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605983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专题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专题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专题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专题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爱因斯坦:“理论就是你什么都知道但不好用,实 践就是什么都正常但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把理 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什么都不好用并且谁也不 知道为什么!” 参考文献:吴江,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吴江,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大史学,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美费尔南布罗代尔,扬起译,资本主义的动力,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美罗伯特赖克,石冠兰译,超级资本主义,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法托克维尔,张晓明编译,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2012年。美理查德罗宾斯,姚伟译,资本主义文化与全球问题(第四版

2、),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10年。美戴维施韦卡特,李智、陈志刚译,反对资本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英约翰基恩著,马音、刘立圭、丁耀琳译,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M,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1999年。法米歇尔阿尔贝尔著,杨祖功、杨齐、海鹰译,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M,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美W.E.哈拉尔著,冯韵文、黄育馥等译,新资本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英苏珊斯特兰奇著,李红梅译,赌场资本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美伊曼努尔沃勒斯坦著,路爱国、丁浩金译,历史资本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林毅夫,中国经济专

3、题(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林毅夫、庄巨忠、汤敏、林dun 编,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 计划出版社,2008年。阿玛蒂亚森,任赜、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法法 雷蒙雷蒙 阿隆,姜志辉译,阿隆,姜志辉译,论自由论自由,上海世纪,上海世纪 出版集团,出版集团,20072007年年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1、“两个文明”建设(邓小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2、“三位一体”( 经济、政治、文化建设)3、“四位一体”( 十七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 设)4、“五位一体”(十八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 生态五大

4、建设)首先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 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 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p1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来自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十大变化:1、利益观从“谈利色变”到人人关注利益2、利益主体从单一化到多元化3、利益来源从单一化到多样化4、利益表达从隐性化到公开化5、利益分配从平均化到差距扩大化6、利益关系

5、从简单化到复杂化7、利益诉求从片面化到全面化8、利益矛盾从平稳化到激烈化9、利益关系问题成了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问题10、协调利益关系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改革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效率的问题改革为何能发挥提高效率的作用: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 往史记货殖列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 有关马克思利益机制的强大作用构成了改革开放30年 的内生增长动力在持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中,中国也积累了诸多 矛盾、问题和挑战,譬如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 腐败现象滋生、群体性事件多发,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 为继,等等。实质是利益问题。利益不和谐问题比较突出:1

6、、利益分 配差距太大;2、利益分配不公;3、改革的成本分担与 收益分配不对等中国当下引发群体事件的“三驾马车”:环境问题+违法征 地拆迁+劳资纠纷 问题主要集中在生产关系领域,生产关系不和谐会给生产 力带来负面效应结论:1、改革方案有偏离社会主义的内容,如新自由主 义等方案;2、在改革中反思,在反思中推进改革前提:正本清源: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弗朗西斯福山:1992,历史的终结中下 结论“社会主义终结”,西方模式久经考验且可 以信赖,没有比之更好的模式了。2008年金融危机,重下结论,“历史终结”的 结论太早了,这次是“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 终结”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

7、主义的认识 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前提)尽快发展 生产力;(2)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公有 制;(3)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按劳分 配(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4)消除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计划地组织生产计划经济;(5)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6)国家自行消亡(7)人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社会价值目标对按劳分配的理解“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 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 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 方面部还带着它脱胎

8、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所以,每 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 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 动量。例如,社会劳动日是由所有的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 ;每一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 供的部分,就是他在社会劳动日里的一份。他从社会方面 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 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 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 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对按需分配的正确理解一种自由的状态“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

9、 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 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 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 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 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 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 配!”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他们用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 自由发展”的情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 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 调节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 ,明天

10、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 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 人或批判者。” 马克思的国家消亡理论的正确理解1、不是无政府主义2、作为“虚幻的共同体”的国家的消亡3、作为政治国家的消亡4、作为社会建设的国家依然存在黑格尔指出:“市民社会是个人私利的战场,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是 “恶的无限”。他认为,只有作为“伦理理性的整体”国家,方能拯救和超越 市民社会的特殊性,并视君主立宪制国家为“历史的终结”。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使市民社会获得了独立,这是历史的进步 和人的初步解放。但他也指出,在市民社会中“实际需要、利己主义就是市民 社会的原则”,“

11、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别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 市民社会的解放虽然消灭了以出生、血统等为标志的封建等级差别,但却形 成了以“金钱和教养”为标志的市民社会阶级差别。“资本逻辑”的统治,已经成 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成为个人自由的“新的桎梏”。 马克思认为在全面异化的市民社会中,人的生命活动丧失了自由自觉的本性 ,陷入了人与劳动产品、人与劳动、人与类本质和人与人相异化的“四重异化” 之中。不仅工人沦陷于“异化”的苦海,而且资本家也逃脱不了“异化”的命运。 异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虚幻共同体的国家无力克服市民社会 的异化。人类要彻底克服异化,只能扬弃市民社会,超越政治国家。“

12、“自由人的联合体自由人的联合体” ”的思想直接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直接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青年黑格尔派 的重要人物之一赫斯,他的的重要人物之一赫斯,他的“ “自由共同体自由共同体” ”的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有的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有 着直接的重大影响。着直接的重大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结尾指出第二章结尾指出:“ :“代替那存在代替那存在 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 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

13、由发展的条件。” ”自由与解放是自由与解放是“ “自由人的联合体自由人的联合体” ”的内核。的内核。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自由与解放, ,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主题。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主题。“ “托克维尔和马克思都是托克维尔和马克思都是 社会学社会学 的奠基人:其讨论涉及自由的政治和的奠基人:其讨论涉及自由的政治和 社会条件。社会条件。” ” 法法 雷蒙雷蒙 阿隆,姜志辉译,阿隆,姜志辉译,论自由论自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72007年年,p2,p2 本书所阐明的每一个论点,都直接指向一个首要的大原则:人类得到最丰富本书所阐明的每一个论点,都直接指向一个首要的大原则:人类得到最

14、丰富 多样性的发展,具有绝对的、最为根本的重要性。威廉多样性的发展,具有绝对的、最为根本的重要性。威廉 冯冯 洪堡洪堡政府的范围政府的范围 与义务与义务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使人成为 “完整的人”、“真正的人”、“自由的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就 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 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 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的描述中,一直把自由放在显著的 地位。他强调共产主义社会将“以自由的联合的劳动条件去代 替劳动受奴役的生产条件”,将建立起“广泛的、和谐的、

15、自由 合作劳动的制度”,即“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的制度。”这个社 会是由“自由结合的人”构成的,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联 合体所构成的社会”。自由(liberty或freedom)总是和民主、平等、解放等联系在一起, 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目标。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自由概念最早都是被用来表示原始社会中无任 何羁束的自然状态。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塔西佗的历史和恩格 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都有对部落社会中人们对 自然自由的享有和热爱的描述。在陶渊明的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里 ,“自然”就是“自由”的意思。随着私有制的形成和国家的产生,自由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自 由不再是人的一种自然生存状态,而是人的一种社会地位的标志;自由所 反映的已不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更主要的是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在经历了中世纪对所谓异教徒的迫害以及对独立的思想活动和科学 研究的箝制之后,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在欧洲兴起并在思想领 域占据统治地位。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成为资产阶级反对专制主义的 思想武器,自由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被看成与人的本质相联系的一种生存 状态和生活方式,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理性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天 赋的和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