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550931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本文主要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高等学校的成本结构(科研支出占总事业经费的比重)与科研产出总量和科研产出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生均事业支出和教学产出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科研支出比例的增加,反映高等学校科研产出总量和效率的高等学校的 SCI 总数和教师人均 SCI 也在增加,从而使总产出得到增加。这一实证结果表明在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高等学校经费在不同功能之间的配置结构对产出和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说明高等学校存在资源的配置效率。关键词:关键词:高等学校 成本结构 配置效率

2、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cost structures of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on their outputs and efficiencyAbstract: In this study empirical researches are conducted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st structures by functions and research outputs as well as efficiency of the instit

3、utions,results show that given expenditure per student and number of the students graduated (proxy of teaching outputs), proportion of expenditure on research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research outputs and efficiency,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universities allocate their

4、resources by function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ir outputs and efficiency. This further indicates that allocative efficiency also exist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Key Words: cost structure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llocative efficiency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从世界范围来看,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和个人对

5、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和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高等教育成本的不断上升,国家承担高等教育费用的意愿和能力的减弱等因素,高等教育的经费短缺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全球大学共同面临三大症结:财政困境、效率低下和不平等(Bruce Johnstone,2002) 。自 1999 年以来,随着中国高等学校规模的快速扩大,由于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没有跟上规模发展的速度,致使高等学校的生均支出在逐年下降,许多学校面临办学条件和经费的压力。王蓉、岳昌君和李文利(2003)对 2010 年和 2020 年的教育经费需求进行了预测。根据该研究结果,未来我国 10-20年的教育经费需求将随着教育发展而快速增长,解决

6、教育经费的供给问题仍十分艰巨。2面对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客观现实,各国政府都在采用两种解决办法。一是扩大财政来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二是改善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与供给能力有限的矛盾,在高等教育经费面临短缺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更公平高效地配置有限的经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变得更为重要。如果投入的资金不会有效分配使用的话,即便投入很多也不一定能收到较好成效(Berglind,2005) 。高等学校成本结构反映了高等学校投入要素,更反映了投入要素的组合和配置情况。1 通过对高等学校成本结构的研究,可以探讨优化学校内

7、部资源的配置问题,从而提高学校的内部资源利用效率。从优化教育投入结构,保证经费合理支出,国内外众多学者很早就提出了其研究的重要性。 “大学的预算和支出可以反映其活动、绩效” , “尽管生均成本不变,学校可以改变内部资源配置,同样可以改变整个机构的绩效” (Bowen,1980) 。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关系到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王善迈,2000) 。实证研究表明,学校内部资源的配置结构对于学校的效率或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阎风桥,1998)。“把学校生均成本结构与教育活动的目标相联系,诊断其结构合理的程度,是成本行为分析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领域” (蒋鸣和,2000) 。过去国内外在对

8、高等学校成本函数研究中,对生均支出与产出的关系(如,规模经济) ,总支出与产出的关系(如,范围经济)进行了实证研究。陆根书(2003)对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结构与教育科研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的教育经费及来源结构与其教育和科研质量存在紧密的联系。高校的教育经费越多,其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质量越高。2 这是目前国内首次对高校经费结构与其产出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但是,在成本结构与产出的实证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发现这方面的文献。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从实证的角度来考察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的关系,以发现高等学校是否存在资源的配置效率,为改善我国高等学校的内部资源配置提供实证

9、依据。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从经济学的效率理论看,一般经济理论研究中所分析的生产效率、配置效率和 X 效率。经济学的效率理论也适用于教育经济领域。教育生产中也应存在投入的最优配置,即资源的配置效率。“教育投入政策包括确定合理的投入量和合理的投入结构。”“资源配置的结构与教育投入结构直接相关,在一定投入量的情况下,要使得教育投入在结构上合理,就需要在资源的配置结构上合理。资源配置结构的合理,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可以通过教育投入结构的合理化而使得教育投入的产出率增长。”3以上分析表明,提高高等学校的产出和效率,可以靠增加总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来实1 在国内外教育经济

10、的实证研究中,由于成本核算的复杂性,通常用支出来替代成本,也通常用支出结构或使用结构来替代成本结构。2 陆根书.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对高校教育科研质量的影响J.武汉:现代大学教育,2003(2):30-33。 3 厉以宁,闵维方.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M.贵州出版社,1995:43-44。3现,也可以通过改善资源的配置结构(配置效率)来实现。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改善配置效率的途径更为重要。此外,也可以通过降低X效率来提高高等学校的产出和效率。高等学校要从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就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如果把投入要素折合为财力,高等学校的投入就表现为对人力和物力的费用支出。如果从功能的角

11、度计量和分析高等学校的成本行为,高等学校的投入就表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的费用支出。对人力和物力的支出以及对不同功能活动的支出就构成了高等学校的成本结构。因此,高等学校的成本结构代表了学校内部人力和物力的有形投入要素及其配置结构,也代表了在各功能活动方面的资源投入与配置情况。在投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不同配置以及不同的功能配置应该对产出和效率产生影响。因此,从理论方面分析,可以通过合理配置高等学校的内部资源实现其产出或效用的最大化。人力资本理论表明,教师的工资体现了教师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人员工资水平,代表了较高的人员素质和较大的教师努力程度,进而可带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在

12、教育经费和人员数量及结构一定的情况下,人员工资水平越高,人员性支出的比例也就越高,教师的劳动生产率也就应越高。同样,教育产出得以实现,也离不开物力投入。较高的人员支出比例可以提高产出和效率,但是由于对物力可能造成的挤占效应,也可降低总产出和效率。因此,人力与物力资源的不同配置对学校的整体产出和效率应该具有重要的影响。从高等学校的功能分析看,不同类型(功能)的大学由于其办学目标的不同,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侧重也不同,相应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支出比例也会有所差异。科学研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科学研究的产出是评价研究型大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科研卓越是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核心。维持一所研究型大学的

13、经费在持续增加,因为科学研究越来越复杂,成本也越来越高” (阿特巴赫,2004) 。因此,在学校内部的资源配置上,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支出及其比例高于非研究型的大学;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支出及其比例高于一般的研究型大学。国内外不同类型大学的比较分析表明也是如此。从内在逻辑来分析,较高的科研支出比例,表明教师拥有较多的科研经费,这样教师就可购买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保证必要的业务支出,也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劳务收入。因此,教师既具备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条件,也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教师拥有较多的科研经费也说明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因此,较高的科研支出比例可以有更多的科研产出和更高的科研产出效率。

14、但是人才培养仍然是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教学支出也应该在研究型大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学校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太大,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就会减少,这对人才培养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学与科研资源的不同配置对学校的整体产出和效率应该具有重要的影响。成本结构反映了资源的配置效率,成本结构对组织的产出和效率应该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高等学校的成本结构只能反映学校内部的可测量的投入要素,有些不可测量的非经济投入要素也是很重要的。诸如校园文化、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学术自由和知识氛围)、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学校的管理水平等不可测量的投入要素都会影响到个人积极性4的发挥以及个人目标和组织

15、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影响X效率,对组织的产出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由于产出指标的选择和量化等问题,使得影响教育产出的因素以及成本结构与产出及效率的关系十分复杂,成本结构究竟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教育产出及效率需要进行实证研究。由于科研支出比例是反映学校功能支出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也是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样本中的学校多数是国家队的“211 工程”大学,其中还有大部分的“985 工程”的大学和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因此在实证分析中将重点考察科研支出比例与学校科研产出的关系。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理论假设:假设:在生均成本和教学产出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科研支出比例的增加,产出(假设:在生均成本和教学产

16、出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科研支出比例的增加,产出(SCISCI总数)和效率(人均总数)和效率(人均 SCISCI)也有所增加。)也有所增加。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一)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一)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对科研支出比例与产出和效率的关系先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控制变量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模型对其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定量分析。研究过程分不考虑学校类型(总体样本)和考虑学校类型两步检验假设。在考虑学校类型时,采用在学校的类型内分层次回归的方法(在综合型大学内部) 。(二)研究设计(二)研究设计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样本为 2001 年教育部 71 所(实际为 74 所,包括 3 所异地办学)直属院校,数据来自当年教育部直属院校的经费支出与产出和效率方面的统计。因变量的确定:因变量的确定:科研产出:SCI 总数;效率:教师人均 SCI 数。自变量(成本结构)的确定:自变量(成本结构)的确定:本文中成本结构变量的确定考虑了二个原则:一是在经常费支出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成本结构,超过 10%的结构做了保留,因此除了科研成本结构,还选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