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亩现代化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6675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万亩现代化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五万亩现代化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五万亩现代化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五万亩现代化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五万亩现代化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万亩现代化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万亩现代化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项目名称:五万亩现代化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百卓(焦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和国务院关于中原经济建设要在不牺牲粮食、生态环境前提下,积极实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要求,遵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关于国家鼓励和支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生物产业、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的战略方针,百卓(焦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入美国百卓科学技术公司(美国新泽西州)合作伙伴,携手河南科技大学,联合洛阳绿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成科技实力雄厚的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团队,拟首期在孟州市沿黄滩涂规划 5

2、 万亩边际土地,实施现代化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区建设,旨在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农业综合高效发展,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省情、市情的创新型发展路径,为推动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提供借鉴,在实现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中,发挥积极的带动引领作用。本项目以国家“863 计划”重大科技成果“甜高粱茎秆制取新型清洁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为主线,实施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高档营养食品加工,高能量作物甜高粱种植,非粮燃料乙醇生产,农业、加工业废弃物生产生物饲料,高档肉牛、肉羊养殖,牛、羊屠宰加工,冷链储存,生物肥料生产,肥料归于现代种植,产品直销、连

3、锁,现代物流配送,产品出口贸易。形成现代化的高效生态无缝衔接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现有限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低碳、绿色、可持续健康发展。一、项目产品方案及规模一、项目产品方案及规模1、推动 5.5 万亩沿黄滩地高效开发,冬种小麦、夏种甜高粱。夏收高档专用小麦 2.25 万吨,秋收甜高粱茎秆 27 万吨及籽粒 2 万吨2、种植有机果蔬 2000 亩3、年产甜高粱燃料乙醇 3 万吨4、年产生物饲料 10 万吨5、年产有机肥料 10 万吨6、年出栏高档肉牛 3 万头、高档肉羊 1.5 万只7、年加工营养食品 2 万吨8、年加工冷鲜、分切、熟食肉类产品 1.5 万吨二、项目建设内容二、项目建设内容1、5.

4、5 万亩滩涂土地流转、整治、水利、交通配套建设2、年产 3 万吨燃料乙醇生产线建设3、年饲喂 3 万头高档肉牛牛舍及配套设施建设4、年饲喂 1.5 万只高档肉羊羊舍及配套设施建设5、年产 10 万吨生物饲料生产线建设6、年产 10 万吨生物肥料生产线建设7、年产 2 万吨营养食品生产线建设8、年产 1.5 万吨冷鲜、分切、熟食屠宰线、冷库建设9、农技站、农机站、植保站建设,环境保护中心建设10、项目管理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工作站、职工培训中心、监督检验中心、化验分析中心、职工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三、项目建设地址三、项目建设地址1、孟州市工业集聚区,用地 250 亩主要用于:项目管理中心、工

5、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工作站、职工培训中心、监督检测与化验分析中心、商务中心2、孟州市沿黄地区,用地 5.5 万亩主要用于: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观光农业开发四、项目建设期:四、项目建设期:自 2013 年 10 月2016 年 6 月五、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五、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估算为 56000 万元,其中发起单位投资 21500 万元,国外引资 200 万美元,银行借贷及其他来源 33280 万元。六、主要经济指标六、主要经济指标序号序号项项 目目单位单位数数 额额说说 明明1总投资万元560001.1其中:固定资产万元225001.2流动资金万元335002销售收入万元142420正

6、常年份3总成本万元100540正常年份4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2500正常年份5所得税万元3500正常年份6税后利润万元35880正常年份7投资回报率%64.07正常年份8投资利润率%74.48正常年份9投资回收期年3.1410盈亏平衡点%41.65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依据与意义项目建设的依据与意义一、项目建设的依据政策一、项目建设的依据政策1.国家、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和 2020 年远景目标纲要2.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3.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4.河南省当前产业政策重点的决定5.国家关于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的文件6.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7.其

7、他有关法规文件。二、项目建设的背景二、项目建设的背景目前,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乃至食品安全,已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我国,党中央和历届政府,亦将国家的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我国现有能源人均储量仅占全球人均储量的 11%,我国的粮食生产与需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能源及粮食的进口量在日益增加。因此,重点培育我国的生物产业,大力支持非粮生物燃料开发,加快新型清洁生物能源,着力推进农业的高效综合开发,加快农业现代化前进步伐,已经是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我国现代化城镇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建设是其重要的措施。将我国大量的农业传统、落后的经营模式,转变为规模化

8、、现代科技支撑的高效农业,可实现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将大量的传统农民转变为现代化的农业工人,大量的富余农村人员,转化为其它行业的职业工人,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整体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社会整体文明、富裕的水平,有利于实现全民的小康生活。因此,本项目以规模化农地流转,实施现代化经营管理,种植高能量、安全、有机农业产品,加工生产国家急需的新型清洁能源,利用所产的废弃物质资源,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开发生物非抗饲料,实现绿色养殖,向社会提供安全、优质高档食品,利用养殖业所产粪尿,运用生物技术,开发生物有机肥料,用于现代农业种植,生产有机绿色农

9、业产品,形成全农业产业链的循环式、可持续、健康发展。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1、国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等重大国策战略中,多次强调培育生物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化工的战略方针。并特别指出,在我国发展新型清洁生物能源中,要结合我国人均耕地缺少的前提下,要注重和强调非粮燃料乙醇的发展,以达到“不与人争地,不与人争粮”的共赢目标。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联合发布的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明确提出:开发以甜高粱、薯类作物,甜菜和植物纤维素等为原料的乙醇技术,以实现我国生物质新型能源的健康发展。因

10、此,本项目以黄河滩涂土地规模化流转,科学种植高能量作物甜高粱,进而生产新型清洁能源并开发高效综合利用,是完全符合国家政策的。2、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确保国民经济总收入与社会人均总收入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家繁荣昌盛,人民文明富裕,这是中华民族世纪以来的梦想。人民食品丰富,餐桌安全健康,是其标志之一。因此,国家政府多次强调,为人民群众不仅要提供丰富的粮食,还要提供绿色安全的肉、蛋、奶,提供绿色有机蔬菜及其它健康食品。本项目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加工链中产生的废弃物,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高质量、高品质的生物饲料,加之以良种化、科学化饲养技术,开发高档肉牛、肉羊饲养并深入加工冷

11、鲜、熟食肉品产品,以满足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亦是完全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的。(二)市场需求分析1、我国能源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改革开放 3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已居全球第二,而能源的消费总量同时位于全球第二位。目前,以石化为代表的能源,我国对外的依赖度已超过 60%以上。而我国人均石油资源占有量,只有全球人均占有的 11%,显然,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能源的需求,将成为制约的瓶颈之一。对此,党和国家政府一贯以来对发展替代能源高度重视,将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清洁能源的发展,做为我国的战略决策。其中,生物质能,特别是非粮生物质能的发展尤为重视。国家制定的能源计划

12、中,到 2020 年我国年产生物质能,要达到 1200 万吨,而目前为止,实际产量仅有约 300 万吨/年。面对国家制定的目标,差距很大,因此,本项目开发生产的甜高粱非粮燃料乙醇,其方向是国家政策所需,而数量上年产 3 万吨远远不足于填补市场需求之空缺,所以产品的市场前景是长久不衰的,充满希望的。2、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丰富的物质需求,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给绿色养殖带来光明前景。据我国农业部统计,截止 2011 年底,美国人均每年肉类的消费量为96kg,而我国人均每年肉类的消费量为 21.6kg,而河南省人均每年肉类的消费量为仅 9.9kg,差距可显而知。据河南省畜牧局统计:我省 2013年牛

13、肉市场前半年平均价格为 54 元/kg,同比 2012 年同期,上涨 50%;我省羊肉市场前半年平均价格为 64.8 元/kg,同比 2012 年同期,上涨47.3%。因为牛肉、羊肉的供应不足,导致近几年来,市场价格连续大涨,同时高档牛、羊肉更为产不足需,价格多在 5001000 元/kg 之高。由于养牛业属于长周期收益行业,每头母牛每年只能产一胎仔牛,而仔牛中母牛往往做为奶牛而分离出肉牛育肥之列,每年淘汰的奶牛改为肉牛肥育转为肉牛,数量有限。而仔牛肥育成为成牛,均需在一年至一年以上,这就造成了肉牛相对于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局面。再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为避免出现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三高症

14、状,追求健康饮食,明显减少了猪肉的消费,选择对人体健康更有利的牛肉、羊肉。但我国养殖业发展的失衡,而且这种失衡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同时多项因素叠加,进一步推动了牛、羊肉供求紧张。综上所述,国家各级政府已清醒地认识到了科学发展非粮清洁能源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加快高档牛、羊肉发展的迫切性,相继出台了多项文件,从多方面给予鼓励及政策支持。所以,本项目建设不仅完全符合国家政策,适应市场需求,前景是长远的、光明的,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积极作用。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的战略产业。一、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的战略产业。生态

15、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2010 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河南是一个农业省份,传统农业“一小三低”(规模小、低投入、低产出、科技含量低),导致在农业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关联体制创新和新

16、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与先进省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所受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某选择了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作为突破口,顺应了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随着人类进入 21 世纪,我国农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热潮。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全球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普遍关注安全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未来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了我国农产品的“瓶颈” ,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二、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二、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过渡,各国对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生态农业代表了 21 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