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应加大对环保业倾斜力度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7573460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应加大对环保业倾斜力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金融应加大对环保业倾斜力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金融应加大对环保业倾斜力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金融应加大对环保业倾斜力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金融应加大对环保业倾斜力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应加大对环保业倾斜力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应加大对环保业倾斜力度(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 目录目录 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绿色金融 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绿色金融 二、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 二、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 三、完善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 四、国家开发银行的绿色金融实践 三、完善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 四、国家开发银行的绿色金融实践 3 一、生态建设需要绿色金融一、生态建设需要绿色金融 1.1 1.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亟需加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亟需加强 老子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应该 懂得敬畏和珍惜自然生存环境。人对天地不敬,天地也会还以颜色。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 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2、2012年党的“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 放在突出地位”。 2013年5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国土是生态文明 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 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2014年9月10日,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表示:“对中国来说,最突出的问题是 水、大气和土壤污染,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关系到人们健康,也关系到 食品安全,中国政府必须负起责任,向这几个重要

3、领域的污染宣战”。 4 1.2 1.2 中国中国环境环境污染污染严重,现状堪忧严重,现状堪忧 一、生态建设需要绿色金融一、生态建设需要绿色金融 中国生态环境的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中国生态环境的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 赤字逐渐扩大赤字逐渐扩大。目前,中国单位。目前,中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倍,日本的7倍倍 ,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国五分之一国土笼罩在“雾霾”之中,环境问题已经,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国五分之一国土笼罩在“

4、雾霾”之中,环境问题已经 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据1992年遥感数据,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全部国土面积18.7%。 沙漠化迅速发展。沙漠化迅速发展。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面积约占全部国土面积15.5%。 草原退化加剧。草原退化加剧。全国草原退化剪面积达10亿亩,并以每年2000多万亩速度扩大。 森林资源锐减。森林资源锐减。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主要林区面积不断减少。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生物物种加速灭绝。中国植物物种15-20%处于濒危状态;野生动物分布明显缩小。 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华北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湖泊建

5、国后减少500多个。 水体污染明显加剧。水体污染明显加剧。97%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近年来污染事故年均1700起以上。 大气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严重。2013年全国74个监测点仅海口、舟山和拉萨空气质量达标,超标率95.9%。 世界10大污染城市排名,中国占了7席。 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地区主要化学污染物排 放量达到全国总排 放 量 的 56%。 5 1.3 1.3 生态危机重要原因:生态危机重要原因:绿色绿色环保环保项目激励机制不足项目激励机制不足 污染性的项目污染性的项目/ /产品产品 供给(投资)过度供给(投资)过度

6、绿色清洁绿色清洁项目项目/ /产品产品 供给(投资)供给(投资)短缺短缺 现状现状 长期以来,中国的政策及市场信号不鼓励绿色投资,而过度鼓励污染性项目。 中国经济需要绿色GDP,绿色经济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据估计,中国未来需要 每年约两万亿两万亿绿色投资。为引导更多资金进入绿色行业,中国需要系统的激励政 策。 一、生态建设需要绿色金融一、生态建设需要绿色金融 6 1.4 1.4 绿色绿色金融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金融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生态建设需要绿色金融一、生态建设需要绿色金融 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 在持续强劲增长的同时,

7、在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强度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后 续发展中仍面临很大的资源和环境约束。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通过杠杆作用和资源配臵功能引导社会资源流向, 进而直接影响国家绿色政策的进程和实施成效。环保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和保障。 努力实现社努力实现社 会资金投向会资金投向 与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 最大化相一最大化相一 致致 绿色金融绿色金融 制度设计制度设计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社会责任 扩大绿色产品市场扩大绿色产品市场 缩减污染产品市场缩减污染产品市场 改变消费者偏好改变消费者偏好 降低绿色项目成本降低绿色项目成本 提高污染项目成本提高污染项目成本 7 目录目录 一、生态文明

8、建设需要绿色金融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绿色金融 二、绿色金融二、绿色金融的国际的国际经验经验 三、三、完善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完善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 四、国家开发银行四、国家开发银行的绿色金融的绿色金融实践实践 8 2.1.1 2.1.1 国际银行业的“绿色行动”国际银行业的“绿色行动” 二、二、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 20世纪下半页,随着全球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严重,民众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各种环保组织纷纷出现,如1948年世界环保组织成立、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 立、1971年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成立,在环保运动推动下,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环 境资源的稀缺性,相机出台各种环保法规。

9、 2003年,以美国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荷兰银行、西德意志银行为首的一些西 方银行,在采取世界银行环境保护标准和国际金融公司的社会责任方针基础上, 牵头制定了著名的赤道原则。这是一套在融资过程中用以确定、评估和管理项目 所涉环境和社会风险的金融行业准则,从此拉开银行业“绿色行动”大幕。 2014 年,“赤道原则” 已正式推出3.0版本,目前全球已有来自34个国家的80个金 融机构正式成为“赤道银行”,覆盖了全球近80%的国际项目融资。2008年10月, 中国的兴业银行正式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成为全球第63家、中国首家赤道银行。 目前该银行仍是中国唯一的一家赤道银行。 赤道原则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

10、今已被越来越多金融机构认同。中国银监会出台的 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绿色信贷指引等监管规范中提出了与赤道 原则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一致的要求和方法,国家开发银行在其业务中导 入了赤道原则理念,一些商业银行也纷纷表示“积极向赤道原则看齐”。 9 2.1.2 2.1.2 中国银行业的“绿色行动”中国银行业的“绿色行动” 二、二、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银行出台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 问题的通知;国家环保局出台关于运用信贷政策促进政策保护工作的通知。 2001年,环保局和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的环境审计公告;2003年颁布上市 公司或股票再

11、融资进一步环境审计公告、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建议。 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环保总局将企业环保信息加入全国信用信息基础数 据库,对企业环保行为进行评级。 2012年2月,中国银监会印发了绿色信贷指引,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绿 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并以此优化信贷结 构,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发展方式转变。 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核心内容,它又被称为可持续融资或环境融资。自2012年 中国开始推行绿色信贷后,银行金融业增加了对“两高一剩”行业信贷的控、压、 限,对节能减排项目、“三农”、小微企业信贷进行保、提、增。截至2013年底, 中国21家银行业绿色信

12、贷余额5.2万亿,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7%。 10 2.2 2.2 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概念概念 二、二、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 绿色金融: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以建设绿色经济为导向,以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和经济资源 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以信贷、保险、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为手段,以金融机 构为服务主体,并以居民、企业为投融资服务对象的金融体系。它的基本运行特 是:政府推动、市场运作。 绿色金融一大难点:绿色发展公益性与银行金融业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 通过金融手段要实现经济与生态、资源、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公益性 ;另一方面,银行业作为企业主体又要获得市场润。在这方

13、面,政府支持力度以 及能够出台何种绿色金融政策至关重要。 绿色金融两层含义:一是指金融业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指金融 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四大支持领域领域:一是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 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二是清洁能源,重点是核能;三是节能服 务行业,重点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四是环保产业,重点是防治环境污染、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食品流通、资源利 用以及工程项目等活动。 11 2.3 2.3 国际上通行的国际上通行的绿色金融绿色金融类别类别 二、二、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 1. 1.绿色贷款

14、:绿色贷款:银行用较优惠的利率和其他条件,来支持有环保效益并同时限制有负面环境效应的贷款项目。他们奉行赤道原则,如果申请贷款者不符合相关社会环境保护标准,参与银行将拒绝为其项目融资。 2. 2.绿色债券:绿色债券:国际金融组织或政府发行专项债券,以较低利率来支持绿色项目。 3. 3.绿色保险:绿色保险:又称生态保险,是市场条件下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以保险公司对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最具代表性,欧盟坚持 “污染者付费”原则,推动了该险种在欧洲的普及。 4. 4.绿色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绿色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目前国际上比较盛行以这种方式对大型绿色项目进行直接投资

15、方式,主要集中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 绿色金融产品:绿色金融产品:国外金融市场已出现相当数量具有较好流动性的绿色金融产品,以ETF指数和基金类产品为主,也包括碳排放类的衍生品等。 6. 6.绿色银行:绿色银行:为解决绿色项目融资市场失灵问题,政府可以特别设立绿色银行,其投资重点是具有较强商业性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 12 政府政府用用财政资金财政资金提供激励是支持环保产业的主要手段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提供激励是支持环保产业的主要手段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利用公共财政机制激励私有部门对抗击气候变化的投资文件中提到:公共财政机制利用公共财政机制激励私有部门对抗击气候变化的投资文件中提到:

16、公共财政机制是解决环境问题方案的一部分,每是解决环境问题方案的一部分,每1美元的政府资金可以调动美元的政府资金可以调动3至至15美元的私人投资。美元的私人投资。 1. 1.财政财政贴息:贴息:政府对于绿色信贷项目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2. 2.财政财政担保担保:政府借此能够以较少社会成本优化配臵资本,主要用于支持环保类中小企业发展。 3. 3.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政府提供给清洁能源企业、团体或个人投资者一个长期保证购回价格,让投资者得到较好回报,目前在光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行业应用较为普遍。 4. 4.政府政府采购采购:如欧盟明确提出绿色公共采购,鼓励成员国政府机构50%以上采购应购买绿色产品、签订绿色合同。 5. 5.债券债券免税:免税:为吸引投资者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