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语文教材论第二章 语文教材分论汉语言文学系 龙梅教学内容Ø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概观Ø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第一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概观• 一、编写思想• (一)共同之处• 1、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2、致力于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和创造性的发展• 3、力求建设开放、丰富、有弹性的教材系统第一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概观• (二)各自特色 • 1、人教版 • 它力图构建新的编排体系,致力于全面提高学 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 • 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节自我、更新发展第一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概观• 2、苏教版,编写体现了六个基本理念 • 一是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 高学生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 二是尊重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体现民族语言 的特点 • 三是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四是加强整合优化 • 五是确认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 六是压缩课本单元体积,扩大教材总体容量,拓宽语文学习资源。
第一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概观• 3、语文社版 • 它吸收国内外母语教材编写的经验,切实体现 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的特点 • 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 力图构建新的语文能力实践体系 • 重视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体现语文实践的多 重功能;体现训练序列的立体整合 • 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第一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概观• 二、编写体例 • (一)共同之处 • 1、每册教材大体按照“范文系统”、“导读系统”、“练 习系统”、“写作系统”、“口语交际系统”、“综合性学 习系统”、“名著导读系统”、“古典诗词诵读系统”和“ 附录”等板块编排 • 2、每册教材都沿用“单元”作为基本单位,继承了教材 编写的传统,又有创新 • 3、三套教材都注重整合,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促进了听说读写能力 的整体发展 • 4、三套教材均改变了重知识、轻能力;重阅读写作轻 口语交际;重书本知识、轻实践活动的倾向和“繁、难 、偏、旧”的面貌,简化了知识头绪和训练项目第一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概观• (二)各自特色 • 1、人教版 • (1)范文系统:力求既有较丰富的人文内涵,又适合 作为学生阅读的范例。
• (2)导读系统:比较有特色的是单元提示和课前导读 • (3)练习系统:倡导研究性的学习方式 • (4)“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系统:把三个内 容都放在一起,配上标题,作为每个单元的附录 • (5)其他:附录大体分三类,即:谈书法艺术、谈汉语修辞和语法、谈文艺文体的特点第一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概观• 2、苏教版 • (1)范文系统:安排有较大的弹性编入每册书的主 体课文一般为24篇有些单元留空1—2篇,让师生自 荐课文 • (2)导读系统:不再阅读引导、预习提示等助读内容 • (3)练习系统:每课3—4题,题目设计不仅仅停留在 对课文内容的记忆、理解、分析上,着重引导学生独 立完成 • (4)写作系统:写作安排在七、八年级四册课本中每 一个单元之后 • (5)口语交际系统:在七、八年级,用12个专题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第一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概观• (6)综合实践活动系统:七、八年级每册课文 设置3项综合实践活动在九年级,9个”学会读 书“单元后面,都设置了”综合性学习与探索“栏 目,每个栏目都与单元的内容密切相关 • (7)“问题与讨论”专题的设计:比较集中地体 现研究性学习跨领域学习的课程目标。
• (8)其他:附录大体分为四类,应用文示例、 谈书法、谈语法、本册书的词语表第一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概观• 3、语文社版 • (1)范文系统:开发了大量的新课文 • (2)导读系统:比较简单,每单元有一简单的“单元 说明” • (3)练习系统:重视设计开放、半开放“思考与练习” 题 • (4)写作系统:写作板块是单独设置的 • (5)口语交际系统:每册课本都是7个单元,每个单 元都有单独的口语交际板块,整套教材共42个话题 (6)综合性学习系统;每册课文中设置三个单元,内 容大多数与本单元的学习没有必然联系 • (7)其他:附录大体分为三类:名著引读;有关汉字 、语法、修辞方面的知识,应用文示例第二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 一、阅读内容结构 • (一)课文系统:三种初中语文教材,仍沿用惯例, 采用单元的形式编排课文每册6—7个单元,选文30 篇左右语文社版仍按文体组织单元,人教版和苏教 版大体上以话题为单元选编课文 • 纵观三家出版社的初中语文教材,入选的课文有如下 特点: • 1、关注多样文化,具有时代气息 • 2、体现人文关怀,还孩子们一个多彩的童真世界 • 3、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读书。
第二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 (二)提示系统:也称导学系统或助学系统,是对学 生要求、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的提示,也包括对某些 疑难问题的诠释和对相关资料的引述提示系统包括 编辑说明、单元学习提示、课文阅读提示、注释、题 解、作者简介、参考资料等 • 1、编辑说明一般放在一册书的开头,如人教版的《 写在前面》;苏教版的《致同学》;语文版的《致同 学们》 • 2、单元提示一般介绍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本单元学习的航标第二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 3、课文阅读提示:是编辑在每篇课文前写的提 示性文字,它可以是学习本篇课文的要点,也 可以是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引子” • 4、注释、题解、作者简介 • 5、参考资料:一般是学习课文时给出的背景资 料,也有的是与课文相关的链接,用以扩大学 生的视野,对课文进行补充性学习 • (三)作业系统:一类是记忆性作业;第二类是理解性作业;第三类是应用性作业第二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 三、写作内容结构 • 人教版: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放在一起配 上标题,作为每个单元的附录其写作体系的特点为 :一是以学生自己为写作起点;二是写作与本单元的 阅读相关联;三是写作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联系 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的主题。
• 苏教版的写作训练是单独成体系的,安排在七年级和 八年级四册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的后面,九年级不再 有专门的写作训练其特点为:一是写作自成体系, 有一套纵向的编写意图;二是读写结合;三是留有余 地第二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 三、口语交际内容结构 • 人教版的口语交际与写作、综合性学习放在一 起,前面已论及 • 苏教版在七、八两个年级,用12个专题对学生 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 语文版每册课本都是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 单独的口语交际板块,整套教材共42个话题第二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 四、综合性学习内容结构:各出版社根据课程 标准的要求,都设置了综合性学习栏目 • 人教版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融合 在一起的 • 苏教版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标题设置综合性 学习的其中七、八年级每册课本设置三项综 合实践活动在九年级,有九个学生读书单元 ,在此之后都设置了综合性学习与探索 • 语文版的综合性学习在每册课本中设置三个单 元大多数与本单元的学习没有必然联系第二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 五、名著导读 • 人教版在每册课本的最后专门设置了”名著导读 “栏目,每册课本集中介绍三部长篇名著,共18 部。
• 苏教版的“名著推荐与阅读”插在单元后面每 册课本介绍一部名著 • 语文版的名著引读放在七、八年级四册课本的 附录部分,每册课本介绍三部文学名著第二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 六、古诗词诵读 • 人教版的”课外古诗词背诵”放在每册书后面, 每本书精选古诗词十首 • 苏教版以“诵读欣赏”的形式出现,放在每个单 元的后面,一共有36个专题,其中以古典诗词 为主,兼以散文 • 语文版每册书的最后两个单元是古文单元,每 个单元的最后一课都是选入古典诗词五首,整 套书入选古典诗词60首,没有另设诗歌诵读专题第二节 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 七、专题: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设置专题,是苏 教版语文教材独有的特色十个专题中,七年 级每册课本设置一个专题,八、九年级每册课 本设置两个专题 • 八、图像系统:三个版本的教材都配有精美的 插图集中放在全书前面的那些插图,一般以 彩色为主也有的教材除首页的彩色插图外, 正文还配有黑白插图 • 九、附录:是配合课文学习的附加性资料第二章 语文教材分论• 思考: • 熟悉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与结构 • 将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社版的语文教材 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