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47690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古 代 史第1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复习习本单单元要抓住一条主线线、两个重点。一条主线线是专专制主义义中央集权权制度,也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制度。两个重点:一是“始皇帝”的来历历和郡县县制的建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二是明清时时期君主专专制制度的加强。高考会着重考查查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为表里的关系,同时时考查专查专 制主义义中央集权权制度形成和发发展过过程中呈现现的趋势趋势 。12知识点一 商周主要政治制度1.分封制(1)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2)内容:分封: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授 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其

2、中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被封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室的政令、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定期朝觐、交纳各种贡赋。受封诸侯在封疆内继续分封。3(3)作用: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贵族集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4)瓦解:随时间推移,周王直辖地越来越小,一些诸侯国势力越来越大,诸侯掌握了封疆内的用人、行政、军事、财政大权。维护分封的宗法血缘纽带松弛,导致分封制在西周末年动摇,春秋时遭破坏,战国时各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 42.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2)内容:

3、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按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的制度。(3)作用: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以血缘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位世袭袭制代替了禅让让制;神权权与王权权相结结合;形成了完备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血缘缘关系为纽带为纽带 ,巩固奴隶主的统统治,进进而形成一套国家政治结结构;最高统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实现权 力的高度集中。知识点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嬴政改称“皇帝”;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上,皇 位世袭。62.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是分管国家和皇家各种事务的中央政府的职能

4、部门。3.郡县制(1)郡和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官员由皇帝任命。 (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联系,是以血缘缘关系为为基础础 的;郡县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统的条件下实实行的,是 7按地域划分的。分封的诸诸侯王位世袭袭,并拥拥有封地;郡县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调遣,官位并不世袭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诸诸侯国拥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发展为为割据势势力;郡县则县则 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统一。知识点三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 行政制度(1)汉:汉武帝时实行“中外朝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开始实行刺史制度。(2)隋唐:实行

5、三省六部制;形成道州县三级制。8(3)宋:设置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实行路州县三级制。 (4)元: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实行行省制度。2.监察制度:秦汉时期形成隋唐时期成熟宋元时期强化明清时期顶峰。3.选官制度(1)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征辟制。(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隋唐:隋文帝规定分科推举人才;隋炀 帝时设进士科;唐朝科举制日臻完善。9以三省六部制为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举制 为为代表的选选官用人制度、维护维护 官僚队队伍廉洁洁高效的监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体现现。知识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明朝内阁的设立(1)原因: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后,政务繁忙。(

6、2)设立: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协理奏章。 明成祖在文渊阁正式设立内阁。(3)地位: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 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侍从咨询机构。 10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1)原因:适应西北军务需要。(2)设立:雍正帝时设立。(3)地位: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是 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置使权力逐渐转移到皇帝手中。在汉代是另设机构中朝,架空丞相;隋唐时期是分散相权,实行集体丞相制;宋代进一步分割相权,在三省机构基础上又增设若干机构;明清废除丞相后则没有了中央决策机构,仅设侍从顾问机构,皇权加强。11主题:获取和解读信息【示例1】有研究者在论述“

7、明朝君臣衣着的两重性” 时,引用过下列材料:材料一 “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盘领 ,窄袖, 前后及两肩各织织金盘龙盘龙 一。天顺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龙、飞鱼飞鱼 并玄、黄、紫诸诸色。违违例奏请请蟒衣、飞鱼飞鱼 衣服者治以重罪。”明史舆服志12材料二 “洪武二十六年,凡大祀、庆庆成、正旦、冬至、圣节节及颁诏颁诏 、开读读、进进表、传传制,俱用粱冠,赤罗罗衣凡亲亲祀郊庙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则则服祭服。” 材料三 明代文武官员员常服主要标识标识 等差表品序文官武官带饰带饰一仙鹤鹤狮狮子玉二锦鸡锦鸡狮狮子花犀三孔雀虎豹金钑钑花13四云雁虎豹带饰带饰五白鹇鹇熊罴罴银钑银钑 花六鹭鸶鹭鸶彪素银

8、银七鸂鶒彪素银银八黄鹂鹂犀牛乌乌角九鹌鹑鹌鹑海马马乌乌角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14请完成:(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君臣衣着存在两重性,即 等级性与场合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从材料一、二、三中能得出明朝的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的什么信息?(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明朝的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不同的现象?15解题指导 (1)要依据设问要求获取信息。如第(1)问,需求得出的信息是哪些材料能证明官员的衣着存在着等级性,哪些材料能证明官员的衣着存在着场合性,即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服装。(2)注意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炼、概括。如第(2)问,要求从三则材料中归纳概括

9、出反映大臣之间“衣着”“配饰”信息。必须提炼不能大段照搬材料。(3)要注意材料的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如第(2)问,表层信息是不同品序的官员带饰有别、文官武官常饰有别。深层信息反映了等级森严的封建专制制度。16答案 (1)材料一证明明朝君臣衣着的等级性;材料二证明明朝君臣衣着的场合性。(2)不同等级官员的官服有不同的规定;文武官员的官服有别(文官饰物为飞禽,武官饰物为走兽)。官服的规定反映了明朝严格的等级制度;服饰图案有寓意,反映了对官员品行的希望与要求,有教化的功能。(3)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发展,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皇帝服饰的颜色、样式和饰物均为独享。皇帝服饰的独享,反映了皇权独尊。17

10、易错点1 对西周宗法制的概念认识不清【示例2】 史载周公制作礼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 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以下有关封建制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 最为适当 ( )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18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 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 者并无关系错因分析 学生易误选A,做错的原因在于对宗法制所确立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不理解尤其是只把周王看成大宗,其他诸侯、卿大夫等看成绝对的小宗。

11、西周宗法制中,除了周天子是绝对的大宗外,其他大宗、小宗关系的称呼都是相对的周天子分封诸侯,周天子即是大宗,各诸侯为宗;诸侯内若再分封,则诸侯为大宗。因此题干中周封伯禽于鲁答案 C19国,则周天子为大宗,伯禽为小宗。鲁国内部又再分封,则鲁国国君为大宗,再分封的小国为小宗。故答案为C项。易错点2 对中央集权制度理解不到位【示例3】中央集权制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B.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20C.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

12、中央集权制,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D.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错因分析 学生易误选D,做错的原因在于将中央集权制和封建专制制度混为一谈。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可排除A;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因此进入国家大一统时代,不是进入黑暗时代,故可排除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可以实行中央集权制,D错误。答案 B21命题立意考向一 中国古代宗法制中的“尊宗敬祖”观念的形成立意分析:宗法制有利于统统治阶级阶级 内部的稳稳定和团结团结,成为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统治者享受特权权的凭借。受宗法制的传统传统 影响,中国人

13、重视视家族观观念,自古以来我国民间间十分重视视修订订“家谱谱”。家谱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遗产 ,既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值,又对对凝聚中华华民族向心力、构建和谐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现实 意义义。从此角度命题题既有助于增强民族团结团结 意识识,又可弘扬传统扬传统 美德、树树立古为为今用的历历史使命感。22预测演练1.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家谱谱是一种以表谱谱形式,记载记载 一个以血缘缘关系为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图书 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遗产 。流传传至今的家谱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值之高,很值值得我们们今天去了解与

14、认识认识 。“隐恶扬隐恶扬 善”是修纂家谱谱的一条基本原则则。23材料二 在现现代的侨乡侨乡 家谱谱中,都普遍记录记录 了不同时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时间 与原因同故乡乡故国的联联系与贡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还辟有专专章、专传专传介绍绍,这这就为为他们们的后裔寻寻根问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们对 故国故乡乡的依恋之情。有人对对福建省的家谱资谱资 料进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记载 是两宋之交的苏苏姓。从有关家谱谱中我们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陆的关系等。24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术史中说说:“欲考族制组织组织 法

15、,欲考各时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遗传 ,欲考男女产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较等无数问题问题 ,恐除了族谱谱家谱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资料。”为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谱并对对家谱进谱进 行研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5(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 作用。(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答案 (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完全统一。 (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 26考向二 从中央集权制自身发展演变历程的角度命题立意分析:通过过此角度命题题,系统统把握这这一制度的演变历变历 程,深化认识认识 其三个趋势趋势 ,即皇权权加强,相权权削弱;中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