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岁孩子打人行为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9248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5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三岁孩子打人行为的原因与处理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两三岁孩子打人行为的原因与处理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两三岁孩子打人行为的原因与处理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两三岁孩子打人行为的原因与处理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两三岁孩子打人行为的原因与处理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三岁孩子打人行为的原因与处理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三岁孩子打人行为的原因与处理方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人行为的原因:打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 往往是两岁左右的儿童, 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也可以说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但是它并不能预测这个儿童未来的行为,比如早期爱打人的孩子,将来一定很凶残,暴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什么爱打人?原因是多方面的:*1)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事事都是“ 我” 字当头。凡是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不干,于是动手 “ 排除” 我不要,我不喜欢的东西, 这就是打。* 2)与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 想要个东西人家不给, 他又不会 “ 要” ,于是就打人。* 3)语言表达能力差。自己的想法、要求说不清楚、别人没有照做,情绪不好,就打人。* 4)喜欢看别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后哭的样子,

2、缺少同情心。* 5)看电影、电视上有大人的镜头,很好玩,于是就模仿。* 6)父母娇惯。开始打人的时候没有严厉制止,形成了习惯。* 7)寻求注意。在孩子做好事的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得不到注意的时候,只好做一些比较强烈的“ 动作” :打,来引起注意。* 8)一些生理因素导致烦躁,比如在饿了,累了,生病,出牙不舒服等情况下,大人就比较多。* 9)生活变化大,不适应。比如,搬迁、换保姆、上幼儿园等。不知怎么回事,又不会表达,于是挥动手臂,无目的地乱打。孩子打人行为的处理方法:专家的建议:有了打人的毛病必须重视, 一旦形成习惯改起来就困难了,而且还会伤人。* 1)立规矩。这并不是

3、一两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告诉他打人不好,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孩子,反复地讲,具体地讲,会有效果。* 2)避免自己出重拳,不要给他模仿的“ 榜样” 。* 3)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也许他说不清楚,大人要帮助他表达清楚,然后帮他分析。比如:有的小朋友拿走他玩的积木,他要不回来,就打小朋友。 这时打人可以和他一起有礼貌地向小朋友表示,请他还回来。* 4)关心他的病痛,疲倦,饥饿,尽量替他解决好。* 5)提高他的能力。由于能力差,做不好一件事,比如:拼图拼不上、踢球踢不准等。这时可以帮助他做好这些事情。并在以后着意训练。他能力强了,事情做好了,高兴了,自信心强了,也就不会去打人了。* 6)提高自信。经

4、常注意表扬他好的行为,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感到被爱,被注意,这就好了。为什么小小年纪就喜欢打人呢?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两三岁宝宝的父母。有的宝宝生气时打人,有的宝宝高兴时打人,有的宝宝不仅打人还咬人,有的宝宝既打小朋友又打爷爷奶奶如果养成习惯, 他将来怎么与别人友好相处呢?父母真为宝宝的这种“ 暴力” 行为担心呀!丹丹是个 3 岁多的小女孩,相貌文静乖巧,却是小区里出名的“ 小霸王” 。就连奶奶都说: “ 这个孙女惹不得,动不动就打人,家里的人都被她打遍了。 ” 一次,奶奶去幼儿园接丹丹,和老师谈完后,奶奶问她为什么不好好吃菜,丹丹一听就急了,在幼儿园的院子里、当着众多父母与小朋友的面, 噼噼啪

5、啪地打奶奶, 弄得场面十分尴尬。 平时,丹丹的口头禅就是 “ 打你! ”“我打你! ” 。这不,已经有好几位父母向奶奶告过状了。哎,真让奶奶烦恼。宝宝为什么打人?宝宝打人其实只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感情。这种行为叫作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 ),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比如婴儿生气、情绪发作时,会把东西往地上扔;想喝水了,妈妈晚来了几分钟,宝宝会一把推开水瓶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如果加以正确引导,攻击倾向可以转化为成长过程中的力量,转化为忍耐、坚毅等积极的品质。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两类: 敌意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敌意攻击是指有意伤

6、害他人的行为; 工具性攻击是指为达到一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伤害他人的行为。 例如,丹丹有意打另外一个宝宝, 惹他哭,这属于 “ 敌意攻击 ” ; 如果丹丹在争夺玩具的过程中打了他,则属于“ 工具性攻击 ” 。当出现争端或为达到某种目的向父母示威时,两三岁的宝宝通常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身体攻击越来越少,会逐渐改为戏弄、奚落、说坏话或叫绰号。3 岁左右的宝宝还不能判断对方的意图,只是简单地将使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人和事当成对手。“ 打人” 会影响宝宝一生!攻击性是一种稳定、持续的特性。研究证明,3 岁时爱打架的宝宝,5 岁时仍然爱打架; 610 岁时攻击性的多少将预示着1014 岁时打

7、架、嘲笑、戏弄别人、与同伴争斗的倾向性。而且这种稳定性对男孩、女孩都适用。心理学家对 600 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2 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 8 岁时的攻击性记录能有效地预测成年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如犯罪、夫妻不和等。另一项研究发现,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如果 10 岁左右爱发脾气,长大后多与同事关系紧张。所以,宝宝攻击性的强弱将对他的一生产生影响。父母的态度决定着宝宝的行为对宝宝冷漠、经常拒绝他的要求、无视宝宝表现出的“ 暴力” 冲动,这样的父母容易培养出带有攻击性的孩子。因为他们总是挫伤宝宝的需要,在幼小心灵中埋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种子;同时,靠体罚来约束宝宝,更让他懂得了如何才能伤

8、害他人;有的父母过分溺爱,甚至觉得被宝宝打不算大事,一味纵容宝宝,也会使宝宝变本加厉;家庭成员间发生分歧时互相攻击、哭叫、打闹、吵架也会对宝宝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宝宝树立正确的榜样。如何帮宝宝改掉打人的毛病?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能对宝宝的“ 暴力行为 ” 视而不见。如果宝宝打人了,应立刻抓住打人的那只手,同时严肃、坚定地直视他的眼睛,让宝宝感到自己错了,等宝宝情绪平静后,再和他讲道理。其次不要体罚宝宝。 当宝宝打人时, 父母千万不能用打宝宝的方式来惩罚他,最好 “ 冷处理 ” 把正在哭闹的宝宝放在一边,告诉他父母很爱他,但必须等他哭完后再

9、和他说话。这样的话只说一遍即可,不要多说,更不要向宝宝过多解释为什么。当宝宝情绪激动时,应避免出现越讲道理越僵,以至父母失去耐心的情况。第三积极的鼓励不可少。 父母应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宝宝的良好行为给予鼓励。尤其是那些平时习惯打骂、呵斥、批评宝宝的父母,更应注意自己的态度。鼓励能够强化宝宝的良好行为, 使宝宝表现出积极、正面的情感,促进向上发展。父母应对宝宝充满信心。第四父母应注意自己的反应。 当宝宝在家里打人时, 父母要表现出应有的尊严,不能对此一笑了之, 甚至开心地享受宝宝发脾气时别样的可爱之处,更不应主动逗宝宝发脾气、打人。让宝宝感受到,自己出现攻击性行为时,他人正常的反应是什么。时间久

10、了,宝宝明白这种行为不被人接受,自然会有所改变。最后为宝宝提供非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条件。如果明知宝宝自尊心脆弱,就不要拿他的弱点与其他宝宝的长处相比;多了解宝宝的需要以及独到之处,从他能接受的角度尊重宝宝;让宝宝独立做事情,担负一定责任,使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经常说“ 相信你能行 ” 、“ 你能做到,再努力一下 ” 、“ 妈妈为你骄傲 ” 之类的话,以此打开宝宝的心扉,帮助他成长。打自己宝宝自虐一方面可能是有时因自我要求高没能达到满足,或受到不当的责骂造成的, 宝宝想以让身体承受一些疼痛的方式来释放压力,达到自我安抚的作用。比如在紧张的时候喜欢扯头发,用力拍脑袋,有些宝宝则会咬手指、咬嘴唇、揪耳朵

11、、打滚等。另一方面,这也是宝宝对于爱与归属需求的表现。宝宝某些意愿无法得到满足,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不能很完整地表达其需求,导致与人沟通欠缺,象妮妮那样咬自己的手,或有其他的激烈身体动作,都是为了发泄不满情绪,或引起大人注意。爸妈应当怎样做一旦宝宝生气,再次采取自虐方式表达时,爸妈不用惊慌。首先要冷静,找到原因后根据情况不同对待。你可以这样做:倾听拥抱鼓励宝宝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喜是悲。你先保持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轻轻拥抱和抚摸情绪激动的宝宝,耐心询问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及时疏导宝宝的情绪, 建议宝宝停止自虐行为,让宝宝尽快安静下来,而不是继续刺激宝宝,激化他的情绪。你的理解和拥抱

12、对宝宝来说是获得安全感的良药。对于年纪幼小尚无法随心所欲的宝宝,因为做不好而发脾气时, 要轻声告诉他不要着急,可先示范给他看,再让他自己做一次,如果能顺利就稍加奖励。转移注意如果宝宝的要求不合理, 比如就是希望你摘星星摘月亮,恐怕你永远无法完成,你可以温柔地指出不合理性,然后通过语言或外界事物,巧妙地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让宝宝从糟糕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停止消极的自虐行为。合理宣泄宝宝如果还是不愿意从自虐行为中停下来,依然情绪激动, 你可以在注意宝宝安全的前提下, 给宝宝其他的发泄途径, 让他的情绪得到释放和宣泄。比如给他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自己反省和发泄,而不是宝宝一出现自虐行为就千方百计满

13、足他的意愿,让宝宝总是能通过不恰当的行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久而久之成为要挟的手段, 纵容了宝宝的坏习惯。要让宝宝知道一点, 就是这种自虐行为并无法如愿使他得到想要的结果,而其他不会痛的方法是能解决问题的。健康社交平时你要对他进行正确的教导,学会用语言的方式来表达, 你还可以多给宝宝提供健康的社交范围,让宝宝多与同龄人交往,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掌握与人沟通的基本技巧, 让宝宝在与人的交往中得到快乐。总之爸妈要以平常心来看待宝宝的行为,一般这种习惯会随着宝宝逐渐长大而自行消失,大概在4 岁左右宝爱打人的原因是很复杂, 要纠正宝宝的坏习惯, 首先要知道坏习惯是怎样形成的:1.宝宝的语言发育过

14、程中,有一个阶段会发出“ 哒、哒、哒 ” 类似“ 打”的发音,并且手上有敲打的动作, 这是宝宝语言发育必经的一个过程。此时如果家长错误的引导和强化了这个动作,就会造成宝宝喜欢打人。2.家长在与宝宝嬉戏的时候,有时宝宝会无意识地拍打家长的脸,而且发出快乐的笑声。 此时如果家长错误地引导和强化这个动作,就会造成宝宝喜欢打人。3.爸爸妈妈在宝宝面前互相拍打调情,并且伴随愉快的表情。宝宝对表达自己的感情方式并不知晓,他是在不断的观察和模仿中学习,如果此时给予宝宝错误的信息,例如一边拍打一边嬉笑,这样宝宝可能会误认为 “ 拍打” 就是表达 “ 高兴” 和“ 喜欢” 情感的方式。宝宝越小,这种情感的表达模

15、式就越容易固定,而且不容易纠正。我们不仅仅要教宝宝基本的生活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 要交给宝宝正确的情感模式,这样,以后宝宝才能顺利地进入幼儿园、学校和社会。4.给宝宝看暴力,有打斗场面的电视节目,宝宝会模仿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场面。5.家长有不良的习惯(爱打人、动作粗鲁等),或者有家庭暴力的现象。6.家长很少陪宝宝,很少跟宝宝沟通,宝宝内心孤独,以此来宣泄。7.铅中毒或其他重金属中毒,导致宝宝烦躁,脾气暴躁和爱打人,这个原因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如何预防和纠正宝宝 “爱打人“的坏习惯了解了造成宝宝 “ 爱打人” 的原因,我们就不能找出方法来预防和纠正宝宝“ 爱打人” 的坏习惯。那就是忽视宝宝 “

16、爱打人” 的怀习惯,并且主动帮助和引导宝宝建立正确的、适当的情感表达模式,并不断的强化。这是每个家长必须要做的功课。这种模式的建立如果出现问题,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1.主动传递正确的信息。例如教宝宝亲吻家长、轻轻抚摸家长,以表示对家长和别人的爱。跟宝宝玩布娃娃,让宝宝拍布娃娃睡觉,给布娃娃盖被、喂布娃娃吃奶等。经常带宝宝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学习互相游戏,团结协作。养小金鱼等小动物,种花,培养宝宝的爱心和对大自然的兴趣。2.要经常跟宝宝互相沟通,陪宝宝一起游戏,不要让宝宝一人独自游戏。经常逗宝宝笑,培养宝宝乐观开朗的性格。经常带宝宝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亲子活动),让宝宝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3.当宝宝打人时,家长当时的态度和做法相当重要。家长应该以“ 平和” 的态度来对待宝宝,既不要表示高兴,也不要严厉批评,更不能粗暴制止。可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等宝宝平静以后再跟宝宝讲道理。4.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宝宝的眼中,父母亲的是永远都是宝宝学习的楷模, 父母亲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宝宝的行为模式造成很大的影响。父母亲应该用良好的行为规范来影响宝宝,不要让不良的行为习惯传给宝宝。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