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农产品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66618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70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红河农产品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云南红河农产品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云南红河农产品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云南红河农产品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云南红河农产品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红河农产品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红河农产品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红河农产品物流中心(大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论1.1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首先要解决农民“奔小康”的问题,而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是有效帮助农民提高收益,实现小康的最佳途径。农产品流通枢纽工程就是交易市场。交易市场一旦形成,将链接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交易网络、仓储运输、终端市场的完善产业链,农业产业链的加速运行,将带动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农村小康”就有了可靠的基础和保障。农产品的营销,不能靠单一品种打天下,要创造“区域农业”和“概念品牌”的新理念,集群营销,迅捷交易,大市场是必要手段。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将虚拟交易环境和物理的农产品营销网络结合起来,使市场需求和生

2、产供应系统信息对称,生产满足需求、需求拉动生产,也须要靠市场来实现。红河州地处云南南部,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有种类繁多的农副产品,有发展绿色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目前红河州农产品市场建设滞后,批发市场档次不高,交易方式比较原始,农产品质量卫生标准和市场内部的检验检测体系尚未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滞后,鲜活商品的储藏、加工和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经营主体比较分散,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红河州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在农业生产中对科技的利用过于贫乏,在对生物资源利用中没能进行深入挖掘开发,没有发挥自身的优势,造成对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建设云南红河农产品物流中心(大

3、市场)就非常重要。1.2 首期开发内容红河农产品物流中心(大市场)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发发展。A、建设一个面积达 4000 平方米的交易市场,分为十一大功能:1、农副产品交易区;2、绿色食品区交易;3、中药材市场;4、花卉交易市场;5、大型种子交易区;6、零星产品鲜货交易市场;7、农用物资区;8、农副产品加工区;9、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10、电子商务及管理中心。B、建构一条农业产业链,包括对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及其延伸的产业如种、生物有机肥等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地的资源、气候等优势,提出农业发展新概念。C、食品加工链 主要从绿色食品的加工、生产、包装

4、方面来开发,赋予产品更高的附加值,同时注意对相关产品品牌的塑造。D、电子商务平台 通过先进的设施,高新的科技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快速了解各级市场的需求情况,并及时反馈,以达到工作效率的快速高效,减少中间许多不必要的环节,节省资源的浪费,同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还可增加产品销售渠道,同时拓宽了市场范围。E、远程配送系统 利用网络连接国际(东盟国家如:新加坡、泰国、印度等)及国内几大城市市场,了解终端市场的需求情况利用远程配送体系高效快速实现产品流通。二、红河州资源现状2.1 红河州基本情况红河州基本情况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滇南,南部与越南毗邻,总面积 32931平方公里。

5、全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元江为界,元江以东属于滇东高原区,元江以西为横断山纵谷的哀牢山区。全州最高处为金平县西南部的西隆山,海拔 3074 米;最低处在河口县南溪河口,海拔 764米。河流分属红河、南盘江水系,主要支流有李仙江、藤条江、南溪河、曲江、甸溪河等。湖泊有异龙湖、赤瑞湖、大屯海和长桥海。2000 年末全州总人口 413 万人,少数民族人口 占 55.68。世居少数民族有哈尼、彝,苗、傣、壮、布依、拉枯 9 个民族。红河州少数民族众多,它们的宗教信仰,民族建筑,服装服饰、音乐舞蹈各有特色。全州辖个旧市、开远市及蒙自县、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元阳县

6、、红河县、绿春县、建水县、石屏县、泸西县、弥勒县共十三个市县,蒙自县为该州州府所在地,距离省会昆明 288 公里。红河州北与昆明相连,南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达 848 公里。红河州内昆河二级公路贯穿南北,滇越铁路从境内穿过,列车直达越南首都河内。发展旅游业具有很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红河州资源丰富,是云南省有色金属和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全州有三个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烤烟为主,草果产量居全国首位。香蕉、菠萝、石榴为自治州的名产。州域地处滇南地纬度高原季风活动,气候类型复杂,具有独特的高原立体气候特征,主要表现在 4 个方面:1、热量水分分布复杂,垂直差异明显。

7、“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2、光、热资源充足,季节分布不均。3、春、秋季节气温不稳,夏季高温不足。4、雨热同期,干湿季分明,中部坝区干旱突出。 全州现有林地面积 868 万亩,其中天然林地面积达 704 万亩,总面积为 160 万亩的 6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均为原始森林。州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禽异兽不少,是云南省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2.2 红河州植物资源红河州植物资源 州内乔灌木植物共有 132 科,584 属,2078 种,占全国乔灌木植物种数的四分之一。树种繁多,其中珍贵用材树种 22 种,如树鼓、黑黄檀、毛叶坡垒、云南红豆、东京龙脑香等热带、亚热带珍贵树种;优良用材树种 21

8、种以上;速生用材树种 14 种。2000 年,全州森林覆盖率为30.8。草本植物,野生草本植物资源(包括草质藤本)共有 103 个科,579 个属,1464 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 ,其中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近200 种。草本纤维植物有 28 种,是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也是工业的重要原料。芳香草本植物有 25 种,其中油脂类 9 种,芳香类 16 种,草本淀粉植物有 27 种。草本植物中可作为蔬菜利用的有 18 种。国家三级保护的珍稀类植物有海菜花。2.3 红河州动物资源红河州动物资源境内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有长臂猿、金丝猴 2 种;列为国家二类保护的动物有虎、懒猴、灰叶猴、毛冠鹿、熊狸 5

9、种;三类保护的动物有豹、岩羊、穿山甲、原鸡等 12 种。珍稀兽类占全国一、二、三类珍稀保护兽类种数 26.4。兽类有 9 目 27 科 69 属的 112 种另 10 个亚种,总数占全国(509 种)的 22,比称之为“动物王国”的西双版纳还多 11种。州内两栖动物有 57 种(2 目 7 科 16 属) ,爬行类动物有 71 种(3 目14 科 44 属) 。共有两栖爬行类 128 种,占全国两栖类总数的 21、全省总数的 51,名列全省前茅。其中属珍稀保护种类有 5 种,即巨蜥、蟒蛇(均为二类) 、大避虎(蛤蚧) 、虎纹蛙(为三类) 。鸟类红河州有鸟类19 目 59 科 450 种占全国鸟

10、类总数的 40,全省的 58。属于国家级保护物种有 46 种。分布于州内的留鸟、夏俟鸟和繁殖鸟共有 349 种。三、农业大市场的发展规划3.1 目前普遍采用的经营模式传统的物流方式多是销售商从农民手中购得产品,卖给下一级的销售商,下一级的销售商一部分留由自销,另一部分卖给下一级销售商,这种方式虽然投资小,收益快,但它只能小范围的解决一些问题,而且中间诸多的流通环节造成了时间和资源上的巨大浪费,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不灵敏,产品流通扩散和辐射空间狭小,很难发展大规模的远程经营和控制,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容易出现脱节的情况。仓储式集中批发与零售方式,销售商或批发商从农民手中购得商品进入仓库,由仓库和批

11、发市场面对初级零售商和消费者,这种方式虽然减少了产品流通的环节,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投资额相对比较大,而且产品在仓储过程中有一定的损耗,大量囤积产品风险也较大,对市场变化的应急措施不得力,不能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需求做出新的变更。定单式直销经营,销售商在农产品生产出来之前就与农民签定合同,确定购买的农产品品种、数量形成类似产业化经营的模式,然后由销售商进行销信,这种方式固然减少了投资的额度,扩大了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但是对市场的应变能力非常低,不能形成一个规范的物流体系。零远程配送的直销经营,通过网络直销的方式,直接接触顾客,根据市场需求,直接从农民手中购得所需商品,用不到 3648 小时之内

12、的时间,将商品从农民手中直接运送到零售商甚至顾客手中,极大的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拉近了生产地和终端市场之间的距离,保证了产品质量,减少了流通过程中的风险,扩大了利润空间和市场拓展范围。3.2 项目市场发展模式本市场采用电子商务平台和物理网络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并围绕这个电子商务平台建成一个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主要大中城市的物流集散基地。云南气候有垂直立体的特点,有生产多样性生物产品的前提,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通过市场建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把周边地区通过精加工生产的茶桑、蜂蜜、豆类、瓜果类产品,以及各种特色畜禽、中药材直接与国内国际市场相连接,建立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哈尔滨等国内大中城市

13、的营销中心,通过电子平台把信息及时迅速反馈给农产品市场,以加快物流速度,减少不必要的的人力物力上的浪费。红河农产品市场将小仓储、大网络、远程配送、仓储式集中经营相结合,侧重于对电子商务平台的运用结合远程配送的方式,小范围内采用仓储销售方式,有效连接产品生产基地的上游市场和最下游的终端市场,同时为了减少一部分仓储和流通带来的风险,在市场中建立一个食品加工基地,集包装、加工、检验于一体,有效的为流通市场降低风险同时树立集生产、加工、远程配送运输、销售一条龙的大市场形象,提高市场的知名度,为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打开销路,为红河州建立优质烟、优质米、中药材、特色畜禽、林果、茶桑、水产养殖基地提供良好的外

14、部环境,同时为周边地区的花卉、特色农产品提供更多的销售渠道和更广阔的销售市场。四、市场可行性分析4.1 市场背景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国内消费需求回升的主要因素。究起原因主要是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农民资金积累不多,影响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农村市场不发达,小的集贸市场多、上规模的市场小。全国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全、流通不畅。至今没有整个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信息系统。部门间缺乏信息沟通;原料一加工一流通各环节缺乏信息沟通;科研与生产间缺乏信息沟通;国内外(科技、市场)缺

15、乏信息沟通。与此同时,由于农民重农轻商思想的影响,国内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人多,从事流通的人少,尤其是比较了解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经纪人太少,农民难以按照市场供求状况组织生产,从流通领域赚钱也太小。另外,资金短缺也制约了农民开拓非农产业的能力。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积累资金不多,没有能力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或投资其他生产领域。有关资料表明,1998 年底我国乡村两级实际承担的净债务为 3259 亿元。其中,乡级 1776 亿元,每乡平均 408 万元;村级 1483 万元,每村平均 21 万元,农民人均净债务 374 元。最新资料显示,近两年来乡镇两级债务依然呈现增长态势。农

16、业部日前向西部地区推荐重点发展的五类特色农业:特色种植业产品、特有园艺产品、草业和草地畜牧业、高效生态特种水产养殖业以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农业部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西部地区特色种植业产品生产历史悠久,产品品质好,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品种、品质结构,逐步减少不具备资源优势、缺乏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为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生产腾出空间。4.2 市场现状分析1、国内市场现状中国自古讲究“民以食为天” 。而现代社会人们更是追求事物的可口、方便、健康、营养和安全。当人们看到高度浓缩果汁、灭菌保鲜的牛奶、时下流行的排酸猪肉,都会为其所动。现在谁也不会否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而中国农业在结构调整、发展的过程中对此有着切肤之痛。当十几年前,我们还在为农药化肥的推广、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而欢欣鼓舞时,或许没有想到,加入世贸组织仅半年之际,就遭遇了农业上的“绿色壁垒” 。这犹如当头一棒,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随着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提法日益深入人心,如何利用科技提高我们农产品的深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