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4964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德州州市市城城市市空空间间形形态态演演变变研研究究1 引言城市空间形态客观的反映了城市各功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工过程和自然过程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空间物化形态。城市地区的地形特征、自然环境特点等从外部限定城市结构形态的特性;而社会经济活动则以内力的作用促使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正是这种自然力与非自然力的作用促使城市形成一定的形态,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动态的变化和发展着1。古代城市经济水平有限,居民的出行受到交通工具简陋的影响,活动范围被限制在狭小的区域内,城市空间规模较小,城市间的联系与交流受到很大影响和制约,城市整体集中发展。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交通

2、系统的的日益完善,使得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城市的空间结构、规模、产业布局、城市形态都发生较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城市形态演变过程,分析各种引导因素,探讨未来的演变趋势,以实现城市空间合理有序的增长成为重要问题。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西北部,地处平原。北依北京、天津,南邻省会济南,西接河北及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及胶东半岛,是联系华东、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自古有“九达天衡,神京门户”之美誉。德州是一个因交通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古运河、津浦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对德州城市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其城市形态上留下了清晰可见的印迹。交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进步,益成为影响工业生产布局的重要因素

3、。从明清时期运河航运的鼎盛到21世纪高速公路的拉动和引导,德州城市用地空间的拓展基本上遵循着轴线推进、环状填充、圈层扩展、跳跃式发展等几种基本方式,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或交替出现。因此,德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富有鲜明的特征模式,探寻其发展规律,不仅对于指导德州城市今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而且对解决中国同类城市的用地布局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指导价值。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理论2.1城市空间形态的定义城市形态是指某一时间内,城市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互动影响下发展所反映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构成城市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式的特征。城市形态可分为显性形态和隐性形

4、态。显性形态主要是指用地形态、空间形态以及居住、街道、中心区等物质要素形态;隐性形态则是指文化传统、民俗等非物质要素形态。城市空间形态,也就是城市的显性形态,是某一时间内城市实体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空间物质形态,受到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互动影响。本文认为城市空间形态包括城市的内部结构(城市内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和外部结构(城市的外部轮廓)及其相互关系。城市内部的水平结构主要指城市的用地结构与功能布局,城市内部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城市的三维空间,城市的外部轮廓主要是指由建设区边界所构成的城市形状。2.2城市空间形态演进机制经济发展中的城市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演变一直是城市空间演进

5、的直接动力。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城市空间扩展形式的周期性更替:高速增长一外延式水平空间扩展与缓慢增长一内涵式垂直空间扩展或内部填充。自然地理环境是扩展的基础条件。交通建设对扩展有指向性作用。城市发展政策、法律、规划等政策与规划控制是扩展的控制阀,我国的财政体系、人口迁移和户籍管理政策、住房政策、城市发展政策对城市空间扩展影响很大。“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指导下,作为政府行为的城市规划成为国家干预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居民对良好的生活环境质量的需求对扩展具有特殊影响。黎夏、叶嘉安利用遥感有效地监测和分析了东莞市的城市扩张过程。汪小钦、徐涵秋、陈崇成(20

6、02)提出福清市时空扩展的动力机制。同年,何流、崔功豪提出南京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机制:经济因素(GDP,产业结构)、政策因素(土地制度,房改制度)、规划引导。姚士谋、朱振国等(200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从规划背景、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以及新市镇发展的功能,探讨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新模式,提出香港发展的动力机制。朱鹏宇、胡海波(2003)在研究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扩展机制时提出自然限制要素、人文指引要素、交通诱导要素和经济指向要素四个影响要素2。2.3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阶段现代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变与城市发展阶段有密切关系。城市的空间布局受各个城市内部、外部条件影响而显示出不同的形态,但是,城市

7、空间形态与城市的发展阶段往往有一定关系,一般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早期:以单中心为特点的中小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工业化阶段,集中连片发展,一般呈同心圆形态。中心只有一个,交通线路由市中心向外作放射状分布;扩张期:以单中心为特点的大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工业化成熟阶段,随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将沿交通线路在既有的土地使用基础上,向外扩大,出现分散组合式的或更为集中的发展模式。中期:以多中心(核心)为特点的大都市区(圈)发展阶段。城市现代化阶段,城市由单中心发展模式转变为多中心(核心)发展模式,城市由一个中心城、多个核心城(卫星城或新城)组成。成熟期:以多个大都市区(圈)相连接组合为特点的大都市带发展阶段。

8、城市国际化阶段,城市沿交通线继续扩展,建设新城,形成更大区域发展的城市群与城市群的组合发展态势9。3 德州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3.1城市概况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西北部,北依北京、天津,南邻省会济南,西接河北及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及胶东半岛,处于华北、华东两大经济区连结带和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以及“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区内,兼具沿海与内陆双重优势。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衙”、“神京门户”之称,是华东、华北重要的交枢纽。京沪、德石、济邯三条铁路在这里交汇,5条国道、14条省道在境内纵交错。1995年4月,德州撤地设市(地级),改原德州市(县级)为德州市德城区。德州市辖德城区

9、、乐陵市、禹城市和齐河、平原、夏津、武城、陵县、临邑、宁津、庆云一区二市八县,2008年底,德州市域总人口约560万人,中心城区人口约50万人,建成区面积68平方公里。德州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历史形成了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有运河,中有岔河,东有减河,三河纵贯全市,是农业灌溉及城市用水的重要资源。全市为暖温带亚温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春季干早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雨雪较少。德州历史悠久。尧舜时期为充州之域,夏为有扁氏之国,秦立扁县,隋唐为长河,宋为将陵县,元为陵州,明清为德州,1913年改为德县,1948年置德州市。元朝建都北京以后,为保证帝都粮食和其他

10、物资需要,对沟通南北交通的大运河进行改修和疏导,改修后的河道开凿于隋朝的永济渠绕陵州(今德州)而过,水上交通极为便利。至明朝初期,南粮北运的官家水上转运队和宫廷官府的船只络绎不绝,再加上从京城通往南方各省的官道沿城西而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也成为当时重要的政治、军事重镇。明洪武七年 (1374年)徙德州治于此,遂名德州(在此之前,德州治于安德县,即今陵县)。至明洪武三十年 (1397年)德州城变土城为砖城。此后一直到晚清年间,德州治所再没有发生过变迁。3.2城市空间形态演进过程及规律性分析本文依据德州历史上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主导产业的更替,结合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将德州市城市形态的演

11、进分为三个时期。3.2.1“一城两片,内主外辅”发展阶段(明代晚清)德州在明代以前的漫长岁月中一直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较为稳定和强大的中心城市。运河航运兴盛后,德州由于处于南北水陆交通要道上,到明朝永乐年间,会通河与江淮河贯通之后,德州遂成为大运河潜运要港和骚道的中继枢纽。德州开始由原来的陆路骚站转换为南北水陆换乘的枢纽,交通地位得到极大提升5。在运河航运发展的影响下,明朝初期德州城产业和人口增长加快,城市逐渐突破明城墙的范围向外扩展,在城市西关外运河码头周边以及通往码头的北行骚道(桥口街)两侧出现了较多与航运有关的仓储、物资运输(主要为运粮)、水官骚站等用地。同时,四方商旅也纷纷来德州城开展各

12、种对外贸易活动,这类手工业、商贸等集中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城墙西关外运河沿岸顺城街两侧以及南关外西行、南行骚路冲要,成为明清时期德州古城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带之一。相对于德州西关、南关外运河经济带的快速发育,明城墙内城市用地的拓展则较为缓慢。主要的城市功能用地如衙署、法院、学校等多分布于主城内的中南部,北部则为大面积坑塘和零星的居住用地。这种格局从明代至晚清的几百年来未有大的改变。明清时期运河航运的发达,使德州主要的经济活动多集中在运河沿岸,城市空间布局也由单纯局限在城墙内转变为开始突破明城墙约束向西、向南扩展,初步形成了以城墙内政治、军事功能为主,城墙外经济功能为主的两大片区。但是由于受封建社会生产

13、力较低的制约,德州运河沿岸的经济片区规模较小,大部分人口仍居住在主城内,还处于 依附主城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用地布局表现为“一城两片,内主外辅”结构。至晚清年间河运衰落时(约1900年前后),城区规模达到1.7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城墙0.64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余人。3.2.2“一城两片,外主内辅”发展阶段(晚清20世纪50年代)晚清年间,京杭运河日渐废驰,之后铁路兴起,德州成为铁路干线的交汇点。但这一时期正值日军侵华期间并没有发挥出作为铁路枢纽的经济促进作用。解放后,德州城市重建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在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铁路运输优势为德州城市的发展带来生机。

14、在初步恢复经济的基础上,德州重点发展的工业类型如机械、纺织、建材、化工等开始起步。受铁路交通磁场的作用,这类工业用地主要沿津浦铁路(现称京沪)两侧分布并向南呈枝状延伸。这一时期津浦铁路的建设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围绕铁路车站在其周边形成了一定范围的商贸服务区,使站场一带商贸地位较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成为全市商贸中心;二是沿车站以南津浦铁路两侧形成了一定数量的重型工业区和大量煤炭、木材等物资堆场用地。新增用地多围绕二者站点及其沿线在城外西、南选址,整个城市空间的拓展方向以向西南拓展为主。至上世纪50年代,明城墙拆除以前,城外用地规模已达到城内用地规模的两倍左右,城市

15、重心己由“内”转移至“外” ,形成了“一城两片,外主内辅”的空间格局。3.2.3“单核星状结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1996年) 从1949年建国开始,德州市经济发展步入了正常的轨道。1957年, “一五”计划胜利完成,使城市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带动德州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掀起高潮。城墙内外两片用地融合为一体。1958年,德州市制定出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德州业向西、向北发展,开辟了河西工业区。但是此后由于受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破坏的影响,再加上运河决堤水涝灾害严重,德州的工业经济又处于低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使德州进入了再度发展期

16、。初步形成了以轻纺化工为主体,机械建材等为辅,加工工业、原材料工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同时城市地域功能进一步分化。城市空间在原古城用地基础上开始向东沿314省道和104国道全面拓展城市生活用地。随着新湖风景区和德州百货大楼等新型休闲商业设施的建设,城市中心开始向东偏移。至1985年,城区边缘己发展至与岔河临界。此后,城区发展方向出现转变,开始向西、向北沿石德铁路和京沪铁路北沿线大量拓展工业和部分仓储用地,城市生活用地则以新湖景区为中心表现为内部填充式生长。整个城市仍然依托铁路在岔河以西紧凑发展,并沿铁路及其支线向南、北、西方向呈星状延伸,城市格局过渡到“单核星状”空间布局结构。3.2.4“双核分散组团”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各种新型对外交通设施不断涌现,大规模修建的高速公路系统迅速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为充分利用南北主动脉京沪高速公路高效、便捷的运输优势,德州市率先实现跨越岔河向东发展,沿京沪高速公路建立省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