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石库门建筑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47670879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石库门建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宁波石库门建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宁波石库门建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宁波石库门建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波石库门建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石库门建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越来越小,形式、花样却越来越多。20 世纪 30 年代以 后石库门的全盛时代过去了。 随着世界性的经济萧条,宁波居 民的经济条件也陷入 困境。为了减轻房租负担或干脆想通过房子来赚钱,总是 把多余的房间分租出去,自己当房东。也有一些低级石库 门房东索性把房子横七竖八地划分成小间,上面还要搭上 阁楼。石库门不再是中产阶级的专有乐园,渐渐成为最大 众化的民居,居住者既有中西企业的职员和经理、各行业 的中小业主和买办及五花八门的手艺人和自由职业者,也 有外地来甬的各类人等。他们是市民的主流,相对流动, 却又十分稳定。石库门也有高、中、低之分。一般来说, 最好和最坏地段的房租可以相差三四倍甚至十倍以上。

2、每 当黄昏,原本一家独用的厨房则成了“72 家房客”的锅碗 瓢盆交响乐。石库门曾经拥有的宽敞、温馨和诗意则荡然 无存了。 宁波第一幢石库门建筑具体在哪一年哪个位置出现已 经无法考证,早期石库门建筑在岁月流失中已消逝得无影 无踪。现在位于江北区天福巷 1118 号的“恒裕坊”算是 保 存得较为完整的石库门建筑群了。 作为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典型产物的宁波石库门建 筑 ,产生于 19 世纪中期年代的宁波,鼎盛于 20 世纪 20 年 代,它占据了当时民居建筑的一半以上,时至今日在宁 波江 北岸外滩一带仍有老宁波人居住在石库门建筑中。石 库门 建筑作为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宁波近代民居”,在宁 波近 现代

3、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三、宁波石库门与上海石库门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王绍周先生在调查上海里弄建 筑 时就注意到上海早期石库门住宅与江南传统民居的关 系,在 1986 年出版的里弄建筑一书中他指出:“老式的 石 库门里弄住宅的平面布置、大门入口、门窗装修,以 及山 墙处理等,无不受民间传统建筑的影响,主要脱胎于江南 民居的平面布局,在规模上一般有三间两厢、两间一厢 等,后来又压缩成单开间联排式住宅,由于这些住宅的单 元入口均采用了各种石库门式大门,因此便有石库门住宅 之称。它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等,大部分是传统的,只 是在总平面布局上,出现了多数为横向比联的里弄形式。 1910

4、年以前的里弄,常属于这类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类 型。”在对宁波江北岸近代建筑街区的考察中我注意到宁波 近代建筑在平面布局、门窗装饰、结构方式和建筑材料上与上海早期石库门住宅具有广泛的一致性。据此也可以认 为宁波近代民居是上海石库门建筑形成的最主要的来源之 一,它是跟随移民上海的宁波商人进入上海并成为上海早期建筑的主要形式。 五口通商之后,由于蒸汽船的使用,海运成本下降, 导致交通运输和物资流向的变化,上海勃兴并迅速取代宁 波成为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港口,进而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 和商业中心。与上海崛起同步的就是宁波商人的大举移 民。据鄞县通志记载,商业邑人所擅长,惟迩年生齿 日盛,地之所产不给予用,本

5、埠既无可发展,不得不四出经 营以谋生活,邑人之足迹尤以上海为最盛,经商于此者,奚啻 二三万人,故有第二故乡之谚。据有关材料显示,宁波籍人 在上海人中的比例在早期高达 70%,直到现在至少有 30% 的 上海人祖籍是宁波。更重要的是,宁波移民在上海早 期工 商业界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上海兴起后,宁波籍 人士兴 办的钱庄以上海为中心在各地普设联号,形成长 江流域和 沿海一带的金融网络,在各地金融业中占有相 当的势力和 地位,主要股东多移居上海等地,并在当地 商会和钱业同 业公会中担任要职。1902 年上海设立商业 公议所时,一开 始就由宁波钱业巨子严信厚担任主持。 以后,商业公议所 改组为总商会,

6、正副会长也由宁波籍 商人担任。仅从这些 不多的材料就可以知道,正因为宁 波移民在上海处于强势 地位,因而得以将宁波的生活方式、 文化习俗,包括语言和 建筑带到上海。宁波红砂石是上海 早期石库门建筑的主要 材料,它跟随宁波近代建筑业到 了上海,并由此带去了石 库门的形式和工艺。 宁波江北岸近代建筑街区的民居中具有大量的西方建 筑风格因素是宁波近代民居中西合璧的主要特征,上海早 期石库门建筑中普遍采用的装饰手法中的西方风格因素也 可能是受宁波近代民居的影响。从资料上看,上海石库门 建筑已经大量采用红砖,而宁波江北岸近代建筑主要还是 传统的青砖,说明在年代上宁波的近代民居要早一些。当 然上海以后的近

7、代建筑则主要直接来自于帝国主义殖民国 家建筑文化的因素。 四、宁波近代建筑与宁波近代建筑业 宁波江北岸的近代民居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传统民居的 大格局下面,使用西方风格的装饰。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指 出这是当时社会风气对人们建筑意趣的影响。而这样的中 西合璧意趣的实施则与当时的市政及建筑业的状况有关。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宁波开埠后,虽然未被辟为租 界,但在江北岸外滩“外国人通商居留地”界内的市政建 设已被外人所控制。1898 年,经浙海关税务司提议,开始 在江北岸成立了负责道路、卫生、电气、水道等市政建设 事宜的工程局,进行筑路、盖房。工程局设董事会,浙海 关外籍税务司穆麟德(Mollendortt)

8、任董事长,另有局董 8 人,中外各 4 人。由于外人把持局务,故外滩的市政建 设宁波石库门建筑黄定福摘要宁波石库门比上海石库门历史还要悠久,是宁波城市化的开端,是近代宁波人的主要住宅之一,在 宁波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城区的拆旧建新,石库门已所剩不多,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 护石库门建筑,为城市的记忆留一点空间。 关键词石库门 建筑 近代宁波 作者黄定福,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文 物博物馆员。(浙江宁波 315010)说起上海石库门,几乎无人不晓,而宁波石库门却鲜为人知。其实宁波石库门同上海石库门一样,历史悠久, 建筑精美,而且在浙江省也是首屈一指的。 一、历史背景 石库门的来历

9、,可以追溯到周代。考工记载: “古天子五门,皋门最外,三曰库门。”疏又曰: “言鲁之库门,制似天子皋门”。按当时宫室建筑规定, 天子共五门,诸侯只有三门,诸侯宫室第一门即为库门, 其建造等级只能同天子五门中第三道门相似,而鲁国虽为 诸侯,但外门(库门)形制竟然等同天子的外门皋门,说 明了当时鲁国的强盛和周天子的衰弱。 又据民国鄞县通志载:“道光二十二年(184 2),南京条约签定,二十四年(1844)1 月 1 曰,宁 波 作为五口通商条约口岸正式开埠,随后,江北岸外滩 一带 被强行指定为商埠区和外国人通商居留地。”于是 英、法 等国都在外滩设了领事,各国商人和华商“在界 内照章租 地,建造屋

10、宇栈房”。时至解放前,留下了许 多精美的石 库门建筑。 二、石库门建筑的形成 “皇家库门有来头,石头库门百姓楼。苍苍白发老宁 波,哪个不曾楼上走。” 这是解放前流传于江北岸一带的 民谣,这个百姓楼就是石库门建筑,是近代宁波人的主要居 住建筑形式之一。 19 世纪中期以后,宁波外滩一带出现了用中国传统的 “穿斗式”木结构加上砖墙承重方式建造起来的早期石库 门住宅,虽然这些宅主人接触西方建筑文化较早,但根深 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其建筑主体仍具有浓 厚的江南传统民居的空间特征,但在布局上参照了西方联排式住宅,因此一开始就带上了中西合璧的色彩。由于这 类民居门较多,其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就

11、堂而皇之地称 为“石库门”。宁波人一般喜欢用当地产的鄞县梅雨红石 作门框,加上黑漆厚木的门扇和一副铜环,这便是宁波石 库门的典型特征。 后来又有了太平天国起义运动,在宁波太平天国义军 与清军展开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拉锯战,大量城厢居民为避 战乱而移居被辟为“外国人通商居留地”的江北岸外滩。 由于房少人多,房价贵得惊人。许多中国还有外国洋行见 有暴利可图,纷纷开始涉足房地产经营。19 世纪末,宁波 外滩一带建筑了大量石库门式新式住宅。 石库门的出现不完全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一种城市化 生活的必然。庭院式的传统建筑住宅一去不复返了,生活 空间被压缩了,但却回报给我们新奇的现代化生活。宽敞 的马路,煤气路

12、灯,自来水,电话,以及新的价值观,充 满魅力的商业机遇和数不尽的洋场风情,对于这些现代文明 成果,当时的宁波人充满了喜悦之情。据 1898 年 12 月 28 日 德商甬披报记载,当时城区甬江大道头兴起水月电灯, “焰火亮如浩月,光耀射目,与市上之灯烛比之,相差天涯 也”。 二十世纪初是宁波石库门建筑的时代。在四通八达的 弄堂里,小型的商铺、货栈、酒馆、饭店、钱庄、报社、 书场、印刷厂、实业社等以石库门为据点,百业俱全。 中华民国成立后,大家族分崩离析,伦理繁琐的大家庭 不再适合充满竞争与压力的宁波生活,适合单身移民和独立 家庭的中晚期石库门住宅便应运而生。这个时期的石库门 住宅,从三楼三底的

13、宅院变为两楼二底或一楼一底,然而总 体规模上大大扩展,并且使用钢筋混凝土的砖木结构,空间越来越小,形式、花样却越来越多。20 世纪 30 年代以 后石库门的全盛时代过去了。 随着世界性的经济萧条,宁波居 民的经济条件也陷入 困境。为了减轻房租负担或干脆想通过房子来赚钱,总是 把多余的房间分租出去,自己当房东。也有一些低级石库 门房东索性把房子横七竖八地划分成小间,上面还要搭上 阁楼。石库门不再是中产阶级的专有乐园,渐渐成为最大 众化的民居,居住者既有中西企业的职员和经理、各行业 的中小业主和买办及五花八门的手艺人和自由职业者,也 有外地来甬的各类人等。他们是市民的主流,相对流动, 却又十分稳定

14、。石库门也有高、中、低之分。一般来说, 最好和最坏地段的房租可以相差三四倍甚至十倍以上。每 当黄昏,原本一家独用的厨房则成了“72 家房客”的锅碗 瓢盆交响乐。石库门曾经拥有的宽敞、温馨和诗意则荡然 无存了。 宁波第一幢石库门建筑具体在哪一年哪个位置出现已 经无法考证,早期石库门建筑在岁月流失中已消逝得无影 无踪。现在位于江北区天福巷 1118 号的“恒裕坊”算是 保 存得较为完整的石库门建筑群了。 作为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典型产物的宁波石库门建 筑 ,产生于 19 世纪中期年代的宁波,鼎盛于 20 世纪 20 年 代,它占据了当时民居建筑的一半以上,时至今日在宁 波江 北岸外滩一带仍有老宁波人

15、居住在石库门建筑中。石 库门 建筑作为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宁波近代民居”,在宁 波近 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三、宁波石库门与上海石库门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王绍周先生在调查上海里弄建 筑 时就注意到上海早期石库门住宅与江南传统民居的关 系,在 1986 年出版的里弄建筑一书中他指出:“老式的 石 库门里弄住宅的平面布置、大门入口、门窗装修,以 及山 墙处理等,无不受民间传统建筑的影响,主要脱胎于江南 民居的平面布局,在规模上一般有三间两厢、两间一厢 等,后来又压缩成单开间联排式住宅,由于这些住宅的单 元入口均采用了各种石库门式大门,因此便有石库门住宅 之称。它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材

16、料等,大部分是传统的,只 是在总平面布局上,出现了多数为横向比联的里弄形式。 1910 年以前的里弄,常属于这类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类 型。”在对宁波江北岸近代建筑街区的考察中我注意到宁波 近代建筑在平面布局、门窗装饰、结构方式和建筑材料上与上海早期石库门住宅具有广泛的一致性。据此也可以认 为宁波近代民居是上海石库门建筑形成的最主要的来源之 一,它是跟随移民上海的宁波商人进入上海并成为上海早期建筑的主要形式。 五口通商之后,由于蒸汽船的使用,海运成本下降, 导致交通运输和物资流向的变化,上海勃兴并迅速取代宁 波成为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港口,进而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 和商业中心。与上海崛起同步的就是宁波商人的大举移 民。据鄞县通志记载,商业邑人所擅长,惟迩年生齿 日盛,地之所产不给予用,本埠既无可发展,不得不四出经 营以谋生活,邑人之足迹尤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