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97300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区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区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区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区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就业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就业情况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淞涛社区户籍居民就业情况调查一、概述斜塘街道淞涛社区位于斜塘街道最南端,因毗邻松涛街而得名,社区筹建于2007 年 6 月,于 2009 年 11 月正式挂牌成立,由原车坊地区大仓、 李家等九个行政村和居委会部分农户居民动迁组合而成。社区下辖淞泽家园一区和二区两个动迁安置小区,占地面积 29.36 万平方米,拥有动迁安置房134 幢,户籍居民1142 户, 4371 人,其中党员153 人,流动人口约8000 多人。随着征地动迁的完成及城市化的迈进,曾经的农村居民一下成为了城镇居民,在离开了自己的土地后,不少居民也从此失业了,曾经靠着种植过着自给自足生活的老一辈们,失去了为生的土地,他们一下成

2、了社区的困难群体,给他们寻找就业创业的机会,成为了社区成立后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成为了影响社区稳定和和谐的重要因素。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目前社区居民的就业情况的调查,来了解自社区成立以5 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注下,农村征地动迁后居民再就业的情况, 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富民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二、调查情况及数据分析本次调查的主要数据来源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2014年 1 月采集数据。本次调查对象为淞涛社区户籍人口,共计 4371人。(一) 、调查数据情况1、社区户籍人口中, 未成年人有 627 人,60 周岁及以上老人有 1070 人, 18-60 周岁的人员有2674 人;社区户籍人口中有 23

3、83 人在业, 占总人口的 54% ;在校学生 788 人,占总人口的 18%;未就业人员共1200 人,占总人口的不到28% ,其中退休人员 1172 人,占总人口的27%,2、就业人员分布情况:在2383 位就业人员中,单位固定就业人员 1728 人,占在业人员总数的72% ;灵活就业人员87人,占总数的 4%;个体及创业93 人,占总数的4%;另有 475人打临工,占总数的20% 。就业54%退休27%入学 18%未就业1%户籍居民人员构成3、就业人员学历情况:在2383 位就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295 人,占总数的12%,其中 8 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高中及同等学历587 人,

4、占总数的25% ;初中及同等学历1225 人,占总数的51% ;小学及以下学历276 人,占总数的12% 。4、就业人员年龄分布情况:在2383 位就业人员中, 20 岁及以下的有 10 人,占总数的不到1%;21-30 岁(含)的有 438人, 占总数的 18%; 31-40 岁 (含)的有 612 人,占总数的 26%;41-50 岁(含)的有885 人,占总数的37%;51-60 岁(不含)单位就业 72%灵活就业4%个体4%打临工20%居民就业情况小学及以下12%初中51%高中及同等25%大专及以上12%就业人员学历情况的有 392 人,占总数的17%;60 岁及以上的有46 人,占总

5、数的 2%。5、就业人员从事行业情况:在2383 位就业人员中,从事一产的共有 88 人,占总数的4%;从事第二产业的有1089 人,占总数的 46% ,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等4 个行业;从事第三产业的有 1206 人,占总数的 50%,主要包括批发零售、居民服务、公共管理、运输、通讯等15 个行业。0%18%26%37%17%2%就业人员年龄分布情况图20岁及以下21-30岁(含)31-40岁(含)41-50岁(含)51-60岁(不含)60岁以上采掘 0%水电煤0%房地产1%公共管理及社会组织 4%建筑业5%运输及通信2%教育2%金融1%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6%科研技术1%农林牧渔4%批发零

6、售10%其他12%水利环境及公 共设施管理0%卫生及社会保险福利1%文体娱乐2%计算机服务软件 2%制造业41%住宿和餐饮3%租赁和商业服务4%行业分布统计图第一 产业4%第二 产业46%第三 产业50%6、就业人员工种情况:在单位就业的1728 人中,有 1277人为操作工、办事员等一线工种,占总数的74%,有 372 人为中层管理人员,占总数的21% ,有 61 人为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 4%,只有 18 人为企业领导层人员,仅占总数的1%。(二) 、调查数据分析1、 目前社区户籍人口中未成年人有627 人, 占总数的 14%;60 岁以上老人有1070 人,占总数的25%。老年人人数较

7、多,除去入学和退休人员,社区在业人员共有2383 人,仅有 28 人未就业,经调查发现,这28 人中有 15 人丧失劳动能力,有1人服刑,2 人出过,仅有 10 人无业。劳动人口就业率超过99%。2、在 2383 位就业人员中, 40 岁以上的人员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的学历普遍在高中以下,有1225 人为初中学历,一线操作工 74%中层管理人 员 21%专业技术人 员 4%领导层 1%工种情况图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从事的行业多为制造业、建筑也及农业。3、居民就业产业分布还算合理,有半数居民从事第三产业相关工作;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只有4%。4、社区居民就业稳定性有一定问题,仍有超过20% 人员

8、在打零工, 没有固定工作单位, 这部分人可能随时会面临失业的危险。5、社区目前约有应届毕业生45 人,他们的就业工作情况也会面临不小的压力。三、问题及建议自社区成立以来, 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下,我们动迁安置小区的居民就业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社区居民就业率超过99% ,只有少数居民失业, 所有居民均有社会保险,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可以享受城乡基本医疗和生活保障;社区居民就业紧跟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逐步从原来的以一产、二产为主,向目前的三产为主转型, 效果显著, 然而在调查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也行隐患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一) 、居民文化程度、就业能力普遍偏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

9、升级, 企业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居民在择业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能力不足、素质偏低的尴尬,特别是 40 岁以上的人员,目前大多从事着基本的操作工及家政、保安、建筑等要求较低的职业,面对薪资较高的职位时只能望而却步。近几年,虽然政府大力开展了免费的技能和岗位培训,但由于文化程度低, 接受能力有限, 收居民欢迎的培训也还停留在家政等门槛较低的职业, 作为富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有限,很多人参加了培训,但依然找不到相关的岗位, 只能回头继续做着收入较低的操作工或者临时工。对此,政府部门仍需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加强区域合作, 实行就业分类指导。 加快公共

10、就业服务机构和人才服务机构的整合, 建议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中设立高标准的职业指导室,对就业需求人员进行针对性职业指导。通过“精细化”职业指导,努力促进就业服务从宏观式服务向标准化服务、被动式服务向主动服务、 粗放式服务向精细化服务转变,积极为服务对象提供精细、规范、人性化的就业指导。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充分整合和利用好现有教育培训资源,按照市场需求确定办学专业和设置课程,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加强开展社企合作,根据居民求职意愿开展岗位培训,切实提高居民创业就业能力,积极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特别是针对社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失地农民普遍存在的文化水平低下、就业年龄偏大等现状, 大力开展建筑、家

11、政、餐饮服务、现代化农业种植、维修等对文化水平要求较低的实用技术培训,打造规范标准的实用性培训体系。(二) 、随着产业转型的进程,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需求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导致不断有居民面临失业危险,调查中发现, 社区户籍居民中有475 人在打临工, 占总劳动力的20%,他们中大部分人从事着服装加工、建筑、绿化养护及家政服务, 还有不少人作为劳务派遣人员,他们随时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在所有单位就业的居民中,有 74% 的居民为一线操作工(包括办事员),他们也很容易在企业转型中失去工作。为此,地方政府可以加速发展就业潜力较大的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家政

12、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开发就业岗位,拓展就业渠道,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推动居民就业中所起的作用,缓解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同时在政策方面可以积极鼓励区内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业等用人单位广泛吸纳社区居民就业;优化创业环境, 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失地农民创业的资金扶持、税费减免等创业优惠政策,通过提高贷款额度及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予以扶持, 大力鼓励居民创业, 用政策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降低创业着的负担,给予创业技能培训,让自主创业人员享受一条龙服务,通过创业来带动周边居民就业。(三) 、针对社区失业人员及残疾、低保、应届毕业生等就业困难人员, 可以建立相应的就业援助基地,有针对性的为这些

13、困难群体提供就业帮助;加强公益性岗位建设,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扩大就业渠道,通过开发保洁、环卫、保安等公益性岗位,过渡安置这些就业困难人员。四、总结淞涛社区自成立以来, 在社区居民就业方面, 一直紧抓不放,除了紧跟上级部门做好工作以外,社区也在积极探索促进居民就业的良策, 2013 年社区成立自己的家政专业合作社,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家政培训服务,至今以有约 200 人接受了培训, 有60 多人进入了家政服务行业工作。社区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就业率以达到99%以上,社区居民都享有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服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做好社区居民就业工作,积极应对各类就业压力,积极开展就业帮扶活动,努力为社区居民创收、增收,消灭下岗、失业情况,向着社区居民全就业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