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2008年节水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7363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4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化县2008年节水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安化县2008年节水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安化县2008年节水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安化县2008年节水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安化县2008年节水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化县2008年节水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化县2008年节水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化县 2008 节水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综合说明(一)、项目概况安化县是一个地域较大的山区县,地势特点是南北峰峦对峙,资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境内群山起伏,岭谷相间。全县总人口 97.2 万人,总面积 4948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34310 公顷。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622mm,作物种植以稻谷、黄豆、花生、烤烟、茶叶等为主。2008 年安化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确定廖家坪灌区未级渠系改造为建设项目。廖家坪灌区是我县的一个中型灌区,1971 年动工修建,1978 年基本投入运行。 属于我县的主要农田保护区。水源为资江水系伊水一级支流漳溪中游的廖家坪水库,灌区内建有干渠 3条 68.

2、36km,支渠 26 条 230.29km,干渠已建成隧洞 70 处12.475km,渡槽 11 处 549.8m,倒虹吸管 11 处 3106.2km。支渠上已建成建筑物 71 处,其中隧洞 21 处 3.14km,渡槽 23处 370m,倒虹吸管 27 处 7.47km。主干渠以上已基本完成衬砌和续建配套,目前形成了以廖家坪中型水库为龙头,渠道为网络,山塘、河坝、泵站为基础的灌溉网络体系。灌区辖仙溪镇、长塘镇、清塘镇、梅城镇和乐安镇 5 个乡镇,113 个行政村。灌区总人口 13.91 万人,全灌区总面积 340.3km2,耕地面积 8.76 万亩,目前实际灌溉面积 3.31 万亩。灌区建

3、成 30多年来,为安化县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次规划具体确定灌区内清塘铺镇的木桥村、山溪村、三里冲村,梅城镇的中田村、夏桥村,仙溪镇的雷公山村,长塘镇的杨台村、柳溪村,乐安镇的乐兴村为项目区。清塘项目区的木桥村由灌区内的木桥支渠灌溉,支渠设计流量 0.0594m3/s,现有人口 537 人,耕地面积 1040 亩。山溪村由山溪支渠灌溉,支渠设计流量 0.0418m3/s,现有人口 560 人,耕地面积 1100亩,三里冲村由田湾支渠灌溉,支渠设计流量 0.0773m3/s,现有人口 638 人,耕地面积 1220 亩,项目区以上干渠已基本完成衬砌。梅城镇的中田村由左干渠的田心左支渠灌溉

4、,支渠设计流量 0.2517m3/s,现有人口 1021 人,耕地面积 600 亩,夏桥村由田心左支渠灌溉,支渠设计流量 0.2517m3/s,现有人口 1348 人,耕地面积 1892 亩,项目区以上干渠已基本完成衬砌。仙溪镇的雷公山村由右干渠的伏堂支渠灌溉,支渠设计流量 0.2409m3/s,现有人口 681 人,耕地面积 554 亩,项目区以上干渠已工基本完成衬砌。长塘镇的杨台村由右干渠的通溪支渠灌溉,支渠设计流量 0.2734m3/s,现有人口 650人,耕地面积 890 亩,柳溪村由右干渠的通溪支渠灌溉,支渠设计流量 0.2734m3/s,现有人口 598 人,耕地面积 750 亩,

5、项目区以上干渠已工基本完成衬砌。乐安镇乐兴村由左干渠的乐安右支渠灌溉,支渠设计流量 0.1624m3/s,现有人口 450人,耕地面积 420 亩,项目区以上干渠已工基本完成衬砌。各项目区水利设施多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受资金和技术条件限制,工程先天不足,设计标准低,斗渠和农渠基本没衬砌,施工质量差,经过多年运行,防渗功能减退,崩塌、渗漏、堵塞现象日趋严重,造成水量损失大,水的利用率低,灌溉效益差,严重制约了项目区经济的发展。(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编制的依据和过程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文件精神,引

6、导农民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昨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工程设施改造,创新工程管护机制,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本次规划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制定的2008 年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指南、 湖南省 2008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2008 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编制而成。收到上级通知后,县水利局派专人实地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当地群众的迫切要求,根据当地群众的强烈要求,由村级单位组织群众经过一事一议研讨、申请,确

7、认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编制。(三)、项目建设目标、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标,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工程建设。我县本次规划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末级渠系工程的改造,使渠系利用系数提高到 0.9左右,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 88%,确保项目区 8000 多亩耕地旱涝保收。建设原则:坚持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坚持水源、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配套、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确保建成后农民受益。

8、建设范围包括廖家坪灌区管辖内的五个乡镇 9 个村,这9 个村是清塘镇的三里村、山溪村、木桥村,梅城镇的夏桥村、中田村,仙溪镇的雷公山村,长塘镇的扬台村、柳溪村,乐安镇的乐兴村,合计 7000 亩。建设规模:支渠防渗改造 4 条 10 .4Km,斗渠新建 15 条19km , 农渠新建 23 条 17.4km,山塘新建 1 口 0.6 万方。主要内容是对廖家坪灌区末级渠系进行修复、续建、新建和改造。建设工期为 4 个月。(四)、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实施意见本次规划依据湖南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湘水建管200816 号文)、2002116 号文发布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水利建筑

9、工程预算定额、 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总2005389 号文发布水利工程概预算补充定额进行估算,该项目总投资为 440 万元。资金筹措方案为:中央投资 220 万元,市财政补助 10 万元,县财政补助 5 万元,群众集资筹劳 205 万元,项目区各村的群众集资筹劳方案具体见附件。 实施意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市、县财政全力支持,项目区群众积极投劳投资,县水利局积极进行技术指导、科学组织、协调管理,以期工程尽快实施。(五)、社会效益分析及整个项目综合评价的结论项目实施后,可新增灌溉面积 625 亩,改善灌溉面积6375 亩,增产粮食 887.5 吨,年增加农民收入 124 万元,是一个

10、增加农业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有效措施。经论证,该项目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六)、建后管护方案工程竣工后明确所有权,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职责,以村为单位成立 9 个用水户协会,对工程进行管护、对灌溉用水进行协调。灌溉协会可按实际情况及群众意见,根据农户受益面积的数量收取适量水费用于渠系工程的更新与修复。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廖家坪灌区是安化县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以种植双季水稻为主,农田需水量多,因此灌溉系统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不但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了促进灌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在灌区进行末级渠系工程的修复

11、、续修、新建和改造是十分必要的。1)实施项目建设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植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项目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效益不高,实施项目区末级渠系建设,可以发展大豆、油料等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同时,加大项目区末级渠系节水工程改造,改善水系条件,也为加快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2)实施项目建设。是实现节水增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迫切需要。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紧张,水资源紧缺将成为 21 世纪全球性的课题。随着水价改革的推行,供水成本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灌区

12、现行的粗放式农业灌溉方式急需向集约化、精细化灌溉发展。通过项目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能有效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灌溉保证率,降低农业成本,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投入产出率。3)实施项目建设是强化水利行业管理,实现水利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显露出来,由于投入不足,工程配套陈旧,设施老化,效益衰减,农业生产喝“大锅水”的现象依然存在,直接影响到农业的持续发展。实施项目区末级渠系配套建设,提高灌溉工程保证率,可加强水利行业管理,实施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以促进小型水利工程

13、的可持续发展。4)实施项目建设是改善项目区工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由于项目建设受当时投资的制约,设计标准低,末级渠系配套改造衬砌率低,严重制约了项目区内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中央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今天,通过项目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可以改善工农业生产环境,保障农民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5)实现项目建设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需要。项目区工程建设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并渐趋完善,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发挥工程系统的效率,以实现项目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6)实施项目建设是保障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14、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安化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2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安化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成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协调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2)项目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灌溉条件。由于主干渠工程已基本完成衬砌,上游库区集雨面积大,水资源丰富,所以在水资源供给上有了良好的保障。3)项目区具有较强的协同能力。项目区经济有一定的基础,配套资金能够得到保障。各级政府、各行各业为实施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已做好了思想上、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准备。4)廖家坪灌区管理处对建设高度重视,对各分项目积极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和

15、支持。5)各项目区用水户协会已初步成立。通过项目建设,可以提高渠系的利用率,改善渠道过流条件,保证工程正常运行,减少田间用水损失,进而恢复和扩大灌区的灌溉面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技术上是可行的。另外,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中央及地方补助资金的落实到位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项目区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该项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经济和技术上也是可行的。三、建设条件分析(一)、项目区自然概况项目区位于廖家坪灌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光热丰富,雨量丰沛,宜种面积广。灌区农田地面高程一般在 260-180m 之间,地理位置东经

16、1111411121,多年平均气温 16.6,七月最高平均气温29.0,极端最高气温 43.6,极端最低气温-13.2,多年平均降水量在 1491.9mm,降水日数 156.3 天,多年平均蒸发量1225mm,多年平均风速 2.4m/s。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1602.4小时,多年平均降雪日数 12 天,无霜期为 253 天。项目区地面植被良好,林木品种丰富,森林覆盖率为 723%,自然资源木材、楠竹、煤等产量丰富。区内土壤大部分为粘土、黄壤土等,有机质含量高,适宜于农作物生长。(二)、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现有人口 6384 人。耕地面积 8466 亩。2007 年工农业总产值为 3820 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1690 万元,工业总产值 213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800 元,项目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2007 年粮食总产量 6584 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烤烟、花生和中药材等。从项目区的自然概况和社会经济来看,具备建设的基本条件。(三)、项目区基础设施项目区已建水利骨干工程包括山平塘 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