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做完这些事,就过年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7572359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人,做完这些事,就过年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人,做完这些事,就过年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人,做完这些事,就过年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人,做完这些事,就过年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人,做完这些事,就过年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人,做完这些事,就过年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人,做完这些事,就过年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人,做完这些事,就过年了!上海人,做完这些事,就过年了!点击上方“上海热线” 可以订阅哦!很多人抱怨现在过年越来越没年味了那是因为你的生活缺乏仪式感许多过年习俗都被你舍弃了重拾这些过年习俗才能体会到浓浓的年味发现菌为你列了一份清单当你做完这些事就到大年夜了时间:腊月开始进入腊月,上海人就要开始准备腌腊肉了。外面买的总是没有自家做的香。咸肉、香 肠.阳台上上都被挂满了,能吃上小半年呢。时间:年前两周花生、瓜子、糖果、水果,这些都是过年必备的。第一食品商店、城隍庙、各大新春 年展、还有很多老字号的商铺,都是上海人扫年货地方。买齐全了,才能过一个丰盛 的年。时间:年前两周小时候盼望过年,除了能吃

2、上平时吃不到的美味,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能穿上新衣。 现在的人虽然新衣服随时都能买,但是过年了总要有新气象,出门给自己和家人买身 新衣,辞旧迎新,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年。时间:腊月廿四(1月21日)祭灶神又称送灶神,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一般民家在二十四 日晚上祭。到了祭灶神这天,人们以旧灯糊上红纸挂在灶龛两旁,并贴上“上天言好 事,下界保平安“的红纸对联。入夜,供桌上摆着一造形特制的圆形麦芽糖。但上海人如今仍保持祭灶习俗的已不多,只是在食物上还保留着祭灶的影子,祭灶日 这天的传统食物是粽子糖、麦芽糖和糯米团子,又甜又粘的“糖衣炮弹”,让灶王爷只 说好话。此外,上海地区的祭灶食

3、物还和方言谐音有关。比如,腊月二十四习惯吃地栗(也叫 荸荠、马蹄),上海话里“地”和“甜”同音,故地栗谐音代表甜,让灶王爷多说好话; 茨菰(也作“慈菇”)的“茨”在沪语里和“是”同音,因此茨菰也是上海人祭灶时的传统 食物,希望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只会说“是是是”。时间:腊月廿五(1月22日)上海人在腊月二十四祭灶后,二十五就迎来了大扫除,扫去旧年灰尘以迎接新年。用 长柄扫帚掸掉屋顶四角及墙上灰尘、蛛网,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 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称“掸檐尘”。因“尘”与“陈”在上海话中谐音,故又叫“掸陈”, 寓意着掸除“晦气”。时间:腊月廿五(1月22日)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

4、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腊月廿五上海人要祭城 隍,这是春节前的重大活动之一。另外历史上每逢农历二月二十一都要举行隆重 的“祭城隍”大典,已成为上海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时间:正月之前正月里不剃头,这是老上海人的习俗。与北方所不同的是,上海人并没有“正月剃头 死舅舅”的讲法。但是爱美的上海人依然会赶在新年到来之前,去理发店剪个头发, 做做造型,新的一年从“头”开始!时间:腊月廿九(1月26日)上海等江南一带的“小年”通常是指大年夜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的前一夜。其实并不 是咱们上海“怪”,而是上海这个才是最传统的。小年夜这一天,上海人通常家置酒 宴,合家团圆,意为吃“小年夜饭”,人们往来

5、拜访叫“别岁”。时间:腊月三十(1月27日)大年夜也就是除夕啦,贴上喜庆的春联,吃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是上海人一年中最 期盼的。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外面酒店吃年夜饭,肉圆、蛋饺是必不可少的,象征着 团圆和招财进宝。还要吃些芋头,上海人有谚语说是:“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 愁。”饭后,不能讲“吃完了”,要讲“吃好了”。时间:腊月三十(1月27日)除夕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 边笑,边吃杂食。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龙华寺争敲新年钟、烧“头香”。时间:大年夜或年初一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收压岁钱了,除夕晚上或大年初一,家长们都 会给孩子压岁

6、钱。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 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时间:大年初一(1月28日)正月初一,开门大吉,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这个时候新的一年 真正开始,大家互相祝贺,如果晚于正月初十就属于晚年了,这个时候新年的喜庆气 息已经淡去,但是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时间:大年初一(1月28日)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 高”。汤圆的馅子也有多种,黑洋酥、豆沙、猪肉糜,最受欢迎的是黑洋酥,其实就 是黑芝麻打成粉状,然后加猪油相拌,这大概和上海人受苏州影响大,口味欢喜甜咪 咪的缘故。老字号的手工汤圆更加受上海人喜爱。欢天喜地过新年啦传播海派文化,服务上海市民;大城小事,家长里短,实时娱乐体育财经新闻,记得 第一时间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本文作者:侬好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