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90890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腾冲市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腾冲市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腾冲市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腾冲市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腾冲市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腾冲市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腾冲市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腾冲第八中学20152016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 试 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总分150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 3题。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中国画在画面的空白的地方,会由画者本人或旁人题上一首诗词,诗词的内容多是咏叹画的意境。诗所占的位置也即构成画面的一部分,与有画的部分形成形式上的统一,这即是画与诗的融合。诗和画在中国文化里

2、,无疑是一对联系紧密的姐妹艺术。从史料上看, 诗歌与绘画的关系,在唐代还几乎没有大力提倡,唐以前的画家作画的主要目的还在于“再现”。但真正的艺术家所关注的是如何在自己的绘画中反映事物的真实性。历史上各个朝代有很多作为诗人与画家兼一身的,如东晋的顾恺之、唐代的王维、明代的唐寅等,都以诗文铭世而又誉满画坛。尤其是中唐王维的诗与画被苏东坡称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道出了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的密切关系。史料记载:“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所及也。” 由此可见王维之诗,诗中有画;其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诗人的

3、事,一位伟大的诗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比较容易。画,必须表现诗意, 却不是每个画家都能做到的。王维以诗境带动画境,追求的是一种只凭深心才能领会的妙境。在画中他不仅用笔墨形式来表现他心境中的山水,而且将画作为抒发诗情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他引导了中国画的一项重大变革从诗中汲取画境。苏东坡对于诗画意境的理解更是推动了诗画意境结合的发展。他认为, 画的要义不在于形似的逼真与否,而在于形似之外的“天工与清新”。诗与画虽然媒介不同,但本质是一律的。如果撇开艺术形式中绘画与诗歌的明显的外在统一不谈,从艺术内容来看诗歌与绘画的关系也是统一的。 因为诗歌题跋所引发出来的情思毕竟不单是从画面的艺术意象中直接发出的,

4、而是题诗词以发之。大画家王冕,在其所著的梅先生传中自道:“先生性孤高,不喜混荣贵,以酸苦自守。 ”其墨梅图题诗云: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是对画的补充,画是诗的反映,两者皆从侧面表现了王冕超尘俗的性情。一幅绘画作品中诗、书、画、印的关系,对于绘画有直接的影响,他们在画中的反映也是有形的,看得到的。在文人画兴起的宋元以后,更是诗、书、画、印、长短题跋,融为一体。寄感情,吐心声,内涵丰富,充满哲理,素称“无声诗”。当我们看到一些极富有文学素养、极有才情、极有见识、极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巨匠的作品时,我们的确不仅为他们绘画本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而且也为他们

5、的作品的诗的境界和整体的和谐美所吸引。元代以后的文人画创作,作为诗画关系的一种反映,都喜欢在画面上直接题写诗文,使诗情画意相互映发,进一步开拓出超出象外的内涵意境。如倪云林的渔庄秋雾图所题诗“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褚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将绘画作品中所蕴涵的内在朦胧诗意外在地引发和彰显出来,使人们在观赏绘画时顿生一种无限的情思,而这种情思并没有脱离画境,并没有诉诸于一种无迹可寻的纯粹的主观想象活动,而是将人们的现实依然带回和逗留在画面的意象层面,从而使观赏者从诗歌情思和画面物象的隐约对应关系中巡回往复,获得极为高雅的审美享受。“诗画一律”对于画家在诗文方面提出了修养

6、要求,解决了文人绘画的意境问题。从绘画的艺术内容上来看,诗歌的题跋内容与绘画的意境、情趣,或融为一体,或相互引发,从而使两者达到交应生辉的效果。至此,诗与画的结合在文人画这一体系中达到了完美的境界。诗歌是诉诸于思维的,它创造的是一个想象的空间;绘画则是诉诸于视觉,直接形成一个具体的物象。画虽有型, 然而却可以借诗歌的意蕴使它扩大到无形,画中之诗正是对绘画的一个补充, 即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多半是绘画所难以传达的那种瞬间的,或在绘画中无法明确表现出来的一些极为隐藏的意象。诗中之“画意”是从心情心境中而来的,而画中之 “诗意”确是对景造境之际所产生,二者皆是自然而然的东西。(节选自张伟古诗词意境与文

7、人画意境之关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画者本人或旁人题上在画面的空白处题上诗词,使诗词与画融合在一起,是中国画常有的一种方式。B从史料上看,诗歌与绘画的关系,到唐代还没有大力的提倡,唐以前的画家作画的主要目的在于“ 再现 ” 。C苏东坡在对王维的诗与画的评价中较明确地道出了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的密切关系。D诗中有画,伟大的诗人比较容易做到这一点,画面中有诗意,却不是画家能轻易做到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诗、书、画、印、题跋融为一体,画家寄感情,吐心声。B极富有文学素养、极有才情、极有见识、极有开拓精

8、神的艺术巨匠的绘画作品往往更有吸引力。C大画家王冕的 墨梅图 的题诗是对画的补充,它从侧面表现了王冕超尘俗的性情。D 诗与画的结合在文人画中达到完美的境界体现在诗歌的题跋内容与绘画意境、情趣,或融为一体,或相互引发。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3 分)A倪云林的渔庄秋雾图的题诗可以证明元代以后的文人画创作进一步开拓出超出象外的内涵的意境。B“ 诗画一律 ” 要求画家除了具有高超的绘画水平之外,还应该有较高的诗文方面的修养。C因为诗歌题跋能从画面的艺术意象中直接引发情思,所以诗歌与绘画的关系是统一的。D诗歌诉诸思维,绘画诉诸视觉。诗中之“ 画意 ” 是从心情心境而来,画

9、中之“ 诗意 ” 是对景造境之际所产生。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 ”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 “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

10、、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 “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 “谨按洪范五行传 : 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 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 又臣等忝为宰臣, 助天理物, 理而不和, 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溱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

11、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竞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时契丹入寇寇:贼寇, 盗匪B除书未到,即欲视事视事:就职理事C于是再拜谢罪谢罪:道歉请罪 D非其本心,请悉原之悉原:全部赦免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傲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B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

12、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C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D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行为的正确,益州的同僚官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B“ 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 ,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与来俊臣、侯思止的方式不同。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寻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

13、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_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_ (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 题。 (11 分千秋岁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注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

14、词人被贬处州时。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8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 分) _ 9.“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赏析。( 6 分)_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2) ,。表现了脱离官场如释重负的愉快心情,是归园田居的点睛之笔。(3)在赤壁赋中,苏轼通过侧面描写写出了客的洞箫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两句是“ _ ,_ ”。乙选考题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15、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5 分)茶仙刘树江六爷要走了。六爷闭着眼,气若游丝,仿佛风中的破油灯随时可能灭掉。家人问六爷有什么愿想,六爷不吭声。邻居回家找个菜团子,六爷不张口,只是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别人不明白,儿子知道,六爷是想喝杯茶。吃的都没着落,到哪里去弄茶呢?茶曾经是六爷的早课。每天早上,六爷天不明就起来,洒扫庭院,收拾利落,又去村边水井挑来第一桶水,然后用平时攒的硬柴,把水烧到滚开,把壶烫了,茶泡上,坐那,眼睛半睁半闭地品味。那浓浓的香气醉人心脾,六爷笑得那么醉心。经过茶水的滋润, 一天下来,六爷眉眼间说不出的精神,仿佛每个毛孔都透着舒服,精气神那叫一个足。六爷喝茶的讲究,在村里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