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定稿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26001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定稿(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生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对策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改革实验教科书的一大亮点,新奇、灵活、巧妙、有趣、富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不仅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而且使教学如鱼得水,取得事半功倍的良效。相反,问题情境的创设华而不实、离题万里、枯燥乏味、牵强附会便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这样不仅冲淡了数学课应有的数学味,可能还会导致课堂教学目标未能及时实现,从而影响教学的进度。本文针对新课改下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缺失实效性、目的性、趣味性、数学性、科学性诸多误区进行反思和分析,然后详细诠释问题情境正确理解问题情境,最后

2、提出通过变花哨为内涵,精选信息 ,设计矛盾、趣味和悬念的问题情境,凸显情境的数学味,紧扣学科教学目标等多种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进而让教师们正确理解问题情境,尽快走出创设的误区。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误区;对策The Erroneous Zon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reating Problem-Situ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Abstract: Producing problem-situations is a highlight of the textbook for elementary school Math

3、ematics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 Original, flexible, clever, interesting, and suitable to the problem-situations not only promotes the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but also makes the teaching procedure ahead of the time. On the contrary, those problem-situations with flashy, reverse, boring an

4、d far-fetched will backfire our teaching aims, it could give less prominence to math leaning environment and cause teaching aims fail to come true on time, influence the teaching according to schedule. This article will reflect and analyze those erroneous zones ,such as actual effect, issue, interes

5、t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s ,what had lost by teacher in the new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 then explain elaborately the real meaning of problem-situation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problem situations via selecting information, designing contradictory, interesting, s

6、uspenseful problem-situations, highlighting the situation of mathematics taste, fastening of teaching objective, etc. And let the teachers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to get out of the promotion of the major traps as soon as possible.Key words: elementary school math; problem-situa

7、tion; erroneous zones; countermeasures目录引言 1研究方法 1讨论与分析 11 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弊病 11.1 问题情境因花哨的媒体动画而缺失实效性 11.2 问题情境因宽泛的提问而缺乏目的性 31.3 问题情境的创设缺乏趣味性 51.4 问题情境的创设缺乏数学味 51.5 问题情境的创设违背数学科学性 62 正确理解和认识问题情境 72.1 问题情境的涵义 72.2 创设问题情境的要求 82.3 有效问题情境的特征 83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103.1 变“花哨”为“内涵” ,创设简洁高效的问题情境 103.2 精选信息,尽快切入正题113.3 创

8、设矛盾、趣味、悬念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123.4 凸显情境的数学味,让问题情境创设更有效133.5 问题情境的素材和表现形式要紧扣教学目标13结论15参考文献16致谢17引言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数学教学中,注意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规律的逼真而高效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渐入问题,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与此同时,我们若认真审视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就会有“意外”的发现:不少教师备课时为了创设问题情境,在寻找素材、构思情节上虽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因忽

9、视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忽视了现实情境背后应突出的数学本质,忽视了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性、实效性、趣味性等原则,而导致花了功夫却收效甚微。甚至有的教师为了课堂热闹而创设热闹,“浅表化去数学”的现象仍很普遍,出现这些误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基于对问题情境理解的偏差和诠释的失当造成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通过在学校图书馆、学院资料室查阅大量有关问题情境方面的书籍和月刊,并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机房和上网检索收集和查阅与创设问题情境相关的期刊文章,继而进行归纳和总结,为本文的撰写和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案例研究法:研究与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相关的经典且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片断,

10、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课堂实录中选取合适的案例,为本文提供有力的实证。讨论与分析1.问题情境创设的误区和弊病1.1 问题情境因花哨的媒体动画而缺失实效性教师创设情境要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如果仅仅以鲜艳的画面,而不是以知识本身的思考性、开放性、挑战性来吸引学生,那么不仅没有发挥情境应有的“促进激励”功能,而且学生还会因驻留在教师设计的华丽花哨、生动有趣、充满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之中,而忽视了问题情境背后的数学意义,这样以动画取代了学生的思维,造成了与价值理念“南辕北辙”的负面冲击,如此创设问题情境定然无法取得最优化的效果。案例片段 11:周长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伴随着优美的乐曲,画面上

11、出现农夫和他的茅草屋,屋外有三块农田,分别是三角形的苹果地、长方形的玉米田和正方形的水稻田。画外音:从前,有一个农夫,他种了一些庄稼,每到秋天的时候,田里就金灿灿的,收成这么好,农夫可高兴了!可是有一天,邻近的村子里突然跑来一群猪、牛、羊,它们要来吃庄稼了!这下可怎么办?农夫急坏了!小朋友,你们来帮帮农夫想想办法好吗?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叫道:“让农夫宰了它们!”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哄堂大笑,教师的脸上非常尴尬,不予理睬。这时,一个“两条杆”站起来说到:“可以把这些田用栅栏围起来。 ”师:真聪明,是这样围吗?(教师生怕再出岔子,没等学生回答连忙用电脑演示,线段首尾相连形成一个个封闭图形:三角形、

12、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三个图形从实物中剥离出来)师: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全班学生一阵沉默,然后木然地点了点头。突然,又是那名学生:“老师,不行,农夫走不进去了!”教师好像没听见,继续用电脑演示:这就是周长。师:谁到前面来指一指这些图形的周长?(屏幕上出示圆、五边形、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一个学生到讲台前来指,可是这个学生的身高太矮,根本指不到图形,教师就用电脑一个一个演示给学生看,线段环绕图形一周、闪烁三下。师:像这样,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师:再来看看这片小树叶,你能指出它的周长吗?又有一名学生到讲台前作示范,由于叶子很小,下面的学生根本看不清楚,示范学生也是很随意地比划了一下,然后教

13、师又用课件演示:一片美丽的树叶四周闪烁着一圈边线。教师直接小结: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也是它的周长,我们把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反思分析:一提到情境,许多教师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多媒体课件,好像“情境”就是多媒体的代名词。由于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演示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形象直观的演示既不用教师多费口舌而讲解不清1,同时又能让学生看清楚动态演示的过程,富有真实感和表现力的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多数教师在教学抽象几何概念时就青睐于多媒体技术。但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仅仅凭借一个漏洞百出的情境就将图形的边线直接从实物

14、中抽象出来,不仅有悖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也将图形的边线和周长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了1。不仅如此,学生主体的“数学思考”被湮没于亮丽形式和动漫画面所引发的丰富的联想之中,像这样的问题情境,充其量只是提供了一幅供学生欣赏和发挥想象的炫丽画面而已,甚至还成为分散学生思维的干扰因素,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因此,一个有效的课堂问题情境不在乎它是否有华丽的外表和新颖的招术,而应归结为本质上是否让学生对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冲突,产生困惑、矛盾的情绪体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思考当中,这才是关键之所在。1.2 问题情境因宽泛的提问而缺乏目的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往往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而导致问题情境和

15、教学内容脱节,没有达到应有的质量和深度,内容华而不实,有趣却无知。毋庸置疑,宽泛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评价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这是许多学者与教师达成的共识。但与此同时,教师要避免走向另一个误区:过于宽泛的问题情境会导致学生不知道做什么,将会使课堂陷入离题万里的境地。案例片段 22:“9 加几”教学片断(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问题情境:(课件演示“9 加几”运动会场上的主题图,主题图上有 9 人在踢毽子、6 人在跑步、7 人在跳远、3 人在跳绳等)师: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生 1:有人在跑步。生 2:有人在喝饮料。生 3:有人在踢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