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2011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677527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73 大小:69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2011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2011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2011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2011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2011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2011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2011版(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 2011 版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学主要实行的是( ) 。A.考试制 B.学分制 C.选课制 D.论文制 2.大学是( )的基地。A.完善自我 B.知识创新、运用、传播 C.专业学习 D.全 面发展 3.大学是( )的摇篮。A.培育创新精神 B.培养名师 C.教育学生 D.以上都不是 4.大学是( )的园地。A.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 B.学习理论 C.学习专业 知识 D.学做真人 5.创新学习是一种以( )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学习成果的学 习。A.刻苦努力 B.勇于创新 C.求真务实 D.勇于开拓 6.自主学习是一种( )的学习。

2、A.主动 B.被动 C.能动 D.自主 7.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首先要做到( ) 。A.善于思考,勇于开拓 B.敢于突破陈 旧的思维定势 C.努力从事探索活动 D.脚踏实地,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8.以下( )不是大学应树立的学习理念。A.自主学习理念 B.创新学习理念 C.课 堂学习理念 D.终身学习理念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 )的名言。A.老子 B.欧阳修 C. 韩愈 D.白居易 10.大学阶段, ( )是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A.增强体质 B.学习 C. 全面发展 D.人际关系培养 11.大学学风的培养要在( )上下功夫。A.勤奋 B.严谨 C.求实和创新

3、 D.以上都 是 12.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 辉的顶点。是( )的名言。A.马克思 B.恩格斯 C.毛泽东 D.列宁 13.历史使命不能超越( ) 。A.国家的性质 B.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 C.马克思主义 的理论 D.社会赋予的历史任务 14.20 世纪的中国历史告诉人们, 只有 ( ) 才能救中国。 A.社会主义 B.资本主义 C. 改革开放 D.市场经济 15.21 世纪的中国历史告诉人们,只有( )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A.市场经济 制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改革开放 16.只有(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坚 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坚持改革开放 17.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 ( ) 历史使命。 A.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B.增强综合国力 C. 发展科技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8.当今世界( )是时代的潮流。A.和平 B.合作 C.发展 D.以上都是 19.(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A.军事实力竞争 B.经济发展水平竞争 C.人 才的竞争 D.科学文化竞争 20.当今,谁在( )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A.知识和科技创 新 B.人才培养 C.综合国力 D.经济实力 21.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

5、变革大调整时期,以下不符合上述论断的是( ) 。A.世界 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B.社会制度出现颠覆性变革 C.世界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 力量对比呈现新态势 D.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 22.( )是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A.工人 B.农民 C.知 识分子 D.大学生 2 23.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是( ) 。A. 经济总量人均翻一番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初步建立社会 主义社会工业化国家 24.(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要求。A.党的十六 大 B.党的十六届

6、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七大 25.当前世界各国纷纷把( )作为国家战略。A.增强经济实力 B.加强文化建设 C. 增强科技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6.当前,我国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 ) 。A.世界科技文化发 展的挑战 B.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C.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D.以上 都是 27.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 )的全面提高。A.思想道德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 C. 健康素质 D.以上都是 28.( )是人才素质的灵魂。A.德 B.智 C.体 D.美 29.( )是人才素质的基础。A.德 B.智 C.体 D.美 3

7、0.( )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A.德 B.智 C.体 D.美 31.( )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A.德 B.智 C.体 D.美 32. ( ) 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A.有文化 B.有道德 C.有理想 D. 德才兼备 33.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是( ) 。A.能否努力奋斗 B.能否勇于创新 C.能否做到 言行一致 D.是否有诚信 34.( )成为社会选人、用人、评价人的的基本尺度。A.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 的高低 B.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高低 C.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D.各方面能力的高低 35.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 ) 。A.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B.

8、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6.(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 党的十七大 B.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议 37.( )进一步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吸引力和凝聚力。 A.党的十七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一届全国人 大一次会议 38.当前(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风斗的共同思想基础。A.马克思主义 B.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 C.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9.社会主义核心

9、价值体系是( )的本质体现。A.马克思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C.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D.邓小平理论 40. ( ) 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A.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B.社会主义法制健全化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的核心内容。A.国家文化软实力 B.综合国力 C. 经济发展 D.道德发展 42.马克思主义始终以( )为根据,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 C.客观事实 D.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43.( )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A.马克思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 核心

10、价值体系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小康社会 C.建设和谐社会 D.实现国民 生产总值翻一番 45.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 ) 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46.( )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A.三个代表思想 B.马克思主义 C.邓 小平理论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7.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要坚持( ) 。A.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

11、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8.( ) ,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A.树立共同理想 B.坚持马克思 主义的指导地位 C.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D.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9.社会主义荣辱观以( )为主要内容。A.社会主义道德 B.社会主义法律 C.八 荣八耻 D.爱国主义 50. ( ) , 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 树立共同理想 C.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51. ( ) , 就把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 树立共同理想

12、 C.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52.(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A.民族精神 B.时代精神 C.民 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爱国主义 53.(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 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A.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爱国主义思想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马克 思主义 54.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 )为核心。A.勤劳勇敢 B.团结统一 C.自强不息 D. 爱国主义 55.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以( )为核心。A.解放思想 B.实是求是 C.改革创新 D. 与时俱进 56.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

13、出时间是 ( ) 。 A.2005年9月 B.2006 年 3 月 C.2007 年 3 月 D.2008 年 3 月 57.以下不属于法律素质基本要素的是( ) 。A.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 B.树立必需的 法律观念 C.遵守法律、法规 D.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 58.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 ) 的总和。 A.社会习惯 B. 道德规范 C.行为规范 D.社会公德 59. ( ) 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A.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B.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C.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 导地位 60.( )是调节人们

14、的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社会规范。 A.法律和道德 B.世界观 C.人生观 D.价值观 61.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 ( ) 。 A.坚持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 B.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C.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以上都是 62.( )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制度保证。A.法律 B.社会主义法律 C.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 63.( )是贯穿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线。A.马克思主义理论 B.科学社会主 义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15、心价值体系 64.下列关于理想的论述,哪个是不对的( ) 。A.理想作为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 践的产物 B.理想是在人们实践中, 对于眼前和长远的生产生活目标的追求 C.理想的内容 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 D.理想是通过主观努力一定能够实现的目标 65.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因此,他一定( ) 。A.带有阶级的烙印 B.无法超 越同时代经济条件的限制 C.无法超越同时代大多数人的期盼 D.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 变化 4 66.理想源于现实,因此( ) 。A.理想的实质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B.理想的内 容就是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 C.理想源于现实, 但又高于现实 D.理想就是对一 切美好事物的期盼 67.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