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城市与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的思考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7662322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世界城市与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世界城市与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世界城市与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世界城市与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世界城市与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世界城市与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世界城市与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的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5卷第3期外国经济与管理Vol125 No13 2003年3月Foreign Economies 然后全面分析了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的条件,并认为从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来看,上海将是我国最有可能率先发展成世界城市的城市;最后从城市空间结构、 中心区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升级以及区域合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关 键 词:世界城市;城市发展;上海在党的 “十六大” 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我国要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 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东部地区要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经济特区和浦东

2、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 。这为我国东部地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建设世界城市指明了方向。在东部沿海地区,以上海、 北京 天津、 广州 深圳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京津唐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迅速崛起,显示了强大的经济活力,国际影响和国际竞争力日益扩大。其中,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一个区域,上海将是我国最有可能率先实现世界城市发展目标的城市。本文拟对世界城市的涵义以及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的条件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一、 世界城市的涵义及发展演变“世界城市”(world city)一词最早由英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大师格迪斯(Patrick Geddes)提

3、出。1966年英国地理学家、 规划师彼得 霍尔(Petter Hall)对世界城市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1980年以后,对世界城市的研究逐渐成为国际城市学界的热点问题。世界城市,亦称全球城市(global city) ,它是指在全球政治、 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世界性城市。目前学术界对世界城市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界定标准,基本上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对世界城市的特征、 职能和形成演变过程进行描述。但从判别口径和内涵来看,学者们收稿日期:2003 - 01 - 20作者简介:谢守红(1966) ,男,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衡阳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副教授。

4、李 健(1978 - ) ,男,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2也有着基本共识,即世界城市首先应该具有全球性或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功能,在全球或区域经 济体系中发挥指挥和协调作用。它是全球或区域性贸易中心;是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的 集聚地;是全球主要银行、 保险业等集聚的金融中心;是全球或区域性专业服务中心;是全球重要的生产和消费中心。其次,世界城市还应该是重要的国际政治和文化中心,是所在国、 所在 地区各类政府机构或国际性组织机构的集中地,信息发达、 文化设施齐全,具有强大的文化功 能开发能力。世界城市按照其经济能级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全球性世界城市和区域性 世界城市,一般认

5、为全球性世界城市包括纽约、 伦敦和东京三个城市,而对区域性世界城市则 分歧较大,其数量多达20个以上。世界城市格局是长期形成并处于不断发展与演变之中。世界城市的发展与所在国家或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有着内在的联系。 每次新技术革命到来和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时期,必然会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 区迅速出现一大批颇具实力的城市,并连绵成城市群。巨大的经济能量所产生的积聚和辐射 作用,使得城市群中规模最大、 实力最强的中心城市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城市。第 一次科技革命使得伦敦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座世界城市,第二次科技革命造就了巴黎、 布鲁塞尔等一

6、批世界城市,第三次科技革命则造就了纽约、 洛杉矶等一批世界城市。而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以后,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东亚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世界经济重 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东亚城市的地位不断上升,东京、 香港、 新加坡、 汉城等相继进入世界 城市行列。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正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尽管全球化的未 来前景尚未定论,但对大城市来说,这无疑是新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全球范围内的大城市将被重新挑选排队,它们将在正在形成的世界城市体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 的极化作用将加剧,少数大城市将代表各自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现有的世界 城市已开始了

7、新一轮的大规模开发活动,力图维持和巩固自己的中心地位,而一些发展中国家 也纷纷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作为其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 取得全球竞争能力的重大战 略来实施。二、 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的条件分析11 发展背景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资本和产业的转移越来越畅通,数 量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过后,由于发展中国家整体投 资环境的恶化,世界资本的流向更加严重偏向于西方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势头趋缓。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此期间流入我国的资本却大幅增加。资本转移的实质是世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产业的大转移,我国凭借日益繁荣的经济和更为开放的恣态正

8、逐步成为大转移的 重要目的地。2001年我国成功入世,掀起了新一轮吸引外资的热潮,这将进一步刺激我国经 济的发展。入世一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平稳,扩大开放成效显著。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 资突破500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 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强大为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上海作为我国经济中心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长期以来 一直备受中央政府的重视。1990年以开发浦东为契机,上海开始了迈向国际大都市的征程。 此后,中央对上海采取了一系列倾斜政策,包括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国外汇交易中

9、心和国 债期货交易中心,又将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试点工作和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试点 均首先放在上海。2001年5月,上海市政府提交的 上海市城市发展规划 正式获得国务院批3准,即要把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及国际经济、 金融、 贸易和航运中心,这为上海在未来的城市发 展中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依据。21 综合经济实力分析 世界城市要发挥对世界经济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实现其功能。从伦敦、 纽约、 东京、 新加坡和香港等世界城市的发展来看,它们一般都 是国内或区域最大的经济中心或经济调整发展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相当大的比重,特 别是人均GDP明显高于所在国家的平均水平和一般

10、城市的水平,在产业结构上以第三产业为 主体,并且是全球或区域性贸易中心和国际资本的重要集聚地。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上海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持续 的增长。19921998年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216 % ,1999年增长率略有下降,但也保持在10 % ,而2000年又重新增至1218 %。2001年上海GDP总量达59719亿美元, 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人均GDP为451417美元,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从产业结 构来看,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92 年的3611 % ,增加到了1996年的43

11、 %再到2001年的5017 %。其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居第三产业之首,为1512 %;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占GDP的比重增至61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大增强了上海的综合服务功能。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上海重 点发展了汽车、 电子、 钢铁和石化等行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取得了先发制人的效果。2000 年上海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上海开 始进行产业组织的重组,有可能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公司,并进一步向跨国公司发 展。31 经济国际化程度分析 近20年来,上海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国际化程 度不断提高。2

12、001年,上海完成外贸总额609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13 % ,外贸依存度(外 贸总额占GDP的比重)为10119 %。口岸贸易的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年上海口岸进出口 总额12041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12 % ,占全国外贸总额的2316 %。在吸引外资方面,2001 年上海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458项,比上年增长3515 %;吸收外资合同金额7317亿美元,增长1514 %;实际到位金额4319亿美元,增长39 % ,资本依存度(外资占GDP的比重)为713 %。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上海发展国际经济贸易中心提供了较好基础。在国际金融方面,到2000年末,上海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已

13、达69家,其中获准经营人民 币业务的有24家,还有19家在沪外资银行被其总行确定为中国境内业务的主报告行,外资银 行总资产达17413亿美元,存款3016亿美元,贷款1131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5410 %、5419 %和5414 % ,其中外汇贷款已超过中资金融机构。在外汇交易量方面,由于我国特殊的 外汇管理体制,上海较国际同类城市大大落后。但从整体状况来看,上海金融业运作比较规 范,稳步发展,已经确立了银行、 保险和证券业的分业经营体系,金融业中介服务体系也已经初 步形成,为今后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打下了良好基础。城市对世界经济的参与、 渗透与辐射能力还反映在跨国企业投资进驻状况。据统

14、计,截至2001年底,财富 杂志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256家在上海投资,有10家(据文汇报最新消 息则为16家)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地区总部或亚太地区总部,这些都大大提高了上海对亚太地 区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跨国公司的集聚可以引导诸多相关生产性专业服务机构进驻 上海,这类机构的集聚正是世界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41 经济发展腹地条件 美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n ,1995)认为,世界城4市所处的等级与跨国公司总部、 金融机构和高水平服务部门的数量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 它所连接的区域的总体实力,区域经济实力越强,则吸引投资的能力越大,城市所处的等级就 越高。就上海而言

15、,它具有国内其他城市所没有的独特腹地优势,上海城市腹地可以分为三个 层次:第一层次为长江三角洲,由上海和苏南、 浙北的14个城市组成,全区面积近10万平方公 里,2000年人口达8000万,超过英国、 法国的人口规模,接近德国的总人口; GDP总量达15000多亿元,约占全国的1/ 6。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地区, 全国经济百强县有一半集中在该地区。雄厚的经济基础、 优越的区位条件、 巨大的发展空间将 会保证该地区成为我国未来几十年中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第二层次则是江浙皖地区,总面 积达34万平方公里,接近日本的国土面积,人口更是高达118亿,超过日本总人口的1/ 3

16、。如 此众多的人口及其所拥有的发展潜力,一旦释放出来,将会对上海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 用。第三个层次的腹地是整个长江流域地区,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5亿。通过西 部大开发,长期以来形成的上海与中西部的联系将会得到加强,从而进一步拓展上海的腹地范 围。除此之外,上海在人才、 科技、 教育上的优势,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对外开放的 历史传统、 中西融汇的海派文化以及刚刚申办成功的世界博览会等也为其向世界城市发展提 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与现有的世界城市相比,上海目前的总体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 距,特别是金融指标方面差距就更大(见表1)。上海的GDP和人均GDP不仅与纽约、 伦敦、 东京相差甚远,而且与香港特区、 新加坡也存在较大差距,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外汇日交易额微 乎其微,离岸金融市场尚未建立,外国银行数量较少,还没有一家500强公司总部。把上海建 设为世界城市还受到中国国民经济宏观发展水平的制约,其中最大的困难是人民币目前还不 能完全自由兑换,这直接影响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表1 上海与世界城市的部分经济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