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评价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497198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该如何评价马尔萨斯的人口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应该如何评价马尔萨斯的人口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应该如何评价马尔萨斯的人口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该如何评价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该如何评价马尔萨斯的人口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该如何评价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杨致恒 确当前在人口理论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分,甚至把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和我国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联系起来,提出要吸取其合理因素”来为无产阶级服务。这个问题,不仅是对马尔萨斯人口论如何评价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的指导思想,因此,认真进行一番探讨,是十分必要的。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什么货色呢就其基本观点来看,就是把人口的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当作永恒的自然规律。他说“凡是人类曾经存在或现在存在的一切时代和一切国家里,人口的增长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在生活资料增长的时候,人口必然增长,除非由种种强大而又显著的抑制所阻止,这些抑

2、制,以及把人口遏制下去使与生活资料的水平相适应的各种抑制,是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商务印书馆,年版,第页他断言人口的榨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是无限的巨大。”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呀从算术级数增加。在最有利于人类劳动的条件之下,大概不能使生活资料增加得比算术比率还快。”同上书,第页因此,人口有超过生活资料许可范围而增长的这一恒常的趋势”同上书,第页。马尔萨斯的这些观点,把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性的人口规律,看作抽象的、永恒的自然规律,胡说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贫困和灾难不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是“世所公认的人口增长速于生活资料的增长趋势的压力”的结果同上书,第页。

3、对于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荒谬论点及其反动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曾经进行过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已为实践证明马尔萨斯人口论是伪科学。这是大家所一致公认的。但是,有的同志却认为马尔萨斯人口论有“科学成分”,他们的根据就是马尔萨斯提出过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之间要相适应,也就是“必须永远把人口抑低到和生活资料相适应的水平”同上书,二版序,第页。首先,能不能孤立地来看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和生活资料要相适应的观点呢不能。我们 看待一种学说有无价值,不应只看它的表面词意,而要看它的理论体系,精神实质,不能孤立地理解它的字句,而要考察这些语句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从表面上孤立地看,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和生活资料

4、要相适应的观点,似乎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孤立地表象地,而是有分析、有联系地从马尔萨斯的整个理论体系来看,我们就会发现,马尔萨斯不是从人口数量太少,增长过慢,由于劳动力不足,创造的财富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这个角度,来谈人口和生活资料的关系,也不是一般地谈论人口增长必须和生活资料增长相适应。而是以生活资料永远赶不上人口增长的“两个级数”为基础的。既然我们承认“马尔萨斯的理论正好建立一,下减蟹右八沪书一叹即扮衬康翔价沙在他用华莱士关于人类繁殖的几何级数同幻想的动植物的算术,级数相对立上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五,第页。那就是说,马尔萨斯的这个思想,带有他自己的特点,是和他的“两个级数”不可

5、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既然谁都承认这“两个级数”的理论舞反科学的,那 又怎能在反科学的理论基础上长出科学的成分呢,我们主张否定的,不是 椒意义上的人口和生活资料要相适应的观点,而是否定和“两个级数”联在一起的、有马 添护斯特点的那个观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这个论点,不是为了科学的探讨,而是为了打出惬块似乎童曳无欺的招牌,叫卖盅惑人心 的假药。他借助于所请“两个级数”的荒谬前提,抹煞人的社会性,编造了一整套人口增长永远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烂言,把地主,资产阶级剥削所造成的劳动者的贫困和灾难归咎于人口生殖过多,生活资料生产太少,以达到其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卑鄙目的。我们怎能不顾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这种反动本质,

6、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地,仅仅抓住一言半语貌似合理 的词句,就谈论要汲取它的什么“合理因素”第二,人口和生活资料要相适应的观点,也不是马尔萨斯的创见。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商袂的徕民思想,就把人口增加和土地、生活资料联系了起来。据、商 君书说“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 此人不称土也。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彼土狭而民众,此其土不足以生其民也”。主张“以草茅之地,徕三晋之民”,使之从事农业生产,以利秦国。韩非就更明确地提出了人口必须与生活资料相适应的思想。在其五蠢这篇著作中说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

7、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与马尔萨斯同时期的清朝洪亮吉甲在其所著意言一书中,认为当时人口增加过快,生活资料增加过慢,二者很不适应。他指出人口发展“视三十年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窗增二十倍焉”,这就使“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以致造成人口大大超过生活资料,不少人“饥寒颠踏而死”,或以“水早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来消灭过多的人口。可见在我国历史上主张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生活资料的增长相适应 的人是很多的。在酋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主张只能维持一定的人口数量,不能无限度地增加人口。他说“最完善最美丽的国家,就是能够维持人口数目使之不超

8、过一定限度的国家。”显然,这里就有着人口数量和生活资料相适应的问题。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人口过剩”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间题,资产阶级的学者关于人口和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就更多了。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一在自己的著作中,就已经有着人口和生活资料相互关系的思想。詹姆士。斯图亚特作为十八世纪英国重商主义的最后代表,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人口的增长要看食物的生产, 以及工业发展的状况而定”,“禽兽的繁衍和它们的食物成比例,人类的情况也是如此”。认为“繁殖力的自然作用”会破坏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的平衡关系,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人口增长快于生活资料的增长。重农学派的创始者

9、魁奈一在其人口论这一著作中,论述了人口和财富的相互关系,主张人口的数和财富的数相适应。唐森一在其西班牙旅行记一书中,认为人口的增长依赖于生活资料的增长。他说“因为他们的食料有限,所以他们的人数必须有限制”。这也就包含了人口和生活资料相平衡的思想。富兰克林一在其人类增加及国民萦殖的考察一书中,认为人口的增加并不是漫无限制的,人口的增加为食物供给数量所限制,总会使人口的增加与生活资料相平衡。华莱士一在其关于上古及近代人类数目的论争一书中,认为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加,每三十年就增加一倍,只是由于种种原因阻碍了人口增加,才使得人类能够生存和发展,否则地球上的人早就无法容纳了。在其纵谈未来一书中,还认为社

10、会制度的变革最终总会由于人口过剩而失败,因为粮食供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任何社会改革都是无济于事的。上述从不同角度表述出来的思想,都以自己的方式提出了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关系。可见作为一种观点来说,是古已有之的。马尔萨斯也正是剿窃了前人的这些思想,拚凑成自己的人口论的。马克思曾经多次指出这个事实。马克思说“他这本书最初的版本不过是对笛福、詹姆士斯图亚特爵士、唐森、富兰克林、华莱士等人的小学生般肤浅的和牧师般拿腔做调的剿窃,其中没有一个他独自思考出来的命题。”资本论第卷第页马克思认为,“他的全部人口论都是无耻的剿窃”同上书,第页。列宁说过“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

11、提出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 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全集,第卷,第页马尔萨斯所缺乏的恰恰就是“新的东西”,他不但没有科学的创见,也“没有一个他独自思考出来的命题”,在他的人口论中,有的只是抄袭和剿窃。总之,我们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必须根本否定。认为马尔 萨斯 人口论有“科学成分”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马克思说的好“马尔萨斯的特点,是思想极端卑鄙 这种思想卑鄙还表现在马尔萨斯的科学工作上。第一,表现在他无耻的熟练的剿窃手艺上,第二,表现在他从科学的前提做出的那些看人眼色的而不是毫无顾忌的结论上。”他为了剥削阶级的利益而“伪造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亚,第、页。这也就是我们对

12、马尔萨斯及其人口论的评价。解放以后,我们在人口理论研究工作方面的深刻教训 之一,就是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界线没有划清。多年来形成一种偏见似乎只有马尔萨斯人口论是主张控制人口增长的,现在既然我们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就说明马尔萨斯是对的,至少马尔萨斯人口论是有“科学成分”、“合理因素”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主张控制人口和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根本不同的。我们认为,解放后我们在人口理论研究方面,不是对马尔萨斯批错了,也不是没有汲取马尔萨斯的并不存在的“合理因素”,而是批判的靶子没有对准,错把不是马尔萨斯主义 的观点,当作马尔萨斯主义批判了。需要平反、需要恢复名誉的是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主张控制人口的卓越的理论家,如象马寅初老先生,而不是为马尔萨斯 的人口论翻案。需要解放思想的是反对控制人口的僵化的态度,而不是把马尔萨斯人口论“解放”出来作为我们的指导 思想。过去一谈控制人口就被当作马尔萨斯主义批判,是错误的,现在一谈控制人口就要从马尔萨斯那里找根据,也是错误的。去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