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507060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26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研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I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通识教育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通识教育是针对狭窄的专业教育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模式的结合体, 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实践,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关注。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师生对通识课程教学认识、 重视不够、 通识课程教学组织机构、 管理体制不健全, 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通识课程建设问题、通识课程师资力量薄弱、通识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单一。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 案例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运用有效教学及教学优化理论的相关原理

2、, 结合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特点, 从高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探讨了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优化的策略。高校方面:加强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建立通识课程教学指导中心、建立相关制度保障、加大对通识课程教学的资金支持与管理监督、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与通识课程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教师方面:精心组织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倡研究性教学、强化教学的实践性。学生方面:重视通识课程的学习和学会学习。 关键词: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课程,教学优化 III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s

3、trengthening gener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compound talents becomes a top priority. General Education is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a narrow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fter ten years of practice, which has made some achieve

4、ments, more and more educators recognition and attention. The curriculum is the main way to implement general education,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eacher and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which paid insufficient attention/ general cours

5、es teach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facilities imperfect/ the problem of general course construction/ the weakness of general curriculum teachers/ a single form of teaching form and methods of general courses. This paper will make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optimization strat

6、egy of teaching about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from three levels which a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using Document Analysis and Case Approach and Theory Method, carrying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on the teaching of domestic analysis using the effective teaching and teach

7、ing the relevant principles of optimization theor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engthening the importance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ral Teaching Guidance Center, setting up system security, increasing the financial sup

8、port and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general course teaching,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perfecting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general curriculum teaching. Teachers: well-organized teaching content of curriculum, us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full

9、 using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omoting research teaching and strengthening IV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Students: the emphasis on study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learning to learn.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General Curriculum, Teaching Optimization序言 1序 言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研究的背景 通识

10、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旨在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它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模式的结合体。当今知识爆炸和学科分立的背景下,通识教育在高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作用日益突出,通过实施通识课程来贯彻通识教育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重大问题。 (1)社会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使得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日趋凸显。(1)社会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使得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日趋凸显。 知识分化与社会生产的需要使大学进行专业教育成为一个时代的要求,专业教育给予人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人能在激烈

11、的竞争中获取生存的资本。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已不适合人的需求。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不仅要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还要能使人在智力、身心和品格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协调、全面发展的教育;不仅能使人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善于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的教育。通识教育恰恰符合社会发展的这种要求,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也明确指出:“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教育必须围绕四大支柱来重新设计和组织:即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12、 do)、学会与人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和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这四大支柱的内涵是指这种教育把人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理性、 意志、 情感、 交往、沟通和兴趣等贯穿于其中。因此,大学通识教育是关注作为整体性的“人”的教育,是使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适于自身需要与特点的教育,是满足每一个人的“教育需求、身体需求、社会需求、情感需求和道德需求”的教育,是求得每一个人身心和谐、全面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66.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研究 2展的教育。从这里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的培养

13、目标与社会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是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教育。 (2)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出问题,加剧了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的紧迫性。 (2)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出问题,加剧了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的紧迫性。 通识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是课程教学。通识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校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面向全校学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开设的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目的的手段。然而,实现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在如火如荼的实施着,而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则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通识教育及通识教育课程管

14、理松散。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教师的授课质量做出具体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加以指导;也没有设立“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中心” 对学生选课作引导和管理, 通识课程考核评价机制随意性大、考核方式单一等等。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影响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使得高校教学中出现了少则六、七十人,多则百余人上课的情况,这对于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极为不利。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小型化,这样才利于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多数学生有时间进行大量的讨论。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应多样化,避免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学生静听

15、”的形式。在这一点上,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则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主要有四种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研讨班和独立研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我国高校缺乏专职的教授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也是影响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识课程需要高层次的教师来授课,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但现实情况却相反,往往教授通识课程的教师层次都不是很高,有些则是高校部门领导为满足高校对教学工作量的要求而教授。 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认识的误区。传统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影响着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一般都把它仅仅看作是专业课程之外的辅助课,而不是把

16、它作为本科的主要课程。开设通识课程的目的只是为了扩展一点学生的知识面和兴趣,其结果直接导致学 陈小红.美国通识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3740. 序言 3生对通识课程的误解和不重视。 单纯为了挣够学分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通识课程的目的,上课无事可做,或阅读小说、看杂志、报纸或在私底下做其他课程的作业。 上述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直接影响着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 要提高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研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2.研究的意义 研究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意义,从教学在大学活动中的地位即可看出。近几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一直“遵循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是先导的思想”进行着。体制改革,我们要研究,但不同时期有不同地位。然而,对于教学的研究,却是永久的主题。“在高等学校里,教学工作是主旋律”。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理论意义: (1)理论意义: 丰富了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研究。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