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阅读教学基本理论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93498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8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阅读教学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第一讲阅读教学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第一讲阅读教学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第一讲阅读教学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第一讲阅读教学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阅读教学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阅读教学基本理论(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理论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实施语文教育w “书,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言,这是行将 就木的老者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即 将离岗的哨兵向接替人的命令。人类的全部生活都依 次在书本中留下了印记。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 书却依然存在。它跟人类一起成长,一切使智慧震惊 的学说,一切使内心激动的热情都在书本中结晶起来 ;人类蓬勃动荡生活的那种宏伟的自由,人们叫做世 界通史的那种巨大的自传都在书中记录下来。” w 赫尔岑第一讲 阅读教学基本理论一、阅读与阅读教学w 区分自然情形下的阅读和阅读教学是基础w 文章学家程福宁先生也认为阅读有两种:一是 文章阅读(一般意义的阅读),一是语文

2、阅读 (阅读教学)。文章阅读以汲取思想为目的, 目的在于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语文阅读旨在 凭借文章获得关于语文的感性经验和语文知识 ,目的在于弄清楚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文形式表 达这样的内容。1阅读内涵w 阅读就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 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 社会学的术语。换言之,阅读是一个凭 借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文 字之外,不加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 提升自我的过程。 社会学语境下的阅读w 198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约瑟夫布罗 茨基,有个组织请他去演讲,反响很好 ,主持人就很感谢他。结果这位诗人说 没什么好感谢的,应感谢我读的那些书 。即:鄙视书,不读书,是一种罪

3、过。2阅读教学的新定义w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 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 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阅读对话与教学对话文本教师学生编者(作者)教学对话w 是教育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师生之 间的对话和生生之间的对话,力求通过 对话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关 系是以表层的冲突、深层的和谐存在的 ,从而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阅读对话w 阅读对话理论认为对话是两个独立的个 体用自己的智慧去相互碰撞。这样阅读 就成为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从而突出 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读者阅读文本 的过程是一种参与与创作的过程。 实践愿景w 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读者就 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体。

4、读者阅读文本的 过程是一种参与与创作的过程,重在学 生对文本的感受体验、整体把握,反对 纯理性的、机械的分析。案例(失败)w 皇帝的新装 教这篇课文快结束的时 候,老师请两位男同学上来,来讨论怎 样来骗这个皇帝。教学生去学做骗子, 如果安徒生还活着,肯定要活活被气死 。但很多一线老师反映很好,说师生互 动、学生活动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老师对 文本的理解失误造成的。极端现象w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一种基于阅读文本的对话;脱离了文本,就丧失了对话的根基。对话的主体是阅读教学中的学生、教师、文本;而对话过程中的“话题”,毫无疑问就是文本本身,以及由文本衍生而又与文

5、本切近的“论域”。在这里,文本是对话的关键。w 要避免“没有读书的探讨、没有个性化解读的问答、没有整体感知的寻章摘句、没有正确导向的评价”等问题。二、阅读教学的研究成果w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 终当求所以出。见得真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概不能入得 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 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 之法也。”陈善(一)元代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w 力图纠正当时读书人“失序无本,欲速不达” 的种种弊端。8岁入学之前,读程端蒙的性 理字训,日读三五遍,以取代世俗蒙求和千 字文;随后,日读小学正文,继之读大 学、论语、孟子、中庸正文, 再读易书仪礼礼记

6、周礼 春秋并三传正文。在读经的基础上,看通 鉴、读韩愈文、楚辞、学作文。 (二)莱因五阶段阅读教学程式 w 1)预备:复习旧课,进行与新课文有关事项 的问答,解释新字、难词 w 2)提示:向学生说明教学目的和学习重点 w 3)比较:把新的教学内容同学生已学过的内 容联系起来,加以比较 w 4)概括:归纳全文的中心思想,得出学习结 论 w 5)应用:指导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练习造句 或写作短文。(三)黎锦熙的三段六步教式w 1.理解阶段预习(指示学习目的,唤起学习动机)整理(启发学生问疑,引导学生发言) w 2.练习阶段比较(略述国语文法,概括课文主旨)应用(指导朗读课文,进行谈话辩论) w 3.

7、发展阶段创作(指导学生作文,注意语言技术)活用(培养读书能力、扩展自读习惯,形成鉴赏、评判能力)(四)掌握知识的三阶段七步教程w 1.起始阶段:介绍作者,介绍时代背景 ,讲解生字新词; w 2.阅读分析阶段:阅读课文,分析字词 句、段落层次、人物情节; w 3.结束阶段:概括文章主题或归纳课文 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 八十年代后的多元探索w 钱梦龙的自读式教程 w 魏书生的六步教程 w 宁鸿彬的五步教程:通读质疑 理解概括实践等 三、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w “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 读书之良好习惯。老师辅导学生认真诵 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 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

8、篇明 晓。” 叶圣陶目标与内容的关系w 阅读目标是过程目标w 内容与目标的复杂性阅读教学取向w 鉴赏者取向w 备课取向w 考试取向w 理解者取向(一)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w “有些人根本没有机会培养阅读习惯,他 们以后会遭遇到读写的困难,且困难之 高,将难以应付今日世界的需求。” 阅读的力量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w “搞好阅读教学,最重要之点在于启发学 生的内在动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关于阅 读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使他们感到读 书是一生中的需要和乐事。” 刘国 正2.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w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 养起对书籍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 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一切都取决于书籍

9、 在教师本人的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如 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 着,如果你的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 是重复昨天已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 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苏霍 姆林斯基(二)阅读方法的养成w 阅读方法变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张扬学 生阅读的自主性,提倡学生对文本的感 受体验、整体把握,反对纯理性的、机 械的分析,是为了与长期流行的理性化 阅读分析相抗衡。 赞美熟读成诵是倒退w 整体感知就成了不少阅读课堂的重要目 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实用而简单的方 法是诵读,此外还可用情境教学、多媒 体教学、课本剧、评书等方法进行。现 在赞美熟读成诵是理论的退化,是对语 文教学的嘲弄。 1个性化

10、阅读 w 教师的个性化阅读w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w 读出课文的个性 2探究性阅读 w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 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 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 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3.批判性阅读w 通过批判性阅读培养学生独立的意识和 客观分析语言现象和问题的能力,这里 的关键是老师要有批判的意识和能力。(三)阅读能力的培养w 加强积累w 培养语感1.核心阅读能力w 提取信息的能力w 整体感知的能力w 形成解释的能力w 评价与鉴赏的能力 2.阅读教学内容的着力点w 教学的着力点应是写什么怎么写 为什么这样写写得怎样。这样文 本的一个中心(主旨)、三个基本点(

11、 内容、形式、效果),就是阅读教学的 基本内容,贯穿其中的是正确理解和运 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四)阅读知识对阅读素养的形成起辅助作用 w 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助理解 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 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 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 常识。 标点符号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手段 w 即“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 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又如理解词句,注 重不脱离语境,即“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 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体会其表达效果”。四、接受美学和阅读教学“所谓学习就是喜爱。学生应该对读书发生狂喜。但是从小学 到大学研究院,教师有一种

12、天才 ,就是把读书的乐处挤出,使之 变得干燥乏味”林语堂原因探析w 实质上,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的最大 失误,就是舍了本,逐了未。所谓本, 就是在读书这种原来非常简单的事上, 凭空附加了一整套繁琐的无以复加的所 谓阅读理论,其实,教师越是花样翻新 ,学生真正的读书时间就越被贻误。 专家说法“现在的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应 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阅读原文上。” 吴伯箫接受美学与文本解读德国接受美学家 霍拉勃曾勾勒出 一条18世纪以来 文学批评与研究 的路线:“作者中心说” (知人论世)“作品中心说” (20世纪新批评、 俄国形式主义、 法国结构主义)“读者中心说” (20世纪60年代 德国接受美学)

13、(一)接受美学主要观点w 1.作者死了w 2.召唤结构w 3.读者的知识经验w 4.多元有界w 接受美学认为,在作者作品读者三者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作品的存在与读者的阅读息息相关。文本的意义既不是作者赋予的,也不可能由文本自动完整地生成,读者成了文本意义的生产者。1.读者中心说2.召唤结构说w 伊瑟尔指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者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他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充满未知和空白的、并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加以填补的未定结构,文本唤起读者的阅读期待并在阅读中使之不断更新。3.期待视野说w 期待视野是指读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 或框架投入阅读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

14、识 积累。w 姚斯认为,当读者遭遇一部文学作品时,既已 生成的阅读经验和存留的阅读记忆,将参与到 这一次的阅读之中,使自身进入一种特定的情 感状态,产生阅读期待。4.多元有界w 接受美学认为,作家创作出的文本(第 一文本)在没有读者介入之前,只能是 准作品。它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阐释, 才能变成真正的作品(第二文本)。文 本解读的意义就在于“第二文本”的发生 与发展。(二)教学路径w 传统:读者作品作者w 现代:理解领会欣赏 w 路径:感悟积累运用1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应按照阅读的要求、规律去解读 文本,从而使学生做到多元解读。构建 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 用阅读策略

15、完成阅读。 2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w 总的来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 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 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阅读的程序主 要由自己的生命线索来绾接,而细若游 丝的生命线索是要小心翼翼地抽理和维 护的。余秋雨 基本主张w 阅读教学不是带学生钻一连串“圈套”,跳一个 个“陷阱”,不是强迫学生进入预设好的“游戏 程序”,更不是“强买强卖”。案例:一位教师 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让学生比较 文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和张 孝祥的“勋业故优游”。很多同学立刻回答,前 者更能体现周瑜的镇定自若、成竹在胸、从容 不迫等。可是教师还在引导学生寻找更恰当的 词语来概括

16、。还特别提示是一个成语,直到最 后学生答不上老师的预设答案,老师只能无奈 地点出“举重若轻”。3教师是阅读过程中的对话者 w 阅读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一次与 不在场的或者已经死去的当事人的心灵 的对话。 普鲁斯特 他山之石w 1)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学生自己提出 各种问题和诠释作品,使作品意义具体 化 w 2)运用预测的方法,使学生的阅读过程 始终充满着期待、思考和探究 w 3)多角度地理解、分析、评价文本内容 ,区分重要信息和非重要信息、想象和 现实等 五、阅读教学的常规过程正确的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序列 、准确的目标是高效阅读教学的共同特 征。 (一)引导过程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w 确定目标w 激发兴趣 1预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