境 。教育教学中的某种 共性问题 :当普遍出 现一种现有的经验或理 论难以有效解释、现有 工作模式难以恰当解决 面临的问题时,一个非 常有研究价值假设即蕴 藏其中。 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指导

4、思想出发 ,在教学中常常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堂或家 庭作业,但这种做法却造成了一些学生跟不上功 课,经常伴随着一种失败感。 崂山三中,一方面教师都在疾呼学生负担过重, 要让孩子快乐学习生活,另一方面教师又担心减 轻学生的负担会影响升学率,这个矛盾情境使得 如何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议题 。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一环,崂山 十一中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通出现前松后紧 的情况,课堂小结环节往往被一言带过。学校为 此从教师进行课堂小结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课堂小 结的价值三个角度对教师课堂小结的情况进行了 专项调查,调查发现,教师课堂小结是一个普遍 问题:30%的学生说课堂教学中

5、没有小结,57% 的学生对课堂小结没有印象或可有可无,78%的 学生说不出课堂小结对学习的帮助。231经验判断的方 式 :对矛盾的解 释难免带有研究者 强烈的个人色彩, 提出的试探性理论 的信度和效度不高 。 理论分析的方 式 :基于理论的 判断,较为规范, 但是理论既为研究 者提供了支持框架 ,又约束了研究者 的思维空间。 直觉判断的方 式:顿悟式的推 断 ,需要研究者有 足够的经验,丰厚 的理论底蕴 。崂山十一中教师课堂教学中 “前 松后紧”的问题: v经验分析: 教师对课堂小结认识不足 v理论分析:课堂教学进程设计不合理、教学 容量过大、没有找到与教学内容 相匹配的组织形式、教师的教学

6、时间管理能力欠缺。崂山十一中课题教学“前松后紧”问题:v问题的诸多可能原因:教师认识不足,课堂教学进程设计不合理、 教学容量过大、没有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的组织形式、教师的教学时间管理能力欠缺 。 v分析发现:上述各种因素是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前松后紧” 现象的产生,任何一项独立的解释都难以有效囊括 实践中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教学的问题。 课堂小结问题成为有效教学问题中一个方面。 2.形成初步假设 v明确主要矛盾,提出研 究变量。 v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 关系,进行假设表述。 v分析假设的理论基础。v通过改变作文教学流程 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v通过改进课堂小结有效 提高教学效率 明确研究变量的

7、三个渠道深入探索自变 量和因变量的 科学性 。提倡在连续性 的研究中提出 研究假设、确 定研究变量, 即后续研究假 设以先前研究 结论为基础提 出。 文献阅读,考 察同类研究, 优化研究变量 的设置 。实践 同行 文献 开发区教科所承担“小学生识 字阅读同时起步的教学研究” 课题:传统教学识字与阅读是 异步的,先识字后读书。在“ 九五”和“十五”期间,进行了“ 韵语识字”研究,掌握了一系 列科学的识字教学原则和先进 的教学方法。如:“先背后认 ,整体输入,跳读倒读,联想 定位”。通过对“先背后认”和“ 拼音识字”等新方法成败得失 的总结分析,研究者进行了大 胆猜测:识字和阅读同时进行 可提高小

8、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质 量。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实践 验证,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识字 量都得到了提高,说明此假设 是成立的。崂山三中在实践中发现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最主要的方式。如何真正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研究者在阅读文献 的过程中接触到熊川武教授的“ 理解教育与自然分材教学”教学 理论。“自然分材教学”是指让教 学内容随学生的学力情况自然分 化的一种教学实践策略,在教学 中实行“知者先行”和“补读帮困” 的原则,采用“作业互批”的方式 ,减轻的教师的工作负担,让教 师有更多精力研究学生的问题、 教学的问题。受此启发,崂山三 中确立了以“自然分材”理论为指 导的课堂教学研究。形成以

9、“自 然分材”理论指导下的各科教学 策略与模式为自变量研究假设。假设表述形式多样,因果关系的假设最常用表述方 式是“如果那么”和“随着就”形式。 如果改变作文教学的流程,那么学生写作能力就 会显著提高。或:改变作文教学的流程能显著提高 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般性的相关关系是在两个要素关系不明朗的情况 下的一种表述方式,通常用“与正(负) 相关”表述。学生智商与学业成正相关,或:高智商的学生学 业成绩高。任何研究都是基于一定假设而进行的,当研究者 完整地表述出一个假设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就有了确立的基础。 年级课程内容写字项目一年级三字经基本笔法二年级弟子规 笠翁对韵 笔画 楹联基本知 识三

10、年级孟子结构和部首四年级论语简单历史通 讲五年级老子章法(基本 作品形式)六年级庄子 大学书法欣赏与 书法美学 隶书基础知 识研究假设:“书 法和国学经典 教育能促进学 生心理健康发 展”。围绕此假设 ,研究者设计了在习 字课上进行书法教育 的研究思路,并把国 学经典作为练习的内 容,并形成了国学经 典诵读习字课程体系 。 “中国书法与国学经验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不是为了 使得研究 变得“正 确,不是 为了提高 研究的“ 档次” 。是为研究 提供一个 有效的研 究设计思 路,提高 行动的可 靠性 。分析 目的胶州大同小学“小学智力游戏教学法及其研究实施”课题, 在确立“游戏教学能开

11、发学生智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 学质量”假设后,研究者把吉尔福特和加德纳的理论作为其 开展课题研究的指导理论: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开发理论是 智力游戏教学的科学理论参照。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认为,智力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有机构成的立方模型,智力 的开发必须从智力的活动内容、操作、成果三个维度同时 入手。换言之,要想有效地全面开发智力,从内容上看, 必须有一种融形象、符号、语义、行为为一体的综合性训 练材料;从操作上看,这套材料必须可以全面操作,可以 认知,可以记忆,可以训练发散思维,可以训练辐合思维 ,可以评价;从效果上看,这套材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形成 全面的智力成果,有涵

12、义,有转化,有系统,有关系,有 分类,有单位,并且这些成果具有可测性和可校正性。3.假设的具体化和结构化 1 1分析自变量涉及的实践要 素,确立实验操作要素 2 2分解因变量,确定观测指 标与研究目的 分解自变量目的:对概括和笼 统的自变量进行 细化,具体化为 实践中可操作的 要素。标准:要素必 须具有可操作 性、可重复性 和可检验性。即墨第四实验小学“快识字、早读写”课题。“ 快识字、早读写”为自变量,分解七个实践 操作要素: 部件识字教学;让儿童掌握形声规律和基本 字带字规律;词义辨析;联系儿童生活经验 的部件教学;培养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兴趣和 朗读能力;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由仿写 作文向

13、创作作文发展。训练掌握识字工具:汉语拼音,笔画笔顺、 基本字和偏旁部首,查字典。 多种识字方法综合教学:课本识字,阅读识 字,集中识字,趣味识字,学科融合识字, 学校环境识字,生活识字。 识字反馈与评价:建立识字本,举办识字交 流会,评选“识字大王”,识字考级。 整体序列作文训练:起步成篇,识字同时练 说话、写话,循序训练,读写结合,多读勤 写,加强背诵、由仿到创。分解因变量v按照自变量的实践操 作要素进行相应的分 解,确定与自变量相 应的观测指标和研究 分目标; v按照实验展开的时间 进程设置观测指标和 研究目标; v按照研究对象发展变 化来确立研究分目标 和观测指标。 目的:据因变 量分解

14、后形成 的项目,确立 研究过程中的 观测点,并确 立分项研究目 的。 4.实践操作 v设计研究过程 平度郑州路小学的“小学生早期作文能力开发研究”课题 。研究假设:“在低年级按照一定序列开展早期作文训练 能够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 。粗略的研究过程设计:第一阶段:实验初级阶段(1995.8-1997.8)通过点上的突 破来推动面上的教学,初步解决学生存在的读写能力比较 低的问题。第二阶段:全面展开阶段(1997.9-1999.8)总结经验, 查找问题,初步构建有利于学生潜能开发的目标体系、课 程体系、评价体系,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第三阶段:修订完善阶段(1999.9-2000.8)初步构建出 符

15、合农村小学作文早期训练的模式。v进行研究观察、反思、分析、调整 实践中的两种转换 v在研究中转换研究问题,用新的问题 取代原有的问题或者完全颠覆原有方 案。 v研究设计进一步细化。5.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v陈述的结论应当包含:研究假设是否成立如果成立,是在什么条 件下多大程度上成立。如果不成立,什么证据否定 了假设;研究目标实现与否在验证此假设的过程中取 得多少实践成果与理论成果,哪些是预期成果,哪 些是非预期成果。研究中发现的有待进一步分析的问题。结论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文字描述,统计 图表等。无论哪种方式,用事实说话是必须 的。 运用假设验证模式应注意的问题1 2 3科学 设置 研究 假设

16、 自变量 和因变 量的分 解要恰 当 研究成 效分析 要定量 与定性 结合 课题研究模式的适用情况假设验证和问题解决模式都是用来解决 当前出现的问题,适合微型课题研究,研究 问题明确,研究过程短,易于操作。经验总结需要有富有成效的经验出现, 实践变革模式是整体变革,文化建构更多是 对学校软环境的构造。研究过程中注意收集与需 要相适应的材料。 一是实直接解决当前问题有关 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的经验、 策略和方法。该类资料处理 后形成的结论:用来阐明课 题研究的实践性成果。 二是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的一 些有推广价值的经验、策略 和方法等,总结的范围和适 用的范围都比较广。该类资 料处理后形成的结论:具有 一定的普适性,用来阐明课 题研究的理论性成果。例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口头 评价的研究资料的收集: 一、课堂评价的言语、频率、 指向(谁),评价的针对内 容:学生品格或学业,评价 的反馈意义等 二、教师评价主观性程度分析 ,教师有意义的口头评价的 基本特征,教师口头评价与 其他方式评价对课堂教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