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监测技术简介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47570708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疫病监测技术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动物疫病监测技术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动物疫病监测技术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动物疫病监测技术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动物疫病监测技术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疫病监测技术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疫病监测技术简介(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疫病监测技术简介宿松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何明海主要内容概述监测的原理和分类监测的程序监测的布局动物疫病监测的采样技术实验室检测技术工作任务一、概述(一)、概念 广义的疫病监测是指为政策管理提供技 术支持、为实施防疫法律法规提供技术监督 、为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的一种手段。狭 义的监测是指调查动物群体中某种疫病或病 原的流行情况。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健康、动物产品质量的重 要保障,由法定的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的动物 防疫标准,依照法定的检验程序、方法和标准,对 动物、动物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检测, 并依据监测结果进行处理的一种措施。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重要 动物

2、疫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规定为必须申报 的疫病,以切实掌握疫情动态、发展趋势和流行规 律,及时发现疫情隐患,提高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 报能力。(二)、意义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 要组成部分,为制定动物疫病防控计划和 消灭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或调整动 物疫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为评价动 物疫病防控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兽医主 管部门对重大动物疫情及时作出预警预报 提供科学依据。1、是掌握动物疫病发布特征和发展趋势的 重要方法2、是掌握动物群体特征和影响疫病流行因 素的重要手段3、是评价防控措施实施效果、制定科学免 疫程序的重要依据4、是调整防控策略、根除动物疫病的基础5、能及时发

3、现疫病、及时处置动物疫情6、是保证动物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二、监测分类(一)、临床监测 临床监测是疫病监测的最重 要方式之一,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对动物群体进行 系统检查,发现异常作进一步调查,出现外来病 、新发病、法定的一、二类疫病应及时按规定报 告。(二)病原学监测 病原学检测技术主要有细菌 的分离与鉴定、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分子生物学 技术、抗原检测技术等。分子学生物检测技术主 要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也是常用的病原 学监测方法。病原监测注意事项:1、监测的对象和样品应具有代表性。2、可采集畜禽养殖场、交易市场、屠宰场的动 物样品进行检验。3、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疫病监测和分析 。

4、4、及时收集监测结果。5、可对保存样品进行追踪调查。6、经常性地分析检验记录,防止监测的盲目和 被动状态。(三)、血清学监测血清学监测畜禽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的一种重要 检测方法,原理是利用已知抗体或抗原来检测未知 抗原或抗体,从而完成动物疫病的血清学检测、免 疫抗体监测。常用的有血凝抑制实验(HI)、中和 实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管凝集实 验等。血清学监测的作用1、查明动物群体疫病,包括隐性感染为主的 疫病流行情况。2、根据动物群体某种疫病的抗体水平及发布 推测过去和现在的流行和发布状况。3、根据疫苗接种前后抗体滴度的变化,正确 评估免疫效果。4、根据发病初期和康复期动物血清抗体

5、水平 的升高幅度,对疫病进行确诊。5、根据系统的抗体监测,为制定动物疫病防 控策略提供依据。6、对规模养殖场进行抗体检测评价疫苗免疫 效果,制定合理免疫程序。(一)、任务下达为切实掌握重大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和疫 情动态,及时发现疫情隐患,提高疫情 预警预报能力,根据国家动物防疫法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规定 ,兽医主管部门根据需要下达监测任务 。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 组织实施。三、监测的程序(二)、制定监测方案1、确定监测性质2、确定监测目的3、确定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内容4、确定临床检测样品的采集(三)、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掌握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和 疫情动态,及时发现疫情隐患,分

6、析评估疫 病风险,进行疫情预警预报的重要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搜集资料应包括:个案调查; 爆发疫情调查;发病报告;死亡登记及死因 调查;致病因子的鉴定;动物免疫水平调查 ;防疫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观察;环境因素 、自然因素及其他与之有关的流行病学调查 。(四)、样品采集畜群采样单位按随机采样原则采样。临 床采集的样品种类主要有血液样品、组织 样品、粪便样品、皮肤样品、分泌物和渗 出物样品等。根据样品和检测目的的不同 ,对样品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五)、实验室检测根据监测方案要求,样品采集后要尽快送实验 室进行检测。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技术有:1、组织病理学检测技术 对组织切片、染色开 展病原的特异性诊断

7、。2、病原学检测技术 运用微生物培养技术,开 展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 鉴定。3、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广泛用于病原基因的 变异与进化分析,为疾病防治提供分子理论分析依 据。4、血清学检测技术 广泛应用于动物疫病的 血清学检测、免疫后的抗体检测。四、监测的布局为保证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科学、合理、 有序、有效实施,应制定科学、具体、完善 的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对监测的动物疫病病 种、目标群体、监测频次、样品数量进行科 学合理的布局,遵循定点、定时、定量的原 则。明确监测点、监测时间、监测频率、监 测数量。进行免疫抗体监测,禽类每个监测点至 少采集30份血清样本,家畜至少采集20份

8、血清样本,病原学监测至少采集20个血清 样本,进行检疫净化时要对主要监测对象 逐只逐头检测,如布病、结核病的检疫净 化。五、动物疫病监测的采样技术(一)、采样的一般原则与采样方法1、凡是血液凝固不良、天然孔流血的 病、死动物,应耳尖采血涂片,首先排除 炭疽,炭疽病死的动物严禁解剖。2、采样时必须无菌,避免样本的交叉 感染。解剖时先胸腔后腹腔,先取实质性 器官,后取肠道等易污染的组织器官及内 容物。3、采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采取的脏 器组织为病变明显的部位,肉眼难以判定时 ,应全面系统采集病料。4、病料最好在使用药物前采取,死亡动 物的内脏采取,最迟不超过6h,否则难以采 集合格病料。5、血液

9、样品在采集时应根据采样对象、 检验目的确定采血方法与采血部位。6、同时防止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做好 环境消毒和废弃物处理,预防人畜共患病感 染。7、采集常规病料应满足诊断的需要, 在发病初期或症状典型时采样。8、采集血液样品时,如果用于病毒检 验,动物发病初体温升高期间采集。9、进行免疫效果监测时,禽流感灭活 苗在免疫21天后;O型口蹄疫猪在28天后, 其他畜在21天后;猪蓝耳病、猪瘟、鸡新 城疫在免疫21天后采集血液样品,注意不 得加抗凝剂。10、用于诊断时,应采集15只(头)病死动物 的有病变的器官组织、血清、抗凝血。11、免疫效果监测时,规模场按照1%,但家禽 不少于30份,家畜不少于2

10、0份血清。(二)、采样器械物品的准备1、器械:采样箱、保温箱、解剖刀、剪刀、镊子、酒精棉、注射器、针头;离心机、离心 管、易封口样品袋等。2、记录用品:标签、签字笔、记号笔、采样单和采样登记表等。3、防护用具:口罩、防护服、防护帽、胶靴、乳胶手套等防护用品。(三)、血液样品的采集方法与技术要求采集动物血液是样本采集的重要项目之一。采集过程中要严格保持无菌操作。采血 前后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用干棉球按压止 血,避免溶血。1、禽的采血方法 在翅下静脉处消毒,手持采血针从无血管处向静脉丛刺入,见 有血液回流,即把针芯向外拉使血液流入采 血针。此外,还有雏鸡、成年鸡的采血方法 。2、猪的采血方法 耳静

11、脉采血时站立保定 ,助手用力在耳根捏压静脉的近心端,手指轻弹 后,用酒精棉球反复涂擦耳静脉使血管怒张,沿 血管插入,见有血液回流,缓慢抽取所需量血液 或接入真空采血管。用棉球按压止血。前腔静脉采血时站立保定,保定器保定让猪 头仰起,露出腋窝,从右侧向心脏方向刺入,回 抽见血,即把针芯向外拉使血液流入采血针。3、牛、羊的采血 保定,稍抬头颈于静脉 沟上1/3与中1/3交界部消毒、按压,由下向上刺 入,血液顺器壁流入容器内,消毒止血。4、常规血液样品的制备 抗凝血常 用作细菌或病毒检验样品。采血前预先 在真空采血管按每10mL血液加入0.1%肝 素1mL,采集的血液立即与抗凝剂充分混 合,防止凝固

12、,但要轻轻混匀以免溶血 。贴上标签立即送实验室。非抗凝血非抗凝血 即不加抗凝剂,等血液凝固析出即不加抗凝剂,等血液凝固析出 血清,一般用作血清学检测试验。血清分离方法血清,一般用作血清学检测试验。血清分离方法 :血液在室温下倾斜放置:血液在室温下倾斜放置24h24h(防暴晒),待(防暴晒),待 血液凝固自然析出血清,必要时经离心机离心分血液凝固自然析出血清,必要时经离心机离心分 离血清。将血清移至小塑料试管中,封口贴标签离血清。将血清移至小塑料试管中,封口贴标签 ,4 4冷藏,长期保存需将血清置于冷藏,长期保存需将血清置于-20 -20 冷冻。冷冻。血片制备 采取末梢血液、静脉血或心血 。取一

13、滴血液样品,滴在已消毒的载玻片上,另取一玻片作推片,将推片自血滴左侧向右移动,当血滴均匀地附着在两片之间再将推片平稳地推移(两片成3045度夹角),推出均匀血膜,火焰固定后置于载玻片盒。 六、实验室检测技术(一)高致病性禽流感检测方法1、血清学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1)方法:血凝抑制试验(HI)。(2)判定:弱毒疫苗,商品代肉雏鸡第二次 免疫14天后,鸡群免疫抗体转阳50%为合格;灭 活疫苗,家禽免疫21天后,HI抗体效价24为免疫 合格。2、病原学检测方法 RTPCR或荧光RTPCR检测方法。(二)、口蹄疫血清学检测方法及判定 :猪免疫28天后,其他畜免疫21天后,进 行免疫效果监测。1、方

14、法:O型口蹄疫用正向间接血凝 试验或液相阻断ELISA,使用合成肽疫苗免 疫的,采用VP1结构蛋白ELISA进行检测; 亚洲型、A型口蹄疫用液相阻断ELISA。2、判定: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抗体效 价25为免疫合格;液相阻断ELISA,抗体效 价26为免疫合格;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 ,抗体效价25为免疫合格。(三)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检测方法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判 定:活疫苗免疫28天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ELISA免疫抗体IRPC值20为合格,存栏猪 免疫抗体合格率70%时为群体免疫合格。 用RTPCR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四)猪瘟的检测方法 1、免疫抗体监测方法及判定:(

15、1)方法: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或抗体 阻断ELISA。(2)判定:使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免疫21天抗体效价25为免疫合格;使用 猪瘟抗体阻断ELISA的,抗体阳性即为合 格。 2、病原学检测方法:用RTPCR或荧光 RTPCR方法。(五)鸡新城疫的检测方法1、免疫抗体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 (1)方法:血凝抑制试验。(2)判定:免疫21天后抗体效价 25为免疫合格。2、用RTPCR或荧光RTPCR 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七、工作任务1、制定工作计划。2、开展动物疫病监测的采样技术培训。3、根据全县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分别在5 月中旬、10月中旬前完成监测采样任务,样 品送县疫控中心,同时报送抽(采)样表及

16、 汇总表。固定监测点要确保免疫抗体水平。4、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信息月报,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动物疫病风险评估。二一三年三月十二日鸡呼吸系统疾病病因2、细菌性病原(1)、传染性鼻炎由鸡副嗜血杆菌感染。 (2)、大肠杆菌病这里着重指气囊炎型和肺炎型大肠杆菌病(3)、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急性型和慢性型。(4)、支原体病鸡败血支原体是危害最严重的禽类支原体。 (5)、结核病由禽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鸡呼吸系统疾病病因3、真菌性病原曲霉菌病 主要由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引起。 4、寄生虫性病原贝氏隐孢子虫病 5、其他原因主要是环境因素及饲养管理条件。如环境潮湿 ,不通风,饲养密度过大,不及时清理粪便等造成 氨气和二氧化碳增,多刺激上呼吸道粘膜,或受冷 空气刺激,以及各种应激等。鸡神经症状疾病的病因 病毒侵害引起神经症状的疾病: 马立克氏病、 新城疫、鸡脑脊髓炎、禽流感 细菌感染引起神经症状的疾病:主要包括大肠 杆菌感染和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