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系统在地震资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669093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讯系统在地震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资讯系统在地震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资讯系统在地震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讯系统在地震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资讯系统在地震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讯系统在地震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讯系统在地震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資訊系統在地震資庫的應用地資訊系統在地震資庫的應用(II) Application of GIS in earthquake data-base (II) 永田永田 成功大學研究總中心成功大學研究總中心 清雲科技大學空間資訊與防災研究中心清雲科技大學空間資訊與防災研究中心 佩佩 蕭文啟蕭文啟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摘摘 要要 本項研發計畫為期三之整合型計畫的第二計畫,包含有三項子計畫, 分別為(1) 地資訊系統在地震資庫的應用(II);(2) 災害地震目在 GIS 的建置 (II);(3) 建置集集大地震和 1994 南澳地震之地資訊系統。本計畫是長期性地

2、震 防災資庫建置計畫的一部份,著眼於地震防災相關資的整合與綜合運用,讓 使用者可以由遠端,從網或地資訊系統(GIS)使用本項成果之地震資庫為 研發的主軸。 關鍵詞關鍵詞:地資訊系統、資庫 Abstract This projects is the second step study of 3-year one, consists of three sub-projects. They are (1) Application of GIS in earthquake data-base (II); (2) Establishment of disaster earthquake catalog

3、on GIS (II); (3) Establishment of Disaster Earthquake Report of Nan-ao Earthquake of June 5, 1994 on GIS. It is part of an in-progressing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hazard mitigation database. The main purpose of our study is to integrate all related data useful for earthquake hazard analysis into se

4、veral databases. The users can access the data remotely either by telnet 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on web. Key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data-base 161一、前言一、前言 中央氣象局自 1895 設置以(設初期稱為台測候所),即負責職掌台灣地區的地震觀測作業,同時肩負各項地震相關業務的推廣工作。1999 9 月 21 日 集集地震後,政府、社會與一般民眾對於地震相關資訊的需求加殷,也加重中央氣象局地

5、震相關業務的負荷。雖然中央氣象局建置相當規模的地震資庫,其中資包括即時性地震觀測結果、完成的大地震觀測報告、近各項局內及委外研究計劃成果,但這些成果與報告大是書面報告,要短時間內從這些繁重的文件報告中搜尋出相關的資,再將這些資轉換成一般社會大眾可以取的訊息,是一件相當繁重的工作。有鑑於此,本計劃擬以三的時間應用地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簡稱為 GIS)特有的空間展示與屬性資架構,針對中央氣象局現有的各項地震資庫,設計出一套能夠即時且能符合一般社會民眾的需求,同時亦能提供相關研究所需的搜尋與展示系統。 二、研究方法與進步驟二、研究方法與進步驟 本

6、計劃主要目標是應用地資訊系統建置一套具有儲存 、 搜尋與展示功能的系統,能配合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現有地震測報地資訊系統,將中央氣象局地震資庫中現有的各項地震資訊,透過使用者對談的方式即時展現所搜尋資在空間的分佈與各項屬性資。 圖 1 顯示目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地資訊系統原建結架構式意圖 , 基本資庫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基本地形圖、地震報告圖、等震圖、測站點位資等;二是災害影像檔;三是測站所收的波形時記(a-file)、波相摘資(p-file)與測站資。本計畫將著重在充實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地資訊系統的基本資,同時改善目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現作業成果的展示,同時搭配另外二個子計畫:災害地震目

7、在 GIS 的建置(II);建置集集大地震和 1994 南澳地震之地資訊系統的成果(計畫架構圖如圖 2 所示),配合目前中央氣象局使用的網162版地資訊軟體ArcIMS,並搭配 MS SQL 軟體,將現單向的發佈作業改進為互動式,平面的震央位置圖改進為三維空間分佈圖,並引用衛星或空拍影象資訊,並將觀測結果、地質圖與位地形圖建成背景資訊,期能在計畫結束時提供一多媒環境,以提升地震測報中心的作業與服務品質。 三、結果與討三、結果與討 本主要的工作和研究成果除系統設計和發展之外,建置造成十人以上死亡的災害地震的GIS圖層,如圖 3 所示,除基本的震央位置與地震規模外,並可由GIS系統直接以鼠查詢相關

8、的震災資訊。建置個別災害地震詳細的災害分佈圖,包括:1904 斗地震、1930 新營地震、1935 新竹台中地震、1941中埔地震、1946 新化地震、1964 白河地震的災害分佈圖。完成 1954-1965波相摘資的建置工作;完成 1994 6 月 5 日南澳地震報告的編整工作,並將部分成果建置在地資訊系統,如圖 4 之餘震平面與南剖面分佈圖;圖 5 顯示強震站查詢與展示範,底圖為台灣地質圖;圖(a).中左方為強震站分佈情形,右方表格為強震站屬性資,圖中台灣端淺色三角形為使用鼠圈選情形,而右表格亦即反應,以黑色方塊符號展示TAP083 測站各項資訊;圖(b)為換至地質圖屬性位,顯示TAP08

9、3 測站位置的地震況為新世(Q)、安山岩及安山岩質碎屑岩(A2)。圖 6 顯示地震三維展示功能,底圖為 1991 至 2001 台灣地區規模大於等於 3.5 之地震;圖(a)是以 2001 11 月 24 日東部深地震為:震央位於 25.34oN,122.2oE,震源深 280 公,地震規模(M L)6.2,圖中紫色圓球為地震位置,由平面、南剖面與東西剖面很清楚的顯示該地震位於隱沒的板塊上;圖(b)是以 2003 12 月 10 日成功地震為:震央位於 23.1oN,121.34oE,震源深 10 公,地震規模(ML)6.6,圖中紫色圓球為地震位置,由平面、南剖面與東西剖面很清楚的顯示該地震位

10、於花東縱谷的縫合帶上。 163考文獻考文獻 台灣總督府氣象台,1942,昭和 16 12 月 17 日嘉義地方震報告,台,227 頁(日文)。 大森房吉,1905,台灣地震調查一斑,震災豫防調查會報告,第 54 號,1-223(日 文)。 永田、鄭世楠、吳健富、徐明同,1997,1904 嘉南地區二個災害地震之研究, 1997 中國地球物學會成果發表會文集,85-89。 鄭世楠和永田,1989,西元 1604 至 1988 台灣地區地震目,中央研究院 地球科學研究所,IES-R-661,255 頁。 鄭世楠、張建興、吳建富、永田、辛在勤,1997,日據時期台灣地區地震資 之整(1),中央研究院

11、地球科學研究所與中央氣象局,IESCR-9703,798 頁。 仲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地震測報地資訊系統。 何春蓀,1986,台灣地質圖概台灣地質圖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64 頁。 164圖 1、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地資訊系統元件結架構式意圖(根據仲琦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2003)。 165子計畫一: 地資訊系統 在地震資庫 的應用(II) 子計畫二: 災害地震目 在 GIS 的建置 (II) 子計畫三: 建置集集大地 震和 1994 南澳 地震之地資 訊系統 總計畫: 地資訊系統在地震資庫的應用 圖 2、本計畫架構示意圖。 166圖 3、造成死亡十人死亡重大災害地震資建置在

12、 GIS 情形。 167121.5121.6121.7121.8121.9122122.124.224.324.424.524.624.724.8Latitude01020304 Depth (km)0121.5121.6121.7121.8121.9122122.1 Longitude403020100Depth (km)403020100Aftershock distribution 1994/06/05 - 1994/09/12圖 4、南澳地震之餘震震央分布上視圖與方向之剖面圖。時間範圍為主震後一 百天 , 亦即自 6 月 5 日起至 9 月 12 日止 。 紅色方框為設定之餘震發生區域

13、; 星號代表主震震源位置。 168(b) (a) 圖 5、強震站查詢與展示範,底圖為台灣地質圖(中央地質調查所提供);(a).圖左 為強震站分佈圖,圖右表格為強震站屬性資,左圖中台灣端淺色三角 形為使用鼠圈選情形,而右表格亦即反應,以黑色方塊符號展示 TAP083 測站各項資訊;(b).換至地質圖屬性位,顯示 TAP083 測站位置的地震 況為新世(Q)、安山岩及安山岩質碎屑岩(A2)。 169(b) (a) 圖 6、地震三維展示系統,底圖為 1991 至 2001 台灣地區規模大於等於 3.5 之 地震;(a).2001 11 月 24 日東部深地震;(b).2003 12 月 10 日成功地 震。 1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