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硫、氮及其化合物单元b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687390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硫、氮及其化合物单元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硫、氮及其化合物单元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硫、氮及其化合物单元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硫、氮及其化合物单元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硫、氮及其化合物单元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硫、氮及其化合物单元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硫、氮及其化合物单元b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七七单单元元 硫硫、氮氮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注注意意事事项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Fe-46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

2、小题 3 3 分,共分,共 4848 分)分)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也不能生成三氧化硫B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也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D自然界中存在可溶于 CS2的游离态的硫【答案】C【解析】硫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故 A 正确;二氧化硫的生成可以是浓硫酸被还原生成,也可以是硫单质被氧化生成,故 B 正确;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故 C 错误;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硫,如火山口存在游离态的硫,且 S 易溶于

3、CS2,故 D 正确。2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 NO 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 CO、NO 和 N2CNO 和 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 2NOO24CO4CO2N2=催化剂【答案】D【解析】反应过程中 NO、O2为氧化剂,N2为还原产物;汽车尾气中的 N2不是污染物;NO 和 O2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根据题中的图示,可将反应的过程分成如下两步写:2NOO2=2NO2,2NO24CO=N24CO2,将两步反应式合并可得总

4、化学方程式为 2NOO24CO4CO2N2。=催化剂3向含有 FeCl3和 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 SO2气体,有沉淀生成,此沉淀是ABaSO4 BFeS CBaSO3 DS【答案】A 【解析】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把 SO2氧化为硫酸,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4(2018 届天津一中月考)将过量 SO2通入下列溶液中,能出现白色浑浊的是Ca(OH)2 BaCl2 NaAlO2 Na2SiO3 Ba(NO3)2 苯酚钠 Na2CO3A BC D【答案】D【解析】SO2与 Ca(OH)2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气体过量时沉淀溶解;SO2与 BaCl2溶液不反应,不能生成沉淀;因氢

5、氧化铝不溶于弱酸,过量 SO2与 NaAlO2生成氢氧化铝;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硅酸,则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过量 SO2与 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不溶解;SO2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苯酚的溶解度小,水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过量 SO2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没有沉淀生成。综上所述,能出现白色浑浊的是。5氮及其化合物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路线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B路线、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氮气可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 NO2【答案】D【解析】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 NO,NO 与

6、O2转化为 NO2,即氮气与氧气不能一步转化为 NO2。6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相同2B “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C “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D “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答案】B【解析】A 项,氨水中的微粒有 NH3H2O、H2O、NH3三种分子和 NH、OH、H三种离子,氯 4水中有 Cl2、HClO、H2O 三种分子和 Cl、ClO、H、OH四种离子,所以微粒的种类、数目均不相同;C 项,氨水没有漂白性,不能漂白有

7、机色素;D 项, “两水”的变质原因不相同,氨水因挥发而“变质” ,而氯水主要因 HClO 分解而变质。7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中试剂中现象解释A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SO与 Ba2生成白色 BaSO3沉淀23B品红溶液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C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SO2与水反应生成酸D酸性 KMnO4溶液紫色褪去SO2具有还原性【答案】A 【解析】A 项,Cu 与浓 H2SO4反应生成的 SO2通入 Ba(NO3)2溶液中,SO2首先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能被 NO氧化成 SO,SO与 Ba2生成白色沉淀 BaSO4,解释不合理;B

8、 项,SO2 32424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解释合理;C 项,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解释合理;D 项,SO2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并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解释合理。8下列陈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陈述ASO2有漂白性SO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NH3极易溶于水充满 NH3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水面迅速上升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 H2和 COD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应【答案】B【解析】陈述表现了 SO2的还原性,而陈述表现为漂白性,没有因果关系;陈述、都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陈述表现出浓硫

9、酸的吸水性,没有因果关系;陈述错误,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应不正确,钝化属于化学反应。9同温同压下,在 3 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 2 种气体,它们是NO 和NO2,NO2和 O2,NH3和 N2。将 3 支试管均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的关系正确的是AV1V2V3 BV1V3V2CV2V3V1 DV3V1V2【答案】B【解析】设各种气体的体积都为 1 体积。根据 3NO2H2O=2HNO3NO,即剩余 NO 的体积V1体积。根据 4NO2O22H2O=4HNO3,即剩余 O2的体积V2体积。剩余 N2的(11 3)(1

10、1 4)体积V31 体积。即 B 项符合题意。10木炭屑与浓 HNO3共热,产生的气体 X 等分为和两份,将两份气体分别按下图实验: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A不变浑浊变乳白色B变为乳白色浑浊不变浑浊C、均变为乳白色浑浊D、都不变浑浊【答案】B【解析】木炭与浓硝酸共热可以得到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两种气体,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二氧化氮溶于水,得到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碳几乎不溶于水,再导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即变浑浊;气体直接导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氮将氢氧化钙转化为硝酸钙,二氧化碳不与硝酸钙溶液反应,即不变浑浊。11(2018 届河北故城高中期中)在铁与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不足

11、量的稀硝酸,反应后剩余金属m1 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 g,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是Am1可能等于m2 Bm1一定大于m23Cm1一定等于m2 Dm1可能大于m2【答案】B 【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NO碱性条件下氧化性较弱,但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3在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不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后剩余金属m1 g,溶液为金属的硝酸盐,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NO与 H继续和剩余的金属反应,剩余金属的质量m2 g 一 3定小于m1 g。12(2018 届河北定州中学月考)有一瓶 Na2SO3溶液,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此

12、溶液,滴入 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 HCl,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此溶液中 Na2SO3已部分氧化B加入 Ba(NO3)2溶液生成的沉淀一定含 BaSO4C加 HCl 后的不溶沉淀一定为 BaSO4D此样品未被氧化【答案】C 【解析】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具有氧化性,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硫酸根离子,即不能说明 Na2SO3已部分被氧化,A 错误;滴入 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亚硫酸钡或亚硫酸钡和硫酸钡,生成的沉淀中不一定含有 BaSO4,B 错误;亚硫酸钡可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加

13、盐酸后的不溶沉淀一定为 BaSO4,C 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可能被氧化,也可能没有被氧化,即此实验不能确定 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D 错误。13(2018 届北京海淀期中)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B反应、和的氧化剂相同C的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被再次利用D中发生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答案】B 【解析】甲是氮气,与氢气化合生成氨气。反应是侯氏制碱法原理,丁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 NO,NO 与氧气反应生成 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和氨气

14、反应生成硝酸铵,即乙是 NO,丙是 NO2。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A 正确;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 NO2,B 错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 CO2可以循环利用,C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D 正确。14(2017 届山东师大附中一模)为研究某铁钉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 Y 的成分,某学习小组做出假设,认为所得气体中除含有 SO2外,还可能含有 H2和 Q 气体,并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探究气体的成分,为确认 Q 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 M 于 AAB 之前 BBC 间CCD 间 DDE 间【答案】C【解析】铁钉中主要含铁、碳,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 Q 为

15、 CO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应该在排除二氧化硫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检验二氧化碳,故选 C。15(2018 届安徽六安一中月考)向 27.2 g Cu 和 Cu2O 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 0.5 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 NO 和 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 1.0 molL1的 NaOH 溶液 1.0 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 39.2 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u 与 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6 molL1C产生的 NO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48 LDCu、Cu2O 与硝酸反应后剩余 HNO3为 0.2 mol【答案】B 【解析】在所得溶液中加入 1.0 molL1的 NaOH 溶液 1.0 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溶液中溶质为 NaNO3,n(NaNO3)n(NaOH)1.0 molL11.0 L1 mol,沉淀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