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2017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形考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6907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2017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形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大2017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形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大2017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形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大2017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形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大2017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形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2017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形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2017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形考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广播电视大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答案年广播电视大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答案形考一形考一一、选择题: 1、访谈法可以划分为非结构访谈、半结构访谈和(A) 。 (3 分) A、结构访谈 B、开放性访谈 C、个人访谈 D、集体访谈 2、 (A)是认知能力的核心部分。 (3 分) A、思维 B、感觉 C、知觉 D、想象 3、 (C)是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是人类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的特征。 (3 分) A、随意机能 B、低级心理机能 C、高级心理技能 D、概括机能4、奈瑟尔所著的(D)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信息加工心理学正式作为一个学派立足 于西方心理学界。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

2、.大教学论 C心理学 D.认知心 理学 参考答案:D (3 分) A、 心理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大教学论 D、 认知心理学 5、问卷设计的关键是(D) ,设计者在设计问题时应对问题的类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答案要全面而且要符合研究假设。 (3 分) A、备选答案 B、指导语 C、题目 D、问题 6、 (C)是指研究者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操纵和控制研究的变量,从而创设一定的情 境,引起某种心理现象,找出其发生原因和变化规律的方法。 (3 分) A、访谈法 B、 观察法 C、真实验法 D、问卷法 7、人们一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衡量一个人的年龄大小,除了实际年龄之外,下列 (B)不是衡量一个

3、人年龄大小的指标。 (3 分) A、心理年龄 B、相对年龄 C、生理 年龄 D、社会年龄 8、 (A)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腺,它控制个体的生长并调节其他腺体的活动,进而调 节体内激素的总水平。 (3 分) A、脑垂体 B、下丘脑 C、神经元 D、性腺9、 (B)是指在同一时间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进行研究(如不同年龄、年级等) , 以对研究者所关心的心理现象加以测量并进行比较,最终获得这种心理现象在不同阶 段的发展情况。 (3 分)A、聚合交叉研究 B、横断研究 C、纵向研究 D、跨文化研究 10、 (C)指在没有看到、听到或知觉到某个物体时,个体对此物体仍有内在的心理表 征。 A.图式 B.客体

4、永久性 C 自我中心 D. 物质守恒 参考答案:B (3 分) A、自我中 心 B、图式 C、客体永久性 D、物质守恒 11、教育学界一般按年级对青少年的年龄段进行划分,其中,青年中晚期相当于 (D)阶段。 (3 分) A、高中教育阶段 B、小学教育阶段 C、初中教育阶段 D、大学 教育阶段 12、青少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处于下列哪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A) (3 分)A、12-22 岁 B、0-6 岁 C、6-12 岁 D、15-25 岁(13、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育 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D) 。 (3 分) A、针对性原则 B、主动性原

5、则 C、统一性原则 D、矛盾性原则 14、 (B)是介于真实验法和非实验法之间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在日常生活情境中适当 控制外界条件进行的实验研究。 (3 分) A、非实验法 B、准实验法 C、真实验法 D、 假实验法 15、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表现为低级心理机能转化为高级心理机能的(C)过程。 (3 分) A、突变 B、量变 C、质变 D、静止二、判断题: 1、高三是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2 分) A、正 确 B、错误 2、图式最初是先天遗传的,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图式不断得到丰富。(2 分) A、正确 B、错误 3、皮亚杰认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个体是积极

6、主动地建构心理结构或者图式的。( (2 分) A、正确 B、错误4、青春期的发育成熟与亲子关系距离变化之间的联系不受青春期开始年龄的影响。( (2 分) A、正确 B、错误5、横断研究的最大优点是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但无法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 的信息。(2 分) A、正确 B、错误6、与儿童相比,青少年的假设-推理能力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2 分) A、正确 B、错误 7、在青春期中,个体身高和体重增长的速度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2 分) A、正确 B、错误 8、结构观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有确定的想要观察的项目。(2 分) A、正确 B、 错误 (9/15)、准实验法一般现场研究费用较高

7、,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2 分) A、正 确 B、错误 9、适应包括了两种形式,即同化和顺应。(2 分) A、正确 B、错误 11、顺应是个质变的过程,个体为了适应新的信息,改变或调整自己原有的图式。(2 分) A、正确 B、错误 12、对同一国家不同社会经济群体的比较来看,来自富裕家庭青少年的青春期开始时 间明显早于贫困家庭的同龄青少年。(2 分) A、正确 B、错误 (13、青少年对自身形象的感知存在性别差异。(2 分) A、正确 B、错误 14、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堪称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人,其典型标志是 1904 年出版的青年期一书。(2 分) A、正确 B、错误 15、我国男女青

8、年在 25 岁左右血压趋于稳定,逐步达到成人的协调状态。(2 分) A、正确 B、错误 三、简答题: 皮亚杰认为,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1、成熟;2、物理因素;3、社会环境;4、平衡。 四、名词解释: 1 真实验法 答:真实验法又称为实验室实验法,它是指研究者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操纵和控制研 究的变量,从而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某种心理现象,找出发生原因和变化规律的方 法。 2 最近发展区 答:指儿童现有的水平与经过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形考二:形考二:一、选择题 1、 (C)是指青少年个体独立进行决策并贯彻这些决策的能力。 (3 分)A、价值自主性 B、情感自主性

9、 C、行为自主性 D、认知自主性 2、皮亚杰认为,在(A) ,儿童认为规则是相对的,对行为的评价也不再局限于行为 的结果,会考虑当事人的行为动机。 (3 分) A、自律道德阶段 B、前道德阶段 C、他 律道德阶段 D、后道德阶段 3、在生活中预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造成危险的、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而又无力应 对,由此产生的情绪被称为(A) 。 (3 分) A、焦虑 B、抑郁 C、孤独 D、愤怒4、 (D)的道德发展理论,揭示了儿童是如何建构其道德规则知识的,并认为儿童对 道德规则的理解是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 (3 分) A、斯金纳 B、布鲁姆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5、皮亚杰认为,在(C)

10、,儿童对规则是完全服从的,并认为规则不可违背、永恒不 变。 (3 分) A、自律道德阶段 B、前道德阶段 C、他律道德阶段 D、后道德阶段 6、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 ,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 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3 分) A、杜威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奥苏泊尔 7、华生认为, (B)是身体对特定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是内隐行为的一种形式。 (3 分) A、感觉 B、情绪 C、情感 D、知觉 8、斯滕伯格和斯利弗伯格考察了情感自主性的不同维度在青少年早期的发展,包括把 父母看做普通人、父母的去理想化、不依赖父母和(C) 。 (3 分)A、社会性行为问题

11、的产生 B、父母权威 C、个体化 D、对父母的依恋 9、最早对人类情绪的变化做出了系统性解释的心理学家是(D) (3 分)A、坎农和伯德 B、华生和桑代克 C、斯金纳 D、詹姆士和兰格 10、下列哪一项不是青少年期同一性发展的阶段?(A) (3 分) A、建构 B、解构 C、重构 D、巩固 11、随着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在进行行为决策时,会(D)周围人的意见或 建议。 (3 分) A、忽视 B、反对 C、听从 D、考虑 12、从气质的特点来看, (D)类型的学生细腻、敏感,很容易产生情绪,且强度较大, 自控性较差。 (3 分) A、粘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13、 (A

12、)是指各种情绪体验在身体姿势、语言表达及面部的外在表露,主要包括面部 表情、身体表情和言语表情。 (3 分) A、表情 B、情绪 C、心境 D、思维 14、以下哪一种不是青少年自主性的分类?(B)(3 分) A、行为自主性 B、认知自主 性 C、情感自主性 D、价值自主性 15、 (C)是指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特点。 (3 分) A、情绪 B、感 觉 C、心境 D、知觉 二、判断题: 1、同一性的形成既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它是青少年自身与社会共 同作用的结果。(2 分) A、正确 B、错误 2、情感自主性的确定是从青少年早期开始,一直要延续到成年早期阶段。(2

13、分) A、正确 B、错误 3、自主性就是青少年自己思考、感受、做出决策和独立行动的能力。(2 分) A、正 确 B、错误 4、多重自我,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中,青少年的自我概 念是相同的。(2 分) A、正确 B、错误 5、青少年同一性问题的解决是一劳永逸的,它在人的一生中不会反复出现。(2 分) A、正确 B、错误 6、自尊就是一种个人的价值判断,它表达了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2 分) A、正 确 B、错误 7、个体进入青春期后,身体迅速发育并逐渐趋于成熟,性意识也开始觉醒。(2 分) A、正确 B、错误8、从心理的发展来说,个体在青少年中期已经发展了较高水平的认知

14、能力。(2 分) A、正确 B、错误 9、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在个人事务上越来越怀疑自己的决策自主性。(2 分) A、正确 B、错误 10、积极的自我暗示并不能消除紧张和愤怒等不良情绪,无法让情绪恢复到应有的愉 悦状态。(2 分) A、正确 B、错误 11、自卑感的极端形式是自暴自弃。(2 分) A、正确 B、错误 12、从发展的时间上来看,价值自主性的发展要早于情感独立性和行为独立性。(2 分) A、正确 B、错误 13、在个体化过程中,青少年摒弃了对父母的幼稚依赖,代之以一种更为成熟、负责 和独立的关系。(2 分) A、正确 B、错误 14、哪些人的意见或建议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取决于青

15、少年所关注问题的领域。(2 分) A、正确 B、错误15、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关于说谎的想法和公正概念进行了考察。(2 分) A、正确 B、错误 三、简答题: 青少年价值自主性的发展趋势。青少年价值自主性的发展趋势。(15 分分) 答:在整个青少年期,价值自主性的发展表现出了以下趋势:答:在整个青少年期,价值自主性的发展表现出了以下趋势:1、青少年思考道德、青少年思考道德、 政治和意识形态等问题的方式变得越来越抽象。政治和意识形态等问题的方式变得越来越抽象。2、在青少年期,个体的信念开始更、在青少年期,个体的信念开始更 多地以具有某些意识形态基础的普遍原则为依据。多地以具有某些意识形态

16、基础的普遍原则为依据。3、信念逐渐开始以青少年自身的、信念逐渐开始以青少年自身的 价值观为基础,而不仅仅依赖于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的价值观体系。价值观为基础,而不仅仅依赖于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的价值观体系。 四、名词解释: 1、自我概念。(5 分) 答:自我概念是青少年个体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 和知识的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如同其他事物一样的客观物体所作出的知觉和 评价。 2、职业生涯规划。(5 分) 答: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测试、分析和 总结,确定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 训的行动计划,按照一定的时序和方向安排,采取必要措施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形考三:形考三:一、选择题: 1. 根据已有的调查显示,青少年与父母的亲子关系(D) 。 (3 分) A、关系一般 B、冲突较为严重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