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南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可研报告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72382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7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南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塔南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塔南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塔南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塔南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塔南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南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可研报告(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 1 章章 总论总论1.1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1.1.1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塔南路道路工程1.1.2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概况项目承办单位及概况项目承办单位:石家庄市城市管理局承办单位概况:石家庄市城市管理局是主管全市城市管理和市政工程的综合部门。1.1.31.1.3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石家庄市市政设计研究院1.1.41.1.4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 石家庄市城市管理局的委托书及要求2.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3. 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4. 石家庄 200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及资料1.1.51.

2、1.5 编制内容编制内容1. 本项目编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概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工程方案、环境保护、节能、项目实施安排、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数量;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内容。1.21.2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1.2.11.2.1 拟建项目地点拟建项目地点石家庄市城区1.2.2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建设规模与目标塔南路道路建设标准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 40 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度32 米,其中行车道宽 18 米,人行道各宽 4 米,绿化带各宽 3 米。路面形式为沥青混凝土柔性路面。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以及附属工程。1.2.31.2.3 工程方案工程方案1.

3、道路工程:道路按规划断面分段形成。本项目为放射东路至仓兴街段、青至建大街路段。石栾路以东有一条现状小路,一西无现状路。2. 排水工程:本方案涉及路段均按规划管网形成。现状相交路段排水无出路。3. 照明工程:本方案涉及路段均桥做照明用路灯。5. 附属工程:做绿化设施。1.2.4 设条件设条件本报告通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认为石家庄市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雄厚,道路建设材料来源丰富,运输条件极其便利,具备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1.2.5 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 1400.01 万元。由市财政拨款。1.2.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

4、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序号指标指标单位单位数量数量备注备注1 1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规模及内容2 2道路工程道路工程16611166113 3雨水管网雨水管网m m825.5825.54 4污水管网污水管网m m7307305 5照明工程照明工程49496 6绿化工程绿化工程521852187 7便道工程便道工程695769578 8建设投资建设投资1400.011400.011.31.3 结论结论本项目将青园街、建设大街、建通路有效连接,对缓解所在区域交通压力、疏散过境交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解决与之相交各路段雨污水无正常出路的问题,因此应该尽快实施。本报告综合考虑了工程可能涉及

5、的各个方面,对每一个方面都进行分析和论述,工程是必须、及时和可行的。第第 2 2 章 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2.12.1区域概况区域概况2.1.12.1.1 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石家庄市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1993 年石家庄地、市合并,现行政区划设七区、十二县和五个县级市,土地面积 1.58 万平方公里。2005 年末,石家庄市总人口为 927.3 万人,其中石家庄市区人口 224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5.53%。石家庄市是少数民族散居的城市,共有 43 个少数民族成分,占全市总人口的 0.8%,少数民族中一回族为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6.8%,主要分

6、布在市内五区和无极县、藁城市、新乐市、辛集市、正定县。全市有 3 个民族乡,18 个民族村。2.1.22.1.2 结构位置结构位置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处燕赵腹地。东隔衡水、沧州与渤海相距 300公里,西与煤炭基地山西相连,南接邢台,北邻保定,东部与衡水市接壤。石家庄市辖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太行山海拔 1 千米左右,京广铁路西侧及其以东平原区,海拔 34100 米,地势平坦。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回,是冀中南地区和华北南部的中心城市,也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商贸、文化和信息中心。2.1.32.1.3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一、农副产品资源一、农副产品资源石家庄市

7、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为谷等;油料作物主要一油菜为主,余有花生、蔬菜等。除主要农作物外,还有价值较高的各类水果、瓜菜等。著名的特产有赵县雪花梨和鸭梨。二、能源、矿产滋芽二、能源、矿产滋芽石家庄市能源资料比较丰富。煤田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在井陉县,其次是赞皇、元氏两县。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辛集市、晋州市凹陷中。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平山、辛集、行唐、无极、晋州等线(市) ,共有 13 个地热井,主要用于洗浴、地热取暖、孵化、食用菌培植、鱼类养殖等。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铁、铝土矿等。其中黄金主要分布于灵寿、平山两县。位于灵寿县的石湖金矿是石家庄市最大的采、选、冶联合生产企业,黄金年产量超

8、万两。铁矿主要以磁铁为主,多分布于平山、赞皇等地。铝土矿主要集中于井陉县。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硅线石、耐火粘土、碎石母、滑石、蛇纹石、石英、长石、岩棉用辉绿岩、饰面用花岗石、大理石、重晶石等。其中饰面石材、电石辉岩、制碱灰岩、溶剂灰岩都在全省占有重要的地位。平山红、中国黑等优良的饰面石材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水气矿产主要为矿泉水,在石家庄分布广泛。目前已评价矿泉水源地 40 个,开发企业 8 家。已;列入河北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中,保有储量居全省前三位的矿产有17 中,其中水泥用灰岩等建材非金属矿产、化工灰岩等在全省占资源优势,对石家庄市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重大。三、旅游资源三

9、、旅游资源石家庄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其中既有历史文化名城、现代革命纪念地等人文资源,又有山林、湖泊、温泉等自然资源,还有风俗民情、商贸购物、都市观光等独特资源,不仅种类全、数量多,而且开发价值很高。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5 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0 余处,各类文物景点多达 1200 余处;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 处(苍岩山、嶂石岩) ,省级风景名胜区 2 处(封龙山、天桂山) ;还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省历史文化名城赵县;以及省级旅游度假村 4 处(蟠龙湖、苍岩山、温塘、嶂石岩) ,国家级森林公园 1 处(五岳寨) ;省级森林公

10、园 7 处(仙台山、驼梁、南寺掌、赤支、龙州湖、西柏坡等) ;国家级和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 处;独特的省会地位、繁荣的商贸更为发展商贸会展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2.2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2.2.12.2.1 石家庄石家庄石家庄素有“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是全国铁路、公路、邮政、通讯的重要枢纽。石家庄火车站为全国三大编组站之一,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客货中转中心,有京广、石太、石德三条铁路交汇于此,塑黄铁路横穿我市北部;公路运输四通八达,京深、石太、石黄、青银高速公路和 107、307、308 等国道在市域内纵横交错;石家庄民航机场已开通 20 多条国内航线;地方

11、道路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形成了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地方道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石家庄市优越的结构位置为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该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井陉、徽水发电厂、西柏坡电厂均是石家庄重要的能源基地。年实现地区生产 206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13.2%,第一产业平稳增长,实现增加值 255 亿元,增长 4.2%;第二产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 1025 亿元,增长 1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784 亿元,增长 14.2%。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生产保持了稳步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石家庄盛产小麦和玉米,多数地区一年两熟

12、,小麦生产为居全国前列,赵县的雪花梨和鸭梨驰名中外。2006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68 亿元,比上年增长 4.2%,其中农业产值 215 亿元,增长 3.7%,牧业产值 230 亿元,增长 4.5%,农林牧渔服务也产值 14 亿元,增长 8.5%。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 到 485.2 万吨,比上年增加了 2.8 万吨,粮食亩产 439 公斤与上年持平。2006 年全市工业生产与效益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1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8%,增速比上年略有回落,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 196.0 亿元,增长 6.3%。工业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稳步

13、增长,但亏损企业额增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 98.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 258.9亿元,增长 21.3%,增速和上年持平,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 77.2%。 “五大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增强。2006 年,全市以经济地理调整为主线,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得到健康发展。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化公示范基地等“五大基地”建设取得进展,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固定资产铜子呈现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1000 亿元,达到 109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0%,其中城镇投资完成 997 亿元,增长 26.3%。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17 亿元,增长

14、4.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447 亿元,增长 25.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533 亿元,增长 27.5%。建设项目投资完成 866 亿元,增长 29.7%;施工项目个数 3423 个,增长 2.8%,桥开工项目 2992 个,增长 9.0%;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131.5 亿元,增长 8.0%,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达到 940 万平方米和 224 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 34.8%和 125.8%。2.2.22.2.2 石家庄市桥东区石家庄市桥东区桥东去位于石家庄市中部,东以胜利北大街、建设大街、汇通路的中心线为界,与长安区、欲华区相邻。西以京广铁路上行线及红旗、陈章村的村界为限,与新华区

15、、桥西区相邻,南与欲华区和鹿泉市相界,北与正定县接壤,面积46.59 平方公里,人口 31.76 万人。桥东区至今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桥东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该区对南三条商品批发市场的拆迁改造,一大批专业商城拔地而起,金正及建国食品、太和日化城、四海五金电料城已相续投入运营,使南三条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年成交额 100 多亿元。进一步拉动了该区五金阀门、机电、通讯、服装、包装、化工、装饰材料、干鲜水果等产品的产销。该区交通便捷,四通八达,107 国道纵贯该区,有华夏、胜南向阳、运河桥等长途客运站,通达华北、西北、中原、东南等省、区、市。2.2.32.

16、2.3 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市长安区长安区位于石家庄市的东部,辖 8 个办事处,3 个镇,全区面积 111.24 平方公里,人口 40.93 万人。长安区是市直机关集中的区。中共石家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部、室、委、办、局等绝大部分都设在本区。长安区是全市轻纺工业、重工业集中的地区。著名的华北制药集团、天同集团、化肥厂、钢厂及河北常山纺织集团等单位都坐落带本区。改革开放以来,长安区的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飞速发展。2.2.42.2.4 石家庄市裕华区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于 2001 年 3 月 21 日成立的行政区,位于石家庄市区东南部,面积 101.45 平方公里,人口 40.23 万,辖 2 镇、1 乡、7 个街道办事处。裕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快捷,是省会的交通要冲,裕华路、二环路、京珠高速、石德铁路四条交通主动脉构筑了裕华区发展的桥梁和纽带。裕华区是有原石家庄市的两县三区的部分乡镇、街道组成,具有综合发展优势。全区已形成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